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歲,韋庶人、悖逆庶人並以禮改葬,武三思父子剖棺戮屍。二年正月丁未朔,以山陵近,不受朝賀。癸丑,改泉州為閩州,置都督府,改武榮州為泉州。突厥默啜遣使請和親,許之。己未,太僕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説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子,改封温王重茂為襄王,遷於集州。乙丑,追尊皇后劉氏為肅明皇后,墓曰惠陵;德妃竇氏為昭成皇后,墓曰靖陵。

二月丁丑,令皇太子監國。甲辰,姚元之左授申州刺史,宋璟左授楚州刺史。韋安石為侍中。丙戌,劉幽求為户部尚書,罷知政事。戊子,詔中宗時斜封官並許依舊。庚申,復置太子左右諭德、太子左右贊善,各置兩員。戊戌,郭元振為兵部尚書,仍依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己未,改修文館為昭文館。黃門侍郎李知為左台御史大夫,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

夏四月庚辰,張説為兵部侍郎,依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癸未,分瀛州置鄭州。詔以釋典玄宗,理均跡異,拯人化俗,教別功齊。自今每緣法事集會,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齊行道集。甲申,韋安石為中書令;宋王成器為太子賓客,仍依舊遙領揚州大都督。丙申,李知為侍中。壬寅,大赦天下,重福徒黨放雪。京官四品已下加一階,外官賜勳一轉,三品已上各賜爵一級。天下濫度僧尼、道士、女冠並依舊。又令內外官依上元元年九品已上文武官,鹹帶手巾算袋,武官鹹帶七事佔鞢並足。其帶一品至五品並用金,六品七品並用銀,八品九品並用鍮石。魚袋着紫者金裝,着緋者銀裝。景龍三年已前逋懸並放免。天下大酺五

五月庚戌,復武氏昊陵、順陵,仍量置官屬,太平公主為武攸暨請也。庚申,韋安石加開府儀同三司。辛丑,改西城公主為金仙公主,昌隆公主為玉真公主,仍置金仙、玉真兩觀。壬戌,殿中監竇懷貞為左台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六月壬午,依漢代故事,分置二十四都督府。閏六月,初置十道按察使。

秋七月,新置都督府並停。唯雍洛州長史、揚益荊並四大都督府長史階為三品。八月乙卯,詔以興聖寺是高祖舊宅,有柿樹,天授中枯死,至是重生,大赦天下。其謀殺、劫殺、造偽頭首並免死配嶺南,官典受贓者特從放免。天下大酺三。丁巳,皇太子釋奠於太學。己巳,韋安石為尚書右僕、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禮部尚書竇希玠為太子少傅。庚午,改左右屯衞為左右威衞,左右宗衞率府為左右司御府,渾儀監為太史監。九月丁卯,竇懷貞為侍中。

冬十月甲辰,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散騎常侍魏知古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詹事崔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陸象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安石為尚書左僕、東都留守,侍中李知為户部尚書,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吏部尚書,侍中兼檢校左台御史大夫竇懷貞為左台御史大夫,兵部侍郎兼左庶子張説為尚書左丞:罷知政事。十一月戊寅,改太史監為太史局,依舊隸秘書省。改王師為傅。

三年正月辛未朔,親謁太廟。癸酉,上始釋慘服,御正殿受朝賀。甲戌,並、汾、絳三州地震,壞人廬舍。辛巳,南郊。戊子,躬耕籍田。己丑,大赦天下,改元為太極。內外官四品已下加一階,三品已上加爵一級。孔宣父祠廟,本州取側近三十户以供灑掃。天下大酺五,特賜老人九十已上緋衫牙笏,八十已上綠衫木笏。乙未,户部尚書岑羲、左台御史大夫竇懷貞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二月丁酉,秘書增少監一員,光祿、大理、鴻臚、太府、衞尉、宗正各增置少卿一員,少府監、將作監增置少監一員,國子監增置司業一員,左右台各增置中丞一員。雍洛二州、並益荊揚四大都督府各增置司馬一員,仍分為左右司馬。丁亥,皇太子釋奠於國學。追贈顏回為太子太師,曾參為太子太保。每年秋釋奠,以四科弟子、曾參從祀,列於二十二賢之上。辛酉,廢右御史台官員。己巳,頒新格式於天下。

