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四碗警告蔡太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鈺,你,你,你目無…”蔡太后顫抖着伸出手,指着王鈺的鼻子。讓她大吃一驚的事情發生了,王鈺一把抓住她的手。任憑她如何掙扎,卻是紋絲不動。

“太后,本王希望你記清楚。你能當太后,是因為本王一句話。陛下是個聰明地孩子,本王很喜歡他,可我能讓他坐上皇位,也能讓他下來,先帝地皇子不止這一個。只要太后你本本分分,本王堂堂七尺男兒,絕不會與你們孤兒寡母為難。外面的事。本王去替陛下處理,你和陛下。只需要在宮裏坐享富貴就成。”説到這裏,又加重語氣“千萬不要無事生非,對太后,對陛下,都沒有好處。”蔡太后又驚又怒,手被王鈺緊緊握住,動彈不得。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側過臉去,心中對王鈺怨毒,又加深了幾分。

王鈺一見,這才鬆開了手,後退三步,躬身一揖:“臣恭送太后回宮。”就在這個當口,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譁,只聽見一名下人喊道:“王爺,二夫人回來啦!”誰!南仙!她回來了?王鈺喜出望外,因為蔡太后而聚積地怒氣,一時煙消雲散。自己夜盼望,南仙總算是回來了!

還沒有等他出去接,就瞧見一身戎裝的耶律南仙奔進客廳。旅途的勞頓,並沒有使這位絕佳人帶上疲倦之,還是那麼的英姿颯,那麼地讓王鈺心動。

“官人!”耶律南仙想來也是思念成狂,老遠就叫了起來,可沒等她撲到王鈺懷裏,就瞧見了正廳裏面還有一個女人。該不會自己走了沒多久,丈夫又納第二個妾了吧?

耶律南仙是契丹人,歸了王鈺之後,除非有事,否則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自然沒有見過皇族的人,也就不認識什麼太后了。本來,她如果仔細一些,就會發現,大門口押着幾個太監宮女,只因思念王鈺,急相見,也就沒顧得上那麼多。

“官人,這位是…”耶律南仙站到王鈺身邊,上下打量着蔡太后。見這女人三十左右,貌美如花,眉宇之間,隱含媚態。倒是身上這身穿戴,似乎不像是普通人。

“南仙,來,見過蔡太后。”王鈺笑容滿面,耶律南仙的歸來,讓他心花怒放。

耶律南仙一愣,才知道這位是太后,當下一拱雙手:“見過太后。”蔡默然不語,好半晌,才聽她説道:“攝政王,若是方便,請傍晚之前,將陛下送回宮,他還年幼,離不開人照顧。”説罷,轉身步出客廳。

耶律南仙大為驚奇:“怎麼?皇帝也在咱們王府裏?”王鈺趁着高興,拉了耶律南仙的手,就朝後走去。姊歸軒旁邊的暢園裏,一處涼亭內,童素顏與紅秀站在一邊,正侍奉着小皇帝吃東西。耶律南仙見過皇帝以後,王鈺急知道西遼國的事情,便帶着她到了近仙樓。

“一路累了吧?”王鈺雖然心急,可還是關切地問道。

耶律南仙走到架旁,一邊卸下鎧甲,一邊笑道:“官人恐怕更關心國事吧?又何必假惺惺的問我呢?”

“這叫什麼話,你是我地女人,我不關心你關心誰呀?”王鈺不滿的哼道。

“真的麼?那為什麼置我於不顧,自己返回京城?”耶律南仙回過身來。盯着王鈺。後者一時為之語,這事也是迫不得已,當時得知趙桓猝死,急於回京處理善後,顧不上那麼多。可以南仙顧全大局的格,她不至於在這個問題上跟自己糾纏不清吧?

“南仙,希望你能諒解,當時我收到吳用密報,趙桓猝死。若不及時回京,恐怕要生出許多事端。我不是提醒了林沖。讓他時刻注意西遼國地動向麼?”王鈺一本正經的解釋着。

見他一反常態,如此有板有眼的模樣,耶律南仙倒忍不住笑了起來,走到他身邊,勾住他脖子,直接坐到了他腿上。

“你呀,咱們是什麼關係?我若是信不過你。為什麼要跟着你,為什麼要嫁給你?”王鈺見她,高興的笑道:“因為我長得英俊呀。”在他口捶了一下,耶律南仙正道:“説正事吧,這次父皇扣着我幾個月,現在才放我回來。同時派遣了使臣入宋。帶來了西遼國的國書,要與大宋結成同盟。共同對付女真人。哦,還有,他給大宋皇帝和你,送來了禮物,都在遼使那裏,隨後就到。”王鈺聞言大喜:“好!我就知道,有你出馬,這事一定會成。耶律大石是個有遠見地人,當初他帶兵離開上雄的時候。連我都沒有想到,他會打下那麼大的一片江山。這個人,一代豪傑,一代梟雄啊。”正嘆着,忽然試探着問道:“哎,南仙啊,你説,按你父皇這樣的格,這樣的雄才,他心裏面一定想着東征。重回中原吧?”耶律南仙聞言一怔,生命中最重要地兩個男人。卻是如此的想像。他們相隔萬里,卻能穿對方的心事!這或者就是他們能成大事的原因。

