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目山,在浙江臨安縣西北五十里,為浙江全省山水之永脈,古稱玉浮山,在道家列為三十四天,法名“太微元蓋天”就在天目最高峯龍王井的高峯上,有着茅屋一幢,屋中現在住着一個年輕人。
這時,又是入暮時分,天際忽然出現了幾堆黑雲,慢慢的擴大,一陣秋風過後,竟然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把一座秋意正濃的天目山,增加了更多的秋意。
風蕭蕭、雨悽悽,加上那萬頃松濤澎湃之聲,使這悲壯的秋夜,夠蒼涼的了。
忽然,一股冷風自窗欞的空隙間吹進,昏黃的油燈,搖了幾搖,幾被這夜風吹熄。
竹榻之上睡卧着一個少年,他似被這風雨之聲驚醒了,他翻了個身兒,張眼望了望屋頂上的草。
現在,他完全的醒過來了。
深山曠野之中,一個人夜半夢迴,思想起過去未來,輾轉反側,眼睜睜地,再也無法入睡,不覺自言自語的道:“石劍鳴呀石劍鳴!你在這天目山龍王井峯頂過着這含辛茹苦的子,已正正的十年了,拋開老母弱妹也有十年了,好個漫長的十年,血海深仇沒有報,仇人依舊活在世間…”話未説完,兩行熱淚已奪眶而出,沿腮而下,可是他卻無意去拂拭。
這是英雄淚,俗話説“英雄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十年,十年了,在宇宙之間,十年不算得什麼,但在人生中,十年卻是一段漫長的歲月。
十年前,當石劍鳴還是個幼兒之時,遵從其父最後的一句話,隨着雲中道人,來到這西天目龍王井的萬仞高峯之下,壓抑住血海冤仇,全心全意的,勤修苦練,十年來,他從未到過什麼傷悲憤。
現在,十年過去了,今夜正是他從彭城故鄉來到天目山的子。
風雨如晦,茅屋悽清,思想起那血海冤仇,報仇何?老母弱妹是否無恙?怎不叫他悽然灑淚呢?
…
“唉!”他悠然一聲長嘆,突然從竹榻上,披衣跳下地來,揮拳朝着自己的膛猛自捶了兩拳,又仰天長長的吐出了一口鬱悶之氣。
他這是隨便的一吐,無意中已經藴藏了一股無形的潛力,直把這一座茅屋的屋頂,吹得連連搖幌了幾下。
他緩步走到石桌前,鋪開了一張紙,就昨晚硯中殘墨,未加思索的揮毫,且自道:“多少恨,牽縈夢魂中,但願能手刃寇首,還我天下太平,笑傲江湖。”他畢,把那一張筆墨,張貼在艉蟊諫稀看他那筆墨,字跡雄渾,力透紙背,這不僅證明他在天目十年,除了練武之外,文事也未廢棄。
他自罷,再注目那些字句,不豪興奮發,劍眉一豎,霍地翻身運掌,一掌狂風一般向那石桌劈下,但聽“咔察”一聲響,那原幾盈尺的石桌,被他一掌劈得四分五裂,他嘴裏仍在唸着:“但能手刃寇首,掃盡妖氛,還我天下太平。”説着,他推開門扉,跨出門來,置身在蕭蕭風雨裏,任他風吹雨打,動也不動。
石桌毀了,油燈翻了,茅屋裏也黑暗了,只有排在牆角那柄孽龍錘,仍在黑暗中閃爍着寒星似的光芒。
你道這一少年,石劍鳴他是什麼人?他有着什麼血海深仇?原來他乃是徐淮一帶鼎鼎大名石揚義的獨生兒子石揚義,江湖渾號“四海神龍”稱雄、黃、東、南四海,兼及徐淮一帶,扶危濟貧,仗義輸財,常為人所樂道,徐淮之地,婦孺幼童鮮無不知其名者。
他有一件獨特古怪的利器,就是前面所説的那柄“孽龍錘”石揚義就憑這支神錘,往來於千軍萬馬之中,風掃落葉,鮮逢敵手。
這“孽龍錘”乃大禹先帝,治水時代古物,長約五尺,重有百斤,大禹用它劈荊斬棘,刺獸擒蟒,後因疏通長江人海,一時欣喜忘形,遂把這柄寶錘,失落於滾滾滔滔地大江之中,被一孽龍銜去,藏匿於長江口外花鳥山裏。
這利器與一般錘鐳不同之處,乃因為這錘的前端,有二尺來短劍,錘之左右兩邊各有一月牙形的彎鈞,錘把二尺有餘,尾系長鏈,渾金鑄就。
因之這“孽龍錘”兼而具有劍、錘、鈎、鏟,鞭各種兵器的長處,利於衝刺,劈砍、擊、追殺,確是一件了不起的奇異兵器。
提起石揚義獲得“孽龍錘”的來歷,倒還説得上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話説石揚義當年駕駛“玉蟾號”揚帆海上,一船舶花鳥山,上岸遊覽,無意間在一古裏發現,並經過一場慘烈打鬥之後方才得來。
那古是花鳥山靠北面臨海的一個寬大石,前白沙萬頃,口上方古木參天,密密茂茂,奇禽異鳥,鳴聲上下,遠遠望去,壯麗景之間,藴含着一股神秘的氣氛。
故所以“玉蟾號”抵達花鳥山之初,即引起石揚義等人的注意,遂於上岸之後,同一夥船友向這石漫步而來。
不走近石猶可,一走進這石,大家不覺同時驚愕起來。
原來那石前的沙灘上,到處佈滿了巨大而奇異的爪印,非牛非馬,非獅非象,個個爪印,深及盈尺,印底並有一種魚白的膠狀黏,遠遠嗅去,腥羶異常,令人心悶燥,胃腸作嘔,神智昏。
因之走在石揚義前面的幾個夥伴,皆被這腥羶之氣薰得連連後退,多虧幾顆“解毒驅瘴散”方才解救了命。
石揚義只聽江湖前輩説過,這東海之中,有一巨大孽龍,常年悠遊於花鳥山附近,人多不敢碇舶此處,否則一被孽龍發現,定有覆舟滅頂之險。
據云這怪物浮出水面時,首尾相距總在兩丈之數,項背有長列巨刺,堅逾鋼鐵,犀利無比,全身生有黑鱗甲,大如蒲扇,腹下呈灰白,腳爪九隻,蹄爪之間經常排奇腥黏,山野小蟲,觸之即死,因之又稱為“九爪毒龍”石揚義將這傳聞向同來夥伴道出之後,眾人不覺膽戰心驚,急返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