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34和平降臨赤化中的歐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女表子養的英國佬!”八月二十早晨,得知英德已開始和平談判的消息後,仙人掌加納失態地大罵了一聲。法國戰敗後,英國在中蘇德三國的聯手擠壓下,已無法再將戰爭進行下去,這點他早有預計,卻未曾想到來得這麼快。

“只差三個月!”仙人掌加納在心裏恨恨地想着,如果英國能夠多支持三個月,等到美國大選結束。只要他加納能繼續連任,他一定會撕破臉下場讓美國參戰,加納身後的軍工財團勢力,也願意支持總統的戰爭政策。

但是,英國人太沒用,也太會自作聰明瞭。正是因為他們自作聰明地將本人引入東南亞,得已視這裏為自己的臠的美國人被迫將海軍的主要戰艦從東海岸調到西海岸,去壓制蠢蠢動的很不老實的本人。以至於大西洋方向出現缺口,當七月底德國海軍高調出擊時,美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實力本無力對抗。

“丘吉爾,你這是玩火!”現在的丘吉爾在英國的名聲已經象他的前任張伯倫一般地臭大街了,加納總統為他的命運稍稍嘆了一聲,就開%∫始頭痛起歐洲開始和談,英國和中蘇德三國停戰後美國要面臨的世界局勢。在八月份,加納總統和幕聊,已經使盡一切手段想要破壞英德間的和談,但是此時的英國國內反戰情緒大盛,而德國方面提出來的和談條件也不過份,想要破壞這次和談難度不小。

此次和談,並不只是英德兩家參予,還包括了蘇、德、中,甚至不久前剛剛被英國人捅了一刀的法國人。以及被拉到談判桌上的西班牙。談判的地點選在了歐洲的中立國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到1940年八月為止,曾經的不落帝國,在南亞,總共丟掉了以下地盤。

印巴方面,他們丟掉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這三個地盤,這些勢力基本被蘇聯全部佔領。而蘇聯紅軍在印巴北部南下時。中國方面的解放軍也派出幾千軍隊和數萬民工配合作戰,在八月分收復了“自古以來”的失地阿克欽地區——阿克欽,(aksaihinba私n,突厥語,意為“中國的白石灘”)。

阿賽克欽地區基本就是半無人區,解放軍佔領這兒沒費多大的力氣。數萬民工主要的任務負責後勤維護,修建新疆的道路,加強中國和這裏的聯繫。

(注:阿賽克欽地區是新疆通的必經之路,戰略價值很高。清朝雍正時在此設立拓置局管轄。1846年英國併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原本屬中國地方政府管轄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政府統治。在未等清朝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英國便佔領拉達克地區。後來,在標定拉達克和的邊界中,英國侵略者為了尋找一條侵略中國新疆腹地的捷徑,於1865年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南疆地區,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通過“勘察”繪製了一條界線,這就是約翰遜線。此線將包括阿克賽欽在內的近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了英屬印度。使阿克欽變成英印克什米爾的一部分,但英國政府並未知會當時的清政府。50年代後期,中國在阿克欽地區修建新藏公路,引起印度不滿。印度遂以約翰遜線為依據,斷然對阿克欽提出領土要求,中印西段邊界爭端由此產生)緬甸方面。解放軍佔領了克欽、撣邦大部分,這些和“自古以來”搭得上邊的土地,現在是迴歸中國。此外其相臨的實皆、曼德勒省,克耶三省,由於和“自古以來搭不上關係”當地居區也不屬於漢儒文化圈,解放軍沒有直接出兵佔領,但控制這三省的地方軍閥勢力,在解放軍的暗中支援下,也紛紛宣佈“自治”離英國人的統治“建國”英國駐緬甸的殖民軍,只利用“距離”的優勢,牢牢守住靠海的幾個省份。但這些省份的從前依附英國人的地方實力派軍頭,在看到三個省份自治建國後“自己作主”的美好前景後,也紛紛動起了別樣的心思。只是受制於英國殖民地軍隊的壓制,暫時還只能老老實實,英國人在這兒的統治已經搖搖墜。

此外印度東北靠近和緬甸克欽地區相臨的一塊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在過去幾個月裏落入解放軍之手。解放軍佔領該地後,本着“民族自治”的原則,鼓勵他們的建國。

印度東北各邦的民族,包括藏南地的阿魯納恰爾邦,由於相貌和中國人很相似,後世在印度其他地區經常面對各種各樣種族歧視,由於東北印度的女孩子,膚較淺,而且和其他印度人非常不一樣,讓她們更成了印度的特產:弓雖犯注意的目標。歷史上建國後,印度東北邦的人一直就想從印度出來,而印度也沒有給這些地區投入任何資金,這些地區經發展嚴重落後。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許多印度東北邦德人都常在網上討論很多人想離開印度轉投中國。

中國在中南半島地區和印度東北部所以沒有更大的進展,主要的問題還是補給問題以及當地惡劣的濕熱帶氣候條件。解放軍在這兒最大的敵人,並不是擋在前方,戰力有限的英國殖民軍,而是當地的蚊蟲、痢疾等各種稀奇古怪的熱帶病。因為疾病而造成的非戰鬥減員,甚至十倍於戰場上的人員損失。

