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十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范陽漢涿郡之涿縣也,郡所治。曹魏文帝改為范陽郡。晉為范陽國,後魏為范陽郡,隋為涿縣。武德七年,改為范陽縣。大曆四年,復於縣置涿州新昌漢縣名,後廢。大曆四年,復析固安縣置歸義治易縣地,屬涿郡。北齊省入鄚縣。武德五年,於縣置北義州。貞觀元年,與州同省。八年,復置,改屬幽州。分置涿州,又來屬固安漢縣,屬涿郡。武德四年,屬北義州,移治章信城。貞觀元年,省義州,以縣屬幽州,乃移於今治。今治城,漢方城縣地,屬廣陽國新城大曆四年,析置。

薊州開元十八年,分幽州之三縣置薊州。天寶元年,改為漁陽郡。乾元元年,復為薊州。天寶領縣三,户五千三百一十七,口二萬八千五百二十一。至京師二千八百二十三里,至東都一千二十三里。

漁陽後漢縣。屬漁陽國。秦右北平郡所治也。隋為漁陽縣。武德元年,屬幽州。二年,改屬玄州,又分置無終縣。貞觀元年,屬幽州,省無終。神龍元年,改屬營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十八年於縣置薊州,乃隸之三河開元四年,分潞縣置,屬幽州。十八年,改隸薊州玉田漢無終縣,屬右北平郡。乾封二年,於廢無終縣置,名無終,屬幽州。萬歲通天二年,改為玉田縣。神龍元年,割屬營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八年,又割屬營州。十一年,又屬薊州。

檀州後漢亻虒奚縣,屬漁陽郡。隋置安樂郡,分幽州燕樂、密雲二縣隸之。武德元年,改為檀州。天寶元年,改為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舊領縣二,户一千七百三十七,口六千四百六十八。天寶,户六千六十四,口三萬二百四十六。在京師東北二千六百五十七里,至東都一千八百四十四里。

密雲隋縣。州所治燕樂隋縣。後魏於縣置廣陽郡。後廢。舊治白檀故城,長壽二年,移治新城。即今治也。

媯州隋涿郡之懷戎縣。武德七年,討平高開道,置北燕州,復北齊舊名。貞觀八年,改名媯州,取媯水為名。長安二年,移治舊清夷軍城。天寶元年,改名媯川郡。乾元元年,復為媯州。舊領縣一,户四百七十六,口二千四百九十。天寶,户二千二百六十三,口一萬一千五百八十四。在京師東北二千八百四十二里,至東都一千九百一十里。

懷戎後漢潘縣,屬上谷郡。北齊改為懷戎。媯水經其中,州所治也媯川天寶後析懷戎縣置,今所。

平州隋為北平郡。武德二年,改為平州,領臨渝、肥如二縣。其年,自臨渝移治肥如,改為盧龍縣,更置撫寧縣。七年,省臨渝、撫寧二縣。天寶元年,改為北平郡。乾元元年,復為平州。舊領縣一,户六百三,口二千五百四十二。天寶領縣三,户三千一百一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六。在京師東北二千六百五十里,至東都一千九百里。

盧龍後漢肥如縣,屬遼西郡,至隋不改。武德二年,改為盧龍縣,復開皇舊名石城漢縣,屬右北平。貞觀十五年,於故臨渝縣城置臨渝。萬歲通天二年,改為石城,取舊名馬城開元二十八年,分盧龍縣置。

順州下貞觀六年置,寄治營州南五柳城。天寶元年,改為順義郡。乾元元年,復為順州。舊領縣一,户八十一,口二百一十九。天寶,户一千六十四,口五千一百五十七。

賓義郡所理,在幽州城內。

歸順州開元四年置,為契丹松漠府彈汗州部落。天寶元年,改為歸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歸順州。天寶領縣一,户一千三十七,口四千四百六十九。在京師二千六百里,至東都一千七百一十里。

懷柔州所理也。

營州上都督府隋柳城郡。武德元年,改為營州總管府,領遼、燕二州,領柳城一縣。七年,改為都督府,管營、遼二州,貞觀二年,又督昌州。三年,又督師、崇二州。六年,又督順州。十年,又督慎州。今督七州。萬歲通天二年,為契丹李萬榮所陷。神龍元年,移府於幽州界置,仍領漁陽、玉田二縣。開元四年,復移還柳城。八年,又往就漁陽。十一年,又還柳城舊治。天寶元年,改為柳城郡。乾元元年,復為營州。舊領縣一,户一千三十一,口四千七百三十二。天寶,户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在京師東北三千五百八十九里,至東都二千九百一十里。

柳城漢縣,屬遼西郡。室韋、靺鞨諸部,並在東北。遠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西北與奚接界,北與契丹接界。

燕州隋遼西郡,寄治於營州。武德元年,改為燕州總管府,領遼西、瀘河、懷遠三縣。其年,廢瀘河縣。六年,自營州南遷,寄治於幽州城內。貞觀元年,廢都督府,仍省懷遠縣。開元二十五年,移治所於幽州北桃谷山。天寶元年,改為歸德郡。乾元元年,復為燕州。舊領縣一,無實土户。所領户出粟皆靺鞨別種,户五百。天寶,户二千四十五,口一萬一千六百三。兩京道里,與幽州同。

遼西州所治縣也。

威州武德二年,置遼州總管,自燕支城徙寄治營州城內。七年,廢總管府。貞觀元年,改為威州,隸幽州大都督。所領户,契丹內稽部落。舊領縣一,户七百二十九,口四千二百二十二。天寶,户六百一十一,口一千八百六十九。兩京道里,與涿州同。

威化後契丹陷營州乃南遷,寄治於良鄉縣石窟堡,為威化縣,州治也。

慎州武德初置,隸營州,領涑沫靺鞨烏素固部落。萬歲通天二年,移於淄、青州安置。神龍初,復舊,隸幽州。天寶領縣一,户二百五十,口九百八十四。

逢龍契丹陷營州後南遷,寄治良鄉縣之故都鄉城,為逢龍縣,州所治也。

玄州隋開皇初置,處契丹李去閭部落。萬歲通天二年,移于徐、宋州安置。神龍元年,復舊。今隸幽州。天寶領縣一,户六百一十八,口一千三百三十三。

靜蕃州治所,范陽縣之魯泊村。

崇州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隸營州都督。舊領縣一,户一百四十,口五百五十四。天寶,户二百,口七百一十六。

昌黎貞觀二年,置北黎州,寄治營州東北廢楊師鎮。八年,改為崇州,置昌黎縣。契丹陷營州,徙治於潞縣之古潞城,為縣。

夷賓州乾封中,於營州界內置,處靺鞨愁思嶺部落,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二年,遷於徐州。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領縣一,户一百三十,口六百四十八。

來蘇自徐州還寄於良鄉縣之古廣陽城,為縣。

師州貞觀三年置,領契丹室韋部落,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初,改隸幽州都督。舊領縣一,户一百三十八,口五百六十八。天寶,户三百一十四,口三千二百一十五。

陽師初,貞觀置州於營州東北廢陽師鎮,故號師州。神龍中,自青州還寄治於良鄉縣之故東閭城,為州治,縣在焉。

鮮州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奚部落置,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初,改隸幽州。天寶領縣一,户一百七,口三百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