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一碗蒙古兩路攻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明白了,王上是指…”耶律南仙恍然大悟。
王鈺笑而不答,目視耶律南仙道:“我一直都説。你是一個聰明的女人。”言畢,站起身來,抖了抖衣袍,繼而丟下一句話“還有些事情進宮一趟,晚上到你這裏來。”耶律南仙送他出門,望着他遠去之後,方才回屋。細細體會着王鈺剛才地話,以他剛才的態度,應該對稱帝不持反對意見。只要搞掉趙,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而要搞掉趙,太容易了,他正好有把柄在握在我們手裏。把他批倒搞臭了,趙家也就臭了,到時候天下人巴不得王上出來作皇帝呢。
綏靖四年十一月,大宋中央朝廷已經把建立第一個行省的準備工作完成。王鈺向皇帝請旨,正式任命吏部尚書李綱為遼東行省第一任督察使。劃定大定府至遼陽府一線為遼東省地管轄範圍。下轄來州,錦州,辰州,開州,瀋州,通州等數十個州縣,與高麗國隔鴨綠江相望。
王鈺從中央和地方挑選得力官員,組成遼東行省的第一屆班底,準備在來年年初之際,入遼東行省司儀行政。
就在這一年年底,王鈺預料的一件事情實現了。遼帝耶律大石果然在佔據幾個城池之後,向大宋朝廷派出了使節,商討平分土地一事。
王鈺故意把遼國使節扔在驛館足足半月,不予接見,就在遼使耐快要喪失之際,他才派出以參知政事尚同良為大宋代表,與遼國使團展開談判。
遼國使臣一開始還裝模作樣,煞有架勢地提出要平分金國土地,一開口就要長白山地區以及興安嶺以東的大片領土。尚同良將情況報告王鈺,後者斷定,這是遼國擒故縱之計,先獅子大開口,然後坐地起價。
遂指示尚同良,與遼國使臣力爭,大宋同意把金國舊西京道,以及靠近幽雲十六州的部分領土轉讓給遼國,以酬謝他們發兵援助,共同滅金。
尚同良把把這個方案提給遼國使臣之後,遼使錯愕不已。要知道大宋提出這片領土,完全是靠近大宋軍事重鎮幽雲十六州,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要是遼國得了這片領土,就時時刻刻處在大宋軍隊的威脅之下,這怎麼能要?
如果這個方案實施,那麼遼國這片領土,南,北,東三面都被大宋包圍,西面又是蒙古。人家隨時都可以下這塊肥。因此,遼使斷然拒絕了這個方案,一再堅持討要遼國所提出方案中的領土。
談判也因此陷入僵局,可大宋方面似乎並不着急。也難怪,遼國十幾萬兵馬,現在處在大宋的軍事包圍中,拖得越久,對他們越不利。反而大宋對件事情,毫不在意,因為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就在年末之時,遼國使臣終於呆不下去了,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
“大宋拿出白銀五百萬兩,黃金一百萬兩,絲綢四十萬匹,瓷器一百五十萬件,作為大遼出兵的軍費。同時,大宋必提供火炮兩百門,彈藥若干,神臂弓一千張。最後,大宋須與遼國簽定盟約,從今往後,由大宋境內輸入西域地所有物品,遼國要徵收兩成的税收…”王鈺終於聽不下去了。打斷了尚同良的話:“他直説想要火炮和硬弩的製造技術不就完了?還有黃金白銀,絲綢瓷器,這幾樣折算下來,總價絕對超過兩千萬兩白銀。幹什麼?吃大户,當我是冤大頭?還有,徵收兩成關税?契丹人還真不臉紅。光是這一項,只怕都能撐起他們地全國税收。哼説夢!”
“王上。遼國方面還提出…”合着尚相還沒有説完,遼國還有條件。
“不聽了,不聽了!你告訴遼國使臣,想都別想。他們愛呆多久呆多久,那幾個城本王不要了,讓他們佔着吧!本王以前怎麼沒有發現,契丹人還有作商地潛力。”王鈺冷笑道。
尚同良見狀,把冊子一合。笑道:“臣也認為,遼國條件太過苛刻,早就超過我國可以接受的底線。”
“豈止是超過底線,他們這個方案,怎麼看都像是戰敗國在賠款。當我們是傻子。天下哪有這麼便宜地事?遼軍出國門以來,打過幾個像樣地仗?大漠一戰。南府軍與金軍已經打得兩敗俱傷,他們來幹撿一個便宜,本沒有多少損失。圍攻黃龍府。也是順水人情,北伐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幹什麼去了?這時候就想來分好處,門都沒有!”王鈺有些不明白,耶律大石一代梟雄,何等樣人?明知這不可能為大宋所接受,還提出如此苛刻地條件?他憑什麼?説句不中聽地話,那十多萬遼軍,大宋如果想一口吃掉他們都有可能,還敢坐地起價。
答案馬上就出來了。
兵部張浚匆匆進入政事堂,施禮完畢,將一道奏摺遞到王鈺案前。王鈺瞥了一眼,是幽雲衞蕭充上的摺子。難不成契丹人又玩什麼花樣了?
