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卻仍未説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花瓊娘躬身道:“主人,我剛記起一緊要事,記的元健來此時曾對瓊娘説過,他近期就要遠行北疆,不知何時能回,所以瓊娘怕誤了大事…”主人微愕,沉思片刻道:“值此多事之秋,他北行,恐怕是真有要事。無妨,我們可另尋辦法,定叫太武帝活不過年去,不過,若他適時回返,就仍依計而行。瓊娘到時可別心有不忍。”花瓊娘恐慌道:“瓊娘不敢。”主人道:“如此最好,這個月的解藥我會讓李冬給你的,放心吧,只要你用心辦事,以後定會還你自由。”
…
“啊…”元健驚的全身劇震,呆立不動。
怎想的到事態竟會如此嚴重,竟有滅種之災?!崔浩苦笑道:“既然我已開口,索全告訴你吧,你若不深知內情,怕也難以用心用力。
不過,我下面所説,你絕不可告訴拓跋豬頭,若不然你我立遭他害。唉!其實你此去若尋不到‘神魂珠’,不但我命難保,你也難逃一死。即使尋到‘神魂珠’,恐怕仍是死命一條。自從你進到這裏,已經死了大半。”元健也報以苦笑,道:“崔老前輩何出此言?我一時間腦袋不靈了。”崔浩道:“你不是腦袋不靈,而是剛剛想到。
不過縱然早就想到,怕也改變不了什麼。我的存在,北海氣眼,皆是北魏絕密,拓跋豬頭絕不會讓任何人知道,縱使是他的兒子知曉此事,他也會毫不手軟地殺掉,何況是你,只是先利用你知道天火之秘,‘神魂珠’之秘而已,一旦讓他得到‘神魂珠’,你我都臨死不遠了。
再則你我言談這麼久,無論你出去後怎麼説,説的多詳細,只會讓他殺你決心更強,下手更狠,更毒。説的少又會讓他懷疑你對他言之不實,左右都是一死。”元健忽道:“崔老前輩金玉良言,晚輩領教了,只是我乃拓跋皇族血脈,效忠大魏,死而後已,不在話下。我只想問一句,有關吾皇壽元僅餘一年,不知是真是假?”崔浩氣的剛要大罵他愚忠,忽聽到後一句,竟逗的他哈哈大笑。
“小子有趣,有趣。哈哈…看來大魏氣數末盡,人才輩出,好小子,‘忠族不忠主’正是十耳之宗旨,你可以出師了,可見當我沒有白費心機。”元健此問問的巧妙,若是太武帝如崔浩所言,壽元將盡,那麼取不取的回‘神魂珠’都已經無關緊要了。
只要他在外拖上一年才回,那時太武帝歸西,新主登位。到時再見機行事。總之,‘天地十耳’只屬於拓跋一族,有關本族存亡,死不足惜,但愚忠效主,那是不可取的。
這個道理,早在‘天地十耳’建立之初,就被作為首要,牢記遵循,只是沒想到竟是崔浩所立。崔浩道:“我早在拓跋豬頭出世時,就給他觀面批命。他一生皆大順而昌。
但品暴桀,因此壽元不長,而且不得好死。去年他年奇旺,南侵大捷,相信是迴光返照,而且我聽他言語,他氣機,正漸巨損,拓跋豬頭揮斥八極已達六極。
但你可在他身上應到高手應有的氣機嗎?在位已達三十年,內患畢現,荒無度,喜採仇人之女,強摧陽元,早就虧空一身。
天火之機,天災人禍正應在他身上。只可惜我眼已瞎盲,要不然倒是可以給你看一看是何種命相。”元健見他雙目已盲,又久困此地,卻對外界之事有如目睹親見,大是拜服,‘智天子’之名,名副其實。
武學境界更是達到了他無示思及的境界,竟能以一人之力對抗北海氣眼長達十幾年!那到底是什麼功夫!
又問道:“前輩,且不説這些,適才您所言‘神魂珠’究竟是什麼?為何有這麼大的作用?還有‘滅種之禍’究竟是怎麼回事?”崔浩滄然長嘆道:“‘神魂珠’才真是天地至寶,據傳此珠是開天闢地的盤古之魂所化,遊蕩在天宇之際,環神州而行,每逢神州有天災異變之時就會出現。
而有‘神魂珠’以來,共出現過四次而已。每一次皆是神州蒙難,浩劫發生之際。第一次是在水神共工,火神祝融相鬥,水神共工怒撞不周山,毀塌天柱之難,女媧得此‘神魂珠’方才飛天而去,抗擊天缺之力,以五采石補天,免除了蒼生之危。
第二次是在黃帝大戰蚩尤時,黃帝初敗,後得‘神魂珠’,定住蚩尤神魂變化,才以天劍斬之。成為華夏之祖。第三次則是武王伐紂,姜子牙得‘神魂珠’聚九州能人,討紂王暴政,救黎民於水火。第四次卻是落在秦始皇手上,方成一統中國。”元健驚詫道:“這‘神魂珠’是否時常變化,為何每次出現,威力,功效皆有不同?”崔浩道:“並非如此,‘神魂珠’到底只是傳説,無人見過。想來每次浩劫因緣也不盡相同,自然因時而異。這等宇宙奧秘誰也無法盡知。又或‘神魂珠’只是假想之物。
我言有‘神魂珠’臨世,也是因天劫人禍的預,此天火之災正是‘神魂珠’現世之兆,前四次皆已驗證。應是人禍已成大患,才引的這天火之劫,神珠臨世。”元健嘆道:“莫非老前輩也只是因天劫之兆,推及神魂珠現世,才又言人禍之危嗎?”崔浩沉聲道:“當然不是!
