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章第七章如今以釣魚台和玉淵潭為中。東以三里河西岸為界,向南去也以小河的北岸為界,在大約方圓三四里內,都成了大順皇上駐蹕的地,將許多居民強行趕往別處,實在無處可去的人都不許隨便出門,還必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貼在門額上。倘若是居住在大路旁邊的人家,還得在門口擺一張方桌,桌上供一個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牌位前放着香爐。御營有三千騎兵,跟隨御營一起的一部分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文武官員(一部分留在長安),以及眾多的親兵。奴僕和廝役之類,步騎合計約有五千人之眾。釣魚台和玉淵潭一帶的房屋遠不夠用,所以李強和吳汝義率前隊騎兵和騾馱子來到以後,除立刻派將士們佔領公私房舍,驅趕居民和閒人,進行清掃之外,又在較空曠的地方搭起了許多軍帳,清掃和整治了通往行宮的道路。凡是要緊的路口和“行宮”的周圍,都派了兵士警戒。一座最大的宅子,算作大順皇帝的行宮,其餘一處較好的宅子,作為牛丞相和丞相府官員們的駐地。另外,在三里河河岸上有一處叫做李皇親花園的地方,作為正副軍師和軍師府官員們的駐地。
李自成來到了釣魚台“駐蹕”的地方,吳汝義同李強跪在道旁恭。然後,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官員們都由吳汝義派人分別帶到各自駐地休息,只留下劉宗
。牛金星、宋獻策、李巖護送李自成進入行宮。這地方在金朝是皇帝常來遊玩釣魚的地方,金亡後此地荒廢。到了元朝中葉,被一姓丁的達官買去,重加修繕,增加了許多亭台樓閣,曲徑迴廊,假山池塘,水榭船塢,成為有名的丁家花園,所以又名花園村。明朝兩百多年中,此地幾次更換主人,丁家花園的舊名依然保存。經過兩進院落,到了第三進院落,正中坐北朝南有五間大廳,前有捲棚,左右各有五間東廡和西廡,大廳正中安設有臨時御座,是一張雕花檀木太師椅,上蒙黃緞繡花椅披。前有一張八仙桌,掛黃緞圍幛。稍前一點,左右擺着兩行較小的太師椅,帶有藍緞繡花椅墊和椅披,以備文武重臣在御前會議時使用。因為按“五德終始”學説,大順是“水德王”
尚藍,所以除黃
為皇家專用服
之外,官民應該以藍
為上。
李自成在御座上坐下以後,牛金星等正要叩頭行禮,被他用手勢攔住。他命大家坐下,隨即向吳汝義問道:“杜勳在哪裏?”吳汝義躬身回答:“臣為他準備了五座軍帳,在會城門①那個方向,離此不過三里多路,旁邊有一小街,還有一片松林可以繫馬,也可避風。文諭院諸臣也暫時在那兒宿營。”①會城門--金朝遷都北京,改稱中都。金主亮擴大城垣,周75裏,大部分在元、明、清北京的西南。會城門是金中都三座北門之一,今留下一個街道名稱,位於復興門外大街西面。
“速命人前去,叫杜勳趕快休息用膳,等候孤召見他有話要問!”
“遵旨!”李自成又望着牛金星等人説:“諸位今整
鞍馬勞累,風塵滿身,現在各回駐地休息。既然杜勳願意進城去勸説崇禎讓位,孤認為這是一件大事,不妨一試。你們先回駐地,等候孤在一更後傳諭你們前來,商議大事。”牛金星等行禮退出以後,李自成由隨駕奴僕替他打去身上塵土,濯洗梳頭,然後用膳。晚膳後,他在雙喜和一羣親將的護衞下,在行宮大院中各處走走。他走上行宮西南角的釣魚台,向開闊的荒池①中望了一陣。月亮已在東邊冉冉地上升了,照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這正是北京一帶青蛙出土後開始求偶繁殖的季節。不論是池中池邊,到處蛙鳴不斷,互相應答;不時還有魚在水面潑刺一跳,同時白光一閃。李自成命雙喜差幾個傳宣官分頭傳諭幾位重要大臣速來議事,同時也傳諭杜勳前來。對雙喜吩咐之後,他在心中興奮地説道:①荒池--釣魚台和玉淵潭地萬,到清朝乾隆年間才受到皇家重視,利用它的水源充足,將港汊紛亂的荒池浚為小湖,增加了建築。
“到北京城下‘駐蹕’在這個好地方,果然是‘水德’應運,並非偶然!”將到二更時候,李自成知道劉宗、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巖已經來到,正在行宮前院的東廡等候召見,他吩咐雙喜派人宣召社勳前來,隨即回到行宮大廳(此時稱為行宮正殿),在正中御座上坐下。劉宗
等魚貫進殿,向他行叩頭禮。他命他們在旁邊椅子上坐下。劉宗
直接往一張椅子上一坐,但牛、宋和李巖三人卻恭敬地躬身謝座之後,才敢落座。李自成問道:“杜勳説他願意進城勸崇禎…”李自成的話未説完,忽然從
成門附近的城頭上傳來一連三響大炮聲音。大家不覺詫異,側耳諦聽一陣,卻又寂然。宋獻策笑着説道:“這是三響空炮,只裝火藥,不裝炮彈。”李自成問道:“城上知道孤的御營在此,放空炮是何意思?”宋獻策正要起身回答,忽然劉宗
向簾外叫道:“來人!”立刻有一將領掀簾而人,到他的面前垂手肅立,等候吩咐。劉宗
説:“速去三里河東岸,向我軍炮兵傳令:要回敬城上三炮,着實地打,叫守城的太監和百姓嘗一嘗我們的炮兵厲害!”
