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十章鬥智諸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鄭嘯帶着典韋來到袁紹大帳赴宴,和袁紹打了個招呼就坐下不在説話。這個時候諸侯也還沒有到期,袁紹也沒有和鄭嘯發難。

不一時,諸侯濟濟一堂,全部來到,袁紹舉杯説到:“我等歷盡艱苦,才到這洛陽城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會盟討伐董賊。現在董賊援兵被殲滅,我等可安心攻打洛陽,清君側,成不世之功。先請各位滿飲此杯。”諸侯紛紛舉杯,酒宴開始,依然如以往一般熱鬧。這袁紹不虧是開宴席的專家啊…酒過三巡,袁紹這個時候發難了。袁紹起身壓下場面:“諸位,我天下英雄共襄大義,齊伐董賊。紹才陋德薄,竊居盟主之位,如履薄冰。現大業在望,正需誠團結,上下一心。但有人卻違背命令,擅自行動,”袁紹話説到這裏在座的都知道他矛頭指向西涼刺史鄭嘯了,攔截董卓援軍一戰的經過諸侯都已經知道了,可以説要不是鄭嘯派兵出現的及時,還不知道要有多少麻煩呢。

而袁紹此時發難,絕不是維護他盟主命令那麼簡單。曹心中暗歎:“本初啊,現在正是緊張時刻,你卻嫉賢妒能。在這個時刻針對鄭嘯,毫無意義,還給自己樹敵,何必呢。”袁紹卻不管不顧的説到:“鄭嘯,你可還把我諸侯聯盟放在眼中。這違背軍令之罪你可知道。”鄭嘯一口將杯中酒喝乾,挑挑眉,從容的站起來抱拳施禮:“嘯本為聯盟一份子,自然是要維護聯盟軍紀。只是當時情勢危及,嘯來不及再行請示盟主。畢竟這戰機稍縱即逝,這無令出兵一事,嘯這裏先向盟主請罪了”曹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在他看來董卓未滅,還需要齊心合力。只是諸侯間勾心鬥角,那有如何能攻下洛陽?洛陽城防堅固,這個時候要是在起衝突怕是不好收場了。

“本初啊。蒼宇也只是急於救援,雖然違逆了軍令。只是這功勞也是不小,殺散了董賊援兵,讓我等在無後顧之憂,可以安心攻打洛陽。也是有功的。”曹見袁紹臉依然僵硬,話鋒一轉:“雖然蒼宇你有功,但是聯盟軍紀不可廢弛。此次你犯有大錯,亦立下大功。盟主,便讓鄭嘯將功折罪,不賞不罰,如何?”曹出面了,袁紹也就不好在發難了。反正他也只是想折折鄭嘯的臉面,還不至於為這事情大動干戈。鄭嘯的武力給諸侯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誰會沒事去得罪這個超級猛將啊。

“也好,既然孟德求情。那就這樣吧,鄭嘯,你這次便將功折罪了吧。你可有什麼話説?”鄭嘯心中一笑,都這樣了我還能説什麼…不過就是抹去這份功勞,只要你不討要我那些俘虜,隨便你怎麼樣。口中卻謙遜:“盟主決斷甚是,嘯準從盟主吩咐。”

“恩”袁紹長出一口氣,這鄭嘯還算知趣。接着又説:“下面是我們的難關了,這洛陽該怎麼打?現在皇上和百官都是董卓的人質,我們實在不好動啊。”一説完下面諸侯開始了議論,濟北相鮑信首先出頭:“董賊敗亡在即,正是我等奮發之時。他董賊再大的膽子,他還敢把皇上怎麼樣不成。”徐州刺史陶謙卻持不同意見:“那董賊都敢廢立皇帝,還有什麼他不敢幹的?現在天家血脈就剩皇上一人,我等還是要謹慎啊!”張楊也附和陶謙的意見,應該謹慎而行。袁術卻跳出來支持鮑信的意見,應該立即攻城,早成就大功勳。

當下兩派人開始了爭吵,只有鄭嘯,曹,袁紹三人冷眼旁觀。鄭嘯當然主張立即攻城,但是他現在卻不能站出來,袁紹和曹沒有表態他現在出來也沒用。

現在的諸侯聯軍中就以袁紹的影響力最大了,只要袁紹點頭一切就都好説了。至於曹,雖然曹也是深謀遠慮,他的實力也不小,只是他遠遠不如袁紹對諸侯的影響力大。

見諸侯之間爭吵不休,袁紹也不好決斷。只好和稀泥:“諸位且住。此次我等順天意而伐董賊,只是現在皇上和百官在他手中,我們不好輕動。先派使者勸降董卓吧,若他願意平安的出皇上那我們還能放他一條生路,諸位以為如何?”這下兩邊有開吵了。一派認為董卓罪大惡極,必須凌遲處死;一派以為皇上安危為重,應該先保住皇上,可以放過董卓。這一下又開始爭吵,爭的是口水滿天飛,卻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