“…十一月二十五,蒙古人兵出呼倫貝爾,沿興安嶺直撲上京。我上京守軍,浴血奮戰,終因兵力懸殊,城池告破,我軍陣亡殆盡。臘月初八,儀坤,龍化陷落。臣於初九率兵救援,與敵戰於橫河,臣部岳飛,擊破蒙古大軍,斬首五千餘級…”王鈺看罷,怒火沖天,那公案上一個上好汝窯出產的茶杯,被他砸得粉碎!政事堂內多位大臣,被這突發地一幕所震驚。
“這頭養不家的惡狼,借我庇護,才有今天,反過頭來就咬我一口!不滅蒙古,孤誓不為人!”王鈺雷霆一怒,驚得政事堂內大臣們戰戰兢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的怒火還沒有平復,又一個人行匆匆的奔入政事堂。這回來的,是樞密院都承旨鄭僮。樞密院自權力還給兵部之後,成為大宋最高情報機關,自成立以來,極力刺探金國情報,在國門之外,廣有耳目。
鄭僮剛一進來,就發現氣氛不對,又看地上摔得粉碎的茶杯,知道王上心情不好。但此事十萬火急,必須馬上奏報。他到底跟王鈺是同窗好友,又是當年一起在京城廝混的玩伴,左思右想,硬着頭皮上前報道。
“王上,樞密院剛剛收到消息,七天之前,一支蒙古大軍從草原出發,正奔向甘寧衞戍區。探子在上報之前,已經提前知會了甘寧衞範大人。”這個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靂,在王鈺滔天的怒火之上,澆上了一桶油。蒙古人居然兵分兩路,一齊向大宋發難。七天以前地消息,那麼現在,蒙古人應該與西北軍打起來了。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王上一定會雷霆大怒之時,王鈺反倒冷靜下來。聽完鄭僮的奏報之後,他緩緩的坐了下去。好大一陣的沉默,他的神漸漸恢復平常。
“甘寧衞戍區是練地新軍吧?”良久,他開口問道。
“回王上,自董平出事之後,西北軍損失巨大,目前正在練新軍。恐怕戰鬥力…”張浚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這還用説嗎?西北軍自董平折了一陣之後,十萬大軍損失一大半。西夏王李乾順造反,圍攻原寧夏都護府,又折了一部分,現在能戰之兵,不過兩三萬而已。蒙古人既是有備而來,那範道遠恐怕…
甘寧地區接壤內地,一旦失守,黃河以北大片地區將直接受到威脅,汴京也不能倖免。
王鈺神如常,伸手去拿筆,鄭僮一見,趕緊上前挽起袖子替他磨墨。王鈺沾上墨汁,筆走龍蛇,一揮而就。而後,取過大印,重重地蓋了上去。
“馬上命令太原方面,蘭州方面,各自調集三萬兵力,增援範道遠。同時命令蕭充,只能進不能退,在朝廷下一道命令到達之前,給我往死裏打,不要一個俘虜。還有,這個消息,嚴格保密,不許對外透。”王鈺親自書寫了命令,給了張浚。
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個消息如果,後果嚴重。
“馬上召集相關大臣,進宮議事。還有,請吳大人和大司馬韓毅也一併出席。”王鈺神嚴峻,現在總算明白契丹人為什麼敢猴子大開口了。這用漢人的話來説,叫趁火打劫。
雖然一早就料到,蒙古人是不會臣服於大宋的,一旦羽翼豐滿,造反是遲早地事情。前些子,大臣們還在討論,要不要出兵懲罰蒙古,現在倒好,人家主動打上門來了。
“本王當初説過,十年之內,剿滅蒙古,不把這個問題留給子孫後代。列位臣工,現在,恐怕要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