“遵令!”李自成重新向軍師問道:“獻策,城上放空炮是何意思?”宋獻策恭敬地起身回答:“必是守城太監看見有大官奉旨來成門一帶巡城,太監們故意施放三響空炮,以為敷衍,並非實意守城,也不敢與我為敵,惟恐傷了城外義軍。”牛金星也站起來説:“古人説,國家存亡,視乎民心。崇禎到了今
,不僅民心失盡,連他豢養的家奴①也變心了。自從我義師過了大同,沿途重鎮的守將②和監軍太監無不望風
降。方才守城太監放空炮三響,實是守城太監已經變心,有了獻城之兆。”①家奴--明朝皇帝和藩王都有太監,視太監為家奴。
②鎮--明代的軍事名詞,駐重兵防守的地方叫做鎮,略如現代的所謂軍區。一鎮的軍事長官一般是總兵或副總兵(又稱副將),稱為鎮將。
李自成笑着説:“原來也想到北伐幽燕,必會馬到成功,卻沒有料到奪取北京竟是如此容易!”牛金星説:“此所謂天命攸歸。倘不戰而克北京,聲威所及,江南定可傳檄而定。”李自成點頭説:“你説的是。據孤看來,破了北京之後,江南定可傳檄而定,雖有戰爭,但可以不煩血戰。”他停一停,忽然問道:“杜勳進宮去向崇禎勸降,倘若所謀不成,會遭殺身之禍,連他一家人也將被斬。他為何要冒這樣大險?”牛金星迴答説:“也許他算計崇禎不會殺他。”説話之間,架設在三里河東岸的大炮響了。大家諦聽,每隔片刻一炮,連續放了三炮,不但聲震大地,而且炮彈聲在天空隆隆地向遠處響去。
宋獻策笑着説:“這才是真正放大炮,炮彈越過城頭,落入城內很遠,足以震懾敵膽。”李雙喜進來,跪下向皇上稟奏:“杜勳已經來到,等候召見。”李自成點點頭,輕聲吩咐:“傳他立刻進殿!”李雙喜到門口對侍衞吩咐一句,隨即有兩個傳宣官齊聲高呼:“傳社勳進殿!”過了片刻,杜勳小心翼翼地躬身進殿,在李自成的面前跪下,叩了三個頭,尖聲説道:“奴婢臣杜勳叩見皇上!”明朝太監在皇帝面前本來都是自稱奴婢,但今天杜勳對李自成自稱“奴婢臣”加了一個“臣”字,事前在心中費了一些斟酌。他依恃自己在宣府重鎮的監軍身份降,又寫信勸居庸關鎮守太監杜之秩出關
降,對新朝是立了大功之人,將來理應受新朝重用,所以在“奴婢”後加以“臣”字,如果大順皇上默然同意,以後就會使大太監們在皇上面前的地位提高一步。李自成對杜勳的這種細微用心完全不懂,但是在一個要緊問題上他並不含糊。他沒有叫杜勳平身,也沒有叫他坐下,更沒有親切地稱他一個“卿”字。他問道:“杜勳,孤剛才聽牛丞相説,你願意進宮去面勸崇禎讓位,可是真的?”
“是的,皇爺。如若崇禎願意讓位,一則皇爺有揖讓而得天下之美名,二則京師臣民可以免遭戰火之苦。”
“你看崇禎願意讓位麼?如他情願讓位,孤不惟將保其不死,還將優禮相待,仍然世世富貴。你想他能夠讓位麼?”
“如今崇禎困守空城,孤立無援,朝野上下無一可用之人,不讓位則有亡國滅族之禍,讓位則雖然亡國,卻能使一家命保全,安享富貴。奴婢臣原是崇禎皇帝的親信內臣,只要能夠進宮,面見舊主,痛陳利害,
涕苦勸,使崇禎皇爺知陛下神武寬仁,四海歸心。他能聽勸説很好,如不聽從,也不誤陛下攻城。而且奴婢臣進城一趟,還可以對守城太監説知情況,動之以禍福,勸他們開門獻城,
接陛下。”李自成心裏想道:“這廝真會説話!”隨即又望着杜勳問道:“孤聽説崇禎平生剛愎自用,
情暴烈,隨意誅戮大臣。你去勸他讓位,不害怕他會殺你?”
