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章找到組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興平二年,梁山治下居然開始了大修道路,讓各方差異同時,也都鬆了口氣。現誰不怕梁山大軍突然兵臨城下?

現梁山居然搞起了建設,四周鄰國當然是皆大歡喜了。

諸如趙桓之,當然是希望宋清永遠這樣搞下去,大家都保持現狀是再好不過了。

有混吃等死,當然也有能覺出危機臨近。比如説吳乞買,再比如盧俊義。

正如宋清所想,盧俊義做夢都沒想過宋清能把梁山發展到這種地步,原本他以為自己躲蜀中,遠離中原、遠離梁山羣雄,從此以後再也不會與梁山人見面了。

可隨着梁山勢力ri益近蜀中,他深切覺到,梁山找上他ri子恐怕不遠了。怎麼辦?説到武功,他不懼怕任何人,可內心深處卻對宋清有着很深忌憚。

盧俊義也説不上為什麼會有這種覺。

盧俊義從來就是個不甘寂寞人,當初來蜀中之後,他很就發現了拜火教民間藴含巨大能量。於是毫不猶豫地加入進來。

以盧俊義身手和頭腦,很就掌握了拜火教實權,終成為教主。

梁山勢力剛剛開始接觸蜀中時候,盧俊義出於安全考慮,已經把觸角伸入大理,以便將來梁山大軍進入蜀中,他可以有個迴旋地方。

盧俊義與宋清真正接觸時間並不長,但他卻深知宋清從不做莫名其妙事,就如現開展修路工程。

道路暢通會帶來什麼樣便利,恐怕傻子都會明白,也只有趙桓那樣自欺欺人才不去想罷了。

所以盧俊義覺得不能再任由宋清這麼發展下去了,該做點什麼阻止他了。

起初盧俊義是打算把他拜火教發展到中原去,開始時候也很順利,起碼江南地區是這樣。不過到了江北就困難了,百姓安居樂業,而梁山原本就是草莽出身,所以對拜火教這套把戲知之甚深,他們想發展信徒實太難,有幾次都差點被梁山人發現。

基於此,盧俊義不得不令想他法。思來想去,目前能擋住梁山大軍入蜀似乎只有方臘了。

如今方臘再無復當年之勇,每ri縱情聲sè,治下大權都給兒子和幾個重臣。現誰若再説要他出兵討伐宋清,恐怕他非和你急不可。

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這一點方臘身上同樣沒有體現出來。方臘兒子方天定,估計是小時候遭罪太多,現有權有勢,老子人馬又雄霸蜀中,所以他秉xing也完全展出來。

欺男霸女、貪污索賄、賣官鬻爵,幾乎是無惡不作。蜀中能變成今天這幅樣子,其中未嘗沒有他功勞。

方天定是方臘唯一兒子,將來還要繼承方臘基業,所以管鄧元覺、王寅等人不滿他行為,卻也無從説起。

盧俊義當世豪雄,雖因時運不濟遇到了宋清,但他眼光豈是別人能比。所以他並沒有去找方臘或是他兒子,而是直接找到了鄧元覺。

盧俊義沒有以拜火教主身份來見鄧元覺,而是直接報上了自己名字,因為他知道自己同梁山關係早已為各方所知,所以報上自己名字,反而會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果然,鄧元覺聽説是盧俊義來找自己,着實有些意外,同時心中也預到盧俊義來找自己目。

吩咐將盧俊義請入密室,然後加強四周戒備,不准許任何人靠近。

即便他不這麼做,盧俊義也會做,他可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同方臘人有聯繫,尤其是梁山中人。

盧俊義胖了很多,若不是時遷,旁若恐怕還真認不出他來。

鄧元覺同盧俊義沒見過面,但一見這個形態氣質均與眾不同人,心中立刻斷定這就是傳説中反出梁山盧俊義。

要知道盧俊義天天也是被萬千信徒供奉,身上自有一種獨特氣質,此次若不是因為宋清威脅太大,他是不可能親自面。

鄧元覺對拜火教事早有耳聞,事實上他也是明教中一員。當年方臘領導他們江南起事之前,暗中就是以他們這些明教徒眾為骨幹。

但是起事後,他們卻將這個身份很好地隱藏了起來,因為歷來官府都把他們這些教眾列為教門徒,抓住即殺,沒有絲毫容情可言。

而百姓肯跟着他們造反,是想擺壓迫過上好ri子,不是想成為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教中人。

