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陳新甲又面奏了傅宗龍已經今夜馳赴西安的話,然後叩頭辭出。他剛走出乾清門,曹化淳就進來了。

曹化淳向崇禎跪下密奏:”奴婢東廠偵事人探得確鑿,大學士謝升昨在朝房中對幾個同僚言説皇爺同東虜講和。當時有人聽信,有人不信。謝升又説,這是‘出自上意’,又説是‘時勢所迫,不得不然’。今朝臣中已有人暗中議論,反對同韃子言和的事。

“崇禎臉大變,怒氣填,問道:”陳新甲可知道謝升在朝房信口胡説?

“”看來陳尚書不知道。奴婢探得陳尚書今上朝時並未到朝房中去。下朝之後,差不多整個上午都在兵部衙門與眾官會商軍事,午飯後繼續會議。

“”朝臣中議論的人多不多?

“”因為謝升是跟幾個同僚悄聲私語,這事兒又十分關係重大,所以朝臣中議論此事的人還不多,但怕很快就會滿朝皆知,議論開來。

“崇禎的臉更加鐵青,點頭説:”朕知道了。你出去吧。

“曹化淳退出後,崇禎就在暖閣中走來走去,心情很亂,又很惱恨。他並不懷疑謝升是故意機密,破壞他的對”虜“方略,但是他明白謝升如此過早,必將引起朝議紛紜,既使他落一個向敵求和之名,也使後時機來到,和議難以進行。他想明上朝時將謝升逮入詔獄,治以妄言之罪,又怕真相暴。左思右想,他終於拿定主意,坐在御案前寫了一道嚴厲的手諭,説:大學士謝升年老昏聵,不堪任使,着即削籍。謝升應即回山東原籍居住,不許在京逗留。此諭!

每於情緒動時候,他處理事情的章法就亂。他沒有考慮謝升才五十幾歲,算不得”年老昏聵“,而且突然將一位大學士削籍,必然會引起朝野震動,就命太監將他的上諭立即送往內閣了。接着,他傳諭今晚在文華殿召見張若麒,又傳諭兵部火速探明李自成眼下行蹤,佈置圍剿。命太監傳諭之後,他頹然靠在椅背上,發出一聲長嘆,隨即喃喃地自言自語:”難!難!這大局…唉!洪承疇,洪承疇,為什麼不迅速出關?真是可惱!

“在山海衞城西門外大約八里路的地方,在官馬要道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叫做紅瓦店。這裏曾經有過一個飯鋪,全部用紅瓦蓋的屋頂。雖然經過許多年,原來的房子已被燒燬,後來重蓋的房子,使用舊紅瓦只佔了一部分,大部分用的是新的和舊的灰瓦,可是這個村莊仍舊叫做紅瓦店,早已遠近聞名,而且這個地名已載在縣誌上了。從紅瓦店往北去,幾里路之外,是起伏的羣山,首先看見的是二郎山,從那裏越往北去,山勢越發雄偉。在兩邊的大山之間有一道峽谷。沿着峽谷,要經過大約二十里曲折險峻的山路,才能到達九門口。九門口又名一片石,為防守山海關側翼的險要去處。從紅瓦店往南望,幾里外便是海邊。當水退的時候,紅瓦店離海稍遠,但也不過幾里路。就在這海與山之間,有一大片丘陵起伏的寬闊地帶,紅瓦店正在這個地帶的中間。自古以來,無數旅人、腳伕,無數兵將,從這裏走向山海關外,走往遼東去,或到更遠的地方。有些人還能夠重新回來,有些人一去就再也不回來了。特別從天啓年間以來,關外軍事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有很多很多的將士,從這裏出去,就死在遼河邊上,死在寧、錦前線,而能夠回來的也多是帶着殘傷和消沉情緒。紅瓦店這個村莊被過往的人看做是出關前一個很重要的、很有紀念意義的打尖地方。不管是從北京來,從永平來,從天津來,陸路出關,都需要經過紅瓦店,在這裏停停腳,休息休息,再赴山海關,然後一出關就屬於遼東了。

