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近來城中絕糧,救兵無望,巡撫等封疆之臣已經束手無策,經常登上城頭,向北痛哭。大勢如此,不趁早放出老弱婦女何待?

“張成仁想到自己的一家老弱婦女,不知如何是好,不再言語。過了片刻,王鐵口用更低聲音説道:”還有另一件事兒,十分奇怪。

“成仁抬起頭來問:”何事令你奇怪?

“王鐵口説:”聽説,李光-暗中吩咐他家中的奴僕夥計們秘密造船。從來開封城中沒有人造過船的,可是李光-為造這船已經催了幾次,你説這是什麼意思?

“張成仁大驚:”怎麼會有這樣的話?這是怎麼回事兒?

“王鐵口説:”我是混跡三教九,到處都有朋友,這是一個好朋友悄悄告我説的,他就在義勇大社裏頭替李光-辦事,也算李光-的一個心腹。

“張成仁口而出:”你的意思是説開封會被水淹?

“王鐵口揮手不讓他再説下去,小聲答道:”我也在疑心。李光-家中造船這事太怪,也説不定開封會被水淹。

“張成仁沉説:”這太怪了。目前正是天旱,黃河水並不大啊。

“”什麼事情都有出人意外的時候。我現在告訴你這件事,你可千萬不要一點口風。我們只要自己心中有數,預先準備幾塊大的木頭,就不會馬上淹死。好,話就説到這裏,出去千萬千萬別走一點風聲,這可是要殺頭的話呀!

“張成仁點點頭,隨着王鐵口又回到上房。這時天已經黑了。

王鐵口對德耀説:”走,咱倆一起回宋門去吧。再晚了,就是咱倆一起走,也説不定會吃虧的。

“張成仁也不留他們。臨走的時候,問道:”你們什麼時候再來?

“兩人一起答道:”我們一有空就回來看看。

忽然嘆口氣:”唉,誰知道還能不能再看見你們!

“十六下午,巡撫衙門向全城居民傳諭:從十七起到十九止,連着三天,每天辰時至申時,五門開放,婦女老弱可以出城逃生,壯年男子不許混出城去。

這消息在全城居民中引起很大震動。好幾天前,人們已聽説李自成曾給巡撫一封密書,説他體上天好生之德,不忍見全城百姓同歸於盡,要高巡撫速將老弱婦女放出城去。可是巡撫、按院和開封知府對這件事諱莫如深,堅決否認李自成曾有這封書子送進城中。一般老百姓對這封書子的傳説半信半疑,直到現在到處敲鑼傳諭,才證實確有此事。這傳諭既給一部分人們帶來希望,也同時給人們帶來各種疑慮和將要生離死別的悲傷。一天來人們紛紛議論,有的人擔心闖王人馬未必像傳説的那樣不隨便殺戮老弱、姦婦女;有的人擔。已出城以後縱然能夠受到闖王人馬的保護,卻未必能不受到羅汝才人馬的苦害。多數人家在開封近處沒有親故,必須走到百里以外才能找到暫時安身之處,可是到處盜賊如麻,婦女們如何能夠走?這些都使人們產生各種疑慮。悲傷的是,男人不許出城,這樣就必然造成一家人生離死別。所以聽到傳諭以後,家家都在議論,家家都有哭聲。

張成仁的家庭也不例外。成仁和他的子香蘭,婚後恩恩愛愛,不曾有過反目的時候,如今正在困苦中相守,忽然間來了這意外的事,香蘭走不走呢?按香蘭的意思,她寧願跟丈夫餓死在一起,不願意單獨逃生。可是成仁苦勸她逃生,因為她若逃生,可以把小寶帶出城去。這個男孩是一家的命子,不能讓他餓死在開封。還有招弟要不要也帶走?實際上香蘭早已餓得皮包骨頭,走路沒有一把力氣,單帶着小寶一個孩子已是萬分困難,倘若再把招弟帶走,母子三人都走不動,只好餓死荒郊。另外,香蘭與婆母的情就像親母女一樣,如果讓婆母也出城去,她已病了多,連站都站不穩,怎麼能夠走路?倘若把婆母留在城中,香蘭又覺於心不忍。還有妹妹德秀,正是十六七歲的大姑娘,出不出城呢?如不出城,只有餓死;如果出城,又多麼令人擔心!

