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32章:赴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32章:赴台小姑娘嚇的“哇”一聲哭了起來,王財瞪着眼睛掃視一圈周圍的士兵,把手中的馬鞭揮了揮道:“起來吧,身為兩司馬代頭違反軍紀,書都讀都狗肚子裏去!同情心是用在這裏的嗎?你統下的剛強伍長升兩司馬,你去做伍卒吧,”説完他翻身下馬,抱起還在那裏哭個不停的小姑娘,輕輕的幫她擦了擦眼淚“你怎麼又跑到這來了?”

“伯伯,我沒地方去,又餓,就跟着來了,這個大哥哥是好人,你別罵他了。”小姑娘噎道。

王財輕輕的把小姑娘抱了起來道:“大人做錯了事情總要受處罰的,你跟伯伯去吃早飯好不好啊?”小姑娘眼睛一亮,馬上停止泣,眉開眼笑的一個勁的叫好,直讓跪在地上的鄒正玤心中大罵“有就是娘!”回到營帳後,王財讓人給小姑娘拿了幾個饅頭,看她一邊吃一邊傍敲擊的詢問她的身世,可惜小姑娘年紀太小,説話前言不搭後語,問來問去只知道“爹孃吃觀音土脹死了”甚至連名字都説不清,王財心中可憐她小小年紀父母雙亡,想想自己剛回到這個年代不也和她一樣舉目無親?嘆了口氣就命人帶她去洗洗乾淨,換套衣服,編入參護做了牌尾,還頭腦一熱給她取了個名字“王語萱”此時王財本想不到,這個叫王語萱的小姑娘將來會讓他有多麼頭痛!

李秀成接到王財命令時簡直有點莫名其妙,雖然與淮軍血戰數損失不小,但是自己並沒有到打不下去的程度,當面淮軍被韋志俊趕出蒙城後一路退到了亳州,此時正是全力追擊的好機會,固守蒙城那不是坐失良了?更何況福濟和苗沛霖的兩路清軍也開始後撤,停滯不前只會給他們重整旗鼓的機會。因此李秀成與陳玉成、韋志俊、楊輔清商量之後決定由李秀成率五千人尊令駐守蒙城,而其他三人各帶本部人馬藉口掃清蒙城外圍,繼續向亳州方向推進,爭取在淮軍與另外兩路清軍匯合前徹底殲滅他。同時李秀成以二兵團指揮官的名意向王財詳細陳述了皖北戰局,力勸輔王繼續北進。

王財拿到李秀成的報告之後在地圖上比畫了半天,與從徐州調來的總參謀部前線指揮部認真商議之後,決定批准他的計劃,同時為了把當前淮軍再打痛一點,王財將陳平安的新七軍調到固鎮阻擊退往宿州的福濟,至於苗沛霖的那夥團練武裝,王財讓王冠三率騎一團配合張樂行的捻軍死死的咬住,全力支持李秀成打擊淮軍的計劃,如果仍然調不出顧妖頭來,那就在商丘徹底吃掉皖北清軍,不怕到時候顧妖頭不挪挪窩。

想利用陳州的地理優勢與堅固設防阻當太平軍迅速推進的曾格林沁萬萬沒有想到,倪守道居然繞過陳州,北上攻克了重兵駐防的鄭州,一下子斷了他的糧道,聽到這個消息,一敗再敗的僧王只好再帶兵再返回鄭州,準備乘長立足未穩,反擊奪回鄭州,結果大軍在撫溝中了倪守道暗設的伏兵,八千蒙古騎被數萬太平軍圍在乾涸的河牀上左衝右突也殺不出去,血戰兩晝夜後全軍覆沒,躲到麥稞地裏的博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被一個叫張皮綆的太平軍士兵一槍結果了他反革命的一生,消息傳來王財大喜,當即通令嘉獎,着升倪守道為“真忠報國定北候”一兵團各級軍官俱有封賞。僧格林沁的妄自託大,讓太平軍首先突破了河南的清軍防線,立刻就有抄了皖北清軍後路之勢。為了穩定戰局,拖住太平軍,顧詩派人拿着天子劍趕到山西,立斬拒不出兵的太原鎮總兵田在田,迫山西巡撫閻敬銘徵調山西綠營七千人由淮軍將領潘鼎新率領出晉城南下,兵鋒直指許昌,已經推進到淇縣正準備攻入河北的倪守道擔心後路被斷,不得不分兵抵禦,同時黑龍江將軍奕山也從關外領兵五千從旅順口登船,在山東照登陸,直三兵團後方。頗有一種伯伯那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戰術。而顧詩的五萬人馬仍然停在京、津一線,看來他真的要把太平軍拖到筋疲力盡了才肯出手。

