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換你心為我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普通的客户見面,增進的,也許年後會有生意往來。”兩個人説起謊來,都面不改,對答如。彷彿高手過招,勢均力敵。
如果一直都能這樣大度,看得開,一輩子也不是不容易過的。我反正沒打算對子臻三貞九烈,便也不在意他的不忠。還是那句話,五十步笑百步,他不過是比我早行一招就是了。
晚上,我在鏡前擺脂粉。子臻一卷在握,搖頭晃腦:“紅帳無塵白晝長,丫頭待君王。”我隨口問:“宮裏的婢女不是叫宮女嗎?怎麼叫丫頭?”子臻笑:“這你就不懂了。在古代,皇族們擔心太子久居深宮,與世隔絕,通常會在宮中專門闢個地方養些小動物來對太子進行啓蒙教育,比如帶太子看公貓追母貓,看鴿子接吻什麼的,還給那些貓兒狗兒封侯加爵。這個丫頭呀,不是指人,而是指貓,是對貓的暱稱。”
“丫頭是貓?”我有些佩服“你知道得還真多的。”子臻受了鼓勵,越發慷慨昂:“自然間萬事萬物,都會適時發情,就像花應而發,鳥應時而鳴。只有人,卻一定要諸多啓發,還要解開層層束縛,才能通靈。所以人是世界上最冷遲鈍的動物。”説着,他走過來,要與我同領那些貓兒狗兒都會應時而發的奧妙。
我本能地推開,臉上忍不住掛下來。
再高明的演技,在玉相見時,也不得不打回原形。
我和子臻,都只是本演員,上升不到演技派的水平。
結果當晚子臻搬到客房去睡。分屋而居,好過同牀異夢。不過也許,在今晚我們心中所想的事情,終於可以內容一致了。
箭在弦上,是收回囊中,還是發弓出?
轉眼已是十五燈節。
我和姐姐相約了兩家人一起去興慶宮放燈。
興慶宮建於唐朝,一度夷為廢墟,文革後重建。內中亭台閣樓,早已不復皇家氣派,但青山籠翠,綠水長,每到佳節,不是燈會就是花展,倒是老百姓應景湊熱鬧最喜歡去的公園。好像正月十五,只有去興慶宮放了燈,才算是過節了,不然,總覺遺憾。
燈做蓮花五瓣,粉紅晶瑩,浮游水上。燈裏,藏着女兒的心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常相見”之類。
但是我心中的君,不是身畔的夫,而是十年前,在青龍寺後坡親手採摘玫瑰花贈我的那個人。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餘香,十年不散。
蓮花燈迤邐而去,我和姐姐各自追着自己的那盞燈沿岸隨行,漸漸走得散了。
燈擅自靠向對岸,纏在水草中不肯再走,我折了樹枝伏在欄杆上隔着溪水去勾,那盞燈只是眷戀着無名水草,痴纏不肯去。
對岸的人説:“小姐,這是你的燈?我幫你。”隨手一撥,蓮花燈原地滴溜溜打個轉兒,又向下游去了。
我望着對面,滿腹狐疑:“先生,謝謝你。”那人驚覺:“白朮,是你?”聲音清清楚楚地如釘子敲在砧板上,不是大師兄又是哪個?
“宜中…”我忽然哽咽起來,顧不得石滑冷,只一徑跌跌撞撞地向前趕。
那邊師兄也沿着岸小跑起來,雖然隔得遠看不清他的臉,可是我知道他在望着我,我們的眼光穿越了黑暗,已經比身體先一步於空中相遇,織。
匆匆地走,匆匆地走,兩個人終於在中間的橋頭遇上了,雙手互執,一時無語。正是我夢中的情形,是我對愛情最高的理解,最深的詮釋。
我們終於誰也不再騙誰,誰也不再多誰,相遇在一起,相愛在一起!
“宜中,我,我…”我努力地嚥着淚水,自己把話説完整“這幾天,每時每刻,我一直都在想着你。”
“我也一樣。”如石破天驚,他終於吐出這四個字。
只有我才知道,説出這樣的話,對大師兄來説有多麼難。
我也一樣。
換你心為我心,始知相憶深。我們的心,終於互通靈犀,終於同聲同氣,終於苦盡甘來,終於心心相印。
我告訴宜中:“你一直都怕毀了我,現在,我已經循例結婚,而且已經分居。宜中,我看不出我們之間還有什麼阻力,使我們有理由違逆自己的心。”宜中不説話,走過來,輕輕抱住我。
忽然間,我鬆懈下來,淚水放肆地灑落。等得太久,一旦夢境成真,反而不敢置信。
岸上的燈和水中的燈相輝映,離溢彩,宛如仙境。
有船伕搖着槳自橋下經過,提聲問:“先生太太,要船嗎?”一條船。十年修得同船渡,白年修得共枕眠。自古以來,漫悽豔的愛情故事總是和船離不開:白娘子和許仙撐了傘,借了雨,相逢在一條船上;蘇小小畫舫到處,笙歌無數;杜十娘船至江心,散盡百寶箱;西施和范蠡掛冠歸隱後,相偕相伴,泛舟西湖,享盡曉風殘月…
此刻的興慶宮遊船,便是西湖畫舫;我與宜中,便是白蛇和許仙、西施和范蠡了。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小船,便是房宵夜;這蓮燈,便是花燭照影紅。
遠遠地,依稀傳來電視劇《白娘子傳奇》的主題歌:“千年等一回,哦…”等了千年,才一宵團聚,多麼難得,多麼珍貴!我抱住宜中,緊緊地擁抱:“宜中,我再也不要同你分開,永遠不分開。”理智退位,情湧上來,如水漫金山,勢不可擋。
我們,再也不要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