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322-32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在熙聽幾個老兵講,這是倭寇火繩槍的威力,儘管他的軍中也有火器,但是裝備數量不多,而且多為小炮,本不適合倉促敵。

李在熙雖然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但為人勝在謹慎,馬上下令軍中的騎兵組成一支一千人的隊伍負責警戒,同時加快行軍速度,因為他覺得倭寇既然派出騎兵來騷擾他們,驪州肯定進入了比較關鍵的階段。

明軍騎兵見朝鮮派出了大隊的騎兵負責警戒,不由有點犯難,繼續騷擾敵軍的話,很可能被敵人的騎兵咬住尾巴,那麼這二百騎的生存就成了問題,不騷擾,則完不成馬如龍代下來的任務。

“頭,不如跟他們硬磕一下,我們覺得這些人本就不算是騎兵,你看他們有的還騎着驢子騾子,肯定跑不過我們搶來的這些好馬,而且咱們的武器犀利,一個照面就能把該些傢伙給打借哄。”一個士兵很是自負的説道。

排長陳寶國覺得士兵説的不是沒有道理,道:“楊大哥,我看能行,咱們兄弟沒有怕死的,再説富貴險中求,如果真能建立奇功,咱們兄弟也不白冒險呀!”他雖然也是排長,但是人家楊文聰那個排長是掛着少尉軍銜的,比他這個光頭排長高着一級呢!

楊文聰也看出這些朝鮮兵的戰鬥力肯定不行,但是對方勝在人多,真要打起來勝負難料,因此頗為猶豫。

陳寶國見楊文聰猶豫不決,勸道:“楊大哥,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啊!咱們跟着左大人登陸以來就沒打過硬仗,按照這個打法,兄弟們恐怕得白跑一趟…。”隨着陳寶國的話,很多士兵紛紛請戰,他們覺得憑藉手中槍,下馬,對付那些朝鮮兵還不手到擒來呀!

楊文聰見士兵們士氣高漲,知道再要猶豫就了鋭氣,馬上道:“弟兄們,這個仗要打,但是怎麼打可有講究,大夥容我想想怎麼才能打勝這一仗。”楊文聰雖然是少尉排長,但是入伍之前可是貨真價實的兩榜解元,頭腦聰明,對於怎麼打眼前這一仗眼睛一轉就有了好主意。

“陳排長,你率領你的弟兄在後面,砍些樹枝系在馬後面,哥哥我打頭陣,你們在後面掩護,一定要把塵土都揚起來,使敵人看不清我們後面有多少人,此乃立於不敗之地的妙計,望兄弟不要疏忽了。”陳寶國一聽就明白了楊文聰的意思,笑道:“還是楊大哥有腦一子,這樣一來還不把那些烏合之眾給嚇跑啊!”説幹就幹,陳寶國率領士兵在樹林裏砍了一些樹枝系在馬後面,為了達到揚塵的效果,專門找的一些像是掃把的軟枝條一刃準各就給後就等着楊文聰下命令了。

第三二四章“烏合之眾”楊文聰見身後的二百名騎兵準備妥當了,馬上道:“陳寶國,你們和我的前隊保持二十米的距離,記住最為緊要的一點,如果第三輪擊不能將敵人擊潰的話,馬上掉頭撤退。”楊文聰這一仗所依靠的就是惑敵之計,自己這二百人雖然少了點,但是跑起來之後的聲勢不弱,加上陳寶國在後面負責揚塵,遠遠看去差不多能有兩千之眾,唬人的氣勢不缺,缺的就是運氣了。

一聲令下之後,二百騎逐漸加速朝朝鮮兵的後陣衝去,等跑到離朝鮮兵後陣兩千多米的距離,被樹枝掃起來的塵土逐漸瀰漫,遠遠看去就像是在這二百騎後面還有無數騎兵一樣。

負責警戒的一千朝鮮騎兵馬上趕到了後陣,可是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這些朝鮮騎兵在心理上就弱了幾分,他們是騎兵,大致的戰術要領都懂,敵人現在的馬速非常快,衝擊力非同一般,而且看兵力也在兩千左右,這樣的形式下完全可以將一千朝鮮騎兵擊潰,並且馬踏步兵陣,戰事極其不樂觀。

留給朝鮮騎兵思考的時間只有一分多鐘,楊文聰見敵人沒有推出諸如小炮等防禦武器,略微放心,為了達到驚敵的效果,隊伍離敵人還有五百米的時候就開始擊了,而且第一輪擊過後還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活,前隊全部斜墜下馬背,陳寶國的第二隊趁隙朕續擊,陳寶國等人擊完畢的時候,前隊己經完成了裝彈動作,馬上開始第三輪擊。

沒有任何懸念,朝鮮騎兵在第二輪擊的時候己經有些混亂,第三輪擊完畢,朝鮮騎兵完全崩潰了,原因很簡單,第一因為明軍佔據了速度優勢,失去先機的朝鮮騎兵完全組織不起防禦,第二是因為明軍的武器非常先進,連續擊使二百人發揮出了四百人才有的戰鬥力。

