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遇到同類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怪物見兩招輕易被破,顯得有點慌亂,張開全身羽、張嘴噴出漫天火焰卷卷而至,令人稍意外的是這火是三昧真火。
陶勳見怪物噴出來的三昧真火太弱,索不阻攔任憑其燒過來。火焰圍着他燒了半晌,連毫也沒傷着他。
怪物更加驚惶,顧不上收回三昧真火,掉頭便跑。
陶勳笑道:“你打也打了,燒也燒了,連句話也不説就要走,這是待客之道嗎?”隨手拋出一件仙器,是金廬真人的絞雲羅,絞雲羅變成一個巨大的羅網封住怪物去路。
怪物被轉回來,口吐人言,沒好氣地對他道:“我沒招你沒惹你,你為什麼要我出來?你這是惡客欺主。”陶勳笑着施禮道:“是我失禮魯莽在先,在此向你賠罪,請你原諒。”怪物見他彬彬有禮的樣子,語氣變得和緩一些:“好吧,看你的樣子還算誠懇,我就原諒你的過錯,你快走吧,別再打擾我的清修了。”
“十分抱歉打擾道友清修,我姓陶名勳,無意間闖入此界,不知身在何處,亦不知如何離開,不知道友可否方便賜告呢?”
“我也很抱歉,實在幫不上你的忙,我自出生便在這裏,只知道這裏是我的家鄉,卻不知道外人叫她什麼名字,更不知道如何離開。不過我想有個人應該知道,他也跟你一樣是個外來之人,一百多年前出現在這裏,不過那個傢伙不是好人,老是算計騷擾我們,你最好小心一點。”説完後不管不顧地離開了。
陶勳不好阻攔,正打算回到岸邊時,通過附近玉鳧的眼睛看到遠處山樑密林深處有一個人影一閃而沒。這是五天來看見的第一個人影,他當即二話不説瞬移到人影閃現處,只見一箇中年人正十分小心透過樹林的縫隙地往湖面張望。
那人被陶勳的突然出現嚇了一大跳,身體電閃疾退數丈,放出一團淺藍的劍光護在身前,喝道:“你要做什麼?”陶勳仔細打量對方,心頭吃驚不小。此人約四十許,身材高大,胖胖的臉龐,一雙眉宛如兩顆蠶豆,嘴厚實,嘴角微微上翹,看上去顯得很憨厚。奇怪的是陶勳從他身上絲毫覺不到仙力運行的痕跡,要不是那團藍的劍光活生生地亮在眼前,怎麼也不相信這人是個劍仙。
“道友稍安勿躁,在下姓陶名勳,誤入此界數,今天第一次看見同族,動太甚,失禮之處尚祈海涵。”那人眼珠轉動一下,換上笑臉道:“原來是陶兄弟,蒼耳見禮了。”他嘴上説見禮,實際沒有任何施禮的動作,劍光絲毫沒有放鬆的跡象。
陶勳見他眼珠轉動之際出十足的狡詐模樣,便記起剛剛那怪物所説的話,再結合他身上透出來的古怪,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試探着問:“請問蒼耳道友可是一直在此仙境中修仙麼?”
“唔,差不多,我在這裏住很久了。”蒼耳出警惕的神,問他:“剛才見陶兄弟已經困住了悦魚,怎麼又讓他白白跑了?”
“悦魚?原來那怪物就是悦魚。請問道友,莫非下面的湖泊是芘湖嗎?”
“不錯,正是芘湖,此湖當有一竅連接此境靈脈,湖中悦魚得此地利助益,多有修煉入道者,你剛才遇到的那個悦魚怪只能算個小卒,以陶兄弟的道行深入湖底找到他們修煉的巢,擒一二個已經得道的魚仙也不算難事,拋開它們的內丹不説,食其腦、肝可抵數十年修行,其鰭、尾、喙、羽、皮俱是煉製器的上佳材料,凡人吃了他們的後便飄飄仙,如入極樂世界,不知愁為何物。”
“原來這裏是易戴之山。”陶勳讀諸子經籍,自然知道芘湖和悦魚是易戴之山的特產之一,心中一動,想起金廬真人和髡首都曾在這裏呆過很久。
蒼耳見他顯然走神,沒將他的嘆惜之詞聽進去,乾咳了一聲,問:“陶兄弟,你尋找易戴之山很久了吧?”
“唔,沒有,恰恰相反,我糊里糊塗闖進來,卻不知道如何出去了。正要請教道友,是否知道離開易戴之山的方法。”蒼耳反問道:“你是怎麼誤闖進來的?”陶勳將自己進山的經過講述了一遍,然後道:“我在世間尚有急事要親自處理,被困在此處每如坐針氈,這些天裏四下尋訪高人以求得困之法,直到今天才有幸遇見道友。道友在此隱修多年,想必定能解我之惑,祈望不吝賜告,陶勳在此先行謝過道友了。”蒼耳出得意的表情,捋須笑道:“你可問對人了,不是我吹牛,天地間知道進出易戴之山方法的人只有一個,而那唯一之人正是區區在下。”
“真是上天垂憐,令我遇見道友,我困有望了。”陶勳大喜,旋而惑道:“為何只有道友知道進出之法呢?”
“想必你也知道了,易戴之山是傳説中的大荒仙山,其實它的來頭大着哪,此山在天地初闢之時就已形成,雖處天地之間屬於凡界的範疇,實則獨立成為一界與凡界分隔開,説起來仙道界仙山府的建造之法無一不是師於此山,故進入此界之法與仙道界通用的方法一致,然其出界之法則非仙道界所知。”
“那卻是為何?”
“這可要從易戴之山的起源説起,它最初成形的時候只不過是天地間飛揚的一顆稍大一點的塵埃而已,本該落到地面成為某個山頭然後歷經滄海桑田湮滅於世間,只因她幸運地有一個天賦的特才改變命運,成為大荒仙山之濫觴。”
“什麼特?”
“天地間雖凡有九竅者皆可得天地元氣之養,然非助力不可取天地元氣為己用,易戴之山特便是它天生便無需助力而自動取天地元氣為用,積月累之下天地元氣之充盈,其靈氣之純正幾乎不下於三十三重天界。和天界不能與凡界通不同,此界得凡界億萬年天地元氣滋養亦被凡界演化所,與凡間幾乎同樣演化,山川河與凡間略同,而天材地寶隨處可見。還有,你應當發現這裏沒有人類或者猛禽、猛獸吧,知道為什麼嗎?”
“莫非有人在此地設置了制不成?”
“咦,你怎麼知道答案?”
“天地無私,唯有人心有私,若非人為絕不能如此。”
“不錯,正是因為有人在此設置了制,但是你一定猜不出是那個人是誰。”陶勳連連搖頭。
蒼耳得意地揭開謎底:“那便是女媧娘娘。娘娘最先發現此處,她覺得此界億萬年來得天地獨鍾,固當保其一方淨土,不能被塵世漸污濁的風氣染,於是施展絕大神通將此山全境設下制,在此界內食者立斃,所以此界就再沒有食動物,而且制對此中動物的生育能力自行調節控制,使其總數不至過多或者過少。”
“女媧娘娘恩澤天地,法力無邊,着實令人敬仰。”
“娘娘的制還有更厲害的地方,她鑑於此界天地元氣和天材地寶過於充足,如果修道者都來此地修煉,無論仙道界還是凡界都會大亂,所以她又用無上神通佈下另一種制,此界出生的任何活物不修道,但修道者絕出界,外來的活物無論什麼時候最多隻能同時容納兩個,只要此界有了兩個外來的活物,則進出此界的通道自動消失,所以你才會找不到出去的界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