夏四月辛丑,制曰:朕聞措刑由於用刑,去殺存乎必殺。明罰峻典,自古而然;立制齊人,於是乎在。自我朝建國,僅將百年,天下和平,其來已久。往承隋季,守法頗專;比襲時安,持綱緩。況朕薄德,甚莫逮先;惟人難理,遠不如昔。粵從守位,三載於茲,庶務煩勞,不損晷景。嘗謂自我作則,而成化;痛乎俗忘返,不威罔懲。將至純風,先歸重典。比者贓賄不息,渝濫公行,放心未寧,犯無懼。此焉暫革,期於承平,遂割小慈,以崇大體。自今已後,造偽頭首者斬,仍沒一房資財,同用廕者並停奪。非頭首者絞。其承前造偽人,限十內首使盡。官典主司枉法受贓一匹已上,先決杖一百。其緣贓及惡狀被解及與替者,非選時不得輒入京城。縱家貫在京,不得輒至朝堂,妄有披訴。如有此,並決杖仍加貶斥。其先在京城者,限三內勒還。上下官僚輒緣私情相囑者,其受囑人宜封狀奏聞。成器已下,朕自決罰。其餘王公已下,並解見任官,三五年間不須齒錄。其進狀人別加褒賞。御史宜令分察諸司。

五月戊寅,親祀北郊。辛未,大赦天下,改元為延和。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等,特還其子孫實封二百户。天下大酺五。六月癸丑,户部尚書岑羲為侍中。乙卯,追奠則天皇后曰天后聖帝。庚申,幽州都督孫儉率左驍衞將軍李楷洛、左威衞將軍周以悌等,將兵三萬,與奚首領李大輔戰於硎山,為賊所敗,儉沒於陣。壬戌,魏知古為户部尚書,仍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庚午,竇懷貞為尚書右僕,平章軍國重事。己卯,上觀樂於安福門,以燭繼晝,經乃止。

八月庚子,帝傳位於皇太子,自稱太上皇帝,五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皇帝每受朝於武德殿,自稱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並令決之,其處分事稱制、敕。甲辰,大赦天下,改元為先天。八月戊申,皇帝子許昌王嗣直改封郯王,真定王嗣謙為郢王。己酉,以宋王成器為司空,依舊遙領揚州大都督。庚戌,竇懷貞為尚書左僕、同中書門下三品,仍兼御史大夫;劉幽求為尚書右僕,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為侍中;崔湜為中書令;並監修國史。丁巳,立皇帝妃王氏為皇后。癸亥,劉幽求配封州。九月丁卯朔,有蝕之。甲申,封皇帝子嗣升為陝王。冬十月庚子,皇帝親謁太廟,禮畢,御延喜門,大赦天下。壬寅,祔昭成皇后、肅明皇后神主於儀坤廟。癸卯,皇帝幸新豐之温湯,校獵於渭川。十二月丁未,誥人屠殺犬雞。戊午,改箕州為儀州。

二年正月,敕河北諸州團結兵馬,皆令本州刺史押掌。乙亥,吏部尚書兼太子右諭德、酇國公蕭至忠為中書令。上元夜,上皇御安福門觀燈,出內人連袂踏歌,縱百僚觀之,一夜方罷。二月丙申,改隆州為閬州,始州為劍州。分冀州置深州。初,有僧婆陀請夜開門然燈百千炬,三三夜。皇帝御延喜門觀燈縱樂,凡三夜。左拾遺嚴之上疏諫之,乃止。

