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蘇導那邊也沒有辜負米哈的發力,在三大電影節正式評選之前,《阿姊》先拿到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提名併成功獲獎,上映期也終於確定下來了。
其實仔細想想,《阿姊》也不是什麼忌劇情或是
題材,要是往積極正面的方向想,也是人不屈服於自己的命運奮力向前,董曉
她們持股的一些院線也暗中推了一把,米哈終於可以跟着劇組跑宣傳和路演了。
而不是電視購物推銷一樣,拿着手機的炫彩熒光加字體給網友們吃安利。
很多事情一旦有了好的開始,剩下的事情就會變得很順利,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之後,《阿姊》又陸續得到了兩個提名,真正把國內觀眾的期待帶領到了一個新的巔峯,連米哈和蘇導在點映會上見面的時候,蘇導都和米哈提前説了一些去走紅毯的事情,她們的劇拿獎希望很大。
演員終歸是要靠作品説話的,在《阿姊》從東京國際電影節獲獎歸來,並得到兩個很權威電影節的提名時,趙雅茴那邊接到的工作機會都默默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圈內演員的等級區別其實很明顯,米哈已經在《阿姊》這部電影之中拿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如果上映之後再得到了票房和熱度的肯定,趙雅茴有信心再讓米哈往上走幾步,到時候收到的邀約也會上新的檔次。
所以,大家都在等,等點映會結束的影評,等真正上映後的觀眾反響。
一向不怎麼緊張的米哈也被這種緊繃傳染,看着成片之中的自己
悉又陌生,心情卻平穩了很多,畢竟,這就是她的底氣,米哈一直有在認真努力的完成工作,她在《阿姊》這部電影中的付出和犧牲也不比蘇導少。
米哈現在有點明白,為什麼事業才是社會角的立足
本了,因為事業的穩定可以讓人坦然的面對社會外界而不會被甩
出去,這一點是家庭或是其他都比擬不了的。
點映結束之後,米哈收到的第一條評價意外的不是來自媒體或影評人,而是她的大學同學。
自劇組殺青去學校報道之後,米哈在同級還是掀起一些小波的,畢竟在職的明星藝人來上常規大學的很少,大家難得可以近距離看一下公眾人物也
稀奇的,但熱度也就三分鐘,米哈不常在校園出校,除了上課會低調的帶着帽子坐在前排,其餘時間也很少會遇到她。
真當機場百分百躲鏡頭技能是白練的?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米哈和同學的關係,相反,經常幫她打掩護或是提前通知消息的同班和米哈都還的,大家偶爾也會出去約飯或是在圖書館上自習,所以這次點映的票也被米哈送出去了幾張,讓有時間過來的舍友或同學來看一下。
拿到票之後的小夥伴基本上是抱着近距離看明星,説不定還能要到幾張簽名的心思來的,畢竟除了米哈這個主演之一,其他的演員也都會到點映會現場,結果他們看完電影之後本顧不上簽名合影了,淚
滿面的給米哈發短信。
——啊啊啊啊啊啊,米哈你出來!
——我的眼淚啊,我的心臟啊,我的小阿姊啊,米哈你餓不餓,我請你吃飯啊!
——米哈,電影真的很,她們幾個哭的現在蹲角落打嗝,你別擔心,待一會兒我們就先從後門出去了,學校見。
看電影很容易產生移情作用,哪怕小阿姊在片尾的時候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帶着老阿姊可以去新的城市了,觀影的觀眾也很難從小阿姊前半段受的委屈和欺負裏緩過來,尤其是小阿姊餓到趴在地上奄奄一息,眼神卻依然死死的盯着緊閉的門扉時,讓米哈的同學們恨不得現在就去請米哈吃飯。
他們恨不得去電影裏送食物給小阿姊。
大力看米哈低頭回復消息的時候帶着笑意,忍不住湊過去問了兩句,他還在緊張影評人的反應呢,畢竟剛才結束的時候有幾個影評人坐在那裏也沒有動,盯着謝幕的文字沒什麼表情,讓人摸不準到底是喜歡這部電影還是不喜歡這部電影。
現在看到米哈帶着笑,大力就有些好奇了。
“看,有觀眾喜歡的。”比起影評人的分析或反應,米哈更喜歡同學們的真實哭嗝以及怒而請客,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説明《阿姊》是值得普通觀眾喜歡的呢?
米哈在昏暗環境之中的視力要好很多,她看到一些準備離場觀眾臉上的表情,心就差不多安定下來了,這些悵然若失又猶帶欣的面孔,證明着老阿姊和小阿姊的魅力。
好幾個影評人圍在蘇導身邊,慨蘇影后重出江湖讓人驚豔,也有一些影評人下意識開始找米哈,他們被老阿姊所驚豔,更被小阿姊
引,這個年輕的女演員把那份‘不屈和桀驁’演繹的太完美了,讓他們都忍不住動容的跟着小阿姊的境遇握緊了拳頭暗中着急。
那種初生自帶的野與反抗,還不足夠強悍卻已經不容小覷了,影評人各有偏好想法也不相同,可是他們都承認一點,這個電影會炸現在的市場一個天翻地覆。
這是雷。
無論是從藝術還是商業
,觀影的每個人都能從中收穫
動和情
宣
,哪怕有些影評人仍覺得結局過於美好是缺憾,也不能否認兩個同名的女
帶來的震撼。
於是,多篇影評很快就出現在網絡上,讓邊複習知識點邊懷念米哈小廣告的網友們紛紛卡殼,等等,這個評價未免過分直白和彩虹了吧,是米哈自己寫的吧!