這天早晨,東方才出淡青的曙,樹梢上有疏星殘月,從誰家院落中傳出來雞啼、犬吠。慘淡的月照着紅瓦店的房子和大路,街外的大路上動着朦朧的曉霧。很多很多運送糧食和各種輜重的馬車,騾子,駱駝,從這裏往山海關去。駱駝帶着銅鈴鐺,一隊一隊,噹啷、噹啷的鈴聲傳向曠野,慢地往東去。瘦骨稜梭的疲馬,面有菜的趕車人,也在早晨的涼風和薄霧中,同樣接連不斷地往前走。有時候從曉霧中響起一下清脆的鞭聲,但是看不見鞭子,只看見鞭上的紅纓在黎明的熹微中一閃。鞭聲響過,紅瓦店村中,這裏那裏,又引起一陣犬吠,互相應和。

一會兒,天漸漸大亮了。公雞雖然已經叫了三遍,現在還在斷斷續續地叫個不停。在南邊的海面上,有一陣的曉霧好像愈來愈重,但過了不久,一陣涼風吹過,霧又消散了,稀薄了,出沒有邊際的海的顏。海與遠方的天、雲又混到一起,蒼蒼茫茫,分不清楚哪是海,哪是雲,哪是天空。在這海天蒼茫、分不清楚的地方,逐漸地出現了一行白的船帆。這船帆分明在移動,一隻接着一隻,也許幾十只,也許更多。偶爾曙在帆上一閃,但又消失,連船隊也慢慢地隱進曉霧裏邊。

這時,從山海關西環城中出來了一小隊騎馬的人,中間的一位是文官打扮。當他快到紅瓦店的時候,在馬上不斷地向西張望,顯然是來候一位要緊的人。他策馬過了石河的長橋,奔往紅瓦店街中心來。

當這一小隊人馬來到紅瓦店街上的時候,街旁的鋪板門已經陸續打開,有的店家已經在捅爐子,準備給過往行旅做飯。這位官員下馬後,並不到小飯鋪中休息,卻派出一名小校帶領兩名騎兵繼續往西去。在街南邊有平號的一處民宅,專為從京城來的官員休息打尖之處,俗稱為接官廳。這位穿着五品補服的官員到接官廳前下馬,進去休息。他是河南人,姓李,名嵩,字鎮中,原是一個候補知府,如今則是薊遼總督洪承疇的心腹幕僚,今晨奉洪承疇之命來這裏接一位深懂得軍事、有韜略的朋友。當下他在接官廳裏打了一轉,仍不放心,又走出院子,站在土丘上張望片刻,然後才回進廳來,吩咐準備早飯,並説總督大人的貴客將到,須得準備好一點。

過了大約一刻鐘,一陣馬蹄聲來到接官廳大門外停下。李鎮中趕快站起來,不覺説道:”來了!

“他正要出,卻有一個軍官匆匆進來,幾個親兵都留在大門外。一看不是客人,李鎮中不覺一笑,説:”原來是張將軍!

“這位張將軍和洪承疇是福建同鄉,新來不久,尚沒有正式官職,暫時以遊擊銜在中軍副將下料理雜事。他同李鎮中見過禮後,坐下問道:”客人今天早晨能趕到麼?

“李嵩説:”他是連夜趕路,按路程説,今早應該趕到才是。

“”制台大人急想同這位劉老爺見面,所以老先生走後不久,又差遣卑將趕來。制台大人吩咐,如果劉老爺來到,請在此稍作休息,打尖之後,再由老先生陪往山海關相見。卑將先回去稟報。

“”怎麼要劉老爺先進城去?制台大人不是在澄海樓等候麼?

“”制台大人為選定明一早出關,今想巡視長城守禦情況,所以決定一吃過早飯就到山海關城內,等見了劉老爺之後,即便出關巡視。

“李嵩嘆説:”啊,制台為國事十分勞,一天要辦幾天的事啊!

“張將軍又問道:”這位劉老爺我沒有見過,可是聽制台大人説,目前局面,戰守都很困難,有些事情想跟劉老爺籌劃籌劃。這劉老爺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老先生可知道麼?

