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樂進和臧霸就告別了張遼各自回到自己的駐地,整頓兵馬,隨時準備出兵。
在臨走之前,臧霸告訴張遼,他認識現在的北海都尉宗元,是否可以藉此關係通過宗元向北海的世家宗家施壓,藉此來減少未來攻略青州的阻力。張遼在思考了片刻後讓臧霸暫時不要動作,因為郭嘉是曹營中負責情報和統戰工作的,他不能越俎代庖,需要徵詢一下曹和郭嘉的意見。
張遼的動作很快,在臧霸剛走,他就寫了一封信,讓自己的衞士快馬加鞭送到任城的曹軍大營中給郭嘉。郭嘉接到信後立刻就到了曹的大帳,向曹彙報。
“主公,這是文遠剛送來的信。”郭嘉進了大帳後對正在批閲各處奏報的曹説。
曹停下手中的活,抬起頭説:“文遠又有什麼事情?他是否已經將文謙和臧霸安撫好了?臧宣高的脾氣秉咱們還不太清楚,可文謙是什麼脾氣咱們是一清二楚啊。”郭嘉走到曹面前,將手中的信送到曹的桌面上手説道:“文謙是個悍勇之將,若只論好鬥,他當是我軍中第一人,即使典韋也不及文謙。”説着,郭嘉還扭頭看看始終站在曹身後的典韋。典韋對他們誇樂進到沒到什麼,卻讓郭嘉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哈哈哈!”曹站起身,笑着説:“這倒是實話。我還記得當時在酸棗的時候,文謙就常常拉着文遠和元讓他們比武,若是勝了還好,若是敗了,那可是不依不饒,非打出個結果出來不可。每逢大戰,文謙也是衝在前面,不負其先登之名啊。”郭嘉這會兒也收回了看着典韋的目光,對曹説道:“主公,你這官職看來很快也得改改了,最差也得是個鎮東將軍才行啊。”
“嗯,徐州拿下來後就是青州,再加上兗州,也必須是鎮東將軍一職方能合理統轄。奉孝,你這就去書通知文若,讓他立刻派人向長安朝貢,必要獲得朝廷鎮東將軍的任命。”
“諾。我回頭就去辦。”郭嘉連忙應道。
“嗯,以文若的細緻,此事應當不難。雖説如今朝廷威嚴已失,可凡事若能獲得朝廷的正式任命,倒也方便了許多。”曹説。
“這或許就是文遠常説的拉着虎皮做大旗。”郭嘉笑着回應道。
“呵呵。拉着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罷了!漢室威嚴已然蕩然無存矣!”曹嘆道。
“奉孝,文遠的信我也看了,這些事務本就是由你負責的,你看臧霸的提議是否有必要啊?”曹就張遼信中所提臧霸和宗元相識一事想郭嘉詢問。
“呵呵。我到不介意別人幫我做一些工作,若是臧霸真有把握,就讓他再給北海加一些壓力也不是不可以的。”郭嘉笑道。他為人本就豁達,當然不會在意臧霸此舉是否有逾越之嫌。
曹對郭嘉的信任實在是無人能比,既然郭嘉如此説,他也就不再過問,只是讓郭嘉回覆張遼就是。同時他也對張遼不借着獨自統領一面的機會而破壞軍中規矩的行為大加讚賞,只不過他現在也只是個兗州牧,沒法再給部下升官,所以他對提升自己地位一事也極為期待。畢竟現在還要講究個名正言順,總不至於各個都去向袁術那個大白痴學習吧。
“曹某自起兵以來,這麾下的實力蒸蒸上,先是東郡,然後是整個兗州,接下來徐州已是囊中之物,眼睛卻又盯上了青州。呵呵,奉孝,你説曹某這是否有些貪心不足之嫌。”曹轉過身,笑着向郭嘉問道。
郭嘉倒也不慌,微微一笑答道:“主公,我記得文遠曾説過,一個人有多打的權利就要擔負起同樣大的責任。主公為兗州牧,就必須考慮兗州百姓的生活,將來拿下徐州、青州,主公同樣又要為這兩州的百姓生計心。在如今這亂世之中,百姓們能有這樣關心他們的主公,能讓他們有飯吃,有地種,他們還有什麼可求的呢?”曹聽了郭嘉的話,深深的嘆了口氣,説:“唉!百姓們要求的太少了!”