“我不瞞你,我父皇的確有這樣地想法,你呢?”耶律南仙問道。

“他有重回中原的想法,我難道就沒有打入新疆地雄心?鹿死誰手,咱們還是手底下見真招吧。”王鈺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説道。

耶律南仙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當初父親和官人就彼此敵對,在上雄前線,打得難分難解。好不容易,父親遠走西域,他二人才沒有了對立的機會。可現在,一個想着打回中原,一個念着攻入西域,自己又是契丹人,又是王鈺的妾,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好在,金國未亡之前,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暫且可以不作計較。

“想什麼呢?嘿!”王鈺見她神情恍惚,連問數聲。

“哦,沒什麼。對了,我聽説你被封為靖王,還與趙廣同拜攝政王?”耶律南仙問道。

“嗯,有這事。先帝駕崩後,我與趙廣擁立新君,被同拜攝政王。怎麼,你在路上聽説了,民間有什麼議論?”王鈺頗有興致地問道。

“不太好,先帝即位不久,突然暴斃,民間議論紛紛,眾説紛紜,甚至有一些言論,對你很不利,認為可能是你弒君篡權。”王鈺放開了她,站起身來,良久無語。大宋士大夫階層的嘴,可是不饒人哪。受趙匡胤當年定下地“不殺士大夫”

“不因言獲罪”國策的影響,大宋的言論自由,較之中國古代歷史上任何王朝,都要寬鬆,但凡是國人,都有上書言事的權利。縱使觸怒了皇帝,最多也就是放嶺南,沒有一個人因為評論朝政而被殺。

自己現在掌了權,凡是有利的政策,就要推行下去。寬鬆的政治環境,是必要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必須要讓國民説話。可現在輿論對自己不利,而且自己的聲望雖高,卻還沒有達到讓百姓忘記趙氏皇族存在的程度。

“我認為你拖上趙廣,同拜攝政王地辦法是對的。同尊兩宮皇太后也是很正確的。只要有趙家的人在前面擋着,而且皇帝又是先帝的親骨,這樣縱使有人想針對你,也抓不着把柄。”耶律南仙説道。

本來,按她的想法,西征回來,就想暗示王鈺手下的嫡系,擁立他登基稱帝。可她這次回來的路上才發現,老百姓雖然尊敬王鈺,可對趙氏皇族,仍舊有所眷念。

耶律南仙慶幸,自己雖然不在,可王鈺並沒有在這個節骨眼上稱帝自立。想當初,南府軍被召回京城,自己就勸過他稱帝,當時他再三推辭,自己還認為他是愚忠。現在看來,他比自己看得長遠。

“不錯,現在的當務之急,不在內,而在外。西夏剛剛平定,西遼國又與我大宋結成戰略同盟,我想,金國現在一定是追悔莫及。完顏晟很有可能,鋌而走險,趁着幽雲羣龍無首的時候,揮師南下。我現在最着急地,就是沒有一個適合的人選啊。”王鈺嘆道。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按吳用所説地三個條件,別説是自己的嫡系了,就算是大宋所有的武官,似乎都沒有合適的。

“我給你推薦一個人!”耶律南仙突然説道。

“誰?”王鈺轉過身,急切的問道。

“遊擊軍,蕭充。”蕭充?蕭充與种師中是故,而且也在幽雲駐紮,論條件,論資歷,他倒是合適的。可關鍵問題就是,他有契丹人的血統啊。這蕭充在大宋武官裏,算是一個異數,他的父親是契丹人,母親是漢人,在幽雲長大,從小勇武過人,投軍之中,英勇善戰。以他的戰功,早就應該與种師中並駕齊驅了,可就因為他有契丹人的血統,當權的人對他有顧忌,所以很少提拔,也從來沒有讓他獨擋一面過。

“這個人,本王得考慮考慮。”王鈺隨口説道。他自然不可能當着耶律南仙的面,説那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外舉不避親,內舉不避仇。蕭充雖然有一半是契丹人,但你讓他鎮守幽雲,面對的是契丹人的生死仇敵女真人,他會不以死相報嗎?你該不會是在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吧?”耶律南仙笑問道。

“説什麼呢,蕭充倒是個合適的人選,行,明天我召樞密院的屬官和吳用他們議一議。趕緊定下來,幽雲不可一無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