要是被米哈綁架了,就眨眨眼,他們來解救影評人。
尤其是影評人都會提到對米哈這個年輕演員的認可,更讓網友們懷疑了,覺得這些影評和米哈當時懟在鏡頭前的亮瞎眼小廣告一樣,充滿着米哈的風格。
可一篇懷疑是米哈自己寫的,兩篇三篇甚至十篇二十篇呢?
這總不可能是米哈衝到微博總部綁架了服務器吧!
調侃之後,網友們開始仔細看《阿姊》的影評,總體上來説是名家出品,不失驚豔,而且,這部電影有着很明顯的刺痛,看完之後總會找到一個帶着自己影子的角
。
雖然網友們很關心,米哈真的在電影裏升級打怪,或是一直被怪了嗎?但看到評價很高的影評,還是會更好奇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些什麼,然後早早的去預定了首映的電影票。
連打分比較低,對結局不太滿意的影評人都肯定了蘇導的拍攝風格和米哈的演技水平,網友們真的好奇的心癢癢啊,全網去找相關的劇透都沒有找到,就翻到了哭聲一片,然後看了點映的觀眾聲嘶力竭的摁着陌生網友大喊,一定要去看,一定!
這是電影,還是米哈全屏做法啊?
懷揣着這樣的期待,《阿姊》首映的那一天,多家影院的場次爆滿,票房開門大吉。
怎麼説呢?《阿姊》看着酣暢淋漓嗎?是的,不管是小阿姊努力給自己掙出一條路,老阿姊和過去利落的告別走向新生活,都符合着觀眾們對美好結局的一切想象。
可是,這並不影響電影把觀眾的直掉眼淚,太真實又太有典型
了,小阿姊和老阿姊受過的委屈有着高度的共鳴
,哪怕是小阿姊剛被送到老阿姊身邊時的喜劇相遇,都是笑中帶淚讓人的心莫名酸澀。
人和人之間的傾軋與迫害,從沒有消失過,蘇導的鏡頭温柔而寧靜,將兩個同名的女經歷的一切濃縮起來,哪怕用其他的温情所修飾,也並沒有降低現實的冰冷。
藝術作品,本來就是直觸心靈,會把觀眾捲入情景之中的。
不止是更容易共通的女觀眾,男觀眾也很容易被電影所影響情緒,他們在小阿姊的叛逆和不認輸之中找到許些自己的影子,父子親緣本來就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產生拉伸或是對抗,孩子對父母的拒絕本身就是成長的內容之一,小阿姊的不服輸和不甘心太容易讓年輕人找到共鳴了。
而老阿姊,又有着他們、外婆這些女
長輩的影子,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男孩子本來就更容易得到長輩的喜愛,所以相應的他們也會對
、外婆她們的勤勞、慈愛印象更深。
可是,再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事情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嗎?
所謂勤勞又能幹的老阿姊,真的有表達過自己的想法,考慮過自己的意願,沒有把所有的力都耗費在別人的身上嗎?
和影評人説的一樣,不管觀眾在電影裏找到了自己和被害者的共鳴,加害者的共鳴還是被害者兼加害者的共鳴,《阿姊》是一部很不一樣的電影,好哭又動,看完之後會陷入很久的茫然與空白期,然後才能再去體會翻湧而上的情緒。
電影也是現實的映,蘇導一向很擅長用藝術作品來縮影現實,《阿姊》的拍攝水平一如既往的讓人滿意,也將題材和立意更好的詮釋出來,要不然影評人也不會在這種短暫的情緒暫停之後過分
動的寫出影評,然後讓網友們誤會這是米哈自己偷偷寫的。
拍電影的時候,蘇導就常和米哈説,國內的觀眾其實都很温柔,只要一直帶着誠意的去出作品,那麼觀眾就會天然的傾向於你,把信任付給你。
雖然這和目前國內多爛片、多無內涵圈錢片也有關係,但總是失望的觀眾也從沒有放棄或錯過任何一個小希望,在沒有搶到電影票的時候,也會給最近正在準備拿獎的《阿姊》一些鼓勵,然後表示一定會去支持票房的,希望導演和主創人員再接再厲。
看,這是區別於市場的一絲温柔,蘇導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着這份信任,她希望米哈也能不要辜負,留着這份温柔觀眾就不會拋棄你。
相反,再好的演員一部爛片兩部爛片,簡直是帶着洗。錢的心思出作品時,那這一點的温柔就會被破壞殆盡,然後再也找不回彼此的曾經。
米哈受教,也在努力的去回應和培養觀眾對自己的信任,票房也出了滿分的答卷,在點映會的推送下首映當天破億,大量的觀眾寫出了詳細的影評去安利身邊的人來看。
就和米哈當時説的那樣,只要你走進影院,大家就是非親非故的好朋友。
就、就當是給小阿姊送飯錢,給老阿姊攢醫藥費了。
除了票房,米哈他們也一直在關注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很快,在熱映不到三天的時間裏,關於小阿姊和老阿姊的相關討論開始,持有不同觀點的網友開始來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覺得過分誇大的有覺得完全寫實的。
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論據,然後在烈爭吵之後,《阿姊》帶着主創人員以及最新的獲獎情況,開始盤踞在熱搜榜上不下來了。
於是,其他明星團隊就這麼看着‘電視購物推銷式打廣告’之後,又出現了‘爭論不休但誰敢蹭熱度就捶誰’的超現實場面。
還能不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