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在他的大帳中。
“馬伕頭兒笑道:”既然闖王在他的帳中,你就衝進去把你的緊急事情當面一説,不就完了。
“王長順沒有回答,從地上抓起一柴火,慢慢地掐着,一截一截掐斷。那馬伕頭兒不曉得他的心事,又説道:”我還記得,在商洛山中,石門谷杆子叛變,你跑去見闖王,被李強擋住了路,你大吵一頓,推開李強就往裏衝。那時闖王正在睡午覺,聽見吵鬧,連鞋子都穿不及,就出來將你請進去,還把李強罵了一頓。你今天怎麼啦?哼,別人不讓你進,你就不敢進了!
“王長順罵道:”你懂個!如今不是當年了。
“説罷,他不理這個同伴,就同身邊的老農民談起話來。
這個農民姓趙,住在閻李寨西北二十里左右的一個村莊裏。他原是一個老河工,每年帶着一批農民到黃河堤上搶險修堤。今年因為打仗,官府自然沒有力量去過問黃河搶險的事。義軍將領都是陝西高原上的人,不曉得黃河險情的關係多麼重大,所以也沒有認真去管。往年每到這個時候,開封附近一帶,少則幾萬人,多則十幾萬人上堤搶險。而且從天就開始準備了搶險的各種物料。今年天全沒準備,現在堤上也只有少數民工和少數義軍的巡邏人馬。應該備用的各種搶險用具只是馬馬虎虎地備了一點。昨天王長順在向百姓買草料時遇見了這個老趙,談起黃河的險情,王長順很擔心,便讓他今天來一趟,要帶他親自見闖王説一説。沒想到闖王沒見着,連吳汝義也沒見着。這時兩個老頭子在帳中坐着,又談起了黃河險情。據老趙説,今年秋汛來勢很猛,目前離堤岸已只差二尺,如果上邊下雨,水還會猛漲,即使不下雨,萬一起了北風,頭直衝堤岸,十分危險。如今守堤的人不多,搶險的物料也缺,萬一決開口子,不但開封周圍不保,往東去的許多府、州、縣都要被淹。
王長順的帳中還有些別的人,原來都在各自談話,後來聽到老趙的話,所有的聲音都停止了,所有的眼光都望着這位陌生的農民。他一説完,大家就要求王長順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今天將這番話稟報闖王。萬一吃過午飯仍然見不到闖王,一定要找到總哨劉爺或總管高爺,將話説明。
王長順走出帳外,望望頭,看見離吃午飯的時間還早,就對老趙説:”這裏離黑崗口只有十幾里路,咱們兩個騎馬去那裏看看如何?
“老趙説:”那太好了,我也是實在放心不下。雖説我住在黑崗口西邊,黃河決了口子淹不到俺們村莊,可是我當了半輩子河工,看見如今那水勢,我真是擔心哪!
“王長順立刻吩咐自己的親兵,牽來兩匹馬,他和老趙騎了上去,帶着幾名親兵,就向黑崗口方向奔去。天氣十分晴朗,秋陽照着浩渺無邊的黃河。王長順和老趙立馬在黑崗口的堤上,望着大水。黃水不斷地翻滾打旋,水面上衝來了各種死屍、樹木和木料,還有些破傢俱也隨着濤浮沉。有些死屍和什物被衝到岸邊,打個迴旋又向下遊衝去。幸而此刻風勢很小,而且是東北風,不很可怕,然而即便如此,濁拍擊着黑崗口的堤岸,依然發出震駭人心的澎湃聲音。
向遠處望去,但見十幾條大船和許多小船,張着白帆,靠着輕微的風力,緩緩地沿着北岸向西邊駛去。自從開封圍城以來,南岸已經沒有船隻,大小船隻都被官軍到北岸去了。如今這十幾只大船和許多小船載着卜從善的步兵和一些大小火器以及幾千斤火藥往黑崗口對岸的西邊運去,準備破壞南岸的河堤。他們要破壞的地方在黑崗口東邊,但是因為水迅急,他們必須先到上游很遠的地方,然後放船順而下,駛到黑崗口的東邊靠岸。王長順們手搭涼棚望了一陣,並沒有想到這就是破壞南岸河堤的官軍,還以為這是官軍運送糧草的船隻,所以也不大在意。使他們驚心的是滾滾黃,不停地衝打堤岸。老趙説:”你看這水面要比堤內平地高得多,要是一旦決口,就不可收拾啦。
“他又指着突出在水裏的堤壩,説:”這叫做塌。往年一到天,就要從幾百裏外運來石頭,加固沿岸一個一個埽壩。今年因為打仗,沒人管了。你看,有些石頭竟扔在堤裏邊。現在這埽壩十分危險,萬一沖毀了幾塊石頭,就會被水削成大,堤岸就要崩塌。往年這堤上堤下,堆的草包麻袋像山一樣,裏邊裝滿了泥土和石頭,哪裏有險情,在哪裏拋下去;一旦決了口,就拼命地往裏拋,一面擋住洪水,一面搶修河堤。如今這裏雖然也堆了許多草包、麻袋,可是遠遠不夠用。往年這時候,大堤上到處是民工,如今稀稀拉拉地沒有多少人,萬一決口,搶都搶不及。這黃河不同於別的河,一個螞蟻就可以把河堤沖毀,那時不知有多少老百姓要遭大殃。
“老河工每指點一個地方,説幾句話,王長順就跟着點頭,心裏增加了新的憂慮。他生在陝北米脂縣黃土高原,離黃河很遠,後來雖曾跟着李自成的部隊越過黃河到了晉南,又越過黃河到了豫西,但那兩次都是在冬天,河水很窄,又結了堅冰,看不到洶湧的濤。現在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黃河漲水,奔騰洶湧,寬闊無邊。他確實到害怕。這時只見老河工又指着東北方向説道:”封丘就在那個地方,明朝的督師大臣就駐在封丘。聽説那裏有不少官兵,可是不敢過河。
“王長順心裏想道:他們現在不曉得有什麼詭計,如果他們又像六月間那樣,偷偷在朱家寨決一個口子,可就不得了啦!但這話他沒有説出口來。又看了一陣,王長順便問堤上的巡邏義軍,今的水勢比昨如何。一個小頭目告他説,今已經落下去半尺深,看來水勢還在往下消。王長順心裏稍覺寬,可是老趙卻馬上搖搖頭説:”你不要看河水在消,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上游是不是又要下雨?縱然不下雨,如今水勢這麼猛,堤岸又沒有修,還是可以衝開口子。哪怕這水再消下去三尺,還是比堤內的平地要高出許多,比開封城也要高出兩三丈。萬萬不可大意!