三月辛卯,皇后祀先蠶。癸巳,制敕表狀、書奏、箋牒年月等數,作一十、三十、四十字。夏六月丙辰,兵部尚書、朔方道行軍大總管郭元振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甲子,太平公主與僕竇懷貞、侍中岑羲、中書令蕭至忠、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等謀逆,事覺,皇帝率兵誅之。窮其黨與,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騎常侍賈膺福、右羽林將軍李慈李欽、中書舍人李猷、中書令崔湜、尚書左丞盧藏用、太史令傅孝忠、僧惠範等皆誅之。兵部尚書郭元振從上御承天門樓,大赦天下,自大辟罪已下,無輕重鹹赦除之。翌,太上皇誥曰:’朕將高居無為,自今後軍國刑政一事以上,並取皇帝處分。”開元四年夏六月甲子,太上皇帝崩於百福殿,時年五十五。秋七月己亥,上尊諡曰大聖貞皇帝,廟曰睿宗。冬十月庚午,葬於橋陵。天寶十三載二月,改諡曰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史臣曰:法不一則偽起,政不一則朋黨生,上既啓其泉源,下胡息於奔競。觀夫天后之時,雲委於二張之第;孝和之世,波注於三王之門。獻奇則除設盈庭,納賄則斜封滿路,鹹以進趨相軌,利是圖,如火投泉,安得無敗?洎景龍繼統,污俗廓清,然猶投杼於乘輿之間,抵掌於太平之。以至書頻告變,上不自安,宮臣致御魅之科,天子慊巡邊之詔。彼既彎弓而我,我則號泣以行刑。此雖鎮國之尤,亦是臨軒之失。夫君人孝愛,錫之以典刑,納之於軌物,俾無僭,下絕覬覦,自然治道惟新,亂階不作。孝和既已失之,玄真亦未為得。

贊曰:孝和、玄真,皆肖先人。率情背禮,取樂於身。夷塗不履,覆轍攸遵。扶持聖嗣,賴有賢臣。

部分譯文中宗大和聖昭孝皇帝名顯,高宗的第七個兒子,母親是則天大聖皇后,顯慶元年(656)十一月五,在長安出生。第二年封為周王,授命為洛州牧。儀鳳二年(677),改封為英王,改名為哲,授命為雍州牧。永隆元年(780),章懷太子被廢棄,當年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去世,遺詔令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則天臨朝代行國政,改元為嗣聖。嗣聖元年(684)二月,皇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幽在其他地方。這年五月,遷居到均州,不久,又改遷到房陵。聖曆元年(698),召還東都,立為皇太子依舊名顯,當時張易之與弟弟張昌宗暗中圖謀叛亂。神龍元年(705)正月,鳳閣侍郎張柬之、鸞台侍郎崔玄韋、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司刑少卿袁恕己等人定策略率領羽林兵殺張易之、張昌宗,立皇太子代理國政,總領政務,大赦天下。風閣侍郎韋承慶、正諫大夫房融、司禮卿崔神慶等人被捕下獄。二十三,命令地官侍郎樊忱前往京師向太廟陵寢報告。司刑少卿兼相王府司馬袁恕己為鳳閣鸞台平章事。二十四,武則天傳位給皇太子。二十五,李顯在通天宮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惟有張易之、張昌宗的黨羽不在赦免限內。被周興、來俊臣所冤枉陷害者,都讓他們洗雪冤枉。內外文武官員加兩階,三品以上官員加爵位二等,特許天下百姓大宴飲五天。因為幷州牧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有誅殺張易之兄弟之功勞,相王加號為安國相王,晉升任命為太尉,任同鳳閣鸞台三品;太平公主加號為鎮國太平公主,又賜給她實際封户,連先前滿五千户。皇親國戚先前被髮配落的人,讓他們的子孫恢復家族的名冊,仍然量才授予官職爵位。放宮女三千人出宮。二十六,天后遷居上陽宮。二十九,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張柬之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封為漢陽郡公;鸞台侍郎兼檢校太子右庶子、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崔玄韋為試用內史、封博陵郡公;袁恕己同鳳閣鸞台三品,封為南陽郡公;敬暉為納言、平陽郡公;桓彥範為納言、譙郡公:都給予銀青光祿大夫的加官,賜給各人實封五百户。右羽林大將軍、遼國公李多祚晉封為遼陽郡王,賜給實封六百户;內直郎、駙馬都尉王同皎為雲麾將軍、右千牛將軍、琅笽郡公,食邑實封五百户。都賞賜的是誅殺張易之兄弟的功勞。其餘的人分封各有等級差別。上天后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

