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56章很充分笫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嚴令張副統與許統領不得擅自出兵雍正國之後,諸葛龍飛方才返回邊城,參與到邊城擴建的計劃之中。

大陸上罕見的陷入了一個微妙的和平時期,儘管在這平靜之下,也許藴含了無數的危機。一個月之後…幹隆國金殿緒方帝高踞在象徵着九五至尊的龍座之上,目光清冷地望着殿下羣臣。

幹隆皇駕崩後的諸般事宜已經全部收尾。象徵着一代雄主的痕跡也慢慢的消失不見,此時幹隆國至高無上的主宰就是緒方帝。一切就這樣的毫無聲息的定下了下來。

也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緒方帝似是成了許多,而真正讓緒方帝改變的很有可能就是這一段可能因為幹隆皇的逝世,讓他看上去彷彿瘦了許多。

可是臉上比之原先少了許多浮躁,多了幾分沉靜之,而新的內閣也在鎮國公與錦衣雄的主持下,還有緒方帝的堅強支持下,將原來老邁的六部尚書全部打發回家養老,新任的禮部,工部與兵部尚書都才四十出頭。

而且皆是出自姬丞相門下的實幹之人。錦衣雄以樞密院使與鎮國公的丞相併列加上吏部尚書,三人組成了內閣的領導班子。錦衣雄閲歷豐富,鎮國公年富力強且能力也不錯,就是私心太重,互相鬥權。

不過還好,幾方的勢力都基本均衡,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緒方帝在幹隆皇駕崩前後這一段時間的蜕變太大,不但主動放棄了對諸葛龍飛的怨懟之心,還遠離女,勤政不綴。可以説,此時的緒方帝雖然還比不上幹隆皇執政時的輝煌,但是勝在內患已經全部清除,且幹隆國原先的底子實在厚實,所以已綜合實力而論,幹隆國此時的國力比康熙國都要強上一些。

眾臣三呼萬歲之後,都靜靜立在一旁,按照官場慣例,先是由內閣的領導班子先開始向皇帝陛下啓奏各地一些重大民情情況以及一些不需要很大爭議即刻通過的事項。

而後就是關於關於四品以上官員升遷調動的情況垂詢一下聖意。假如有一些重大的事端,則都是放在最後來討論的。

畢竟一個帝國這麼龐大,如果一上來便討論一些重大事項,吵吵鬧鬧一下子出不了決議不説,難免還誤了其它事情。

只是這一個月朝會都是波瀾不驚地在一些雞蒜皮的小事之間度過。勉強可以算大事的便是兩家權貴公子,為了爭奪一清倌人的初夜而大打出手。

最後居然連家中大人也出面,各帶了數百人在街面上演變了了羣毆,讓緒方帝龍顏暴怒,將這兩家權貴盡數貶為庶民,逐出了京城。

緒方帝的憤怒上正常的,自家父親剛死沒多久,自個都心煩着呢,連六宮嬪妃都沒心思光顧,你丫的居然為了一女在國殤其間擾亂京都治安,沒滿門抄斬都算是便宜你們了。

鎮國公今朝會之上都沒有怎麼發言,此時殿內已經無人奏事,鎮國公十分謹慎地走出了隊列,躬身説道:“啓稟陛下,微臣有要事啓奏!”緒方帝臉上平靜無波,沉聲説道:“丞相有何要事!”鎮國公心中也有些踹踹不安。

雖然他現在所要説的事情雖然和內閣和皇帝事先便議好之事,但以如今幹隆國眾臣的心態而言,反對的人數恐怕眾多。

“啓稟陛下!雍正國在年初之時糾集五十萬大軍來犯我國,大有一舉將我國滅亡之勢。幸而西南軍團在忠勇親王的指揮下,將敵軍擊潰。據西南軍團時候呈上的戰報,雍正國此役大敗,僅餘十數萬軍隊敗退回國,而雍正國第一名將毒眼龍大將軍也自刎身亡。”鎮國公説到這裏,刻意頓了一下,環顧四周的同僚。

他先不説出真實的意圖,只是先敍述了一下情況。果然,樞密院副使先行跳了出來,老傢伙年紀已經不小,在重整內閣成員的時候他沒有整理出去,一則是他做人圓滑,樹敵極少,另外則是在軍務後勤方面,他一向也是頗具能力的。

“丞相的意思是,雍正國此時兵力不足,國立空虛了?”樞密院副使眼中光爆,似乎看到了無數的黃金美女。老傢伙貪財好,總管全國軍隊物資。包括戰後繳獲的戰利品也得經過他手統計。

