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兩湖歸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58章:兩湖歸制第158章:兩湖歸制寧古塔、新城一線的血戰雖然帝**隊吃了些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且不説前線部隊消除了此前對洋人的恐懼心理,而且對俄軍的裝備,戰術也有一些瞭解,説老實話,俄軍的裝備本比不上新十二軍和新十三軍,最多和兩支淮軍部隊差不多,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失敗,王財認為主要問題並不在軍事上,而是長期以來國人對於洋人的恐懼,加上沒有想到清軍會這麼快的把俄軍放進來,因為要追剿關外各地清軍,部隊拉得很太長,前鋒進入了新城、寧古塔一線,而主力居然還在數百里之外,造成一旦前鋒被圍,主力卻救援不及,等到主力趕了上去,遠道而來又再次陷入困境。此次失利指揮上的問題才是本,特別是葉志超臨陣逃,不但拋棄了自己的部隊,也讓友鄰部隊陷入困境,這次損失這麼大,其實近六成的損失都因為葉志超而造成的,一人之過,而讓六千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一點直接促使帝**隊的第二個收穫-完善軍官選拔制度。
長期以來帝國新軍的軍官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軍隊中作戰勇敢,表現突出的優秀士兵,二是軍校畢業生,第三個方面就是降兵降將,其實這三個方面來的軍官都存在問題,作戰勇敢的士兵打仗不怕死,對於上級軍官的命令從不問個為什麼,不論對錯只知道服從。從不講策略,而軍校畢業生卻是完全相反,讀的書多了就有些想當然,打起仗來也總是邁不出書本地條條框框,非得出生入死的到一線去磨練幾年才行,可當初新軍對於軍官的極度缺乏,使得王財本沒有挑選的餘地。這才出現仗都打了幾年,一些軍官卻連槍都沒有打過一發。這種匪夷所思的情況,居然被看做很正常的事情,而滿清降將則基本上是平級留用,不知不知底的很容易出現葉志超這種情況。
眼看仗越打越大,越打越慘烈,這種軍官任免體制如果不改變,很有可能會給部隊造成更大地損失。為此王財命令內閣重新拿出了一個意見,今後帝**官只能從兩個方面選拔,軍校生畢業後必須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參加至少三次戰鬥,三戰不死,才能視情況提拔緒用,而軍隊中地士兵如果有指揮潛質,則必須到軍校學習,合格畢業才能走馬上任。至於降兵降將,今後將不再派往一線指揮帶兵,只能擔任各地駐防軍指揮官,經過嚴格考核後才有資格調任一線。
照王財的心思應該馬上按照這個新的軍官選拔重新調整關外參戰部隊,但是總參烈反對,因為如果按王財的願望去做。那就意味着近一半的關外指揮關都要被換掉“臨陣換將”那可是兵家大忌,更何況在老爺嶺作戰勇敢的劉銘傳也會因此而被調到地方部隊,這種損失毫無疑問是巨大的,很有可能直接造成軍心浮動,從而影響戰事地繼續。左思右想之後,王財最終同意了總參的意見,出關部隊暫緩,而關內的部隊則全部整編。
除了帝國內部的調整以外,關外失利對國內政局也有巨大的影響。面對俄軍的入侵。國內各方面都團結起來了,原本若即若離的西南方面也開始轉變態度。曾國藩甚至派出以左宗棠為主帥,劉坤一為副帥,統領湘軍鋭五千人要求出關配合作戰。
作出這樣的決定,曾國藩也是頂着很大壓力地,兩湖子弟死在太平軍手中的不知道有多少,雖説國仇大於家恨,但大夥都認為此時湘軍不出境騷擾王財後方,就是對他出關抗俄最大的支持了,沒有必要主動派兵去幫王財打仗,特別是在雙方仍然是處在停戰的時期。
“制台大人,湘軍今之力守湘已是捉襟見肘,力有不及,制台大人,如何能再出兵北上?更何況湘軍子弟兵出門外誰知道他王財能怎麼用?制台大人,這,這可是把五千子弟送到刀口上去了啊!大人,我們此時正該抓緊時間編練新軍,為將來守湘以圖進取而積需力量,大人…”劉蓉還想再勸,卻被趙烈文一把拉住,就見趙烈文輕輕的朝坐在堂上默不作聲曾國藩呶了呶嘴。
就見曾國藩擺動着手中的筆,不停地寫着什麼,屋子裏的人剛聽到曾國藩的決定時都不理解,長期以來湘軍與長子始終是採取敵對態度的,雖然幾次和談,雙方也有一些接觸,但和談未成,畢竟將來的事情誰也説不準,萬一和談徹底破裂,那雙方還是要拼個死活的,王財出兵關外與老子拼個死活,正好讓湘軍積蓄力量,此刻出兵幫助焦頭爛額的王財實在令人不解。
就在眾人疑惑的時候,曾國藩突然站起身來,輕輕的把桌上那張紙舉了起來,上面只寫了兩個大字“天下”!
