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宗詢問閔妃對三浦的看法,閔妃搖了搖頭:“這位新來的本公使,好像從金剛山上下來的野和尚,相貌嚇人,舉止
魯無禮。雖然絕口不提政事,與以前的
本公使全不相同,但不知他心中到底是何打算。”三浦回到公使館,回想着拜見的經過,對部下職員如此説道:“朝鮮皇后第一眼看起來,就是個個
頑強的女子,目光清澈鋭利,讓人不敢
視。她坐在布幕後面,不時掀開布幕向皇帝低聲説些什麼。有這種女子坐鎮在朝鮮皇宮之中,
本很難控制這個國家。”這真是一句意味深長的
嘆。
自三浦公使上任後,在朝鮮京城出人意料的出現了很多本
人。這些
人們穿着
本服裝,聚集在小酒館中,談論着時局:“在這個國家,大院君與閔皇后為了爭奪政權,彼此鬥了二十多年,這兩個人之中,誰更強?”
“大院君當然是個豪傑,但是在的爭鬥中,閔皇后卻常常獲勝,這樣看起來,閔皇后應該是更勝一籌了。”
“説的也是。能夠打敗大院君的女子,應該是女中豪傑了。”
“那要是這樣説的話,我們本如果想通過與閔皇后打
道而控制朝鮮,還不如推舉大院君上台更能控制局面。”
“可不是嗎,最近以來閔皇后令我們本的威信掃地,還不如推舉大院君上台更好控制呢。”
“是啊!本大費周章,甚至出動軍隊才組成了親
內閣,但是閔皇后一夜之間就把它推翻了,用自己的人組成新內閣。這樣的女人太強悍,真不好合作啊!”
“你們聽説沒有,三浦公使在赴任前對記者説過的話?”
“什麼話?”
“三浦公使説,作為職業軍人,他對外沒什麼經驗。但是,他有他的外
,計劃想在朝鮮試行一下。”
“是呀,好像還説,朝鮮是試驗他構思的外術理論的合適場所呢。”
“這是什麼意思?”
“哎呀,你還不明白麼?就是説,要想得到朝鮮的協作,就必須除掉那個女子!”
“對呀!為了本的百年大計,寧可除掉這個女人。”巨大的陰謀正在醖釀之中,但是三浦梧樓卻在漢城公使館內閉門不出,每
讀經誦詩,觀樹望月。實際上,他一直在策劃,一刻不曾鬆懈。他不得不十分謹慎。雖然除掉閔妃很容易,但行動只要有絲毫的差錯,就會把朝鮮推向俄國的懷中,
本從此就很難
手朝鮮這塊土地了。而且,殺害別人國家的皇后很容易引起國際紛爭。
三浦心懷詭計,引而不發,對待閔妃儘可能使用懷柔政策,閔妃的態度始終強硬,不曾退步。以閔妃為首的戚族勢力和親俄派閣僚亦在按部就班地推進和沙俄的關係。
這一時期,京城之中傳説閔妃即將解散訓練隊的消息。於是漢城巡檢與本將校組訓的訓練隊士兵不斷髮生衝突事件。
在樸泳孝—金弘集聯立內閣時期,樸冰孝掌握訓練隊這支政府直屬部隊大約800人的指揮權,他曾陰謀以訓練隊取代直屬王室的侍衞隊守護宮城,遭到了高宗和閔妃的堅決反對未能得逞。高宗和閔妃一直將這支訓練隊看成是心腹大患。
狡猾的三浦從這些事件中嗅到了什麼,這兩支部隊的對立,不正是剷除閔妃的良機嗎!三浦梧樓立即着手實施他的國際兇殺計劃。
1895年10月,三浦特派宮內府顧問本人岡本柳之助,去孔德里大院君的別墅,暗示要殺閔皇后,徵得大院君的承諾。岡本柳之助同時提出了四點條件,要求大院君協助:一、擁立大院君為國太公。國太公身為最高的皇室宗親,輔佐皇帝,監督宮中,但是不干涉一切政務。
二、重新錄用金弘集、魚允中、金九植等三個人,實施政局改革。
三、任命李載冕為宮內大臣。
四、遣李駿勇赴本留學一年,準備成為
後的皇帝。
大院君雖然對不能直接參與政務到不滿,但是,
本任用長子載冕為大臣,擁立長孫駿勇為
後的皇帝,看到這些條件,大院君也就滿足了。況且跟這些比起來,更讓大院君心動的是,
本人要徹底除去政敵閔妃。大院君堅信,只要閔妃活着,就難以導正國事。為了愛護國家,就一定要除掉閔妃。
老昏的大院君復仇心切,竟墮入三浦的羅網,再次成為本侵略策劃重大陰謀的工具。他二話不説,接受了
本公使的提案。據説大院君還在承諾書上親筆簽名。在大院君、李載冕、李峻勇等王族成員的影響下,軍部前協辦李週會、訓練隊大隊長禹範善、李鬥璜、李軫鎬等官員亦參與了這個陰謀。
