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九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淡黃的斜陽照着桅檣如林的汴河,照着車馬行人不斷的州橋①。這橋在小紙坊街東口,橫跨汴河之上,在宋朝名叫天漢橋。因為這橋建築得拱如玉帶,高大壯觀,水面又低,船過不必去桅,汴梁人士喜歡在此賞月,遂成為汴梁八景之一,即所謂“州橋明月”現在有一個大約三十八九歲的矮漢子從小紙坊街出來,右腿微跛,正要上橋,忽然遇見河南按察使坐着綠呢亮紗八抬大轎,差役執事前導,前護後擁,面而來,一路喝道上橋。他就趕快向路北一閃,躲入石牌樓旁邊的開封府惠民局的施藥亭內。這一起轎馬官役正要過完,有一走在後邊的官員身穿八品補服,向施藥亭中望了一眼,忽然勒住絲繮跳下馬來,向矮漢子一拱手,笑着問道:“宋先生,在此何干?”①州橋--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開封被淹毀後,汴河淤填,久州橋遺址不存。

矮漢子趕快還禮,説:“適才登門叩謁,不期大駕隨桌台大人因公外出。可是去相國寺拈香祈雨麼?”

“非也。今是周王府左長史王老爺五十生,臬台大人與各衙門大人前去拜壽,留下吃酒,如今才回。我上午就隨侍臬台大人前往周府,又使老兄枉駕,恕罪,恕罪。”

“哪裏,哪裏!魯老爺太過謙了。”矮子趨前一步,小聲問道:“數前奉懇之事,可有眉目?”

“敝衙門中幾位辦事老爺,似可通融。但此案關係重大,恐怕還要費些周折。”

“魯老爺何時得暇,山人登府叩謁,以便請教?”

“台駕今晚來吧。賤妾大前天生了一個小子,請兄台去替他批批八字。”矮子連忙作揖,滿面堆笑説:“恭喜,恭喜。山人今晚一定登府叩賀,併為小少爺細批八字。”這位八品文官匆匆上馬,追趕轎子而去。矮子走上州橋,一則從對面擁來一羣災民,二則他心中有事,他沒有停下來眺望汴河景,就沿着一邊石欄板走過橋去。這橋東頭有一座金龍四大王①廟。矮子剛過廟宇不遠,看見兩個後生正在爭吵,一個是本地口音,一個是外鄉口音。外鄉人是個江湖賣藝的,肩上蹲着一隻小猴子,裏彆着一條九節鋼鞭,手裏牽着一隻小狗,提着一面小鑼。爭吵幾句,本地後生突然刀砍去,外鄉後生拋掉小狗,用九節鋼鞭抵擋。本地後生步步進,外鄉人卻只是招架,並不還擊。本地後生越發無賴,揮刀亂砍不停。街上圍了一大片人,但沒人敢上前勸解。矮子從小飯鋪中借一鐵燒火,不慌不忙,架開刀,又喝住了本地後生。但本地後生是個潑皮,怪他多管閒事,又欺他是個矮子,又是個瘸子,飛起一腳向他踢來。他把身子一閃,躲開這一腳,卻隨手抓住對方踢起的腳後跟向上一掂,向前一送,這潑皮後生仰面朝天,跌出五尺以外,引得圍看的人們鬨然大笑。潑皮從地上掙扎起來,又羞又惱,搶上一步,對矮子揮刀就砍,恨不得將矮子劈為兩半。矮子將燒火隨手一舉,只聽鏗鏘一聲,火星飛迸,將刀擋開一旁。他並不趁勢還擊,卻滿不在乎地説:“這下不算,請再砍兩下試試。”潑皮儘管震得虎口很疼,還是不肯罷休,重新舉刀砍去。鋼刀尚未落下,忽然一個擠進來的算卦先生喝道:①金龍四大王--相傳宋朝人謝緒於宋亡後投水而死,成為河神。明太祖造謠説,他同元兵在徐州以東呂梁湖打仗時,謝緒幫助他戰勝敵人,遂封謝緒為金龍四大王。開封臨近黃河,故明代對所謂金龍四大王較為信,至清代亦然。

