8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彤北京時間今天早晨在美國自殺了。
美國醫院方面給出的自殺原因是神抑鬱。
張文德是快中午的時候知道的。
告訴張文德這件事的人自然是蘇迅。
蘇迅告訴張文德這件事,似乎不是一種普通的告知,而是裏面似乎帶有一種怨恨似的東西。
但是,對於蘇迅打電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一點來説,張文德已經不在意了,他只是在意一個事實、一個跟他有關的事實…蘇彤自殺了!
張文德剛剛舒暢沒幾天的心情又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攪亂了。張文德怎麼也搞不明白,為什麼如此離奇的鬧心事偏偏都讓他趕上。他實在想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值得蘇彤這樣對待他。先是追求不成終身不嫁、接着是相思成患神抑鬱、再往下來是痴心不改衣獻身、最後是抑鬱而終客死異國。這一個接一個的事情都讓張文德覺得不可思議,更讓張文德有一種深深的懺悔…但究竟自己該懺悔什麼,張文德是説不清楚的。難道他該懺悔當時不該娶柳志清而拒絕蘇彤?不是!難道是他該順從蘇彤在那個晚上幫她完成所謂的心願?也不是!那又難道是…?都不是!都不是!那又該是什麼呢?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作為故事講述人的我,也不知道該以怎樣的心情去理解張文德,更不知道張文德是否該承受道義上的某種責任,但我卻深深的憐惜他,深深的為他的苦惱而苦惱,我不知道作為讀者的您是否也有這種覺,或者還有比這更高明的一些看法呢?
現在,張文德真的覺到累了,他有些不再願意考慮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他順勢倚靠在自己工作間的椅子上,閉着眼睛,努力使自己進入到一種安靜的狀態,但顯然這些努力都是徒勞的,他不想起了與蘇彤過去的點點滴滴…
那還是張文德在上大學的時候,一次,遼大的校長、著名的古代文學專家蘇振老先生把張文德找到了家裏,説是想跟他聊聊。
“聊聊”肯定不是隨便聊,聊聊,肯定是聊一個特定的話題,這個話題就是文學。
原來,張文德當年的一篇名為《〈紅樓夢〉中〈好了歌註解〉新解》的學年論文引起了蘇振老先生的關注,蘇老先生很欣賞當年的那個張文德的才華,這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在自己和蘇老先生談的過程中,張文德注意到,蘇先生的身邊一直坐着一個身材嬌小、面目清秀、與他相仿年齡的女孩子,她時而傾聽着他們的談,時而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着什麼,但始終不發一言。臨走的時候,張文德才知道這個女孩子是蘇校長的千金、遼大英語系大二的學生,名字叫做蘇彤。
從那以後,張文德便與蘇彤結識了。蘇彤對張文德的情,在悄然的接觸中強烈起來,待到後來,格直的蘇彤就直截了當地表達了對張文德的喜愛之情,張文德在經過痛苦地抉擇之後,殘忍地拒絕了她,拒絕的原因是那時的張文德正在追求另外一位女孩子,這位女孩子就是比他低一屆的遼大中文系專科班學生柳志清。
畢業以後,由於張文德在大三的那一年有三科專業課的期末試考成績沒有達到及格線,所以他沒能留在南大任教,他不得不帶着柳志清蹋上了社會,從此也就與蘇彤失去了聯繫,這一別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中的張文德本就沒有想過自己的行為會給蘇彤帶來如此大的神創傷,十二年中張文德雖然有病着的孩子、下崗的老婆,但從他內心深處來講他還是能覺到一絲寧靜的。然而蘇彤的突然闖入,徹底改變了張文德還算平靜的生活,讓張文德的內心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驚天巨!
張文德想到這裏,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更不知道自己該怎樣面對生活,他頭腦中突然顯現出了十二年前的那首《好了歌》的註解,他記得,是這樣唱的:“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説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