“你們一直勸我據湘獨立,練雄兵而爭天下,孟容(劉蓉字)還勸我聯手石達開,我幾次回絕了,想必你們都不明白為什麼,原因就在這兩個字上!”曾國藩頓了一下,靜靜的看了一眼屋裏地謀臣,他們都惑地看着那兩個字“眼下國內三強爭雄,石達開控制雲、貴、桂三省,兩湖在我手,而他王財呢?十一省!更有十餘萬雄兵和夜生產良火器的兵工廠,我聽説他地兩個造船廠已經開始仿造西洋兵艦了,這等實力我們兩湖絕不是對手,就算加上在雲貴搞洋務的石達開也不是對手,你們説,這天下還如何去爭?我之前一直在和談上猶豫不決,是因為我一直都吃不準王財這個人到底是怎樣的,擔心他控制兩湖之後會對湘人下毒手。但這次中俄之戰讓我看清楚了他,你們想想,換做你們任何一個人,誰敢在後方仍有兩個對手地情況下,出兵關外?即便是我,也要先集中力量消滅這些後患,才敢與俄人爭關外之地。但他不是,他給我們一人一封信。詳述了國仇大於私恨的道理,這其中固然有穩住後方的意思,但是拳拳赤子報國之心卻是無疑的,僅這一點見識,此人就遠在我之上,王財之所以遲遲不對我們動手,並不是他打不過我們。而是他不想打,此前我想聯絡四省之力對抗王財,可是結果呢?才二十三天啊,山、陝兩省就被他毫不廢力的解決了,此時他為什麼不繼續南下攻入兩湖,要知道此時入鄂,兵鋒所指當真無人能擋,到時候受苦的還是兩湖父老。可他偏偏停住了,還搞了第二次和談,這是為什麼?”曾國藩把那張紙放回桌面,閉着眼睛沉默了一會道“因為他是一個真正心懷天下的人!心底無私,天地才寬。各位都是苦讀聖賢地學子,大家讀書所為者何事?無非是這‘天下’二字。我決心促成第三次和談,為我兩湖子弟,湘鄉學子謀一個出路,繼續對抗下去,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制台大人,您要放棄兵權?”劉蓉不解地問道“可這樣一來,萬一…咱們可不能把命押在別人身上啊!”