人禍之危,自古即存。人之劣,全在於,權,財,此三者為之要源,其它劣種種,久患成禍,而之本,卻在於求得生存。
但若反之,慾望的無限擴大就會危及生存…唉,説這些也不知你懂不懂?”元健搔頭道:“前輩是否是指人的慾望太強,就會傷及本身。嗯,好比人人慾爭皇位,自然就有父子相爭,兄弟之爭,必然會有勝有敗。
但無論勝敗,皆會朋人傷亡,政體混亂,殃及百姓。又或者説喜好女,就易傷身乏神,還會因此多受苦難。”崔浩以他無珠之眼瞪了他一‘眼’,佯怒道:“你明白就好,不必藉機諷刺我。
哼,你是因為沒見過袁織巧,當年為爭她而死的何只百人,且俱是一時豪雄。”元健竊笑,不以為意。
崔浩道:“我也是推已及人,何況事實就是如此,人慾橫,遍及神州,時至今患積成禍。若我沒有猜錯,此次天劫,神珠現世,就應在這人慾之禍,人心之禍!”元健愣道:“崔老前輩似乎前後矛盾,此前言天火之兆,‘神魂珠’現,世間大亂,禍及滅種,現在又言人之劣,人心之禍,誘及天劫,神珠現世…”崔浩苦笑道:“看來你仍未明白何為人禍,人之禍亂,源於毒,毒氾濫,就是人心思變,你且細想,若人人皆爭王奪位,人人貪財斂富,人人見美起異,世間將成何種景象。世間最可怕的非是天災,而在人禍,天災可避,人心難測。
你若曾細心體察,該知今時人心不惑,爭權奪利,見利忘義,獸慾猖獗,人心從來沒有過像現在這樣黑暗過,仁智不論,俠道無存,這不只是一人千人,而是萬人億人,如此下去,天下不大亂才怪,戰亂不休,禍及滅種,此言有何差錯。”元健道:“這雖是實情,亦是人禍,但事態真的到了如斯地步嗎?皇族奪位之爭烈殘酷,其它種種也不罕見。
但人心之禍,讓人不着邊際。人皆有自是不假,自古即有人本善,人本惡之爭,可見自古如此,但人亦有學禮遵法,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人慾雖毒,卻也不至於禍及滅種吧。”崔浩怒笑道:“以你小子的經驗體識,又怎能明白我説的話,我倒是高估你了,你不記暴紂一,死民達萬,秦始修長城,亡民無計,周幽王為搏美人一笑,國滅族亡。
三國諸葛枉稱‘智聖’,也為朽木漢室,七出岐山,年年爭戰,不思亡民幾何。拓跋豬頭更為土地,財富,美女,成就千古霸業,大兵南侵,又殺戮多少無辜百姓。
就算老夫,也為了一紅粉骷髏,計算主上,毒臣倫,今身困囹圄,也是報應不,這些不是人禍,是天災不成?!”元健被罵的狗血淋頭,半晌無言,好一陣子,才喃聲道:“自古皆然,卻未見有滅種之災。”崔浩長嘆道:“或許我有失偏頗,強詞奪理。
我也不願不幸被我言中。只因我武功進達天道之境,忽有此一悟,事實真相,你若有緣或許會得觀‘天機秘冊’,那時自然清楚明白,我也不強辯與你信服。”元健揭過此段,忙問道:“那‘天機秘冊’又是何物呢?”崔浩悠然道:“這天機秘冊比‘神魂珠’更要玄奇,自古以來,也只有女媧,伏羲,黃帝三人看過,俱是上古神人。
‘天機秘冊’又俗稱‘天書’,裏面記載着開天闢地,人類起源,以及過去,末來的事蹟。真實情況無人知曉。所知之人,後來俱都成仙成神。
老夫奪天地造化習成大法,初窺天道,才略有悟天機,有人禍之説。”元健苦笑道:“這簡直就是神話。崔老前輩還是告訴我該如何去取‘神魂珠’吧,‘神魂珠’又對您所説的人心之禍能起到什麼作用?
您之前所説需‘神魂珠’‘元龍珠’二者相合此氣眼,又是何解?又為什麼要此氣眼?您功參造化,又怎麼會被困於此?國史之案又是怎麼回事?您又怎麼知道這麼多的秘聞呢?天啊!我的頭好痛。”崔浩亦苦笑道:“你來此已有一個時辰了,雖説了這麼多,卻仍未説完,若真的要細細説來,只怕你的問題會更多,好吧,我簡單點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