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德州行宮的劉三兒上小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九月,微風中稍帶涼意,齊粟娘捧茶走入了乾清宮上書房,聽得康熙下旨道:“…黃河自清口入海,高家堰無恙,…江南未有大災。河工有成,朕心甚,賞河道總督張鵬翮三眼花翎,升高家堰河丞陳演為清河縣知縣,”頓了頓,言語中微帶笑意:“朕本月南巡。”御船一路過了通州,齊粟娘侍候康熙用了早膳,好不容易得了一會兒空,出了艙房。河風吹拂,吹動了九省漕河邊隋煬帝植下的楊柳,龐大的御船隊順風而下,經天津、滄州、進入山東界內。濕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久歷北京乾燥的齊粟娘很是舒暢。

上了船,隨行的四阿哥、十三阿哥與康熙在一處商議河工,與太子説話的時間也少了。齊粟娘有些納悶,四阿哥平雖是倒向大阿哥,也與太子好,遠不及八阿哥他們壁壘分明,這般行止,實是不太正常。不過,聯想到近來康熙對太子越來越冷的臉,齊粟娘似乎悟出了一些。

不過她這幾卻對太子印象大改,太子隨駕,隨身的女官里正有蕊姑。太子離開座船,到康熙跟前侍候時,齊粟娘和蕊姑時常在一起説話。齊粟娘原是心中愧疚,沒料到蕊姑卻似是知她心思,直言她本是榮妃延禧宮的宮女,太子幼時由三阿哥母妃榮妃撫養,時時過去請安,她早就蒙太子青眼,那太子本就是來尋蕊姑。

齊粟娘大是錯愕,細細看了蕊姑的臉,不似是説謊,又不好再問。再打聽雙虹,雖是無寵倒也平安,心中疑惑,不免收了幾份對太子的厭憎。

漸漸暗了,齊粟娘梳洗後去換班,出門在外,乾清宮人未能全部帶出,她以往只要在門口站着當擺投,如今卻是奉茶、倒水、傳膳、研墨都要幹,雖是有些不習慣,但看着李德全、梁九功、小魏太監忙得腳不沾地,也只有慶幸的份。

今夜康熙只招了十三阿哥上船伴駕,先是談論河工,再説漕運,不免回憶起平三藩,徵噶爾丹,父子倆説得甚是投契,一人做了三四首詩,直讓齊粟娘聽得打瞌睡。

眼看着月上中天,兩人興致正濃,齊粟娘只得將茶水換了一回又一回,待得她第五回從茶水間捧着茶案走向前艙時,正遇上四阿哥上船。她還未行禮,突聽得半聲尖利的女子慘叫,突地又戛然而止,沒得半點痕跡,竟是從太子的座船上傳來。

齊粟娘被叫聲所驚,手上不穩,茶案一歪,將一盅茶打翻在地,一聲脆響,濺濕了四阿哥的鞋面。齊粟娘慌忙請罪,還未出聲,又是一聲含糊的慘叫傳了出來,聲音雖小,卻讓她寒直豎!

齊粟娘顧不得其他,三步並作兩步,奔入了燈火通明的前艙,了幾口氣,看着康熙面帶怒的臉,又是一驚,結巴道:“皇…皇上…”康熙冷着臉道:“你去看看。讓他收斂些。”齊粟娘一愣,卻聽得身後的四阿哥恭敬應聲,轉身便下了船。

齊粟娘面發白,想起太子爺從滄州上船的幾名女子,再想起蕊姑的話,腦中一片混沌,不知誰真誰假。

康熙似被掃了興致,命十三阿哥退下,獨個兒在船艙裏走來走去,面越來越怒,李德全與齊粟娘皆是噤若寒蟬。到得四更天,康熙方才就寢,臨睡前嘆了口氣,讓齊粟娘到御膳房裏下旨,給太子多燉些補湯,又讓李德全過幾到了德州行宮,選些良家女子充入太子後宮。

齊粟娘在回到房中,在牀上輾轉,睡不踏實,第二開始,仍是儘量躲着太子。夜晚的尖叫聲再沒有響起,但過了幾,康熙就寢後,她晚上輪值時,仍是隱隱可聞太子座船上女子哀泣之聲。

太子夜夜折騰,到得德州行宮時,竟是生起病來。康熙便在德州行宮駐蹕。

德州行宮雖是不大,宮室卻也巧。齊粟娘對便殿上兩座十二扇重錦鑲嵌螺甸屏風很是留意,上面刺繡着德州漕運盛景,康熙親自於屏上題詩,“出逢漕中來,入逢漕中去。聯檣密於指,我舟無着處。”並賜了一座到太子西殿,讓他在病中觀賞。未料到太子病勢漸重,康熙下召索額圖來德州侍疾。

齊粟娘在便殿上看着屏風上物態繁華,又見着德州知府李明智領着總承駕之事的豪商一一貢物,一一呈宴,盡是天下南北奇珍,她一門心思全在打聽德州有些什麼本地產物,其中有哪些北販最易獲利,對宮裏的暗洶湧不甚在意。即使如此,聽得康熙召索額圖來德州,也不一驚。

索額圖早已乞休,雖是太子外戚,實無必要招他前來,齊粟娘暗暗偷看四阿哥的臉,卻是古井無波。但齊粟娘見着他緊緊捏着手上佛珠,便知道其心中甚亂。

索額圖從京中趕來後,太子果然甚是歡喜,雖是卧牀也召他陪伴。康熙的臉卻越來越陰沉,齊粟娘在宮中聽到越來越多的言,説太子哭對索額圖,説是曾被下藥毒殺,憂懼不安,索額圖事事替太子拿主意,行止狂悖,便是四阿哥、十三阿哥過去探病請安,也常常被拒之門外。這般過了半月,太子仍是未愈,康熙下旨召河道總督來德州陛見。

,康熙至密貴人王氏宮中就寢,齊粟娘回房安睡,便聽得外頭一陣亂,火把亂晃,“拿要犯!”之聲此起彼伏,齊粟娘從牀上驚起,聽得聲音越越向太*中而去,似是在追捕刺客,不披衣坐起。沒料到她一方下牀,便被人死死撫住嘴,推回牀上。

齊粟娘大吃一驚,左手摸向枕下銅簪,她手指觸到那冰凍的銅簪,心中一穩,便察覺到身旁之人顯是男子,呼重,時時氣,必是受傷,待那男子一開口,齊粟娘便聽出此人竟是太子身邊的劉三兒。

“齊姑娘,你別出聲,否則我們都完了。”劉三兒着氣,低聲道。

齊粟娘知曉如不能穩住他,怕是小命不保,只得點了點頭,劉三兒壓低聲音道:“齊姑娘是十四阿哥的人,奴才是大阿哥的人,還求齊姑娘讓奴才藏一晚,明奴才自有辦法離去,不會帶累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