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引蛇出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己怎麼説也曾是一員偏將,居然要自己去當馬伕?
韓世忠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誰知後面典獄似乎比他還急,忙道:“你個賊配軍,也不知那輩子修來福氣,居然能給總管去當馬伕?還愣着幹什麼?還不謝過高大人?”誰知韓世忠忽又趴地上,頭也不抬地道:“下願挨着一百殺威,這位小高大人請回吧!”
“你瘋啦?”典獄眼珠子差點沒掉下來,這天大好事這個賊配軍居然不答應?他腦子有病吧?
韓世忠仍舊沒有抬頭,道:“如果典獄大哥覺得這是美差,下就把這個美差讓給典獄大哥了”典獄心説我倒是想了,可也得人家看上我才行啊!扭頭看了看小高大人道:“高大人,這個賊配軍如此不識抬舉,待小人替您教訓教訓他”小高大人擺了擺手,饒有興趣地看着韓世忠,對典獄道:“不準難為他,派他去草場”説完轉身向外走去,沒走幾步又回頭對韓世忠笑道:“韓將軍,你會後悔今天決定”説罷頭也不回地走了。
高大人有代,典獄再不敢難為韓世忠,不過這個典獄也算有些心眼,眼見小高大人來了誰都沒搭理,就奔韓世忠來了,説明小高大人很看重這個姓韓。
走過來親手扶起韓世忠,拍了拍他身上塵土,不無怨尤地道:“我説老韓啊!讓我怎麼説你好,放着這麼大好機會不去,卻偏偏要這牢城營受罪,何苦來呢!”韓世忠被小高大人及典獄連番舉動,得也來了興趣,謝過典獄後道:“典獄大哥,這個總管到底是什麼人?他官職很大嗎?”還有人不知道大總管?典獄驚異地看了韓世忠幾眼才想起來,他是從外地被押解來,所以不知道大總管也很正常。
搖搖頭道:“大總管原來是有官職,後來被朝中那些jiān臣陷害,不得不重返回梁山,不過朝廷終也明白了大總管忠義之心,將登、萊二州劃歸大總管治下”梁山大總管宋清?
韓世忠眼中jing光一閃而沒,不動聲sè地對典獄道:“既然朝廷讓他總管登、萊二州,他跑濟南府幹什麼來了?難不成這地方也歸他管轄了?”韓世忠江南時候就聽説過山東出了個宋二郎,對朝廷陽奉yin違,屢屢侵犯朝廷土地,得百姓
離失所民不聊生。卻沒想到會這濟南府聽到他消息,而自己是差點成為他馬伕。
韓世忠如今雖被朝廷刺配,但一顆忠君報國之心並沒有改變,所以是萬萬不會同梁山這些反叛同合污。
典獄見韓世忠對大總管毫無敬意,頓時臉現不悦地道:“説什麼呢?濟南府當然還是朝廷,大總管雖這裏有衙門,可從不干涉地方事務,而且着實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你若大街上説大總管不好,保管整個濟南府百姓都不會讓你”哼!沽名釣譽。
越是這樣,韓世忠越看不慣宋清,只是眼看宋清這些人心中同神一樣存,只能把這種想法藏心裏了。
“他不肯來?”宋清合上手中公文,面帶笑容地看着高進道。
高進有些不解地道:“總管,恕我直言,這個人值得您這麼上心嗎?”宋清笑了笑沒有説話,總不能説我後世就知道他是一代名將吧?像這種對朝廷死忠人是不能急着招攬地,就像張叔夜一樣,登州住了一陣後,嘴上雖不説,但宋清能覺到他心裏變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為自己所用了。
高進安排讓宋清很滿意,韓世忠軍人出身,這樣人不能讓他離軍隊太遠,同樣也不能讓他太早地掌控軍隊。什麼時候他自己主動要求加入了,才算成功一半。
放下韓世忠事,宋清心思又轉到徐州方面。
吳用信已經到了,信中告訴宋清,他早已經派人潛入沛縣,不過要引劉延慶出來,恐怕還有些難度。
天氣越來越冷,這些戰馬雖來自北方,但如果下起雪來,勢必會影響戰馬衝擊速度,戰馬速度上不去,優勢也就不大,這樣就難免會加大損失。
所以宋清要下雪之前結束徐州之戰。然後養jing蓄鋭接明年有可能出現金兵入侵。
劉延慶從前沒有同梁山過手,資料顯示這個人雖有些狡猾,但也很剛愎,這麼看來,他心中一定很瞧不起山賊起家梁山人馬。
驕兵必敗,這是恆古不變道理。所以必須充分利用劉延慶這個弱點。
考慮好之後,宋清把朱武找來,又完善了一下自己想法,隨後開始調兵遣將。
大刀關勝率一萬人馬迅速往沂州承縣集結,沂、徐邊境紮下大營,做出一副要進攻樣子。
呼延灼、徐寧、高寵,率五千騎兵作為主力攻擊人馬,秘密進入沂州山區,他們必須做到不能讓朝廷人馬知道他們存,以便實施突然打擊。
劉延慶是個知兵將領,如果不能一戰而下,又被他發現梁山騎兵秘密,他勢必會龜縮回城,那樣一來,就非宋清所願了。
派出這兩路人馬後,宋清則率五千近衞軍進駐沂州府城,隨時配合前方殲滅朝廷人馬。
梁山方面,呂方、郭盛率一萬人馬駐紮濟州金鄉一帶。金鄉對面就是單州魚台縣,再過去百里就能進入徐州,直沛縣。
當然,梁山方面人馬只是擺擺樣子,主戰場還沂、徐邊界。
梁山人馬頻繁調動,立刻引起朝廷方面jǐng覺,從梁山人馬駐紮地點看,他們顯然是衝着徐州去。
徐州目前有重兵把守,朝廷倒是不擔心徐州有失,只是想不明白,梁山宋清不是一直説不反嗎?那麼此舉同造反有什麼區別?
