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96章大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這話也不能説他們全錯。

紅軍手中的飛機,以超過七百架的的德國戰機為主力,其次為充當轟炸機用的霍克ii型和i16,此外還有超過三百架,充當教練機和前線轟炸機用的波2改。

上千架的飛機,放在歐洲已經可以稱為是空軍大國了——但是如果沒有蘇德兩邊在背後撐着提供飛行員和地勤,其戰鬥力至少要縮水三分二以上。

空軍技術兵種,並不是擁有飛機和飛行員就能形成戰鬥力,優秀的地勤人員同樣重要,而且合格的地勤人員比飛行員更難培養。蘇德兩方支援了紅軍大量的飛行員,但比飛行員更珍貴的。卻是大批的地勤人員。

飛機是十分嬌氣的存在,來自蘇德大量優秀的地勤人員,是飛機良好的出勤率的重要保證。而地勤的培養比飛行員的培養更麻煩,如果沒有蘇德兩方在這方面的暗中輸血,提供了上千名優秀的地勤,過去兩個多月在南中國的天空風光無限的紅空軍,其戰鬥力是要大打折扣。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因為從一開始,大英帝國是在和中蘇德這三國組成的惡聯盟在戰鬥。”英國政府恐懼地看到,從柏林到莫斯科再到南京。一個“惡無比”的社會主義聯盟正在形成。

現在的英國。各方面其實都不看好對華的干涉,但是卻被大勢拖着“下不了台”的大英帝國,被迫進行着這場極不情願的戰爭。

當四百架鬥牛犬、霍克ii改以及少量的p26戰鬥機從舟山機場分批次地起飛。飛往寧波和杭州。揭開十月份大空戰的序幕時。整個英國上下,稍有點理智的人心中卻已提前產生了戰爭失敗的想法。

英國戰機從舟山機起飛的情報後,幾乎在同一時間。上海和杭州方向的中國空軍也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兩地機場幾乎同時作出應對,起飛大批的戰鬥機針鋒相對。一時間,浙江省的天空,有接近千架的飛機在空中撕殺。

這是一戰後世界上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

+++自從本干涉軍從浦東撤走之後,林漢就將本體轉移到了位於紹興京杭杭運河的的一條淺水五百噸級貨輪上。

那艘貨輪是他早就為自己準備的新的寄靈體,五月時就運到中國。比起上海,紹興離舟山羣島更近,進行防空知時,損耗也更小。此時紅軍的防護重心,已轉移到了舟山羣島上的新建機場。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總部設在紹興河道里的貨輪上的防空指揮中心,一直通過無線電和林漢這個人形雷達指揮着前線空軍的戰鬥。十月一的大空戰爆發時,情況也不例外。

十月一,發生在浙江上空的空戰,不過是八月十三上海空戰的放大版。唯一的區別是英國人飛機能比起本的九二式戰鬥機要好一些,全部都是時速超過三百公里以上的飛機,能最好的是數量不多的p26戰鬥機,最大時速超過360公里。而為了縮小現役的鬥牛犬戰鬥機和he51、fw90的能差距,英國人給這款過時的雙翼機更換更大馬力的發動機,將時速提升到350公里,縮小了和對手的差距,達到可以勉強一戰的資格。至於那四十架最新的格鬥士戰鬥機,則被英國人當成了寶貝,由最好的飛行員駕駛。

十月一這天,從六點開始,舟山羣島上的各個機場開始一波接一波分批次地放飛戰鬥機,從早上六點起到八點,每隔半小時放飛一個批次,總共五個批次四百二十架戰鬥機。

而紅軍方面,也出動浙江和上海境內所有的單翼戰鬥機fw90和he51和部分i16對抗。同時為了支援杭州,長江以北蘇北地區也派出了三十架戰鬥機轉場上海虹橋機場候命。在中國戰場,爭奪制空權方面,德制戰機是第一主力。就連參戰的蘇聯飛行員,相當一部分駕駛的也是德國戰機,至於少量上戰場的i16,紅軍用庫存的德國發動機替換蘇聯發動機,是能有所提升的改良版。