這樣的一種形勢迫使總參謀部建議王財放棄登陸秦皇島,圍攻山海關的計劃,增調這兩支部隊北上加強進攻強度,但是王財本不相信顧詩有反登陸作戰的意識,畢竟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長途登陸作戰好像還從來沒有過,就算他把朱永華的太平水師當成一個威脅,那隻能是侷限於水師對水師,兵艦對兵艦的海戰,怎麼可能想到自己有意千里奔襲渤海灣呢?因此王財拒絕了總參謀部的建意,堅持按原定計劃北伐,他始終認為,顧詩之所以拒不南下,仍然是因為他還沒有被打痛,只要三路大軍再加把勁,顧詩小妖肯定會離開京、津南下。

王財率軍親征江北的消息在湖南也引起震動,之前曾國藩聽説李鴻章被俘後降了太平天國時還有些不信,及至《國聞報》上公開發布消息説“內閣總理大臣王闓運和工部待郎李鴻章奉命出使西洋”才讓他不得不承認這位被他看好的人材最終還是被太平天國給拉了去,讓他更意外的是剛剛投降的李鴻章就被這個太平天國的輔王委以重任,甚至還派他去出使西洋,有如此襟膽識絕對不會是市井傳言中説的“不通文墨之人”這次王財親率鋭,大舉北伐更是讓曾國藩到清廷搖搖墜,加上石達開在廣西、貴州的積極行動,如今的中國長子是坐定了半壁江山了,這樣的話等長子平定了江北,那接下來自己如何自處就是值得仔細盤算的事情了。

“王財這回率軍北上,江南空虛,他倒也真敢幹!”曾國藩把朝廷六百里加急送來的兵部調令丟到了案几上,抬頭看了看趙洌文道“他這是吃準了我們不敢動手啊!”

“王財這會搞出這麼大動靜來是求一擊必中的,留在蘇南的那一萬多人自保是有餘了,石達開在我們背後集結重兵,也讓少司馬不得不防啊!”趙洌文點了點頭。

“你們説説,王財這次北伐出這麼大聲勢來意在何方?幾年前長兩萬人也差不多打到北京了,這回可是號稱十萬大軍,朝廷起用了個名不見經傳的顧詩,”曾國藩搖了搖頭道“未必能擋得住。”

“是,可是如果真的讓他們佔了龍廷,這事也不好辦吶,少司馬有沒有想過,這長與咱們到底還有血海深仇呢!”劉蓉始終對太平天國有戒心“那個王闓運的幾個族人不是被咱們殺掉的?這仇他們能不報?”

“不然,就算王闓運有這個意思,只要少司馬不離開湖南,他也不下陰手,我看王財不會這等小家子氣,”趙洌文就怕劉蓉挑拔,讓曾國藩動搖“再説王財開出的條件也很優厚,同意少司馬控制兩湖湘軍,這還有什麼擔心的。”

“這事我早就有想法了,王財打下北京之後就不會調轉槍口收拾湖南?”曾國荃把帽子丟到桌子上,鬆了鬆領口“照我説,大哥就該出兵抄他的後退,真要是打下天京,那可是大功,聽説天京城裏的黃金都堆成山了!”

“斷無此事,晚生在天京待了數,輔王府也去過幾回了,王財此人子過得很簡樸,哪裏有什麼金山銀海?”趙洌文脹紅了臉,他就不明白少司馬理學大家,經世之才,他這個弟弟怎麼就跟土匪一般。