二月四,恢復國號,依舊為唐。社稷、宗廟、帝王陵墓、郊外祭祀天地、行軍旗幟、服、天地、月、寺廟、台閣、官名,都依照唐高宗永淳年的老例。神都依舊為東都,北都為幷州大都督府,太上老君依舊為玄元皇帝。各州百姓免除今年租税,房州百姓免除徭役三年。改左右肅政台為左右御史台。韋承慶貶降為高要縣尉,房融發配放到欽州。中書令楊再思為户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東京留守;太僕卿、同中書門下三品姚元之由京師外調為亳州刺史。九,封堂兄左金吾將軍、鬱林郡公千里為成紀郡王、左金吾大將軍,實封五百户。命令科舉‮試考‬之人停止學習《臣軌》,依舊學習《老子》。十四,立妃韋氏為皇后,大赦天下,內外官員陪席的人賜給勳位一等,特許羣臣大宴飲三。韋皇后父、已去世之豫州刺史玄貞為上洛郡王,韋皇后母崔氏贈給上洛郡王妃。當初,韓王元嘉、霍王元軌等從垂拱以來都遭到殘殺,這天追認恢復官職爵位,命令具備禮儀改葬,有後嗣的人就令他們承襲官職爵位,沒有後嗣者聽任他們取親族為後人。詔令九品以上官員及朝集使盡力陳述朝政得失,並且舉薦賢良方正直言勸諫的士人。十六,左散騎常侍、譙王重福貶為濮州員外刺史,不主持州郡政事。特進、太子賓客、梁王武三思為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加給實際食封五百户,連先前食邑共一千五百户。十七,右散騎常侍、安定郡王、駙馬都尉武攸暨封為定王,任命為司徒,又增加實際封邑四百户,連先前的食邑共一千户。二十一,皇上前往觀風殿朝見天后。太尉、安國相王李旦堅決請求辭去太尉及知政事,皇上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二十四,國子祭酒祝欽明任同中書門下三品。黃門侍郎、主持侍中事韋安石任刑部尚書,罷免知政事。二十六,各州設置寺、觀各一所,以“中興”作為寺、觀的名稱。二十七,武三思堅決辭去司空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職務,武攸暨堅決辭去司徒和安王的職務,皇上同意了。改封義興郡王重俊為衞王,北海郡王重茂為温王。