列寧格勒三聚頭會面時,斯大林就沒安好心地鼓動中國併印度東北各邦,但是李潤石主席並沒有好大喜功地上他的當。解放軍在阿魯納恰爾邦地區擊退英國殖民軍,進入此地後,就扶持當地人做起了建國的準備工作。

阿姆斯特丹談判時,中蘇兩國的要求就是,要求這些被他們的佔領的地區。從英國的控制下“”出來,自由建國。此番對英戰爭,中蘇兩國的口號是反對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正義戰爭”中國方面對於佔領的那些緬北地區的土地,也只是收復“自古以來”的失地而已。那些實在和“自古以來”掛不上邊的,本身又不屬於漢文明體系的。方才讓他們建國。

作為代價,中蘇德三國願意為英國背書,承認英國對印度殘餘地區的宗主國地位——蘇聯人不想過早肢解英國,是為了西歐給德國添堵,如果英國完全失去了印度,則國力必然大衰,再不能給佔領了西歐的德國形成威脅。而德國方面不想過早地肢解英國,則是不想便宜了美國人。

而德國方面對英國的要求很簡單,僅僅只要求英國人歸還其在西非的殖民地尼利亞和喀麥隆即可。至於東非的那麼殖民地都不要了。

法國人被拉到談判桌前。則為了安南地區的歸屬,畢竟中國將越北地區收入囊中。並在北緯十七度以南地區建立了越南人民共和國,總得給法國人一個“待”西班牙人被拉到談判桌前,則是為了直布羅陀問題,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甚至是到倒黴的法國人,都一致要求英國人放棄直布羅陀要。將這裏非武裝化,同時將直布羅陀歸還西班牙。直布羅陀要非武裝化。對地中海國家的好處不言而喻。討論這個問題時,為作被請來充當“聽眾”秀存在幫助搖旗吶喊的意大利人,當時也站起來“舉五肢”支持這個要求。

以上這些,都是中、蘇、德三國談判的底線,當然阿姆斯特丹談判時,三方戰勝國提出的要求會“更過份一些”比如蘇聯人就要求蘇伊士運河中立化、國際化。德國方面也提出了索要歸還德屬西南非洲和東非的一些一戰失地。

按照三國的底線,英國人至少可以保住印度大部分的箐華地區,緬甸也可保住一部分。相對於《英美華盛頓條約》那種對英國殺人不見血的搶劫,中蘇德三國雖然在英國身上割了幾塊,卻不象前者那麼要命。

談判從八月二十一開始。進行到八月二十三時,美國人也加了進來。

美國人加進來自然是為了攪屎,理由是拿着半年前和“英”丘吉爾簽定的《英美華盛頓協議》,美國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一旦四國(指中蘇德英)停戰,騰出手來的英國人有極大的可能重新關閉殖民地的大門。

事實上,英國人就有這個意思,而德國和蘇聯也在背後推波助瀾。

《英美華盛頓協議》是美國對英國的一次大搶劫,德國和蘇聯在和英國談判時,主動提出承認英國在印度半島殘餘部分的利益“背書”就是為了鼓動英國人保住自己的利益,藉此挑拔英美之間的關係。

“英”丘吉爾下台後,在德國對英廣播電台拿出《英美華盛頓協議》的內容,一條一條地向英國人解釋説明其背後的險惡用心,越來越多的英國平民,也已經明白了這份堪稱喪權辱國的協議對英國傷害。有德國的威脅時,英國人還能“兩害取其輕”無視這些,但當雙方開始停戰後,這份協議的內容就極刺眼了。

談判從八月二十一開始,一直持續到九月份。在談判期間,德國海軍減緩了對英國的海上封鎖,允許運送糧食和生活必須品的物資入英倫三島,但軍火和礦石類依舊嚴加打擊。而不想再打下去的英國政府,也同意德國海軍在海上對進入英國的貨輪進行檢查。

但談判期間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美國人在從中搗鬼,以及英國人想保住更多的東西,談判過程中也有反覆。九月三時,在直布羅陀地區,德國空軍出動了三次批次的其150架次he117轟炸機,一氣往直布羅陀要上投下了整整150枚七噸重的“小赫拉克斯”其中一枚航彈擊穿了混凝土層,引爆了一座大型要的彈藥庫。

而後幾天德國空軍又連續出動,三天內在在直布羅陀要上投放了接近五百枚的小赫拉克斯,靠着這種“小概率”的命中,又先後摧毀了多座炮台。同時德國海軍再次加大了對英倫三島物資入的封鎖力度。為了配合德國人的行動。蘇、中兩國也在各自的戰線有所“異動”而法國方面,達爾朗深恨英國人襲擊法國艦隊的無恥行為,也落井石下石地命令法軍駐地中海艦隊封鎖地中海航道。如今印度告急,英國人要想對印度增兵,最近的航線就是走地中海,連法國海軍殘餘艦隊的“倒戈”行為。讓英國人在談判桌前更加被動。

已經被這場戰爭折騰得死去活來的英國人,此時也象不久前的法國人一般,只想着早點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在過程中雖然強進來的美國人在暗中攪屎,但中蘇德三國都知道美國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敵人,對其十分地警惕。雖然美國的作為十分地噁心,但談判還是照舊繼續進行下去。

到了十月五,英蘇德中四國終於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簽定了《阿姆斯特丹》協議。

據協議內容,中國和蘇聯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成功地“建國”東北印度從英聯邦中被割出來建國,緬甸那三個省份也同樣離了英國人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