“奴婢臣有弟弟和侄兒全家在京居住。崇禎皇爺一怒之下,不僅會將奴婢臣殺死,而且會殺奴婢臣全家十口。不過古人有言:‘不入虎,焉得虎子。’奴婢臣一心要為陛下效犬馬之勞,成陛下得天下於揖讓之美名,甘冒粉身碎骨與全家誅戮之禍,在所不辭。”
“你打算何時進城?”
“明上午巳時進宮,不論勸説結果如何,下午一定回來。倘若明
下午奴婢臣沒有消息,必是被崇禎皇爺殺了,請陛下大舉攻城。”
“好吧,你進城去吧。明下午,孤等候你的回話。”杜勳叩頭退出以後,李自成對杜勳為何如此甘冒殺身之禍,心中終覺納罕,便向牛、宋等人問道:“明月杜勳進宮去勸説崇禎讓位,有幾分成功希望?”宋獻策回答説:“以微臣看來,崇禎不是個軟弱之人,倘不能逃出北京,便無路恢復江山,他必會以自盡身殉社稷,斷無怕死讓位之理。”李自成又問:“崇禎的秉
脾氣,杜勳完全知道。他獻出冒死入宮勸降之計,用意何在?”宋獻策沒有回答,李巖也沒有做聲。牛金星恭敬地起身説道:“杜勳為何甘冒殺身之禍,臣亦不得其解。然我軍一二
內必克北京,杜勳入宮不成,無礙大計,我們明
只准備好進城諸事可矣。”李自成又説:“捷軒,北京無人肯替崇禎守城,眾心已散,破城後應行諸事,你可準備好了?如何先破外城,再破內城,進城後各營分駐何處,都得事先決定,免得臨時紛擾。還有,如何逮捕明朝六品以上官員,嚴厲追贓,你也得準備好啊!”劉宗
還不習慣在李自成面前每次説話都趕快起立,躬身垂手。他坐在椅子上大聲説道:“請皇上放心。臣已經與軍師準備好啦,明
是三月十八,先破外城,三月十九
再破內城。幾個月前我軍已有許多細作進入外城,扮做各
江湖中人,小商小販,小手藝的,釘盤子釘碗的,骨路鍋的①”他們同城內的窮苦百姓多有暗中接頭,同住在廣寧門②內的回回也有串連,原來已經説就,只等大軍圍城,住在廣寧門內的窮人們就打開城門,放我們大軍入城。先破外城,內城人人膽寒,守城的太監們也會獻出城門。杜勳願意去勸説崇禎讓位,讓他去吧,其實,這好比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①骨路鍋的--專業補鐵鍋的手藝人。用焊接法補鍋。在豫陝一帶叫做骨路鍋。宋時的江南一帶也有這個詞兒,(見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大概是從中原傳去的。”骨路“作為兩個音素,反切就是”錮“字。
②廣寧門--北京的外城修建於明代中葉,西門稱廣寧門。清代中葉後,改名廣安門。
李自成哈哈大笑,幾位大臣也陪着他綻開笑顏,但是除劉宗外,大臣們都沒有敢笑出聲來。劉宗
突然説道:”皇上,今天下午我一到
成門外軍營,就聽將領們稟報,廣寧門的守城軍民前兩天已經同我們的細作接頭,有意等大軍圍城之後開門
降。
“李自成問:”何時開門降?
“”只説十八開門
降,時間未定。昨天城門已閉,內外不通,沒有繼續接頭。
“李自成沉説:”獻策原來佔了一卦,十八
如有微雨,外城可破;破了外城之後,十九
黎明可破內城。要設法催促守城軍民早點開門
降才好,獻策,有辦法麼?
“宋獻策回答説:”數月以來我軍進入北京的各各樣細作,均由劉體純親自派遣,有的就住在廣寧門內,早已同居民混在一起,那回回中也有我們的人,以賣羊
串兒為幌子,已經有半年多了。只因滿洲和山海關兩方面情況不明,使臣與林泉放心不下,已經命劉體純率他小劉營前往通州,刺探滿洲和山海關消息。臣馬上差飛騎迫劉體純回來,*他連夜商量,必須想辦法與城內互通聲氣,催促廣寧門守城軍民,務必在明
打開城門,放我大軍進城。
“劉宗忽然大聲説:”有了!有了!不用叫二虎回來,我有辦法叫廣寧門的守城軍民人心瓦解,趕快開門
降,不勞我軍攻城。
“李自成心中一喜:”捷軒你有何辦法?
“”我自然有辦法,暫不説出。
“劉宗轉望兩位軍師,説道:”獻策、林果,走,跟我到廣寧門外看看!
…
陛下,你安心休息。我同兩位軍師到廣寧門外看過之後,連夜準備,明天一早進宮向你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