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卷第343章為了民族和百姓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安六年七月初,張遼一行從盧龍返回,向北張遼定為幽州治所的廣陽郡薊縣進。所有的人都是縱馬而行,趁着今天涼的天氣加緊趕路。

不過看張遼一行的人數,卻是來多少人,返回時還是多少人,並沒有增加,這和張遼一貫喜歡每到一地便搜刮人才的情形很不一致。再説荀諶可是在盧龍指點張遼尋訪田疇的,如今也只能説明張遼昔無往不利的“尋人**”第一次失敗了。

“將軍,莫不是還在為那田疇生氣?要叫我説,只要大軍開進山去,哪裏由得他不答應!”張遼身邊的夏侯霸傲然的説道。

夏侯家的子弟這次被張遼**來三人,就是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和次子夏侯霸,以及張遼曾經教導過的夏侯淵從子夏侯尚。這夏侯尚和夏侯衡被張遼先期打到薊縣組建樞密司去了,而武藝最好的夏侯霸則被張遼留在身邊充當護衞。雖然他們在家中時俱稱呼張遼為姑丈,可到了軍中,他們依然是以將軍相稱。只不過身為夏侯淵的兒子,曹的侄兒,他們身上的傲氣是一時半會兒消不掉的。

“胡説八道!”張遼扭頭沉聲訓斥道:“田子泰在幽州人望頗高,又於劉虞、袁紹一脈均有情,那裏是我們能夠隨便動的。即使主公親至,他田子泰若不願出山,主公也無可奈何!”張遼這可不是騙人,歷史上曹確實邀請田疇出山相助,而田疇始終不允。只有在曹準備進攻烏桓,卻因為夏季大雨堵了道路,田疇才指點了曹北上繞道之策。

看着夏侯霸不服氣的撅着嘴,張遼也有點頭疼。這幫小子素質極好。不但讀兵法韜略,也同時將張遼所撰寫的算術學了個通透,這也是張遼敢於大規模組建樞密司的原因,有人能負責那些大量的數據運算了。而夏侯霸更是這羣子弟中目前武藝最高的。曹彰因為年紀還小,只是顯出天賦,卻依舊不是夏侯霸地對手。但就是因為他們傲氣盛,曹才決定提前讓他們進入軍營。張遼作為現役高級將領中最會培養人才的將軍,被曹賦予了重任。結果就是夏侯尚和一貫謹慎的夏侯衡相當聽話,唯有這夏侯霸卻有些桀驁。

張遼知道,這傢伙是因為沒有真正吃過苦頭,所以張遼已經決定,在回到薊縣之後就會讓夏侯霸這小子好好的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地實戰環境。

張遼想到此處,臉上出略帶陰險的笑容。幸好夏侯霸在他的身後,並沒有看見。但夏侯霸此時應該覺得渾身有點冷才對。曹軍中最會整人的張遼可是已經盯上他嘍。

“將軍能有得失皆不變地心態,確實讓諶驚訝。不過將軍如此穩重。可見曹公用人之明也!”荀諶此時也催馬趕上張遼。

“人才遍地都是,關鍵是看有沒有敢於用人者!主公數次下達招賢令,明確指明唯才是舉,想來那時候袁本初帳下必是一片騷動吧?”張遼笑道。

“將軍明見。荀文若、郭奉孝,還有朱靈等文武之才不都是從本初公那裏投了曹公。”荀諶並沒與諱言袁紹的失誤,反正他如今已經不是袁紹的屬下了。

“對了,遼對友若先生離開袁本初可以理解,畢竟那時候許攸、辛評等人都做出了更加過火的舉動。但先生為何不回潁川,反而北上幽州呢?當然了,若先生有什麼不便回答的。也無需在乎遼的想法。”張遼對荀諶和荀攸不合的傳言相當興趣。甚至引了他前世帶來的八卦之心。如今可是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嗯,不過是些家事而已。”荀諶臉一沉。悶聲道。很明顯,他不願讓別人知道實情。

張遼也不是非知道不可。只不過八卦心一起,若是不問問,真地會讓他心中不寧。如今雖然不知實情,但從荀諶這裏絕了他尋究底的心思也未嘗不是好事。

“呵呵!今天地天氣不錯的。”張遼見荀諶臉變化,就知道問題問糟了,趕緊將話題岔開。

可是當張遼説話間抬起頭,卻現天空中已經轉陰,似有下雨的先兆,這種天氣怎麼也不可能和不錯聯繫起來。這讓張遼頓時覺得臉可能有點紅了。

不過張遼這這番糗樣卻讓荀諶啞然失笑,很好的化解了剛才那個問題帶來的尷尬氣氛。

“將軍,在上谷也好,漁陽也罷,將軍都在敦促兩郡太守要抓緊安撫百姓,做好來年耕生產。而在右北平,將軍卻要趙太守抓緊徵兵。如此明顯的區別,諶已知將軍必然是要在來年主動進攻,否則五千步兵和兩千騎兵是足夠守住右北平的。只不過諶有一事不解。將軍似乎對烏桓並無惡,甚至還在右北平收編了數個烏桓部落。那為何一定要和三郡烏桓刀兵相見,不能以談判解決嗎?”荀諶問道。