三月二,追認恢復已去世之司空、英國公李責力的官職爵位,命令有關官員為他起墳改葬。五,詔令從文明年間以來被殘害之家以及臣屬的所有子孫,都還給他們門第資望和先代官職爵位。那些揚州叛逆黨徒,惟有徐敬業一家不在赦免範圍之內,其餘都饒恕寬免。八,廢除左右司員外郎。那些酷吏劉光業、王德壽、王處貞、屈貞筠、劉景陽等五個人,死了的,他們原來的官爵都應追奪。劉景陽仍然活着,貶為祿州樂單縣尉。丘神責力、來子王旬、萬國俊、周興、來俊臣、魚承曄、王景昭、索元禮、傅遊藝、王弘義、張知默、裴籍、焦仁。。、侯思立、郭霸、李敬仁、皇甫文備、陳嘉言等人儘管已經身死,都應除去官職名籍。唐奉一發配放,李秦授、曹仁哲都改為發配到嶺南邊遠險惡去處。十,中書侍郎兼檢校相王府長史、南陽郡公袁恕己為中書令,兼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詔令曰:“君臣朝拜的次序,貴賤的禮儀很有區別;兄弟間的大小的倫常關係,先後的儀禮也不同。聖人的制度,都由於這條禮儀之道。朕登臨皇帝寶座,地位崇高。背靠南面,向陽而治,雖然接受宗支親族的敬愛;退朝以後,私下會見,仍應用家人的禮節。近代以來,很少人遵循法度,王及公主,被曲折地致以私情,姑姑、叔父的尊貴,卻對子、侄跪拜,違法背禮,令人情悲哀。自今以後,應該聽從改革舊的弊端。安國相王李旦及鎮國太平公主更不能動不動就跪拜衞王重俊兄弟及長寧公主姊妹等人。應該告知宗支親屬,知朕之意。”先前,諸王及公主都因為是皇上親屬而尊貴,天子的兒子,所有姑姑、叔父見他必先行跪拜致禮,若要送書信就稱為啓事。皇上的意思是想和睦親族,故下詔令改革它。十一,衞王重俊上任為洛州牧。王乘四匹馬拉的車,儀仗隊跟從;所有王公以下官員、中書門下五品以上官員及所有親族都來餞行,禮儀非常隆重。送行已畢,賜給物品各有等級差別。十七,因為故世的司僕少卿徐有功執法公平寬緩,追贈為越州都督,並且授予他一個兒子官職。十九,左右千牛衞各設置大將軍一名。撤銷奉宸府官員。以安北大都護、安國相王旦為左右千牛大將軍,每次大朝會內供奉。二十七,改秋天祭祀土神慶豐收為秋天的第二個月。二十九,相王旦在太常廳上,王公諸親前來餞別,衞尉張樂設飲,光祿寺造宴會食物。禮畢,賜百官親屬的物品如同衞王上任洛州牧之儀禮。

夏四月十六,端州之縣尉魏元忠任衞尉卿、同中書門下三品。二十五,左庶子韋安石為吏部尚書,太子賓客李懷遠為右散騎常侍,右庶子唐休王景為輔國大將軍,右庶子崔玄韋為特進、檢校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併兼任都督事,右庶子、西京留守、户部尚書、弘農郡公楊再思為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任都督事,少詹事兼侍讀、國子祭酒祝欽明為刑部尚書:都依照以前主持政事,以上諸人都是中宗在東宮時之舊僚屬。二十六,張柬之為中書令。二十九,追贈已故邵王重潤為懿德太子。同官縣下大雨和冰雹,燕子、麻雀大多凍死,大水沖走淹死居民四百家,皇上派使者發糧救濟。

五月四,將武氏七廟神主遷到西京崇尊廟。東都創立太廟社稷。十,皇上詔令依舊以周、隋為二王后代。十四,封成紀郡王千里為成王。十五,侍中敬暉被封為平陽郡王;侍中桓彥範為扶陽郡王,賜姓為韋氏;中書令張柬之為漢陽郡王;中書令袁恕己為南陽郡王;特進崔玄韋為海陵郡王:以上諸人都授以特進的加官,而罷免知政事。吏部尚書韋安石兼中書令,兵部尚書魏元忠兼侍中。十八,皇后上奏章請求,天下士子和庶民百姓為了母親出殯服喪三年,男子二十二歲為成年,五十九歲可免除徭役。二十五,降梁王武三思為德靜郡王,定王武攸暨為樂壽郡王,河內王武懿宗等十多人都降為國公。二十六,特進、芮國公豆盧欽望為尚書左僕,輔國大將軍、酒泉郡公唐休王景為尚書右僕:兩人依舊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二十八,詔命用鄒、魯城鎮一百户作為太師、隆道公宣尼收取租税食邑的地方,以作為供給祭祀的來源。另外授給孔子後代孫褒聖侯崇基朝散大夫,仍舊允許子子孫孫繼承世襲。

