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陸家女娃是根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姨會不會有什麼顧慮呀?”陸三丫一直管張的兒媳叫小姨。
張楞了一下,問:“三丫頭,你跟我説句透亮話,是不是懷疑我兒媳對老五做了什麼手腳?”
“,我不想瞞您。我琢磨着,我爹不喜歡女孩,偏偏我媽又生了一羣女孩。我爹狠心把老三送了人,讓外人更覺得陸家把女孩不當一回事兒。所以,隨便找個藉口就能從陸家抱走女孩。”陸三丫直率地説。
“三丫頭,我兒媳如果想從陸家抱走小孩,為什麼不明説呢?”張覺得陸三丫的懷疑似乎沒道理。
“,您兒媳跟我爹媽不,那時,她嫁進您家時間不長,聽説那時跟您的關係也不太好。所以,我爹媽對她不冒。我媽生老五時,您回老家去了。只好把我媽送到診所去,凌晨,值班醫生正好是小姨,只好讓她接生了。您想想,小姨要提出抱走老五,我爹媽能同意嗎?”陸三丫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張沉思着點點頭。
“,我覺得,即使小姨偷着把老五送了人,對老五來説,也許還是幸運的事兒呢,那一家沒小孩,會把老五視作掌上明珠,給她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對陸家來説,也不算壞事,起碼少了一張嘴巴吃飯。在我爹眼前晃動的丫頭少了一個,也給他少添點堵。”陸三丫通情達理地説。
“三丫頭,你説的這個我信。你們幾個丫頭,從小沒少挨你爹的打。不是我在背後説你爹的壞話,當時,我還擔心他老了沒人管呢。誰能想到你們幾個丫頭這麼孝順,一點也不記你爹的仇。”張撫摸着陸三丫的手。
“三丫頭,在陸家幾個丫頭裏面,數你最孝順。”
“張,我們陸家四姐妹,個個都對爹媽孝順,我呢,不過是賺的錢多些,補貼家裏多一點罷了。”陸三丫實事求是地説。
“三丫頭,你這麼起勁地找老三、找老五,説明你心地善良,很念記着一母同胞之情呀。”張動地説。
“,我總覺得:只有天大的緣份,才能修成親姊妹呀。老三、老五因為老爹重男輕女,不幸落他處,我應該找回她們。否則,我會心不安的。”陸三丫説着,出了眼淚。
易文墨輕輕拍打着陸三丫的後背,表示安之意。易文墨也深:陸三丫是個極重姊妹情的人。
張語重心長地説:“三丫頭,你放心。假如我兒媳真在老五身上做了手腳,遲早我會問個水落石出。唉!我倒真希望她做了手腳呢。”大家正説着,張的兒媳“一線天”買菜回來了。
“一線天”一進門,看見陸三丫,表情立即變得極不自然。她訕訕地打招呼道:“三丫來了。”説完,又對易文墨笑了笑。
“一線天”的笑,本來就難看。強擠出來的笑,更是令人作嘔。
陸三丫笑着回應道:“小姨,您買菜回來了。”
“唉,現在的菜一天一個價,再漲,就得把嘴巴扎住了。”
“一線天”發着牢騷。
張一輩子沒工作過,今年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每個月只能拿八百元養老金。張兒子和兒媳也都退休了,微薄的養老金只夠吃喝。現在最讓張家頭疼的是:孫子大學剛畢業,還沒有找到工作。
“媳婦呀,我買菜有個經驗,啥菜便宜買啥。每種菜呀,也有大、小年,大年時便宜,咱就多買多吃。它小年時,咱就跟它拜拜。”張樂嗬嗬地説。
“媽,您那是老皇曆了。現在的菜呀,一漲,齊唰唰地一起漲,沒什麼大年小年了。”
“一線天”嘆着氣説。
“兒媳,它一起漲,咱也不怕。我還有兩招:一招是天擦黑時,買小攤販的筐底菜。那些賣菜的,只剩了一點菜,帶回去吧,不值。於是,乾脆甩賣了。買這種菜,經常用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張炫耀道。
“媽,您這些寶貴的經驗怎麼早不説呀。您看我,每次都是一大早就去買,不正好買了人家的筐頂菜嘛。”
“一線天”埋怨道。
“兒媳,不是我早不説。以前,你倆沒退休,手頭寬裕,我説這些你能聽得進去嗎?”張嘖嘖嘴。
“我這些經驗呀,可是慢慢摸索出來的。”
“,還有一條經驗呢?”陸三丫好奇地問。
“三丫頭,你沒成家,關心這些幹嗎?”張問。
“,我遲早會成家的嘛。”陸三丫嘻嘻哈哈地説。
“我告訴你們啊,還有一條:就是進了菜場,先轉一圈,問個價。你別看,一個菜場裏,價格可以有百分三十的懸殊。問清了價,再採購。”張慢悠悠地説。
“,您的意思是貨比三家,對吧?”陸三丫問。
“三丫頭,我的貨比三家是找三家大超市,對比常消費品的價格。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同一個品牌的東西,價格也會有百分之三十的懸殊。”張頗有些得意的説。
“打比方説吧:麥片,屬星光超市最便宜,它比太陽超市便宜百分二十以上。衞生紙,旭超市最便宜,它比別的超市便宜百分之十以上…”張娓娓訴説了購物經。
“哇!原來採購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呀。”陸三丫驚訝地説。
“我老了,要是年輕二十歲,我會騎着自行車滿城轉,轉多了,會買到更便宜的東西。”張遺憾地説。
“沒想到一種商品會有這麼大的價格懸殊。”陸三丫嘆道。
“三丫頭,貨比三家是怎麼來的?就是人家幾千年總結出來的嘛。人家費了那麼大的勁,總結出來的經驗,送給你又不要錢,你幹嘛不用。”張循循善誘道。
“哎呀,説白了,有錢人知道了也做不到,為什麼?他犯不着跑斷腿,去省那三五元錢呀。窮人,沒辦法,不用也得用。”
“一線天”愁眉苦臉地説。
“依我看呀,不管是富人、窮人,會過子的人都應該這樣。錢,既是賺來了,也是省來的,又賺又省,才能發家致富嘛。”張説起持家經,一套套的。
陸三丫欽佩地説:“,您真了不起,懂得的道理大學生也不一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