楊文聰見敵人騎兵崩潰,並且飛速的向後退卻,而步兵則充當了騎兵退卻的犧牲品死傷無數,他馬上下令減低了馬速,始終和敵人保持三百米左右的距離擊,好加劇這支敵軍的崩潰速度。

二百騎兵敢於硬撼八千步騎混編的敵軍,所倚仗的不光是武器的犀利,那種無與倫比的勇氣也是不可或缺的。

朝鮮騎兵的潰退使不明後陣真相的前隊步兵馬上混亂起來,李在熙見後方一片喊殺之聲,剛想找個人問問是什麼情況,就被後面混亂的人給沖垮了本隊,不由自主的朝前湧去。

這裏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曲,楊文聰的‘衝刺’是臨時決定的,留在驪州城外的馬如龍本不知道,因此楊文聰聽偵察兵彙報説有大批敵人朝驪州奔來的時候嚇了一跳,匆忙將定時炸彈安防完畢後就朝漢水方向退了十多里,以期避開敵軍的鋒芒。

楊文聰這邊殺的興起,二百人趕着七八千人往前跑,場面簡直壯觀到了荒唐的境地,甚至陳寶國那排馬尾巴後面的樹枝都跑掉了,完全起不到惑敵的作用了,仍然能追殺出十幾裏地,堪稱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

李在熙看到驪州城,懸着的心才放下,也顧不得清點隊伍,跟驪州殺出的守軍會合到一處後,全都擠到了驪州城裏。

戲劇的一幕再次上演,當李在熙站在驪州城頭看着城外的二百騎兵的時候,恨不得自己兩個嘴巴,當即下命令再次殺出城去,誓要將城外的一二百人消滅掉,可當追擊的命令下達,朝鮮兵剛出城門沒多遠,城牆處安防的上百穎定時炸彈全部爆炸,不但炸死了三百多人,更是把李在熙的膽子給嚇沒了,看着城外的敵人大搖大擺的離去,愣是沒敢再下追擊的命令。

楊文聰等人在漢水河畔找到了馬如龍,將經過詳細述説了一遍,把馬如龍笑的險些從馬背上摔下來。

楊文聰對朝鮮軍隊的戰鬥力甚是鄙視,道:“當年這些朝鮮兵的祖先可不是好對付的,記得隋唐時期的高句麗讓隋場帝和李世民沒少傷腦筋,那時候提起高句麗,沒有人不打心眼裏佩服,沒想到過了這些年,這些高麗人全成了膿包,真是窩囊到家了。”馬如龍道“這話説來一點不假,縱觀李朝建國以來,也就出了李舜臣那麼一個名將,我在皇家軍事學院的時候聽孫承宗大人講過,那個李舜臣打仗很有一套,可惜沒人賞識他,最後落得一個戰死沙場的下場,真是替他可憐啊!”馬如龍等人慨一番後,讓隊伍休息一個小時,然後立即北上幫助左夢庚去打伏擊戰。

再説左夢庚,在楊文聰和陳寶國殺的舒服無比的時候,左夢庚率領着八百人正在砍木頭,造木筏,左夢庚讓偵察兵每隔一刻鐘就報告敵人所在的位置,生怕時間上趕不及。

三位營長都在左夢庚身邊協助作戰,他們己經猜到了左夢庚的作戰意圖,伐木造筏的目的是為了撤退的時候能快速的順漢水而下,他們對於左夢庚能在作戰前就想好退路表示讚賞,因為這可以確保在作戰不利的情況下保存實力繼續跟敵人周旋,畢竟他們這次的作戰任務是調動敵人而不是殲滅敵人。

“報,敵人己經順着漢水前進了二十里,離我軍還有十里之遙。”偵察兵將最新的情報傳遞回來。

與此同時,夠八百人乘坐的簡易木筏也都製作完畢了,左夢庚見一切齊備,來到三位營長面前道:“三位叔叔,請…。”營長周大光哈哈一笑道:“大侄子,你跟我們幾個還客氣啥,我們都聽你的,你就吩咐吧!”雖然這不符合軍法,但是現在軍中沒有監察機構,三位營長也樂的送給左良玉這個人情。

左夢庚見三位營長這麼捧他的場,心中非常,道:“那小侄就斗膽了,請三位叔叔馬上率領人馬乘坐木栰渡河…。”第三二五章“小夢”三位營長都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左夢庚製作木筏是用來渡河的,渡河了這仗還怎麼打呀!難道隔着寬闊的漢水對敵人進行騷擾嗎?那完全達不到擾敵的效用啊!

左夢庚笑道:“小侄己經叫人去票告了馬參謀長,讓馬參謀長放棄佯攻驪州,因為小侄有了更好的計劃。”主意是左夢庚剛剛想到的,既然老爹給他的任務是調動南下的朝鮮兵力,那麼不如玩的大一點,顯示出自己的能耐來。

三位營長見左夢庚故作高深,也不好繼續深問,那樣倒顯得他們不信任左夢庚了,當即回去指揮士兵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