十月一這一天,英、美、蘇、德四個國家制造的戰鬥機在從舟山到杭州一線的空中,你來我往,組隊廝殺。在此地觀戰的各國記者,更是大飽眼福,事後報道此戰時,稱之為:“天上的飛機密集得有如蝗蟲一般…”從寧波到杭州一整個早上都可以聽雙方飛機劃破天空時發出的刺耳的嗡嗡聲。英國人從先“送死”的本陸航身上,得到了一些教訓。但有些教訓,不親身經歷是不會明白的,或者明白了,因為後方本土距離太遠,想改也來不及。

和德系戰鬥機相比,英系戰機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夠結實,同樣也缺少防彈坐椅,火力密度也嚴重不足。本土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空軍,想要增加防彈座椅是相當麻煩的事。

大機羣編隊互相對沖混戰時。防護和火力的重要會被提升到和速度相當的位置,但是在這空戰最重要的三個要素,落後對手一代英國戰機都不具備。相比之下,紅軍方由於有林漢這個穿越者的指點,從戰機到戰術方面全部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飛機能處於劣勢,客場作戰,戰術上又被對手開了“地圖掛”完全壓制,舟山島皇家空軍孤注一擲般的豪賭出擊,最終依舊落得個大敗的結果。

十月一的大機羣空戰,皇家空軍出動四百二十架戰鬥機。在杭州上空苦戰半天。下午再次出擊,又大戰一場。

傍晚雙方“鳴金收兵”時,英國空軍指揮官清點損失時,很鬱悶地發現。當天的空戰中。皇家空軍在浙江上空整整損失了七十八架戰鬥機。數十架飛機在返航後因為傷勢過重被地勤宣佈報廢,另有上百架的戰機帶着各式各樣的傷勢不得不加夜搶修。

相比之下,對面的“聯合國空軍”(由於飛行員成份五花八門。中,蘇德,甚至還包括少量來自英法美的國際**志願者飛行員,所以林漢戲稱為聯合國空軍),在空戰中只損失了十餘架戰機,以及數架重傷後在迫降後損毀或報廢。

即使有格鬥士戰鬥機壓陣,加上大機羣混戰降低“人形雷達”的指揮下空戰效率的加成,當雙方空戰損失的換比仍然在五比一以上。

十月二,雙方再戰。這一天,皇家空軍在浙江上空又損失了三十餘架戰機,而對手在空戰算上降落後損毀和報廢的,總共只損失了十一架戰機。

而十月三又戰過一場,皇家空軍又付出了四十餘架戰機的永久損失,而這時他的對手損失以掉到了個位數以下。

由於損失巨大,十月四皇家空軍被迫停止了出動,轉入休整期。而得到前線空軍損失報告的英國記者,在四的《泰晤士報》的頭版,用“第二次福克式災難”來形容這數天來皇家空軍遭遇的慘痛損失。

一戰時1915年,德國的福斯戰鬥機創造地將同步擊諧調器裝上飛機,一舉解決了戰鬥機在空戰中前的問題。這種革命的創新導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德國飛機在西線戰場上對英法戰機形成了屠殺般的絕對優勢,這也就福克式災難之説的由來。而此時紅軍空軍的主力戰fw90,恰好也是福斯公司的產品,所以被英國人稱為第二次福克式災難。

戰前,為了給自己撈取政治資本,:“大英帝國的皇家空軍,會通過大規模的空戰,好好地教育那些黃皮猴子什麼叫真正的空戰!同樣我們也會藉着這個機會,警告一些東邊那些躲在黃皮猴子身對着不落帝國打黑槍的某些國家,這種自作聰明的投機遊戲是很危險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久承平的皇家空軍,在時隔近二十年後,在浙江再次體會到了“福克式災難”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