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碗殺敵報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帥,是不是把預備隊頂上去?”索超趁軍醫幫他包候對林沖説道。
堅決的搖了搖頭,林沖神凝重的説道:“不行,本帥作戰,有預備隊,但從來不用。要是預備隊都頂上去了,那也就是説明,這場戰鬥危險了,蒙古人不也在死撐麼?再頂一陣吧,應該來了。”這時,一騎飛馳而來,正是少將軍林淵。但見這位南府軍最好的苗子,渾身鎧甲被鮮血染紅,臉上一片污垢,連手中的鋼槍也斷作兩截,戰鬥的烈可想而知。
“父帥,讓預備部隊頂上去吧,前面撐不住了。四面八方全是蒙古人,再打下去,我們的底子都快拼光了!”林淵大聲對父親喊道。
林沖臉上閃過一絲怒意,站起身來,招手道:“你過來。”林淵翻身下馬,來到父親面前,還沒有站穩,父親突然一個耳光在他的臉上,立時把這位小將給打懵了。
“軍隊是聖上的!不是我林沖的!你我都是聖上的臣子,輪得到你來説三道四?你身為將領,沒有本帥的命令,誰准許你退下來的?馬上回去,否認軍法從事。我寧願白髮人送黑髮人,也不願意有個膿包兒子!滾蛋!”林沖盛怒之下,神情猙獰。林淵一時間淚滿面,仰天長嘆一聲,提着那把殘破的鋼槍重新跨上戰馬。
“父親,請您給兒子預備一張馬革吧,我不會給您老人家丟臉的。”林淵背對着父親説完這句話,正要衝鋒。
“慢,拿我的槍來。”林沖叫住了他,部將取過他的長槍。親手遞到兒子手上。撫着槍桿説道:“此槍隨我上陣一生,殺敵無數,現在傳給你了。”本來打算,替聖上打垮蒙古之後。解甲歸田,再把兵器傳給兒子,現在看來。是要提前了。
林淵接過父親的兵器,什麼也沒有説,腿雙一夾。下戰馬疾馳而去。
已經快入夜了,林沖南府軍所部,死傷過大半,遭遇建軍以來最大地損失。畢竟不到六萬人對陣十七萬大軍,這兵力懸殊太大,況且又是在這種狹長的地帶,本施展不開。呼延灼岳飛兩支援軍,至今沒有面。看來是遭了不測。
可也速該比林沖更着急,他也至今沒有等到他父親的援軍。不祥的預始終籠罩在他地心頭,開戰之前,他有就心理準備,與號稱天下第一的軍隊作戰。本是極其艱難的。現在開戰了,雖然打得不順。可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
現在,僅憑目測都能看得出來,燕軍地兵力不多了。這似乎不太正常。以燕軍的總兵力,他們掃蕩蒙古草原,不可能只派出這麼一點兵力吧?難道這不是燕軍的主力?那燕軍營中林字帥旗又如何解釋?總不可能元帥所在地軍隊,還不算主力吧?
但肥到了嘴邊,就沒有捨棄的道理。這場戰鬥沒有懸念了,燕軍潰敗是遲早的事情,至多再有兩三個時辰,還等不到天亮,這支燕軍就將來他們最後的命運,全軍覆沒。
也速該連續增加了四個萬人隊,像牆一樣的推進。他本不擔心燕軍會逃,因為他們逃不了,兩面都是大河,除非他們想被淹死。
“再來兩個人,帶五千騎兵衝上去!”林沖觀察戰局之後下令道。
沒有人回應,正當他要發怒的時候,宋監軍小聲説道:“元帥,沒有軍官了。連您的衞隊統制都已經派出去了。”林沖一時沉默,良久,緩緩起身,嘆息道:“那就該我上了。”燕軍作戰有一個傳統,遇到不能後退半步的戰鬥,士兵拼光了,軍官上,要連軍官都拼完了,主帥就該帶着自己地衞隊上了。燕軍不缺能夠統帥萬軍的大將,缺的是中下級軍官,這是陣亡率最高的官階。能活着熬到將軍級別的軍人,少之又少。
王鈺曾經想在京城辦一所最高軍事學府,專門培養軍事人才,可惜地是,朝臣們反對的聲音太大,最後不得不作罷。
“把我地衞隊編入軍中,本帥親自統領,宋大人,從此刻起,一切軍務由你全權負責。”林沖説完這句話,似乎還有些猶豫。
扭過頭去,小聲對這位共事多年的老友説道:“兄長,如果有機會,你帶着人突圍吧。呼延灼岳飛看來是不會到了,我已經作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你能出去,替我奏明聖上,我應該有資格在先賢樓掛一口鐘,我地鐘上,什麼豐功偉績也不要寫,就給我刻一個‘忠’字。我林沖是忠臣,不是賊寇。”時隔多年,這位中華名將仍舊為身墜污泥,落草梁山的事情耿耿於懷。
“你本來就是忠勇之臣,天下人人皆知。你若不測,我不獨生,中華文臣殉國,就從我開始吧。”宋監軍握了握林沖的手,微笑着説道。
林沖鄭重的點了點頭,拔出間寶刀,跨上戰馬,氣萬里如虎:“弟兄們,仗打到這個份上,軍人都是要死的。現在,我就帶大家去找一條死路,去光榮的死!你們也不虧了,老子是大燕元帥,現在跟你們並肩戰起去死!讓蒙古人看看,連元帥都不怕死了,我們國的什麼?”
“殺!殺!殺!”僅剩少部分的將士們,被林沖的忠勇氣節所動,殺聲震天。正應了那句話,將有必死之心,而士無貪生之念。
“來生,我還會追隨你,效忠你,我的皇帝,我的領袖,我的兄弟…”林沖緩緩將刀舉過頭頂,幾十年前與王鈺結拜那一刻的景象,突然清楚的出現在眼前。
宋監軍突出驚人之舉,他挽起袖口,大踏步走到一旁的鼓架前,從士兵手中奪過鼓錘,賣力擊打着戰鼓!
南府軍,這支血統最純正的南府軍。開始了他們最後的一戰。風雲變,狂風突起,似乎連上天也被這屍山血河所震動了。
“元帥,且慢!”正當林沖要策馬狂奔之際。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眾人視之,不過是一個小兵而已。不過這個小兵大有來頭,他叫虞允文。一千年以後。有個叫潤之的偉人,讀到他地傳記時,拍案而起。讚道:“偉哉虞公,千古一人!”
“你?”林沖的臉上,充滿了不屑,他實在是看不起西北軍的人。運糧部隊裏,還有一萬多的西北軍,他本沒有想過要用。風雙槍將薰平帶過地部隊,你能指望他們會打仗麼?任何一支軍隊,都有他們的神。而這種神,是他們的首任軍事長官鑄就地。
“我知道元帥對西北軍有成見,但我請求元帥給我們西北軍一個機會。我們不會白吃國家糧食的飯桶,我們是軍人,和南府軍一樣。大燕優秀的軍人。我懇請元帥,派我統領西北軍殘部。參加作戰。”虞允文誠懇地説道。
“算了吧,如果你還記得你是軍人,本帥陣亡以後。你們面對蒙古人的包圍,不要屈膝投降,我就很欣了。”林沖以近乎偏執的態度,表達着他對西北軍的不滿。
“林…”虞允文本是心高氣傲的年輕人,被林沖這故意一,頓時難以自持。但他總算還清醒,知道面前這位,是河北兵馬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