經過密謀,將刺殺時間事件定為10月8晨。岡本柳之助在
本公館的秘密會議上,拿出了一摞閔妃的照片,對着一班
本
人刺客下達命令:“這就是朝鮮皇后,你們仔細看清楚,要深深記在腦子裏!”與此同時,全然不知的閔妃一派在10月7
,由軍部大臣安駟壽訪問三浦,向
方通報了關於第二天解散訓練隊,和起用由中國避難歸來的閔泳駿。
三浦對閔妃的做法給予理解,給皇室以令人放心的回答。然而,就在宮中設宴為閔泳駿洗塵幾個小時之後,皇宮再次遭到軍襲擊。
殺害閔妃事件的兇殘程度,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據三浦的
心策劃,這次以刺殺閔妃為主要目標的行動,被偽裝成朝鮮訓練隊為擁戴大院君執政而發動的政變。
10月8凌晨三時,謀殺閔妃的計劃付諸實施。
本軍人與
人護衞着大院君前往景福宮,沿途殺害所有的守衞軍人。
軍守備隊的第2、第3中隊在大院君入官前已佔據了各個官門,宮中守備隊長洪啓薰、軍部大臣安駟壽率侍衞隊—箇中隊的兵力奮起阻擊,結果寡不敵眾,前者戰死,後者失蹤。
此時宮中大亂,乾清宮內高宗兩股顫顫,而閔妃卻十分鎮定。洪尚宮拿來了一套宮女的衣服,閔妃更衣,之後便安坐在玉壺樓中。
她的眼光投向深邃的夜幕,夜空寒星寥落。她記得30多年前,在古堂內,一位少女也像這樣抬頭仰望星空。那時她即將出嫁,心中懷着對皇宮生活的憧憬和不安。
閔妃不由得嘆:“時間過得真快啊…”良久,閔妃將目光轉向烏雲輕拂的明月,她自言自語:“是啊,總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但是烏雲過去了,你總是更明亮了。烏雲就是明月最好的洗禮呀。”槍聲越來越近了,洪尚宮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娘娘,您快起身,奴婢們圍在您身邊,您找機會逃出去呀!”閔妃並不動身,洪尚宮伏地痛哭:“娘娘!您快起身啊!”閔妃淡淡一笑道:“一轉眼,你我已共處30多個年頭。洪尚宮,你都過50歲了吧?”洪尚宮抬起淚痕縱橫的臉看着閔妃,彷彿忘記了宮中的規矩癱坐在地上,喃喃答道:“娘娘啊,奴婢早就過了50歲了。但是歲月有什麼妨礙呢,奴婢要像這樣,永遠服侍娘娘。”
“洪尚宮…你快出去尋找避難之所吧。”閔妃轉過頭繼續望着夜幕發呆。洪尚宮驚醒,伏在地上猶豫着,突然站起身來,走到閔妃身邊。
“娘娘,請恕奴婢無禮之罪了!”洪尚宮拉起閔妃就往外走。閔妃驚訝地覺到,洪尚宮的力氣居然有這麼大。
宮內本守備隊與
人正從勤政殿傍慶會樓向乾清官前進,在宮中的美國人軍事教官戴伊,指揮着20名侍衞隊進行抵抗,終不能阻止暴徒闖入。
宮內大臣李耕植指揮着軍隊守衞乾清宮,與本暴徒正面作戰。雙方死傷慘重,卻阻擋不住
本人的衝擊,暴徒闖入高宗與閔妃的寢殿坤寧殿和玉壺樓。
這個時候,身着宮女服裝的閔妃在洪尚宮的拉扯下,與其他的宮女一起尋找躲藏的機會。
乾清官中,本軍人抓住了高宗,拿出了罷黜閔妃的文書,強迫高宗簽署。高宗雖然懦弱,卻堅決拒絕簽署廢后文書。宮內大臣李耕植竭力阻止暴徒對高宗的無禮和威脅,室外,突然傳來王世子的叫聲。
暴徒將王世子抓入房中,一個趔趄推倒在地。憤怒的李耕植衝向暴徒,本
人舉手就是幾槍,李耕植鮮血長
,倒地斃命。
其他本暴徒為了抓住閔妃,在宮內瘋狂的來回尋找。他們搜查了所有的密室,揪住宮女頭髮,審問閔妃的下落。
此時,充當嚮導的岡本柳之助發現了閔妃,抓住她的頭髮,大聲呼喝。閔妃一言不發,竭力反抗。
王世子聽到岡本的呼喊,忙跑出房外。掙扎中閔妃忽然看見自己的兒子立在廊下,她掙了岡本之手向王世子跑去,一邊呼喊着兒子的名字。當閔妃第三次呼喊兒子名字時,
部己被刺進數刀,倒在血泊中。
暴徒為了消滅罪證,將閔妃的屍體用被子包裹,放在松板上,抬到景福宮後鹿宛園松林中,澆上汽油焚燒。
熊熊大火之上,青煙升騰。以女子之身坐鎮王宮將近三十年,號令朝鮮天下的女傑閔皇后,就這樣被本人殘酷殺害了。此時,閔妃不過45歲,正在野心