雖然他是及其喜歡打戰的,不過他也是滑頭,沒有即刻説要攻打雍正國之類的話,只是先順着鎮國公的話往上面填點火油。

此時兵部侍郎在兵部尚書的示意下,也是邁出隊列:“啓稟陛下,微臣以為我國此時應趁雍正國國力空虛之時全力攻打雍正國,將這個卧榻之地併入我國版圖。”兵部侍郎是兵部尚書的副手,具體負責兵事,提出此議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此是此事實在太大,一旦開戰就是全國的,而許多大臣這一年經歷了京都的動盪,都是心生不安不願輕易破壞眼前的寧靜生活。

“此事大大不妥!”御史大夫首先出言反對。

“啓稟陛下,此時猶自國喪之期,豈可妄動刀兵,這對先皇可是大大的不敬!”緒方帝眼神一轉,淡然開口道:“御史大夫此言,忠孝仁厚,朕心蔚然!不過諸卿可有其它意見?”緒方帝這一開口,御史大夫頓時傻了。他本以為皇帝是不願意開戰的,所以想出來討好一下,沒想到皇帝輕描淡寫的誇了他一句,又問其它人意見,這不是擺明了説,你的意見朕不喜歡麼!

當官的沒有一個傻子,見皇帝的態度好似更傾向於開戰,底下的官員都不説話了。鎮國公這時候慨然説道:“若非雍正國傾全國之兵來犯,太上皇怎能夜夜憂心,不能沉眠,讓吾等痛失聖皇啊!若是此時不出兵北伐雍正國,我等還有何臉面站在這大殿之上”説完竟然潸然淚下,當真是演技驚人。

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登時無人再敢出列反對的。開玩笑,現在鎮國公可是説太上皇駕崩,都是因為雍正國,誰再敢有異議,那就是誅心之言了。

“砰!”緒方帝重重的拍了一下龍椅扶手,咬牙切齒地説道:“此仇不報,朕真是妄為皇子了!”皇帝這話一出,這出兵北伐雍正國一事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此時錦衣雄一下便邁出隊列,豪聲説道:“老臣願領兵三十萬,為陛下一雪此恨!”此時雍正國國力空虛,可用之兵不足二十萬,錦衣雄這老狐狸早就盤算好了,像這種痛打落水狗之事,一向是他擅長的領域。

“臣等皆推舉錦大將軍為北伐雍正國統帥!”殿內的羣臣也紛紛推舉錦衣雄。畢竟如今幹隆國最能打戰的只剩下錦衣雄一人了,而且他手中的本錢亦是十分雄厚。

“傳朕旨意,令錦衣雄為徵北大元帥,統領三十萬大軍,三後啓程,北伐雍正國!內閣六部,凡北伐軍隊有所需求,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違者,斬立決!”緒方帝嘴裏殺氣騰騰地頒下聖旨。羣臣慌忙跪地接旨謝恩。現在的皇帝可比以前厲害多了,而且威勢與俱增,在百官之中已經建立了統治力。

這些其實都是被諸葛龍飛這塊磨刀石給生生磨出來的。身邊有這麼一個人,自己不進步,能行麼!

“陛下,北伐軍隊若是要進攻雍正國,就必須由西南防線經過,忠勇親王那裏,是不是要知會一聲!”禮部尚書出列擔憂地問道。畢竟此時諸葛龍飛已經有幹隆皇遺詔賦予的權力,如果他不同意軍隊從西南防線借道,那儘管緒方帝是九五之尊,也是無可奈何。

“此事朕自會派人去知會忠勇親王!今就這樣吧!”緒方帝淡淡地應了一句,便解散了朝會。

在三天前,他就將這個消息派人告訴了諸葛龍飛,此時的緒方帝已經頗具眼光,他斷定諸葛龍飛不管從哪一方面,此時都有了顧忌,最後也只能選擇讓自己軍隊借道,而此時的諸葛龍飛手握在緒方帝的聖旨,也正自苦惱。雍馨玉回雍正國之後,兩人雖有派密使通過幾次信,但不知為何,雍馨玉一直遲遲沒有來邊城與自己團聚,而自己也是無可奈何,雖然心知必是雍正皇在其中反對,但是自己總不能跑到雍正國把人家女兒搶就跑吧。當下就這樣拖了一個月之久。

緒方帝這封聖旨其實就是一封私信。完全是以同等身份和諸葛龍飛説話的。首先緒方帝先高度讚揚了諸葛龍飛同志對於幹隆國的諸般大功和辛勞。

其次又緬懷了一下自家老爹幹隆皇,繼而話題一轉就説到幹隆皇的駕崩和雍正國不了關係,最後再有十分委婉的口氣説了與諸葛龍飛借道北伐的事情。諸葛龍飛不苦笑搖頭。

緒方帝的成長速度實在太快,幹隆皇當初挑他做接班人真是有其道理所在。自己坐在這兒想了半個時辰,都想不出一個拒絕的理由。首先,緒方帝有打雍正國的理由,而且,很充分。第二,緒方又打出了要幫老爹報仇的牌子,光這一點,自己就已經是沒有拒絕的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