一家人商量來商量去,只有抱頭痛哭。正在這時,王鐵口回來了。他對成仁夫説:”我回來正是為着此事。這是難得的逃生良機!不乘此時逃走,難道讓一家人全都餓死不成?

“成仁説:”我擔心她們出去,舉目無親,無處可以存身。

“鐵口説:”出去以後再説以後的話。只要能夠出去,就多了一步活路,比死在城內好。再説,難道你們就沒有親戚在開封近處?

“成仁的母親餓得有氣無力地説:”有親戚,可是不在近處,在蘭陽西鄉,離這裏一百幾十里路,是我的孃家。如今我的兄弟還活着,人雖窮,暫時在那裏住幾個月還是可以的。

“鐵口聽了點頭説:”這就很好。如今往東去還比較安穩。一邊討飯,一邊慢慢走,終能走到蘭陽縣境。好在是蘭陽西鄉,那就又近了一步。

“母親問道:”到底闖王人馬是不是真的都那麼好,不許婦女,不殺害百姓?

“鐵口説:”我實話對你説,闖王人馬並不像官軍那麼壞,可是這話只能背後説,人前可不能亂説。小寶媽不是出西城採過青麼?難道還沒有親眼看見?

“香蘭説:”那一次我同妹妹一起出去,確實人馬都不到大堤以內。有幾個採青婦女在大堤邊遇見了闖王人馬,他們連問也不問,十分規矩,再好不過。

“鐵口説:”着啦!耳聽是虛,眼見是實!既然親見闖王人馬的軍紀很好,何必多疑?

“成仁夫説:”唉,我們實在是被愚子久了,總是不很放心。

“鐵口説:”我再向你們説明白,這駐在曹門和宋門一帶的,是闖王手下大將田見秀帶的人馬,田見秀的老營就駐在應城郡王花園,杞縣李公子的人馬駐在城東南一帶,他的老營就紮在禹王台旁邊。這位田見秀,人們都知道是個吃齋唸佛的活菩薩,到處多行善事;李公子當年作過《勸賑歌》,也十分體恤百姓。李姑娘①帶着小寶出城,我看就從宋門出去最好。再説,往蘭陽縣境,也只有出宋門最為方便。

“①姑娘--河南風俗,長輩稱晚輩婦女為姑娘,前邊冠她的孃家姓氏。縱然她活到幾十歲,長輩仍以某姑娘相稱。

母親聽了這話,到稍微寬心,説:”你説出宋門好,那就讓李姑娘明帶着小寶出宋門去試一試吧,倘若能夠逃出兩條命,也是我們張家的大幸。

“張成仁又問:”王大哥,這事你能不能佔個卦問一問吉凶?

“鐵口笑道:”雖然我半生吃江湖飯,以看相占卜為生,但今天既然我們都將同歸於盡,不妨實話告你説吧。成仁,占卜的事,渺茫難憑。倘若占卜那麼靈驗,宋獻策為何讓李闖王第一次攻開封,中了箭傷?為何又讓他第二次攻開封受挫,白死了數千兵?可見連宋獻策身為李闖王的軍師,尚且不能算得那麼靈驗。我王鐵口是什麼人?你還不知?只要此事可行,何必向我問卦?‘山人’我給你出的主意比卦還靈驗得多,這叫做‘盡人事少信天命’。

“説罷,他坦然一笑,又説道,”反正我後也不會靠算卦謀生了,今天把我的底兒都給你們。

“張成仁愁苦的臉上也出笑容,又問道:”你看德秀這姑娘要不要跟她嫂子一起出城?

“王鐵口向德秀打量了一眼,心裏也覺得難作主張。德秀已不是小姑娘了,儘管餓得走了相,但兩隻眼睛仍像秋水一般明亮,皮膚細白,真像俗話説的:小家碧玉。萬一出城去有了好歹,他怎麼對得起成仁一家?可是不出城,難道讓這個好姑娘也餓死不成?他想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説道:”明先讓小寶媽帶着小寶出城。明天一天我們對城外情況必然知道得更多,倘若出城婦女果然受到闖營保護,沒有三長兩短,後天早晨再讓德秀出城不遲。

“成仁説:”那時候就沒有人跟她一道了。

“鐵口説:”這不難。我算定明天出城的人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人心懷疑慮,想出城又不敢出城,到後天還會有很多人出城。明天我會在人中找一位可靠的大娘,後天早起帶德秀一起逃出。

“大家聽了王鐵口的這番話,讓香蘭帶着小寶先出城逃生的主意定了。母親着眼淚説:”唉!要是她霍大嬸兒還在世,該有多好!