六月九,河北七州大水,漂沒了居住人户。十五,尚書左僕豆盧欽望,任軍國重事中書門下的職務,而且可以共同擔任平章事;檢校中書令韋安石任中書令,兼檢校吏部尚書;檢校侍中魏元忠兼檢校兵部尚書;楊再思兼户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十九,把孝敬皇帝神主附到太廟附祭,廟號義宗,不合乎禮法。二十,洛水猛漲,沖壞茅屋房子二千多家,淹死的人很多。

秋七月四,太子賓客韋巨源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十八,以特進、漢陽郡王張柬之為襄州刺史,仍然不主持襄州事務。

八月一,因為水災,皇上命令文武官九品以上官員盡力提出嚴正的勸諫。河南百姓被水災加倍損害的人免除一年徭役。十七,追認冊封已故趙氏為恭皇后,尊已故孝敬裴氏為哀皇后。二十八,皇上親自把太祖景皇帝、獻祖光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神堯皇帝、皇祖太宗文武皇帝、皇考高宗天皇大帝、皇兄義宗孝敬皇帝神主附祭於太廟。皇后到太廟拜見祖先。三十,皇上駕到洛城南門觀看鬥象。九月五,皇上親自祭祀明堂,大赦天下。止《化胡經》以及婚娶之家如果父母親亡故停止辦喪事而先完成婚禮。允許天下人大聚飲三天。二十一,太子賓客韋巨源為禮部尚書,依舊主持政事。冬十月十七,皇上駕到龍門香山寺。十九,皇上駕到新安,改弘文館為修文館。二十五,魏元忠為中書令,楊再思為侍中。十一月二,加皇帝尊號曰應天,皇后尊號曰順天。六,皇帝、皇后親自晉見太廟,稟告接受徽號之意,大赦天下,賜給臣下大宴飲三天。十三,皇上駕到洛城南門樓觀看潑寒胡戲。二十五,衞王重俊為左衞大將軍,任命為揚州大都督但不到任;温王重茂為右衞大將軍,任幷州大都督但不到任。十一月二十六,則天皇太后去世。

神龍二年(706)正月二十一,皇上護武則天靈駕回京。二十三,吏部尚書李嶠任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侍郎於惟謙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閏二月一,設置公主府官員。十,以特進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三人為滑、氵名、豫三州刺史。二月二十一,刑部尚書韋巨源任同中書門下三品。派遣十個使者巡察風俗。二十二,僧人會範、道士史崇玄等十多人授給官職並封為公爵,以賞賜他們建造聖善寺之功勞。三月一,中書令韋安石為户部尚書,罷免知政事。户部尚書蘇瑰為侍中,京都留守。二,黃霧氣四面堵。唐休王景請求辭官,皇上同意了。七,皇上殺光祿卿、駙馬都尉王同皎。九,洛陽城東七里多地,地如水,旁邊樹木、往來車馬清清楚楚的影子顯現在水中,經過一個多月才滅。這月,大大設置員外官,從京中各司以及各州輔佐官員總計二千多人,超越提拔授給太監七品以上及員外官的一千多人。十九,贈韋后父韋玄貞太師、益州都督。夏四月一,又贈韋玄貞為酆王,玄貞弟四人都賜以郡王爵位。六,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請求辭官,皇上同意了。八,洛水猛漲,破壞了天津橋。

六月六,特進、朗州刺史、平陽郡王敬暉貶降為崖州司馬,特進、亳州刺史、扶陽郡公桓彥範貶為瀧州司馬,特進、郢州刺史袁恕己貶為竇州司馬,特進、均州刺史、博陵郡王崔玄韋貶為白州司馬,特進、襄州刺史、漢陽郡王張柬之貶為新州司馬,都作為員外官安置,長期任職,舊的官職和封的王爵一律奪去。