的憧憬着將
本人趕出朝鮮大地。
當天8時,繼殺害閔妃,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之後,三浦梧樓與大院君一起,迫使驚恐不安的高宗按照事前擬定名單改組內閣。接着,三浦又縱金弘集內閣發佈《內部告示》,脅迫高宗頒佈王妃廢位詔敕。
三浦竭力將弒害閔妃事件描繪成,對解散訓練隊不滿的朝鮮軍人,和大院君共謀,與侍衞隊發生衝突。軍守備隊是依王命出動的,與
本公使館無關。
但是,本人的罪行是不能被隱瞞的。當時《紐約先驅報》著名記者科克里爾作為漢城特派員正在漢城,他不僅從閔妃的女友、外國教士的夫人處瞭解到事實真相,而且會見採訪了在現場的美國教官戴伊和俄國技師薩巴廷,如實向世界報道了事變全貌,從而引起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
為了收拾善後,緩和國際輿論的壓力,本政府煞有介事地派調查團赴漢城調查。在
到實衣無法掩人耳目的情況下,解除了三浦梧樓的公使職務,召問公使館職員杉村浚等,並以謀殺、暴徒聚眾罪將三浦等“涉嫌者”18人和軍人1名分別
廣島監獄與廣島軍法會議收審。最後終以“證據不足”為由全部免訴釋放。
再次被本人扶植起來的金弘集內閣,並末從過去的事變中
取教訓,改弦易轍,而是繼續所謂的“改革”欺騙世界輿論。內閣宣佈朝鮮實行公曆,改開國五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七
為五百零五年一月一
(1896年1月1
),並建元號為“建陽”同時還宣佈了《斷髮令》,要求朝鮮人民剪髮易服。
一般説來,改明歷為陽曆是一種進步的措施。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打破了人民長期使用太陽曆的習慣。朝鮮民眾認為這一措施是本顧問策劃的陰謀,對其強烈不滿。至於《斷髮令》亦屬同類
質。金弘集內閣迫使高宗發佈《詔敕》,率先斷髮,並命令各府官吏、軍營或把守渡口、道路,或手持剃刀串街行巷,逐門挨户強行剪髮,便
起人民的反
和憤怒,以致終
風霾,哭聲滿城。
經歷了甲午農民戰爭洗扎的朝鮮被壓迫的人民,以“乙未弒害閔妃事件”和“斷髮令”為導火線,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反愛國義兵運動。
俄國公使韋伯利用這一形勢,經與親俄派協商後,向高宗傳送下述情報和建議:大院君和親派正與
本人策劃再次廢立國王的重大陰謀。為王室安全計,國王除秘密地“移駕”俄國公使館外,別無它法。在一切準備就緒後,1896年2月11
,高宗率領王世子出走俄國公使館,史稱“俄館播遷事件”高宗在俄館“入御”後,隨即命令逮捕逆賊五大臣。總理大臣金弘集在俄館播遷當天即倒台,和農工商大臣鄭秉夏在押送入獄途中被巡檢和市民打死,逃亡外地的度支大臣魚允中也在回鄉途中被殺,內部大臣、法部大臣和前軍部大臣逃亡
本。朝鮮建立起以金柄植為總理大臣、李完用為外部大臣的親俄政權。
1897年2月11,高宗一行離開俄國使館,返回慶雲宮,並宣佈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改建陽二年為光武元年,改國王為皇帝,王世子為皇太子,恢復閔妃正宮稱號,諡明成皇后,葬金谷洪陵。
時代轟轟烈烈地向前推進,俄在朝鮮的爭奪
趨尖鋭,終於不可避免地發展成為一場戰爭。1905年,在明成皇后被害後10年,朝鮮淪為
本的“保護國”成為
本的殖民地。
假如10年前的弒害行動沒有成功,明成皇后在世的話,朝鮮的歷史將會被大大改變。這個變化究竟會是怎樣的,沒有人能夠推測出來。但是,如果明成皇后沒有死在本的槍劍之下,至少,朝鮮民族不會被
本帝國主義的鐵鏈控制長達36年。明成皇后真乃朝鮮史上一代女中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