曾國藩擺了擺手道:“劉蓉説的我們不能不防,過河橋的事情屢見不鮮了,之前和他息兵罷戰時,原想不到他這麼快就北伐的,天下動亂已久,他若是尊守前約,那我們也不去招惹他,但要是王財反咬一口,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説着曾國藩提起筆飛快的寫了幾封信遞給曾國荃道“你速派人送去湖北、陝西、山西三省巡撫衙門,把這三封信給胡林翼、曾望顏,閻敬銘三位大人,將來若有不測,我們也好留條退路!”就在國內各方都在應對太平天國北伐所來帶的一系列變故時,在福建廈門的鄭國也開始制訂平台方略。此時太平天國全力以赴支持北伐,而王財給他的兵權有限,不可能從福建調動防軍渡海攻台,因此鄭國把主要的力都放在了誘降上,三次派人拿着招降文書登島宣示天恩。台灣兵備道徐宗乾和台灣總兵呂恆安竟然毫不買帳,前兩次直接把信使給殺了,第三次割了來人的鼻子打發回來。這可把鄭國氣的不行,當下就想請示王財調集福建防軍渡海徵台,可是轉念一想,此刻王財本沒有心思管台灣的事情,再説輔王當時將他派赴閩屬理台務,原是有意讓他獨擋一面的,這點小事都沒有辦法,稍有挫折就急着請命調兵,只怕要讓天京那些洋務派恥笑,反覆思量之後橫下一條心,決定以政務大臣,撫台欽使的身份親自趕台招降,臨行前他給王財寫了封信,詳細説了自己赴任以來對台務採取的措施,並對北伐提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儼然就是一個遺書了,寫完信之後派人安頓了自己的家小,毫不猶豫的登船赴台。

王財在蒙城收到鄭國的親筆信時,大驚失,這滿紙的諫言寫盡了鄭國的一片忠誠之心,如果他這去台灣真的把命給送了,那不但是天朝痛失一員重臣,王財也是折損了一個手足。真正是急得團團轉,連夜派人去福建想把鄭國追回來,他心中明白,自從上次因為北殿逆信的事情,鄭國心中總有一個疙瘩,擔心王財不再把他當成自己人,做事情縮手縮腳的,這讀書人什麼都好,就是受了點委屈就想不開,只盼他這一去平安無事才好。

掛着太平黃旗的官船剛在台灣碼頭靠岸就被台灣兵備道徐宗幹派人全部綁了起來,直接押送到台南府衙門,徐宗幹端坐在大堂之上,兩邊站滿了跨着刀的清勇,人人怒目圓睜的瞪着穿着素黃袍黃馬褂,昂着走進大堂的鄭國,十幾個參護親隨都清勇刀上脖子的押在大堂外。

鄭國冷笑一聲看着坐在堂上歪着腦袋不吭聲的徐宗幹:“我堂堂中華,禮儀仁孝治天下,想必徐大人不是讀書人,不知道這個禮字怎麼寫!”徐宗幹“哼”了一聲,從椅子上站起身來,緩步走到鄭國面前上下打量了鄭國幾眼,擺了擺手示意兵勇給鄭國鬆綁,想了想道:“叛逆反賊還敢大言不慚的説什麼禮儀仁孝?前三個信使的下場你沒有見到嗎?本官佩服你還有些勇氣,因此給你鬆綁,想説什麼就説吧,本官沒有時間聽你廢話,看到了嗎?”徐宗幹指了指大堂外架着的一口大鍋道“説完了你就自己跳進去吧!”鄭國看了看被一堆柴火燒得真冒煙的那口大鐵鍋,雖然不知道里放裝的是什麼,但是讀書多了也差不多猜出來八成是冒着泡的滾油了,此來台灣他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當下“哈哈”一笑道:“無非是一口油鍋,你燒得了懦弱小子,卻嚇不倒諍諍君子。本候身負皇命,屬理台務,原是無須親來的,但是本候顧念到台灣百姓與數千清勇命,想為你們指條活路,這才不惜以身涉險,怕死?哈哈,天朝官兵有誰是怕死的嗎?”徐宗乾冷哼一聲道:“無恥叛逆,本官乃天子門生,身受皇命,何需你來指什麼活路?當今聖上端坐龍台,台灣幾十萬百姓人人皆有守土之責,我大清必定一掃醜類,重整河山!我瞧你也是個讀書人,還是早些棄暗投明,歸付王道,否則朝廷大軍一到,必將你等反賊全部剿滅,到時就悔之晚矣了。”相關史實(不記入正文):1、觀音土是什麼:“觀音土”也叫“高嶺土”

“白陶土”所含成分包括石膏粉,石粉等等,可用於製造工藝品,如泥哨,水罐,據説還可治療外傷(不知真假)。鬧饑荒時饑民拿來充飢。現在則被廣大製假販子摻在饅頭,麪粉等食品中,過量食用後可造成胃下垂,腹脹,浮腫。饑荒年代因吃觀音土腹脹如鼓,無法排便,活活憋死之人不計其數。明崇禎二年的《備陳災變疏》記載:“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而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唯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年終而樹皮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則飽,不數則腹漲下墜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