“李嵩慢慢地説:”我也只見過一面。聽説,此人在關外打了二十年的仗,遼陽一仗①幾乎全軍覆沒。他衝出重圍,仍在遼東軍中,總想有所作為。不意又過數年,局面毫無轉機,他忿而回到關內。從此以後,他對遼東事十分灰心,在北京每與人談到遼事,不免慷慨涕。他曾屢次向朝廷上書,陳述救遼方略,但是朝廷並不採納。朝廷上的門户之爭是那麼烈,他已經看透,無能為力,後來就隱居在西山一個佛寺裏邊,聽説是卧佛寺,在那裏註釋兵法。我們總督大人離北京以前,偶然到卧佛寺去,遇見了這位劉老爺,平已聞其名,一談之下,頗為傾心。此後就幾次約他到北京城內公館裏住下深談,每次都談到深夜。總督大人幾次請劉老爺來軍中贊畫軍務。這位劉老爺執意不肯,説是他已經年過花甲,對國家事已經灰心。最近因為咱們大人就要出關,卻解錦州之圍,特意寫了一封十分懇切的書信派人送往劉老爺處,邀他務必來山海關一晤,商談今後的作戰方略。劉老爺這才答應前來。幾天前已經從北京起身了,天天向這裏趕路,前天到了永平,聽説我們大人明天就要離開山海關,就只好夜趕路。

“①遼陽一仗--此事發生在明熹宗天啓元年三月。明軍先失瀋陽,繼失遼陽。”哦!原來是這麼重要啊,難怪總督大人今天天不明就起來,連連問派人去接沒有。我們説,李老爺已經去了。立刻又派我來,真是巴不得馬上跟他見面。

“正説着,外面又是一陣馬蹄聲。他們停了談話,側耳諦聽。李嵩向僕人説:”快看看!是不是客人到了?

“一月以前,洪承疇從永平來到山海關,他的行轅就紮在山海關城外靠着海邊的寧海城中。這裏是長城的盡頭,寧海城就緊挨着長城的東端。它一邊臨海,一邊緊靠長城,是為防守長城和山海關而建立的一個軍事堡壘。洪承疇因為山海關城內人馬擁擠,所以將行轅移出來,設在寧海城中。現在寧海城的民房都佔盡了,官房也佔盡了,仍然不夠住,又在城內城外搭起了許多軍帳。他的制標營有兩千五百名騎兵和步兵,大都駐紮在寧海城內外,也有一部分駐紮在山海關的南翼城。他自己近來不住在他的制台行轅,卻住在澄海樓中。這澄海樓建築在海灘的礁石上,沒有水的時候,樓下邊也有水,逢到漲,兼有東風或南風,更是波濤洶湧,拍擊石基,飛濺銀花。然而波濤聲畢竟不像城內人喊馬嘶那麼嘈雜,也不是經常都有,所以他喜歡這個地方多少比較清靜,且又縱目空曠,中午也很涼。從澄海樓到寧海城相隔大約不到半里路,有橋樑通到海岸。橋頭警戒很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在澄海樓的東邊、南邊、西邊,不到五十丈遠,有一些帶着槍炮和弓弩的船隻拱衞着這個區。更遠處約摸有一二里路,又是好多船隻保衞着澄海樓向海的三個方面。

半個月來,從洪承疇的外表上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他照舊治事很勤謹,躬親簿書,每黎明即起,半夜方才就寢,但他的心中卻埋藏着憂慮和苦悶。他之所以離開行轅,住在澄海樓,也可能與他的內心苦悶有關。但是他自己不肯一點心思,僅是幕僚中有人這麼猜想罷了。

那天五更時候,從海面上湧來的一陣陣海濤,拍打着澄海樓的石基,澎湃不止。洪承疇一乍醒來,知道這正是漲時候,而且有風。但睡意仍在,沒有睜開眼睛。他忽然想着幾樁軍戎大事,心中煩惱,就不能再睡了。趕快穿衣起來之後,他不願驚動僕人,輕輕開門走出,倚着欄杆,向海中-望。海面上月蒼茫,薄霧動,海一個接着一個,真是後推前,都向着澄海樓滔滔湧來,衝着礁石,打着樓基。在海邊有很多漁船,因為風剛起,還沒有起錨出海。警戒澄海樓的幾隻炮船,在遠處海面上隨着燈火上下。在這幾隻炮船外面,可以看見向遼東運送軍糧的船隊,張滿白帆,向着東北開去。這時寧海城和榆關城中號角聲起,在號角聲中夾着雞鳴、犬吠、馬嘶。大地漸漸地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