“住手!不得無禮!”等候潑皮遲疑着將刀收回,算卦先生又説:“這是宋獻策先生,綽號宋矮子,三年前曾在汴梁賣卜,江湖上十分有名,你難道就不認得?他是好意勸架,你怎麼這樣無禮?”潑皮後生已經領教了這位瘸矮子的一點本領,聽了算卦先生王半仙的介紹,雖然他不大知道宋獻策的大名,卻也明白此人有些來頭,鬆了勁,把入鞘中。但因他餘怒未息,咕嘟着嘴,並不向宋獻策施禮賠罪。宋獻策似乎並不生氣,對潑皮後生説:“這位玩猴子的後生為混口飯吃,離鄉背井,來到汴梁,人地生疏。你有本領何必往外鄉人身上使?欺負外鄉人算不得什麼本領。”他又對玩猴子的後生説:“強龍不壓地頭蛇,你何必同他爭吵?以後遇到本地潑皮後生休惹他們。寧可自己少説幾句,忍受點氣,吃個啞巴虧,不要打架鬥毆。不管傷了人傷了自己,如何轉回家鄉?”玩猴子的後生十分,深深一揖,説聲:“多謝先生!”牽着小狗轉身離開。宋獻策趕快把他叫住,問道:“你可是從陝西來的?”

“不是。我是閿鄉縣人,同陝西搭界。”

“啊,你走吧。聽你的口音好像是陝西人。”玩猴子的後生又向宋獻策打量一眼,望州橋而去。潑皮後生的怒氣已息,自覺沒有意思,對王半仙和宋獻策一拱手,轉身走了。王半仙向宋獻策説道:“數前聽説兄台自江南迴來,但不知下榻何處,無緣趨訪,不期在此相遇!仁兄住在哪家客棧?此刻要往何處?”

“如今弟沒住客棧,在鵓鴿市一位友人家中下榻。剛才從臬台衙門看一位朋友回來,此刻要往相國寺找一個人。”

“倘若無要事急着料理,請移駕光臨寒舍一敍如何?”

“弟確有俗事在身。今已晚,改再專誠奉訪。”王半仙今的生意不好,並不強留獻策。獻策將燒火還給飯鋪,同王半仙拱手告別而去。

一連三天,有一個陌生人每天都去鵓鴿市他的寓所找他,偏偏他為着牛金星的事奔走託人,總不在家。這個陌生人既不肯留下姓名,也不肯説出住址,只知道是一個魁梧漢子,年紀大約在二十五歲上下,帶着陝西口音。起初他以為是陝西商人慕名來找他算命看相,並不在意。今中午他回到寓所,卻聽朋友大嫂言講:這個人上午又來了,説明是有人託他帶給他一封重要書信,非當面不肯呈。這個人還説出他新近從陝西來此,從今起每天下午在相國寺打拳練武,賣跌打金創膏藥,説不定三天後就要離開。獻策簡直如墮五里霧中,猜不透是怎麼回事。遍想陝西方面,他沒有一個好友;江湖上雖有幾個人,不過是泛泛之。什麼人給他寫的書信?而且是重要書信?為什麼託一個江湖賣膏藥的人帶來,連姓名住址都不留下?如此神神鬼鬼,卻是何故?午飯後,他去撫台衙門和臬台衙門一趟,如今趁着太陽未落,要去相國寺找一找這個江湖賣膏藥的。州橋離相國寺不遠。不要一頓飯時候,宋獻策就來到相國寺了。

説起相國寺,在我國可是大大有名。這地方原是戰國時代魏國的公子無忌(即信陵君)的住宅。北齊時在此處建成一座大寺,稱做建國寺。唐睿宗①時將廢寺重建,為紀念他自己是以相王入繼大統,改名相國寺,所以直到崇禎十五年大水淹毀之前,山門上還懸着睿宗御筆所書“大相國寺”匾額。寺門前有大石獅子一對,三丈多高的石塔兩個;院內殿宇巍峨,神像莊嚴,院落甚多,僧眾有二三百人。每燒香的和遊玩的多得如趕會一樣,肩摩踵接,人聲雜沓。院中有説書的、算卦的、相面的、玩雜耍的、打拳賣藥的…百藝逞能,九畢備。過了地藏王殿的後院中還有賣吃食等項僧人,專供過往官員、紳士及大商人在此經常擺酒接,歌舞追歡。所以這相國寺雖繫有名禪林,卻非清靜佛地。

