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七章生而不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不過,這倆人都不是有錢的主,窯子又是見不得光的地方,不好以此為藉口明目張膽地向趙喬氏要錢,因而,他們手裏的嫖資極其有限。。

沒奈何,他倆就是去逛窯子,也只能逛最下等的那種。

要論府城裏最下等的窯子,基本上都聚集在南城城‘門’附近。那裏就成了他倆的天堂,三天兩頭就要去那兒找找樂子。

現如今,趙永年正忙着在外尋歡作樂,就顧不上家裏的事情了。

都説人走茶涼,別看趙永年從前‘’稀罕鄭氏的,不但瞞着家裏面養了她那麼多年,還視她的一雙兒‘女’如珠如寶,可鄭氏一走,這雙兒‘女’立時淪為了趙永年眼裏的死魚眼珠子。

連趙永年這個親爹都懶得理會這雙兒‘女’,喬氏自然更加不耐煩照看他們。

鄭氏留下的閨‘女’趙六娘倒還罷了,她今年已經十二歲了,應該可以自個兒照顧自個兒了。問題是鄭氏的兒子趙五郎,今年才兩歲大,連路都走不穩,完全沒有自理能力。

偏偏平裏鄭氏將趙六娘嬌養得太過,趙六娘又嬌氣又自‘私’,如今她只顧着自個兒,完全不念手足之情,對趙五郎不聞不問。

年幼的趙五郎還沒學會控制大小便,乏人照顧的他只得在‘’裏眠,屎裏卧。不過幾的功夫,原本白白胖胖乾乾淨淨的小娃娃,就成了渾身污穢不堪的狗見嫌。老趙家上上下下,就沒一個待見他的。

喬氏嫌棄趙五郎待在家裏‘’費糧食,趁着家裏人不注意,索‘’把他偷偷送去了慈濟堂。

喬氏只知道慈濟堂是個專‘門’收容遭人遺棄的嬰幼兒的地方,卻不知道那裏也是趙四孃家的產業之一。

原來趙四孃家時不時就會收到棄嬰,最開始的時候,她家是把這些孩子送去窮苦人家寄養。如此一來,既可以讓孩子得到照顧,也可以讓那些窮苦人家有份收益。可隨着孩子的不斷增多,這種散養的方式就顯出了它的弊端——大量的孩子就需要大量的窮苦人家,都説知人知面不知心,趙四孃家有時候無法準確地甄選窮苦人家。有些窮苦人家剛開始表現得‘’好的,可時間一長,居然會為了‘私’利,就去剋扣寄養孩子的衣食。這種行徑,着實令趙四孃家氣惱。

為了更好地照顧那些可憐的孩子,趙四孃家就和姜荷蓮子家聯手創立了慈濟堂,專‘門’用來撫育孤兒。

現如今,慈濟堂由姜荷蓮子的小姨宋雲脂全權負責。

每當有小孩子送過來,宋雲脂都會親自查看一番孩子的狀況。當她看到趙五郎時,不微愕了一下。

儘管趙五郎身上的衣裳髒到看不清原來的紋路,可宋雲脂還是據衣裳的一角,判斷出這件衣裳的布料出自‘’華堂。再仔細一看,這件衣裳居然是由她姐姐宋氏親手縫製的。

這就奇了怪了,這孩子的身上怎麼會穿着宋氏做的衣裳呢?宋雲脂忙把宋氏拉過來探問究竟。

宋氏仔細想了想,上回鄭氏跟着趙喬氏來‘’華堂打秋風,拿着她剛縫好的衣裳就不肯放手。宋氏臉皮薄,又有趙喬氏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看着,她只得不情不願地把那衣裳送給了鄭氏。那衣裳就是這孩子穿在身上的這一身。

要是宋氏沒有記錯的話,鄭氏討要衣服的時候曾説過,她的兒子和宋氏的大兒子差不多年紀,這衣裳她是拿回去給她的兒子穿的。

也就是説,這孩子極有可能是鄭氏的兒子。

宋氏仔細端詳了這孩子的小臉一番,還真別説,他臉上還真依稀有幾分鄭氏的影子。再讓夥計悄悄去趙二郎家探問了一番,得,這孩子確實就是鄭氏的兒子。

趙五郎有名有姓還有家人,依照老趙家的家境,完全可以養得起他,哪裏就需要到慈濟堂來‘混’飯吃呢?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宋雲脂想把趙五郎給送回去,還是宋氏攔住了她。

老趙家那些人是個什麼德‘’,宋氏再清楚不過了。這孩子還小,落到老趙家人手裏,吃苦受罪自不必説,能不能活下去都不好説。既然如此,還不如把他留在慈濟堂,雖然在這兒身邊沒有親人陪伴,那也比丟了小命強。

安置好了趙五郎,宋氏並沒有立即離開慈濟堂。

其實,今宋雲脂就是不去找宋氏,宋氏也要來一趟慈濟堂的。

宋氏此行主要是想問問宋雲脂,對曾和她定過親的陸恆一還有沒有想法。

且説宋雲脂自幼就和鄰家的陸恆一青梅竹馬,兩家的大人看在眼裏,多年前就給他二人定了親。

早在宋雲脂十七歲那年,就要嫁入陸家的。可就在成親的前夕,陸恆一他爹過世,陸恆一他娘講究,不願意在熱孝裏頭辦喪事,這‘門’婚事就只得往後延。

這一延就是三年,宋雲脂都二十歲了。就在宋家忙着和陸家商量子辦喜事的時候,宋家出事了。

一夕之間,宋家的家產抄沒入官,宋家人都被放。這還不夠,族裏還落井下石,將他們革除出宗族。可以説,那時是宋家最悽慘的時候,宋家人個個都生不如死。

其實,宋雲脂本不用落到那種地步的。

宋家人在朝廷治他家罪之前,就提前收到了消息。當時宋雲脂只要儘快嫁出去,就可以逃過一劫。畢竟,宋家所犯的又不是誅九族的大罪,罪不及出嫁之‘女’。只要宋雲脂成了陸家人,就沒她什麼事兒了。

卻不想,素裏寬和的陸恆一他娘一下子翻了臉,別説儘快娶宋雲脂進‘門’了,她直接和宋家説,這‘門’婚事作罷,兩家再無關係。

宋家二老都是很有骨氣的人,這事要在往常的時候,陸家不願結親,他們也不會強求,一拍兩散就一拍兩散了。可當時情況危急,他們本不知道自家會遭受怎樣的苦難,只知道往後的子難熬那是一定的,説不定連‘’命都保不住。因而,他們迫切地希望陸家能夠接納宋雲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