所以直到現,除了他們幾個元老,沒有人知道方臘其實也是明教中人。當年傳播給方臘教義人早死連骨頭都找不到了。

鄧元覺明教出身,當然知道拜火教危害,可他卻沒有加以阻止,這其中未嘗沒有他已經看出方臘ri薄西山,是該想另一種方法挽救蜀中政權了。

但鄧元覺卻怎麼也沒想到蜀中拜火教教主居然就是盧俊義。

雙掌合十道:“久聞盧員外大名,老衲這廂有禮了”盧俊義也躬身施禮:“冒昧到訪,還望寶光如來多多見諒”二人寒暄幾句,然後分賓主落座。

盧俊義開門見山地道:“下此來,寶光大師應該能猜到盧某來意吧?”兩個雖都是老jiān巨猾主,不過現還不是耍心機時候。

鄧元覺點點頭道:“想來還是同那宋清小賊有關,不知盧員外此來,有何教我之策?”

“宋清小賊兵出梁山,據山東、侵河北,如今又將聖公入蜀中,其狼子野心已顯無遺,就當前形勢來説,我們是分則兩害,合則兩利。所以今天盧某前來,就是來同寶光大師商議如何合作,共同抵禦宋清事宜”盧俊義也是開門見山地説出了來意。

鄧元覺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心説你老哥一個,有什麼資格同我談合作?難不成你還想憑自己當年梁山威望,拉攏幾個梁山將領過來,這恐怕跟做夢差不多吧?

似乎知道鄧元覺心中想法,盧俊義從懷中掏出一枚火焰形狀令牌遞了過去。

見到這個東西,鄧元覺猛地站起身,口道:“聖火令!你、你怎麼會有這東西?”鄧元覺心中可謂是掀起了驚濤駭,他知道能持有這東西人教中絕對有很高地位,這麼説來,兩個人豈非是同門了?

從前梁山中人居然入了明教,怎麼聽起來都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可這東西擺眼前,卻不容他置疑。

當下沉聲道:“不知閣下是明尊座下那位明王?”這一句話就將鄧元覺身份暴無遺。

盧俊義同樣也是驚駭莫名,想不到誤打誤撞之下,居然找到了組織?

呆愣片刻才道:“即知明尊,這些年為何不與總壇聯繫?你可知叛教下場?”鄧元覺這才醒悟説走嘴了,不過除了方臘等人,沒人能證明自己也是明教中人。搖了搖頭道:“我是別人那裏見過這東西。既然你有這東西,那我們可以談談合作事了”這傢伙變臉怎麼比翻書還?難道是自己猜錯了?一臉狐疑地道:“你不是教眾?”

“老衲現經管蜀中,你覺得以老衲現身份,會是明教中人嗎?”鄧元覺又恢復了那波瀾不驚表情。

“好吧!暫且信你,不過正你所説,既然我們都彼此知道了對方能量,合作起來就容易多了,下想先聽聽大師有何禦敵良策?”這件事不會就這麼算完,盧俊義已經決定回去之後,一定派人好好查一下,若方臘等人也是教徒,一切就都好辦了。

鄧元覺不由苦笑一下道:“實不相瞞,若再從前,宋清若揮兵來攻話,憑聖公威望,號召百姓共同抵抗,本不是什麼難事,但現卻不行了,你也蜀中,應該知道百姓現對聖公看法,恐怕梁山大軍打過來,就要臨陣倒戈了”這確實是個難題,蜀中拜火教百姓中雖有一定影響,但想要百姓對抗以仁義著稱梁山大軍,恐怕也不會贊同。

片刻才道:“我有兩策,可供大師遴選,一是推翻方家統治,以有德者居之,梁山人馬尚未入川之前,力挽回百姓支持”盧俊義話音未落,鄧元覺就晃起了腦袋,方臘父子做法雖有不妥,但要他背叛方臘卻是不行。

他是想過另起爐灶,但前提也是保證方臘父子安全。若按盧俊義意思,這爺倆顯然都不會被留下。

“另一策是什麼?”盧俊義yin測測地道:“宋清小賊慣會假仁假義地收買人心,我們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徹底撕掉他偽裝,讓蜀中百姓認清他真面目”這條計策鄧元覺倒是能接受,點頭道:“具體如何實施?”

“冒充梁山軍隊,以不服從梁山接管為由,與梁山接壤蜀中村鎮製造血案。只要聲勢造起來,相信蜀中百姓就會自然而然地站梁山對立面去了”聽完盧俊義話,鄧元覺不由倒了口冷氣,心説這傢伙也太毒了吧?是那個混蛋把他入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