秋七月五,皇上立衞王重俊為皇太子。二十五,中書令兼檢校兵部尚書齊國公魏元忠為尚書左僕兼中書令,仍然主持兵部事;吏部尚書李嶠為中書令;刑部尚書韋巨源為吏部尚書,依舊是同中書門下三品。二十九,禮部尚書祝欽明被中丞蕭至忠所彈劾。前左散騎常侍李懷遠為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東都留守。九月,祝欽明被貶為青州刺史。一,皇上駕到白馬寺。設置户部侍郎一名。十七,左散騎常侍李懷遠去世。冬十月九,車駕返回京師。二十八,皇上從東都回來。十一月五,大赦天下,跟從皇上出行的文武官員勳位升一等。改河南為合宮,洛陽為永昌,嵩陽為登封,陽城為告成。十八,兼秘書鄭普思犯妖逆之罪發配到儋州,他的黨羽都被殺。十二月九,突厥王默啜入侵靈州鳴沙縣,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率軍擊,官軍大敗,死亡三萬人。不久,突厥進攻原、會等州,擄掠隴右牧馬一萬多匹而去。十四,皇上招募能夠斬默啜的人,封給他諸衞大將軍之職。十六,因為突厥侵犯邊境,京師乾旱,皇上命令減少膳食,撤去音樂。河北大水,大饑荒,皇上命令侍中蘇瑰問救濟。二十六,特進、尚書左僕、兼安國相王府長史、芮國公豆盧欽望為開府儀同三司,依舊任平章軍國重事;尚書右僕兼中書令、主持兵部事、齊國公魏元忠為尚書左僕兼中書令,仍舊兼管兵部事。這年冬天,牛發生瘟疫。

神龍三年(707)正月一是朔,皇上不接受羣臣朝會之禮,因為喪事未到兩週年。十一,因為突厥默啜入侵邊界,詔令招募勇猛之士、武藝超羣者,可自薦,內外羣官各個進獻破滅突厥的策略。十七因為乾旱,皇上親自審查並記錄囚犯的罪狀。三十,派武攸暨、武三思前往乾陵向武則天皇后求雨,不久降雨,皇上大為動、喜悦。

二月二,詔令武氏崇恩廟依舊祭祀,仍舊設置五品的令和七品的丞,其他的昊陵、順陵設置令、丞和崇恩廟一樣。十三,贈予太師、酆王廟號為褒德,陵墓號為榮光,設置六品的令,八品的丞。二十七,改中興寺、中興觀為龍興寺、龍興觀,內外官員不能再説“中興”二字。二十二,皇上駕到安樂公主住宅。三月,吐蕃贊普派遣大臣悉董熱貢獻土特產。這年天,從京師到山嶽瘟疫免費,人民死亡很多。河北、河南大旱災。夏四月十四,以嗣雍王守禮之女兒為金城公主,下嫁給吐蕃王贊普。二十三,皇上駕到薦福寺,特別赦免雍州囚犯。

五月一,左屯衞大將軍兼檢校洛州長史張仁。。為朔方道大總管,以防備突厥。九,突厥默啜殺唐使者臧思言。六月一,有蝕。二十二,姚輼道討擊使、侍御史唐九徵打擊姚州反叛的蠻夷,攻破了他們,俘虜了三千人,於是在當地刻石記功。這年夏天,山東、河北二十多州大旱災,餓死和瘟疫死亡的人數千,皇上派使者賑濟撫卹他們。

秋七月五,皇太子重俊與羽林將軍李多祚等人率領羽林軍一千騎兵中的三百多人,殺了武三思、武崇訓,於是引兵從蕭章門斬關鎖進入。皇上惶恐急速登玄武樓,重俊帶兵到玄武樓下,皇上親自在殿堂前檐下的平台上告訴眾兵不要反叛,眾軍於是散去,皇上殺李多祚。重俊出逃到。。縣,被部下所殺。八,大赦天下。八月十一,改玄武門為神武門,玄武樓改名為制勝樓。二十一,左僕兼中書令魏元忠請求辭官,皇上授給特進的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