“當天夜裏,香蘭哄小寶睡了以後,在黑暗中一面哭一面將需要帶的衣服和舊鞋子都收拾停當,包在一個小包袱裏邊,又找了一個籃子,還準備了一子。這子為的是怕上路以後,萬一走不動,可以當枴杖拄着;遇着狗時,可以防身。一面準備着這些東西,一面小聲哭着同丈夫談了許多話。他們商量着以後萬一都能活下去,如何見面;萬一有一方不幸死去,另一方應當怎麼辦。他們明白這次分手就是永別,以後見面很難,不是雙雙死去,就是有一方先死,所以彼此千囑咐萬叮嚀,説不盡的傷心。只是張成仁雖然心如刀割一般,卻忍着淚對她儘量説了些安的話。

黎明時候,香蘭早早起來,煮了一些東西,要同小寶在走之前吃一點才能出城去。這煮的一鍋東西中,有張成仁從張民表家取回的中藥,其中有茯苓、天門冬和桔梗等等,另外還摻了一點點雜糧,含着濃厚的藥味。小寶被哄着也吃了一碗,一面吃一面哭,説他不吃藥。

吃過之後,一家人依依哭別。婆婆捨不得小寶,放聲悲哭,隨後一面哭一面囑咐兒媳:”李姑娘呀,不管多麼艱難,要把小寶拉扯成人。他是一家人的命子,傳宗接代就靠這一棵獨苗。倘若出城後你能夠活在人世,逢年過節,不要忘了替餓死在開封城內的婆婆、丈夫在天地裏燒一些紙錢!你縱然拉兒討飯,也不要使小寶餓死!

“招弟知道媽媽要帶弟弟出城逃生,死抓住母親衣襟,放聲大哭説:”媽媽也帶我走吧!媽媽也帶我走吧!

“這哭聲撕裂着香蘭的心,也撕裂着全家人的心。德秀抱着招弟,用好言哄她,讓她不要拖住媽媽,但招弟卻不理,竭力掙扎着,要同媽媽一道出城。香蘭見招弟哭得這麼慘痛,也痛哭起來,不忍動身。小寶見姐姐哭,媽媽哭,他也嚎陶大哭起來。最後全家人都大哭起來。哭了一陣,祖母怕耽誤了媳婦出城,把招弟攬到懷裏,哄她説:”招弟,你聽説。小寶是男孩子,你不能同他比,他是一家的命子。讓小寶隨媽媽逃走吧,先救活弟弟要緊。你可惜不是一個男孩子。

“招弟聽這麼一講,心中明白了:在生與死的問題上,她也不能同弟弟比,應該讓媽媽帶着弟弟走。於是她不再大哭大鬧,變為低聲泣。香蘭牽着小寶,哭哭啼啼動身。一家人都送出大門,忍不住又哭了一陣。成仁揮手讓他們走去,然後把母親攙回院裏,門上了大門。

香蘭一面哭,一面牽着小寶往宋門走去。這時街上有不‮婦少‬女,也在哭哭啼啼向宋門走去,香蘭母子就混進了這哭着的人

下午,王鐵口和德耀已約好今晨在宋門等候香蘭和小寶。這時果然在城門附近遇見了。香蘭有幾天沒見德耀,今一見,看出來他已比往餓得更瘦了。不心中更加悲痛。從宋門出去的婦女,約有兩三千人,小孩們也在裏邊擁擠着。但因有兵丁守門,大家有點害怕;同時因為大家都餓得瘦弱無力,好像風一吹就會倒下,所以擠得不算厲害。香蘭與德耀灑淚相別後,已經走出一丈開外,又回過頭來囑咐道:”德耀呀,要常常回家去望一望。你哥是一個書呆子,百無一能,只會讀書。娘快餓死啦。你一定常回去看一眼,兄弟!

“她哭,德耀也哭,小寶也哭。她和小寶被卷在擁擠的人中出了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