雖然不知荀諶此言何意,但張遼還是很快回答道:“遼對天下人皆無惡,這同樣也包括了匈奴、鮮卑、烏桓這樣在草原上生存的胡人。所以只要是遵守我大漢之律法,服從我大漢官員管轄的胡人,遼自然不會歧視。非但不會歧視,還會視情況給他們劃出足夠的土地以供他們放牧或者耕種。但是這些胡人若是要侵入我大漢領土,劫掠我大漢百姓,遼身為軍人就只能奮力還擊。至於友若先生地問題嘛…遼不相信那些舒服慣了地烏桓大人們會輕易服軟。更何況還有袁本初和失去地盤的烏延地因素,我軍若是不將以蹋頓為的三郡烏桓打服,那裏有力進兵遼東!”

“遼東?呵呵呵!諶就知道,將軍與曹公之志絕不會僅僅在於烏桓,如今聽將軍之言,曹公應當心存恢復大漢舊有領土之**。遼東自初平元年後就實際被公孫度割據,雖此人表面依舊自稱漢臣,實則已經以遼東王自居。不過以諶只見,只要是曹公大軍壓境,公孫度必然不敢兵戎相見。那時候只要一紙詔書,遼東依舊是大漢領土啊!”荀諶對公孫度這類人相當瞭解,他地話也確實説到了點子上。

然而張遼更清楚,正是因為曹歷史上為了調兵南下而對北方鮮卑族及遼東公孫家勢力的妥協,使得其後的曹魏政權對東北方的實際控制力並不強,公孫度的孫子公孫淵甚至敢於起兵叛亂。雖然被司馬懿帶兵鎮壓,但卻極大地動搖了曹魏以及後面西晉政權在少數民族心中的威懾力,使得這些少數民族在西晉國力衰弱時敢於起兵攻入關內,最終掀起了五胡亂華是漢民族血淋淋的悽慘遭遇。而且有着後世記憶的張遼更是清楚,若是中央政權不能夠徹底的將一個曾經有過事實割據行為的地方勢力剷除掉,那留給中央政府的必定是無窮無盡的麻煩。孰不見後世那些叫囂着要獨立的地區在國外勢力的支持下掀起的一次又一次的風,使得當地百姓無辜受害,地方政府焦頭爛額。所以張遼絕不會放過敢於自稱遼東侯的公孫度,他一定要將軍隊開到遼東,讓那裏徹底迴歸漢民族的統治。

而且張遼心中還有一個隱藏着的**頭,這也是因為後世那讓他惱火的記憶。半島上那個無恥的子國就讓前世的張遼鬱悶無比,如今他不但有了強大的軍隊,更重要的是這時代的漢軍是亞洲最強大的力量,在這東亞地區更是無人能敵。張遼要徹底將這個自稱是“狗熊”後代的無恥的國度消滅在無形中,讓半島的百姓認同他們中原遺民箕子的後代的身份。這樣一來,加上距離半島極近的東瀛,張遼等於為漢民族有開闢了兩個足以容納數百萬百姓的地方。待百年後戰禍的傷痕彌合,百姓的人口再度急劇增加時,也不至於因為人口過多而使得人均土地佔有量減少,從而再度導致全國的戰亂。這兩個地方雖然有他們的不足,但也有他們的優勢,半島北部的鐵、煤,半島南部的糧食,東瀛的金銀、硫磺以及千年後才能利用的地熱和周邊的漁業資源都是良好的資產。這也算是張遼在試圖改變政治制度的同時也為前一條路可能的失敗而留下的一條改良之路。

面對荀諶的問題,張遼也同樣沒有隱瞞,他只是將戰馬湊近到荀諶身邊,小聲講他的想法打算盡數告知荀諶。張遼知道,如果沒有意外,荀諶是絕對不會回到潁川去了。看荀諶的樣子,北方將是他定居之所,而他的張家又可以多出一個盟友家族。

“將軍所慮深遠,知道今,諶才真正明白為何將軍會有深謀遠慮的名聲。呵呵,荀諶自詡智謀不遜他人,如今和將軍一比,實在是…唉!”荀諶自嘲的搖頭嘆氣道。

“呵呵,遼之算計實在過於龐大,以遼一人之力絕對無法實現。不知友若先生可否助遼一臂之力?”張遼這算是第一次向除郭嘉這個朋友之外的別人公開他的一個大計劃,這也算是荀諶本人能力不俗而且又決定定居北方才使得張遼開誠佈公,否則就算是沮授、田豐這樣的智者,張遼也不過以民族大義引誘他們幫忙而已。

“將軍如此看重荀諶,諶自當為將軍效命。”荀諶輕聲笑道。

“不!不是為我。我們的所為是為了我們的民族和千萬百姓的利益!”張遼糾正道。

説到此處,兩人相視一笑,催動**戰馬,向前方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