“那主公就儘快結束這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的子就是。”郭嘉立刻接着説道。
曹看了看郭嘉,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説,只是重新回到座位上拿起了各處的奏報來看。就在郭嘉以為曹不會再説話了,正準備回到自己的營帳時,卻聽見身後傳來了曹的聲音。
“凡事不能着急,所謂則不達也!”這聲音有些飄,但郭嘉卻會心一笑,腳下加快度,離開了曹的大帳。
於此同時,孫策已經率領着袁術的軍隊對着廬江展開了進攻,袁術軍的攻勢很猛,他們要將當年輸給曹軍的那股怨氣統統在廬江的守軍身上。而孫策則讓程普等三將帶着自己父親的舊部拉在後面,以免在廬江守軍的反擊下有所損傷。孫策的行為也得到了程普等人的讚許,這個時代,能保存自己的軍隊就有了控制地盤的實力,大家的想法都一樣。
但此時的孫策卻臉鐵青的看着城上那個身影,那是一個頭花白的老人,他就是廬江的太守6康,正是他在這三天來有條不紊的指揮着廬江城的士卒戰鬥,將袁術的士兵一次又一次的趕下城牆。雖然這些士兵都不是孫策的嫡系,但這次戰鬥畢竟名義上是由孫策來指揮的,之前那些城池的順利得手早已讓孫策有了懈怠之心,現在在廬江城下遭到頑強的阻擊,讓孫策年輕好勝的心理本就無法接受如此的現實。
周瑜一臉擔憂的看着孫策,他也知道一路過來實在是太過順利,從壽出來後,臨淮、歷陽、巢縣、合肥一路過來不是聞風而降,不但屬於孫策的嫡系軍隊人數大增,還有陳武、周泰、蔣欽和徐盛等地方豪傑先後來投,在此情況下,卻被廬江城攔住,這孫策若是惱羞成怒之下,恐怕是…
周瑜不敢再想了,他真的擔心孫策會在盛怒之下做出錯誤的選擇。
果不其然,孫策不顧大軍還在攻城就怒罵起來:“這個該死的6康老兒,如此不識時務,見我大軍到來居然不降反而還敢據城而守。待我軍攻入廬江城中定要滅他滿門,以我心頭之恨。”孫策此時卻沒想過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人,不過是借袁術軍隊來為自己搶地盤而已。
周瑜勸解説:“伯符不必如此氣惱,廬江城小人不多,打下來是遲早的事。這6康乃是吳郡名士,深得廬江百姓之心,放才能僅憑五千兵士就抵擋我五萬大軍三天攻擊,我軍若真的攻下廬江,應當好言相勸招納下來才是,至少能在將來我軍攻略江東時成為臂助。”而此時的孫策本就聽不進周瑜的勸説,他不理會周瑜,直接就對身後自己的將領們下令:“今就算了,從明起,你們也全體齊上,給我使勁強攻,我就不信他6康這麼有本事,連我大將他都能夠阻擋。”眾將轟然應諾,這幾天實在憋屈,三個老將還好,幾個新來都有些急不可待的想立上一功。周瑜見此也只能暗歎一聲,自己剛來不久,還沒什麼威信,孫策雖然信任他,但還不足以影響他的決定,只能孫策能好自為之,不要傷害6家之人。否則將來想佔領江東時必然會遭到吳郡6家的極力反抗,若是吳郡四大家中的顧、朱、張三家也加了進去,那吳郡就將成為孫策無法控制的地方。
第二天,孫策驅使全軍分批次不停的攻擊,他身後的幾員嫡系大將也在等待着城上守軍疲勞的一刻,那時就是他們出擊的時候。
在袁術軍一刻不停的進攻下,廬江的守軍始終頑強的堅守在城頭。但他們都知道,城池最終還是會被攻破,士並們也都已經疲累不堪了,他們只是出於對老太守6康一向的愛戴和對袁術軍野蠻殘暴的憤恨才堅持下來的。
孫策的確是天生的將軍,他對戰場局勢的把握確有其獨到之處。當他到城頭的守軍已經成為強弩之末的時候,他想自己的嫡系軍隊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在已經養蓄鋭了數天之久的孫策軍吶喊着向廬江城攻去,陳武、周泰、蔣欽和徐盛這幾個新近投靠孫策的將領一馬當先,衝到城上,開始大肆砍殺,其他人則隨即跟上,他們也看出廬江的士兵已是強弩之末,功勞就在眼前,哪裏還不拼命搶上,晚了連湯都沒得喝。
城牆上的局勢危險起來,幾名未來的江東大將在此大肆砍殺,讓廬江的守軍士兵們心驚膽戰,漸漸的開始向後退去,抵抗越來越弱。
終於,廬江城被攻陷了,孫策昂的進入了廬江城。但是當他看到早已端坐在家中的6康時,幾來攻城的不順讓他怒火中燒,本就不顧周瑜的勸阻,強行將6康拖到市集中斬示眾。他甚至還想將屠城以其憤,這時就連程普、黃蓋、韓當這三位老將也看不下去了,在他們和周瑜的勸説下,孫策這才打消了屠城的**頭。
而此時在裏廬江城不遠的江面上,一個年輕人正跪在一艘小船上哭泣。他的雙手緊緊地抓着船板,似乎要將船板抓穿,他的額頭因為不停的嗑在船板上也已經滲出血絲。
廬江城被攻破了,但6康在廬江良好的聲譽讓百姓們自的去收斂了6康的屍,並修起大墓,時時清掃,按時祭奠。
而後孫策攻略江東之時,吳郡四家卻因為孫策的今之舉而全力相助劉繇,對抗孫策,孫策的大軍在吳郡吃盡了苦頭,讓明瞭緣由的孫策後悔萬分。不過這也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