袁紹也只有和稀泥:“諸位,此時董賊會否投降還是兩説。我們先禮後兵,且看董卓如何的説法在做定奪吧。”酒宴結束後,各路諸侯皆回。鄭嘯卻單人來求見袁紹,他想先説服袁紹,其他的計劃才好實行。

説來這麼些年,朝廷方面沒有少危難他鄭嘯。即便西涼天高皇帝遠,朝廷對他的防範和限制也讓他傷透了腦筋。幸好有許多父親留下的人脈幫助在加上他自己本身又是實力型的大軍閥才得以頂住。

要不然這西涼現在早不是他的地盤了,所以他對百官的生死本不關心。至於皇帝的安危他鄭嘯更不在眼中,他要克復大秦帝國就必然要踩在大漢帝國的屍身上才能崛起。

所以他要説服袁紹開始攻城,現在諸侯因為皇帝和百官在董卓手上,誰都不樂意當出頭鳥。這攻城一事也一拖再拖,但是不攻城如何能進的了洛陽!

見了袁紹,鄭嘯一禮:“見過盟主。”袁紹現在也還比較客氣,反正鄭嘯的臉面也掃了,他也不能做的太過分:“蒼宇,你單獨來見,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不知袁車騎對攻打洛陽一事有何看法?”袁紹一聽,原來是探自己口風的啊。也是打個哈哈:“哈哈,現在還沒有定論。蒼宇你剛才不説,可是有什麼想法?”

“盟主明鑑,現在我們併洛陽城下,離成功不過一步之遙。只要攻破洛陽,我們的功業就成功了。不知盟主有何顧慮,為何不發令攻城呢?”袁紹輕輕捏捏自己的鬍子:“只是董卓那賊子掌握了皇上與百官,我們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啊。一旦皇上有個閃失,我等可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袁車騎,只是我等這般只圍不打也不是辦法。董賊與我有深仇打恨,與盟主一樣有深仇大恨。現在我一閉上眼睛總看見我岳父的臉龐,他慘死在董賊刀下,我不殺董賊如何安心。想必袁車騎也是一樣吧,我們同仇敵愾,豈能讓董賊在逍遙”袁紹一聽也想起叔父一門被趕盡殺絕,心中自然不能平靜,如有可能他袁紹恨不得生吃了董卓。只是現在情況錯綜複雜,袁紹又惜身愛名,不願意當着出頭鳥,害怕對他的名聲有所損傷。

再者説,諸侯意見不統一那也是沒有辦法併力攻城的。董卓軍又不是木頭,這一攻城損失必然很大,現在諸侯憑藉的就是手中有兵才得以在各地稱霸。若是損失太大,恐怕諸侯會找各種各樣的藉口退走。

“蒼宇啊,我也不是不想攻城。可現在諸侯間意見並不統一,我也很是危難。董賊是和我仇深似海,可我輩來此,是應大義之名。應該先全大義而後顧小節,個人榮辱需放在大義之後。”鄭嘯心裏直…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你袁紹是個懷天下的人呢。可悉點的都知道你嫉賢妒能,只是這話誰也不會在袁紹面前説出。

“盟主大義,嘯佩服之至。只是這洛陽必須要破,我們總不能在這裏苦等啊。”

“恩,是啊。這洛陽是必須要破的,只是現在我先派人去見董卓,且看董卓如何回覆吧。”

“若董卓真的投降了,盟主真的要饒他命?”鄭嘯語氣生硬了起來。

袁紹卻是呵呵一笑:“蒼宇啊,你也不必擔心。若董卓真的投降,我們只是現在不殺他而已。我知道你恨他入骨,我亦一樣痛恨他。只等過上一段時間,要對付他一個投降的老賊還用費什麼力氣嗎?”話説到這裏了,鄭嘯自然也就沒得説了。他今天特別求見袁紹就是要起袁紹對董卓的仇恨之心,袁紹從不放過得罪他的人,更不要説和他有深仇大恨的董卓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火上加一把柴,讓火焰燒的更旺,讓袁紹下定決心攻城。

鄭嘯認為董卓此人一世梟雄也,想他投降那比登天還難啊。不過現在只要拉攏那些支持開始攻城的諸侯成了當務之急,只要聯盟裏攻城派壓住了謹慎派,那麼洛陽就可圖,他鄭嘯的計劃也就可以繼續實施了…

出了袁紹營,鄭嘯帶着典韋直奔曹大營而去。曹雖然作為會盟的發起人,但是他的影響力卻比袁紹低太多了,不過只要説服了曹,那麼其他人也就好説服了。

不過曹…似乎不是這麼好對付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