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01章李自成的思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山海關內敗退,一路退到北京在從陝西迂迴河南一路南下的李自成殘部,一路走來可謂艱辛無比,從人數最多的時候超過百萬部眾,到如今只有區區不到五萬之人,對於個曾經攻打進京城的王者來説,是何等的一種悲慘清涼。

沒錢,沒人,沒地盤的這種子不是人過的,李自成忘記自己在山裏走了多少天,他只知道自己自打起兵以來,還從未遇到過這麼悲慘狼狽的事,被人在後面一直追趕就像是一隻喪家犬一般他受夠了。

部隊士氣低下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要想扭轉這種局面只能以一場勝戰來解決,否則這支隊伍很快就會被沖垮。

身為領導人的李自成更加明白這一切,他知道一場勝利對於自己的重要,如今北方大部已經完全落入到了滿清的控制下,已經沒有了土壤適合自己生存。

要想在南方再次東山再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南方雖然各派系混戰不堪,但要對付自己這樣一支殘兵敗將還是非常容易的。

別説其他的,自己這支部隊如今是缺衣少糧,雖然留下來的人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百戰兵,但在怎麼百戰沒有吃飯也不是人家對手。

現在李自成到是有點羨慕起張獻忠那個傢伙來,不盲目的攻打進京,而是選擇了入蜀,現在子過的逍遙快活,整個蜀地在他的控制下自成一國,要是自己能像他一樣,在陝西一代安心待着,恐怕今天會是另一種景象。

善於總結和思考是李自成能在眾多起義軍中穎而出的重要一個因素,否則以他一個只知道跑打殺的莽夫又怎麼可能成為最大一支起義軍領袖。

據失敗的經驗總結,從目前的形式來看的話。要想東山再起,就必須走一條老路,農村包圍城市,這是李自成起家時用的方法,也是眾多起義軍領袖所用的。

只有在農村才有生發芽的土壤和種子,城市裏他本挑動不起百姓對士紳地主的恨意。而且他一慣提出的三年不納糧,有地種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農民的支持。

這就是他的優勢所在,要是把這傢伙放在幾百年後估計會是一位優秀的馬克思主義戰士,因為他提出的那套和幾百年後打土豪分田地已經相當接近了,只是他的部下太多被利慾薰心,在天下還未統一之前就開始了享受,另外部隊人員也是參差不齊所以才導致了這種後果。

一羣沒有文化,只有一股子衝動想法的農民,聚集在一起的後果只有兩種。一種是成事,另一種則是被招安,顯然李自成,成功了卻是失敗了,不懂得如何應對當下環境做出選擇,只是一味的用武力解決問題,是難以坐穩天下的。

雖然他打土豪分田地,可是真正記得他好的人估計沒有幾個。這傢伙太殘暴了,對士紳階級動輒就是打殺。哪裏有人會認為這樣一個人是明君,要知道明君也是需要讀書扶持的,讀書人又大多出自士紳階級。

不納税這種方法李自成發現不能長期用,否則自己也會拖垮,如果全都三年不納糧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沒有賦税收入的政權是很難得意長久發展下去的。要發展就必須走自己的老路,抄沒士紳錢財。

這些可不是李自成想要繼續做的,如果不改變以前的做法,恐怕要想東山再起是絕無可能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一山大王。對於李自成這種有大理想有大抱負的人來説可不會窩在山裏。

所以在山裏的數,李自成其實一直在思考問題,思考如何東山再起,思考如何應對變化。

李自成的目的長江以南,這裏雖然勢力縱橫,但也有一個好處,好處就是這裏不用獨自應對滿清的正面攻擊。

如果一旦發生事情,還有前面的頂着,李自成就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決定向南撤退。

只是南方的土壤遠遠沒有北方那麼大,這南方大地受災程度沒有北方大,老百姓也會傻傻的跟着鬧,在加上張獻忠在南方搞的一些事情,更是讓人心生畏懼。

所以李自成要想在這裏發展是非常困難的,對於李自成來到南方,各方勢力表態不一,有的説要將其剿滅為先皇報仇,還有的説應該拋棄前嫌,共同對敵。

現在滿清入關才是大問題,如果此時在和李自成打起來將會消耗掉自己的力量,滿清將其一路追趕往南方攆,恐怕也是這個意思,讓李自成和南方這些人先打起來,消耗掉實力,最後在來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對於李自成的突然出現,南方各方勢力已經默認的方式看着,誰都吧説話,這傢伙至少目前沒有攻城掠地,而是走了一貫的路線,農村包圍城市。

他要用這種方法發展壯大自己,同時也是為了解決兵員問題,通過與滿清的作戰他發現了對方的一些可取之處,是目前可以解決手上缺糧的問題的。

軍隊在無戰時去種地,有戰爭時穿上鎧甲拿起武器去戰鬥,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糧食問題,而且他也有必要對軍隊進行一番改革,後金所用的火炮數量一直是打敗他的關鍵點之一。

原本沒有重視這一點,可是現在收到的消息是,各方都以火炮的數量多少來衡量實力的強弱,這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目前他的部隊裏火炮數量不多,最多也就十五門左右。

火炮最好的還是澳洲人產的,所以要買還得從澳洲人那裏買,錢他是有的,一路南逃,這收刮的錢財可是一路帶着的,這些東西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有了錢就能買更多的火炮和招募更多的士兵。

當李自成第一次覺定要對部隊進行改革的時,他的臉上再次出了那種必勝的信心,只要出這種笑臉,他的部下就知道,闖王一定是又想到了什麼其他的好方法,只要每次看到他出這種笑容就一定是有了好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