想歸想,輿論控制上,朝廷顯然落後梁山許多,而且目前朝廷上下議論焦點都王甫收回那幾座空城上。
雖有老皇帝暗中迴護,王甫現也頗有點焦頭爛額,而且由於過分表現,已經引起梁師成妒忌,老太監正尋機扳倒王甫。
所以説老天似乎都幫宋清,只要宋清沒有旗幟鮮明地造反,一般百姓心中,就永遠都是正義化身。
此時駐紮沛縣劉延慶也接到梁山人馬調動消息,正如宋清所想,他本沒把山賊起家梁山人馬放心上,不過一羣泥腿子而已。什麼童貫、高俅,都是飯桶,如果早讓自己來剿滅梁山,宋清小賊就不會囂張到今天了。
劉延慶和他手下人馬都南方人,有點不適應徐州天氣,而且沛縣裏也駐不下這麼多人馬,所以他大營至今還駐紮城外帳篷裏。
隨着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許多士兵都患上了風寒。可是朝廷不讓他們返回南方,無奈之下,劉延慶只好着沛縣令給他們準備房屋,讓他士兵全駐進城裏去。
沛縣雖是大縣,可一下去那那麼多房舍給劉延慶兩萬人馬駐紮?若不答應話,又怕惹怒劉延慶。縣令正一籌莫展之際,梁山出兵消息到了。
按縣令級別來説,梁山人馬動向本不會報到他這裏,可聽卻偏偏知道了,那是因為他有個遠房親戚近來他這裏探望,順便為他帶來很多他意想不到消息。
同時,這位親戚不但能帶來消息,還能出主意幫縣令排憂解難。這不,這位親戚建議下,縣令有成竹地來到了劉延慶大營。
劉延慶這個人雖有些剛愎自用,不過卻對朝廷旨意奉行不誤,不然也不會帶兵出江南跑到這裏來了。
他現心情也同這天氣一樣,一天比一天壞。
宋清沒有像太子説那樣死掉,所以他留這裏已經沒什麼意義,他倒是也能理解太子心情,可手下這些兵不理解啊!許多人都吵着要回去,得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無奈之下,只好整天躲大帳裏喝悶酒。
今天酒杯剛端起來,親兵來報,沛縣令到了。
劉延慶正着沛縣令安排士兵住宿問題,聽説沛縣令自己主動來了,以為是房子問題解決了,忙讓人把沛縣令請了進來。
沛縣令進來之後,先向劉延慶施了一禮才道:“將軍大喜,下官想到一個能徹底解決弟兄們住宿不習慣辦法”還有能比讓他們回江南好辦法嗎?所以劉延慶想法還是固定房舍上面。
“房舍都準備好了?”沛縣令笑着搖了搖頭,劉延慶沒來得及發火之前,忙接着道:“下官聽説梁山人馬要侵犯我徐州,所以才想到一個能讓大人帶兵返回江南好辦法”梁山出兵消息也不知道是誰走漏,現沛縣上下都已經知道了。所以劉延慶倒也不奇怪沛縣令消息靈通。
但讓他上心當然還是沛縣令提到有辦法讓他們返回江南。
忙追問道:“哦?是什麼辦法?説來聽聽”
“將軍,下官知道您當初就是為剿滅梁山賊寇來,如今賊寇已經近咫尺,您為何還不出兵?我知道您想説朝廷沒有命令,可下官也知道一句話,叫將外,君命有所不授,現您帶着這些水土不服弟兄們駐紮這裏,而且還可能無限期地駐紮下去,弟兄們能沒有怨言嗎?”頓了一下又道:“梁山賊寇算什麼?跟您這些百戰jing兵比起來,不過一羣土雞瓦犬,只要您一戰消滅他們,到時您進可繼續收復朝廷失地,退也可理直氣壯地返回江南。劉將軍,下官説可理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