①唐睿宗--名李旦,中宗之弟,武后時封為相王;在位二年,禪位於其子隆基,即玄宗。

宋獻策一路想着心思走來,不覺到了山門外右首的石獅子前邊,忽聽有人叫道:“那不是宋先生麼?”宋獻策轉過頭去一看,喜出意外,慌忙前去施禮,説道:“啊,大公子,沒想到在此地拜晤金顏,真是有幸!幾天前,弟聽説公子已回杞縣,正擬將俗務稍作料理,即往杞縣尊府叩謁,不想大公子也在開封!”這位公子拉着宋獻策的手説:“弟上月拜家岳母湯太夫人之壽,來到汴梁住了半個多月。回去之後,因為紅娘子的一件事情,於前天又來汴梁。”

“可是那個跑馬賣解,以繩技馳名江湖的紅娘子麼?她出了什麼事?”公子笑一笑,説:“正是此人。事情很可笑,此處不便細談。老兄,古人云一不見如三秋,此言不虛。與兄上次握別,彈指三年,不勝雲樹之思①。常記與兄酒後耳熱,夜雨秉燭,縱談天下大事及古今成敗之理,高議宏論,時開茅。雖説三載睽違,魚雁鮮通,然兄之音容笑貌,時時如在左右。兄何時駕返大梁?”①雲樹之思--見本書第一卷第621頁註釋。

獻策答道:“弟來此已有十天,上次與公子話別,原以為不久即可重瞻風采,不想弟萍蹤漂,行止靡定,竟然一別就是三載。公子説別後不勝雲樹之思,彼此一理。”公子説:“賤僕牽有兩匹牲口在此,請兄現在就一同上馬,光臨敝寓。晚上略治菲酌,為兄接風,並作竟夕之談,如何?”獻策説:“弟此刻要到寺內找一江湖朋友,並已約定晚飯後去臬台衙門見一位朋友商談一件急事,今實不能到尊寓暢敍。明上午請公子稍候,一定趨謁。公子仍在宋門大街下榻?”

“還是那個地方。你我不用客氣,明弟在敝寓恭候,務望光臨!”

“一定趨謁,並有一事奉懇公子相助。”

“何事?”宋獻策見左右圍了許多閒人看他同公子説話,還有成羣的災民圍過來向公子求乞,不便將事説明,回答説:“談起來話長,明慢慢奉告吧。德齊二公子現在何處?”

“舍弟一同在此。他也常常提到老兄,頗為思念。方才我們同來相國寺拜謁圓通長老,他因有事先走一步。”

“弟半年前聽説圓通長老在嵩山少林寺閉關①,何時來到這裏?”①閉關--有些較有地位的和尚為要靜修佛法,獨居一小院中,以三年為期,不與外界往來,叫做閉關。

“圓通長老於上月閉關功滿,因周王殿下召他來主持一個‘護國佑民、消災弭亂、普救眾生法會’,於前來到開封。長老年高,一路風霜,身體略不適,故今尚未進宮去朝見周王。弟三年前曾許諾將家藏一部唐寫本《法華經》贈他,特偕舍弟前來探候,並將《法華經》送上。老兄明上午可一定光臨敝寓,愈早愈好!”

“一定,一定。”宋獻策與公子拱手相別,望着公子同僕人上馬,奔上寺橋①,才轉身往山門走去。一位在東邊石獅子與山門之間擺拆字攤的朋友站起來對他拱手問道:①守橋--明代開封人對相國寺橋的簡稱。橋在相國寺山門外東邊不遠地方。

“獻策兄,同你説話的這位公子是誰?”獻策回答説:“這是杞縣李公子。”

“有一位李公子名信表字伯言的可就是他?”

“正是這位李公子。”

“啊!久聞他的大名,果然英俊瀟灑,談吐快,雖繫世家公子,卻無半點紈褲習氣,倒是一位極其熱情的人,弟有一位窮親戚是杞縣人,常聽他説李公子最喜歡賙濟窮人,救人之急。一身文武雙全,就是淡於功名,也不喜歡與官府來往。”宋獻策因見天不早,只怕找不到那個賣膏藥的,便不再説話,拱手一笑,匆匆進了山門。山門裏邊,甬路兩旁有擺攤子算卦的、看相的、揣骨的、代寫書信和庚帖的。這些江湖上人,有的是三年前就在此擺攤子,同宋獻策認識,趕快站起來拱手招呼,讓他坐下敍話。獻策因為有事在身,對這些泛泛之的江湖人都只笑着拱手還禮,隨便寒暄一二句,並不留步,匆匆地登上二門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