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龐德故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將那些資料全部讀完之後,雷蒙大致理出了關於埃茲拉。龐德這個人一生的線索。
一八八五年出生,十五歲的時候開始讀大學,學習的專業也很複雜,分別包括美國曆史、古典文學和羅曼斯語言文學,而後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拿到了碩士學位。
就算是放在一百年後的現在,二十一歲拿到碩士學位,也會讓許許多多的人瞠目結舌吧?
而後龐德先後四次跑到歐洲去,最終一九零八年的時候,在倫敦定居下來。
三十歲的時候,他跟著名詩人葉慈的往十分密切,並且開始資助年輕作者出版自己的作品,就連詹姆斯。喬伊絲的《尤利西斯》這部後來在文學界成為泰山北斗的作品,都是在龐德的幫助下才得以出版的。
後來就是他開始搞什麼意象派詩歌,以及什麼漩渦派詩歌了。
一九二四年,是龐德一生的一個分水嶺。
在此之前,他僅僅是一個享有盛名的學者和詩人,但是到了這年,他離開巴黎,遷居到義大利的熱那亞之後,一切開始改變。
他從一個純粹的文學家,逐漸蜕變成一個關心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問題的傢伙。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後來他由於過度關心失業和高利貸問題,才會堅信墨索里尼政府能夠為人類創造一個沒有貪婪和高利貸的社會。
從此,他走上了反猶太的道路,並且幫助墨索里尼在羅馬電台發表了數百次的廣播演講,抨擊美國的戰爭行為,攻擊羅斯福的作戰政策,大肆的讚揚墨索里尼以及他的政府和政策。
之後跟肖説的差不多,到了一九四四年,龐德被美軍抓獲,關在義大利比薩的俘虜營中。
這些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奇怪的,無非一個糊塗蛋的詭異一生,也正如肖所言,是波瀾壯闊而又詭異的一生。
但是,雷蒙卻注意到了,埃茲拉。龐德最初離開巴黎來到義大利的時候,是待在熱那亞東南的拉巴羅的,可是後來卻去了羅馬幫墨索里尼主持納粹電台。
羅馬…這不讓雷蒙浮想聯翩。
而且,特別當雷蒙想到尼采的時候,他記得尼采曾經在羅馬生活,並且在聖彼得大教堂遇到了一個叫做莎樂美的俄羅斯女子,瘋狂的墜入愛河。
為什麼是羅馬?又為什麼是聖彼得大教堂?
尼采當時把那個鐵環的缺失部分放在了聖彼得大教堂嗎?
埃茲拉。龐德去羅馬,是為了到聖彼得大教堂拿那枚鐵環的缺失部分嗎?
如果這些猜測都是正確的,那麼龐德最終把鐵環的缺失部分遺留在什麼地方了?
一定不會在羅馬,否則教皇不可能到現在還找不到,畢竟這是一件聖器的組成部分。
那麼,會是在龐德的故居所在地熱那亞的拉巴羅呢?還是關押埃茲拉。龐德的比薩俘虜營?
或者,乾脆被埃茲拉。龐德帶回了美國的華盛頓?再或者,鐵環的缺失部分已跟隨龐德一同葬身於義大利的威尼斯?
不管怎麼説,總歸也只有這四個城市是最大的可能了。
如果鐵環的缺失部分真的是被龐德所得到,那麼一定是在他幫着墨索里尼主持羅馬電台之後。之後的那些年,他停留的城市有限,這也讓雷蒙省了許多力氣。
經過整夜的思考,雷蒙覺得最大的可能還是在熱那亞。
從龐德開始在羅馬電台發表演講開始,一直到他被捕,其間至少經過五年。當然,這個時間可能更長。
二次世界大戰是一九三九年爆發的,而龐德直到一九四五年才被美軍逮捕,這中間就有個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當時的美國政府,會任由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在羅馬電台發表數百次的演講?為什麼一九四三年就控訴他的叛國罪,卻直到幾乎兩年之後才捕獲他?
而且事實上,據資料,龐德從一九三六年開始,就在羅馬電台發表了一次公開演講,表達對經濟和政治的態度。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仇視猶太人,並且反對美國參與歐洲戰爭的態度就為世界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