“是啊,萬一他王財奪了兩湖之後再來與大人為難。到時候大人恐怕就悔之晚矣!”趙烈文也忍不住出言相勸。雖然他一直都對王財頗有好,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做為曾氏謀臣他也不能不提醒一下,以盡謀臣之責。
“兵權是關鍵,不僅僅是兵權,還有財權、政權都要談,湘人子弟不出湘,這就是我的底線,”曾國藩點了點頭道“如果他王財真有容人之量,真的有心和平解決內戰,那他一定能接受這一點。”
“那大人為什麼不等和談結束了再出兵相助呢?再等等是不是更穩妥些?”劉蓉還是不死心。
曾國藩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劉蓉,緩緩道:“邊關吃緊啊!”當一直留在京師的左宗棠面見王財告知曾國藩準備出兵助戰時,王財動的拉着左宗棠的手,把曾國藩誇成了曠世少有地無雙國士,還一時動,承諾只要曾國藩同意兩湖統一,那曾國藩可以享親王禮遇,總督兩湖政務。而那隻湘軍部隊,王財也毫不岐視,馬上增補裝備,統一編入第二批出關大軍的戰鬥序列。
這支出關的湘軍無疑成為突破國內和談僵局的一劑良藥,拋開雲南的石達開,京師與湖南單方面開始了第三輪談判,看得出曾國藩這次是下了決心,在“誰座天下”與軍權的問題上曾國藩做出了最後的讓步,同意軍隊國家化,願意放棄湘軍控制權,除了即將出關的一軍以外,兩湖湘軍整編為四個軍,接受中國帝國政府調動,服從帝國政府指揮,在軍事上地唯一要求是整編後的湘軍做為地方部隊,仍舊駐防兩湖,兩湖文武將弁,不升不降,原職留用。
這樣一紙談判協議送到王財手上時,還是讓他頗為失望,這麼多話説來説去曾國藩還是沒有完全放棄兵權,湘軍雖然改了旗號,搖身一變成了帝**隊,但上自曾國藩,下到各級將官武弁都還是原班人馬,通省行政文吏也都是兩湖老班底,曾國藩還是兩湖最高軍政長官,只不過現在不叫巡撫、總督了,改了稱呼叫省長,換湯不換藥,原想否決了這份協議,但是王財轉念一想,雖然曾國藩仍然保留了相當的權力,但到底是接受了帝國政府領導,兩湖到底還是升起了龍盾帝國旗,邁出了這一步,將來什麼都好辦,因此盤算了許久,最終同意了這一方案。王財點了頭,《國內和平協議》在內閣形勢上的走了一圈之後,也獲得全票通過,與帝國對抗了近十年的兩湖終於重新納入帝國版圖。
當帝國特使,禮部侍郎陳坤書、兵部右侍郎諸葛不亮和吏部右侍郎吳觀帶着《國內和平協議》來到湖南長沙後,一直在焦急等待結果的曾國藩與湖南官員終於鬆了口氣,這一紙協議結束了湘軍近十年地內戰生涯,而這一切似乎來的太遲了,薄薄的一紙文字竟是用近二十萬雙方士兵的生命換來的,如此的不易,如此的沉重。
諸葛不亮和吳觀這次跟着陳坤書一起來湖南是為了監督兩湖的軍隊整編與官制調整,按照協議,兩湖只能保留五個軍的兵力,除去一個出關的不算,現餘地十餘萬湘軍必須要縮編為四個軍兩萬四千人,湖南湖北各駐一萬二千。在這一點上還有個趣事,王財第一次看到協議時就提出一定要給左宗棠所提出地五個軍限定一個人數,不能簡單的寫幾個軍,否則五千人是一個軍,五萬人你也可以説是一個軍,若不在協議上白紙黑字寫清楚,將來扯皮也是個麻煩事。左宗棠本來就是在玩文字遊戲,卻沒有想到被王財看穿了,雙方又討價還價了一番,這才定下來一個軍地編制為六千人。説實話二萬多人防禦湖南、湖北確實少了,如果還要維持治安的話,那就更不夠了,但王財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計劃在全國建立警察部隊,把維持治安、打擊犯罪的工作從駐防軍的職權範圍內剝離,即然兩湖軍、政已是鐵板一塊,伸不進手,那個直接受命於中央政府的警察部隊來,不是就可以在兩湖建立一個受中央控制的武裝力量?如此一來就算將來兩湖有什麼異動,那這些警察部隊就可以成為在他們內部的制約力量。當然,這一切都要等湘軍整編完成,兩湖穩定下來之後,否則好不容易簽了和平協議,馬上就來這一手,豈不是平地又要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