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八碗捷報飛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也速該,跟我來。命令兩翼人馬。一旦開戰,就繞過韓將的軍隊,直接向前追擊,必備奪回俘虜。”忽圖刺一抖繮繩,催動戰馬向前奔去。如此就此開戰,宋蒙兩國必然水火不容,還是先把話説清楚,替自己找好藉口再戰。
“上將軍,忽圖刺只帶着他地兒子過來了。”部將對韓毅説道。
“看見了。我單槍匹馬去會他,誰也不會跟來。”韓毅説罷,腿雙一夾,下戰馬閃電般奔了出去。他這可不是呈一時英雄,此時此該,萬萬不能
怯,否則只會
起對方的殺心。
雙方在五十步的距離處停了下來,韓毅勒住戰馬,萬軍之前,面不改。
忽圖刺父子一見。心中暗暗稀奇,不知如韓毅這般人才。在宋軍中能有多少?若有十人之上,則大宋不可戰勝。
“韓將軍,你部被困,是我蒙古勇士救得你們身。這幾天盛情款待,你卻不辭而別,是否應該給我一個解釋?”忽圖刺打破了僵局,朗聲問道。
韓毅輕笑一聲,在馬上拱起雙手:“王爺,謝蒙古的盛情,但韓某軍務在身,王爺你又幾次三番拒絕接見。不得已,才出此下策,還望王爺莫怪。不過,我全軍是奉王上軍令出征,一切行動,似乎不會知會王爺你吧?”忽圖刺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立即接口道:“是麼?韓將軍,蒙古是大宋地屬國,宋天子是我蒙古人的皇帝,你家王上也是我所崇敬的英雄。既然如此關係,若有人假託王上軍令,還進入到我蒙古草原,作為大宋的臣子,我是否應該為皇帝,為王上效命呢?”韓毅聽罷,不知他是何用意,但他的話地確沒錯,遂點頭道:“蒙古既是大宋屬國,則所有蒙古人都是大宋子民,效忠皇帝當然應該,何必多問?”
“哈哈!那就好!我受大宋皇帝聖恩,被封為郡王,替天子守蒙古。你與那範道遠率軍進入蒙古草原,又沒有天子的詔書,王上的命令,可否視為叛賊?”忽圖刺大笑。
韓毅細細品味着他的話,似乎看出點什麼端倪,試探着問道:“王爺何出此言?範大人不是已經向你下達過王上的親筆手諭麼?”此時,一直沒有説話地也速該接過話頭:“韓將軍,你欺我蒙古人沒見過世面?但凡大宋朝廷的一切公文,命令,需加蓋印章方才有效。那範道遠給我父汗地手諭中,
本沒有,這不是
行不軌,又是什麼?實話説與你聽,這兩
我父汗不肯見你,就是在謀劃對策,要替大宋皇帝除
!”韓毅懷裏就揣着岳飛送來的那道"qzone"。自己懷裏這道手諭,他們當然也不會承認了。
“呵呵,王爺,我問一句,既然你認定我們是擅自行動,現在又帶兵來追,可是想動手麼?”韓毅笑着問道。
忽圖刺父子對視一眼,韓毅玩什麼把戲?
“不錯,韓將軍手下將士,不也準備好與我蒙古騎兵作戰了麼?”忽圖刺説完,將可手一舉。就要下令進攻。
韓毅一見,一把掀開戰袍,從間扯下一樣東西,高舉過頭,厲聲問道:“忽圖刺!認得這件東西麼?”那是一把蒙古金刀,只要是蒙古人,沒有不認得的。
也速該臉一變,那把刀,就是宋蒙聯合之時,蒙古進貢給王鈺的寶刀。當時王鈺還賜給了自己他的佩刀。此時,就係在
上。沒想到,王鈺竟然把寶刀也給了韓毅,莫非他事先料到我們蒙古人會有這一手?
“我出征之時,王上賜給手諭寶刀,作為憑證。忽圖刺,你是大宋冊封地郡王。難道你想造反?”韓毅聲若洪鐘,大聲責問。
一陣沉默,數萬兵馬針鋒相對,千鈞重量繫於一髮之間!
韓毅拿出蒙古金刀,也速該想的那個藉口已經不能成立了,如果執意去攻。就是背叛宗主,蒙古現在有單獨與大宋抗衡地力量麼?
忽圖刺臉鐵青。也速該在他旁邊,已經聽到了父親牙關咬得“格格”直響。突然,他再度舉起了右手!
“忽圖刺!你敢違抗攝政王地命令?”韓毅寸步不讓,同樣舉起了右手中的長槍,隨時準備下令進攻。
此時,忽圖刺進退兩難。戰雖必勝,但從此與大宋翻臉,韓毅是宋軍高級將領,他若有個閃失。王鈺必然雷霆大怒。即便是自己不顧一切,殲滅宋軍,搶回俘虜,可那些首領們是絕不會同意將俘虜還金國,他們會殺掉那些人,祭奠前任大汗。
這樣一來,蒙古就是兩面不討好,既得罪了大宋,又加深了與金國的仇恨。蒙古現在,正是統一戰爭的關鍵時刻。至少要與一方保持友好關係。現在俘虜不可能給金國,擱置仇恨聯盟的策略也就不可能奏效。如此一來。只有一條路可走。
那他支右手突然揮下:“退兵!”
“父汗…”也速該情急之下,大喊一聲。可喊過之後,他想到,這的確是唯一的辦法了,也就不再説話。
忽圖刺強行按住心中怒火,硬是擠出一絲笑意,在馬上對韓毅施了一禮,笑言道:“韓將軍,既有王上的寶刀,足以證明將軍地清白。誤會,都是誤會,將軍勿怪。”誤會?韓毅豈是三歲小兒,可以隨意哄騙?你忽圖刺分明就是衝着我那六百餘名俘虜來的,當我不知?但此時他已經下令退兵,也就表明不想開罪大宋,自己得給他一個台階下。
一念至此,韓毅收起寶刀,笑道:“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希望不要影響到兩國關係才好啊。”
“這是自然,國之後,請代為上奏朝廷,我蒙古誓死效忠於大宋,另外,也請轉達我對王上地敬意,並謝他的賞賜。”忽圖刺心中雖然恨得要死,可這些客套話,他不得不説。
“好!就此告辭,希望有朝一,還能與王爺相見,諸位,留步。”韓毅話中有話,略施一禮,隨即調轉馬頭,率領兵馬,慢慢退去。
蒙古人目送着宋軍離開,忽圖刺面如死灰,牙關緊咬。我蒙古,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先後被契丹人,女真人欺壓,到了現在,仍舊不能直
板作人。罷了,忍!待到我統一蒙古諸部,兵強馬壯之時,誓要一雪今
之恥!
韓毅安全撤退之後,與範道遠合兵一處,馬不停蹄趕往西夏。同時派出紅翎信使,飛馬上報朝廷,傳達這個喜訊。
七天之後,遠征軍進入西夏境內,早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寧夏都護府派出兵馬,前來接應。五月十六,大軍達到都護府駐地,受到了都護長官薰平的熱烈歡。連大宋甘肅節度使,西涼王李乾順也趕來
接。至此,此次遠征,以勝利全終,韓毅完全的回到了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