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蟬趣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蟬,現在的城裏孩子,很多不知何物。是啊,難怪,如今城裏被水泥包着一層甲,哪裏容得下蟬得面啊。
然而,每每聽到知了的叫聲,我的思緒卻回到了從前,回到了三十年前生活過的小村莊回到了雖苦卻充滿着童趣的童年。
在我童年的時候,每到夏天捕蟬成了我最大的趣事。端午節過後,每天放學後,撂下書包,我便跑出去和小夥伴一起來到屋後的那行大柳樹下,盼望着太陽快快落山,盼望着蟬快快的鑽出地面。我們就地坐在沙土地裏,各自講着昨天自家捕蟬的只數,各自説着中午媽媽做好蟬,吃到噴香的蟬的開心。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小夥伴首先捉到了最積極鑽出地面的蟬,我們便坐不住了,一個個瞪着小眼目不轉睛的盯着地面,企盼着發現蟬的出現。
“哎!我逮一個。”不知誰驚喜的一聲,這時小夥伴們便一哄而上,分享他如何把那在地下蟄伏三年之久的金蟬挖出來的。待到那小夥伴挖出蟬後,我們一個個盯着那古銅的小昆蟲,好羨慕哦,“嘖嘖,咱咋找不到呢”於是一個個又各自走開尋找着。
我家院子裏也有好多樹,有樹就有蟬。每天媽媽總是把院子掃得乾乾淨淨,以便蟬出來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快黑的時候,你瞅着地面,一個黃豆粒大小的小,而且的邊緣薄薄的,那裏準有蟬在裏面,於是媽媽蹲下去,小心的用手指左邊右邊,三五下,掀去口的土,再把手指伸進蟬裏,隨後,一隻蟬便抓住媽媽的手指出來了,哈哈,我喜出望外。
不覺天已晚,看不到了地上的蟬,於是人們便一個個在樹上摸着,不覺間就會摸到那小東西。有的家裏有手電筒,拿手電照明,當然是會捕蟬多多,然而那時有手電的家庭不多,於是人們便自己想辦法制作土燈籠,把一個大大的農藥瓶子底輕輕地去掉,把小煤油燈點着放到理面,再在下面用木板託着,這樣就可以打着燈籠照着地上,照着樹上捕蟬了。於是一晚上便捕到幾十只,上百隻的金蟬。
第二天早上,有出來晚的蟬剛剛退去蟬衣--知了,還不會飛,竟然被饞嘴的人類捉去了,殘忍的投到放着鹽的水盆裏。暑假裏的早晨我也去捉知了,還收集蟬皮,可以賣錢,買本子、買頭繩之類的物品,是一項小小的經濟收入。有一次,我在鄰居家拿長長的竹竿去投蟬皮,卻不曾看到樹上有馬蜂窩,那蜂王以為我傷害她的孩子,破壞她的家園,竟然率領她的家族襲擊與我,嗡嗡嗡,一隻大馬蜂狠狠的蟄住了我的額頭,我丟下長杆,捂住額頭哭叫着,這時鄰居大嬸出來了,“快快過來,我給你擠擠,要不一會兒,這小臉兒就腫了。”我哭着,忍着被大嬸用手擠的痛,那蜂毒倒是被擠出來了,臉沒有腫起來,可是我的臉上至今還留着一個米粒大小的小疤痕。哈哈,我惹着了蟬仙了吧,報復我的。
在捕蟬時,還會遇到讓你捧腹大笑的事,有時候看到小,你用手去掏,竟然會是一隻癩蛤蟆。還有調皮搗蛋的小孩兒惡作劇把稀稀的雞糞抹到樹上,你去摸蟬,便把雞糞摸了一手。哈哈哈,真有趣,於是人們笑的前仰後合,眼淚都出來了,那人便罵罵咧咧的回家洗手去了。
每到中午,小村子裏家家户户油煎金蟬,那可是美餐啊,要知道,那時候一年裏人很少買吃的。
啊~~~,那時候雖苦,可是的有趣事也很難忘,想想現在的孩子,課餘生活,除了電視、電腦,還能玩什麼?孩子們離大自然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