“王長順聽了這話,剛才的一點點寬心情一掃而光了。他忍不住對巡邏的義軍説:”你們要夜有人巡邏,千萬不可大意。這裏人少,我回去稟明闖王,他一定會派眾多的人來到堤上。
“説了以後,他不敢耽擱,帶着老趙和親兵們奔回閻李寨。
這裏已經中午過了。王長順同老趙趕快吃了午飯,又去見闖王。進了轅門,知道闖王也吃畢了飯,仍在同文武親信議事。長順只好先找雙喜。雙喜問明來意,也覺得事情十分重要,但他畢竟年紀太輕,對黃河的事情毫無所知。他説:”王大伯,事情雖緊,可是大元帥正在商議軍情。明天再稟告他,行不行呀?
“王長順有點惱火,説:”小李爺,你現在官大了,就不聽我這個大伯的話了。要不是萬分緊急,我決不會幾次三番來求見闖王。我難道是閒得發瘋,隨便來見大元帥説閒話的麼?這黃河不同於我們米脂縣的小河,只要堤上有一個小漏,就會河堤崩塌,變成大的水災,許多府、州、縣洪水滔天,老百姓死亡離。你千萬立刻稟報闖王,説我有緊急事兒求見。
“雙喜這才讓王長順坐在他的帳中等候,自己立刻進大帳去了上午羅汝才和吉-來到以後,軍事會議繼續進行。曹營將士因久屯開封城外,士氣十分疲塌,加上長久陰雨,燒柴困難,差不多將老百姓的門窗和傢俱都燒光了,對於跟着李闖王圍開封之事怨言多,離心離德。幸而曹照顧大局,盡力維持,得以不出事端。但是曹自己也常常心煩意亂,巴不得趕快結束這場戰爭。所以一討論攻城的事,汝才滿口贊成,而且也認為破開封確實已經到了瓜蒂落的時候,反對再拖時間。他還説:”大元帥,這座繁華的東京汴梁,堅守到現在,就好比一盞燈油快要着幹,只要輕輕吹口氣兒,它就熄啦。困難的是四面城壕已經灌滿了水。我們要在攻城之前,從宋門附近掘開惠濟河口,將水放走,另外得每人背一袋上,在水中填出路來。如今弟兄們一個個悶得心慌,只待大元帥攻城令下,準定全營歡騰。
“李自成原來擔心羅汝才可能對攻城事三心二意,聽了他的話,意外高興。當下商量一二作好攻城準備,明夜間掘開宋門外被堵的惠濟河口,走東、北兩邊城壕的水。當然短時間要將水幹不可能,只求從北城到東城地勢較高的地方,城壕水減去大半,就容易用土袋填出攻城道路。
當李雙喜為王長順來見的事走進大帳時,闖王同大家正討論破城以後的事。因為羅汝才提出希望將南土街到曹門一帶也分給曹營佔領,闖王不好當即拒絕,正心煩,對雙喜揮一下手,要他退出。他不敢提王長順求見的事,立刻退了回來,對王長順説:”大伯,你在我這裏稍等一等,會議快完了。會議一完,我就傳稟。
“王長順無可奈何,只好坐在雙喜帳中焦急地等待。大約過了兩頓飯的時候,會議才完。李自成等人送曹、吉-從大帳中出來,一直送出轅門,看着他們上馬以後,才返回大帳。王長順一眼望見闖王送曹回來,正打面前走過,跳起來就要去向他稟報。雙喜忙將他拉了一下,使了一個眼,説:”大伯莫急,讓我去稟報吧。
“雙喜往大帳中去了一會兒,回來説:”大元帥知道了。
“王長順極為驚奇:這麼大的事情,闖王竟然不急,只説”知道了“,難道”知道了“三個字就能保住大堤不開口子麼?他忍不住推開雙喜,一橫心衝出帳去,一直跑到大帳門口,大聲叫道:”大元帥,老馬伕王長順有急事求見!
“跟在後面的雙喜大驚,趕緊去拉他的胳膊。他猛一下甩了雙喜的手。這時只見闖王已經走出帳來,王長順上去,由於着急,一時説不出話來,只是叫道:”闖王!闖王!
…
“李自成見王長順急得這樣,倒覺得很有趣,停下腳步,面帶微笑地望着他。王長順見闖王對他的魯莽行動並未生氣,心中稍安,説道:”闖王,我找你好幾趟,好不容易才來到你的面前。我有大事,特來向你當面稟報!
“李自成説:”剛才雙喜已經跟我説了,黃河水勢很大,怕的是堤岸有險。我已經知道了。
“王長順説:”闖王,大元帥,你光知道可不行呀!你要馬上派人上到河堤上,再耽誤就晚了!
“李自成問道:”你看果真有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