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81章似乎摸到了目見社的輪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无广告在线视频开通,立即体验精彩内容,点击 X1024空间,立刻访问!

【第381章】似乎摸到了目見社的輪廓…

(0381)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經過王啓年的審訊,發現這個索佈德,對於目見社的核心組織架構,並不清楚。索佈德知道的,是的確有目見社這個秘密組織,而這個秘密組織,也的確是昔西夏國的皇族後裔有關。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東西了。他闡述的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他自己想當然的推測出來的。

事實上,對於李國臻是否真的是目見社的頭目,索佈德也只是猜測而已。為了活命,他一口咬定李國臻就是目見社的首腦。可是,細問之下,他的回答去是漏百出,前後矛盾的。可見,他的確是在説謊。這一點小小的伎倆,徐興夏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至於王啓年,那就更加是老手中的老手了,隨便掃一眼就能看出來。

於是,在讓人將索佈德帶走以後,徐興夏就和王啓年商量,要摸一摸這個目見社的底。他們相信,索佈德提供的某些資料,還是可信的。以錦衣衞的力量,要調查這個目見社,難度不會很大。當然,一切的調查,都是在秘密當中進行的。如果李國臻真的是目見社的老大,説明這個目見社的實力,應該還是很強大的。在搞清楚目見社的基本情況之前,徐興夏不想貿貿然暴自己。

現在,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王啓年的調查,應該是有了一些結果,才會來找自己。作為錦衣衞的情報老手,如果他真的下心思去調查某件事,而徐興夏又可以給他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上的資源,沒有什麼情報是他不到的。

徐興夏含笑説道:“老王,請坐!”王啓年坐下來,緩緩的説道:“可以肯定,目見社的確是存在的。我看過一些錦衣衞和東廠在寧夏鎮的記錄,裏面提到寧夏鎮有一些奇怪的現象。當時,我也沒有怎麼注意。畢竟,寧夏鎮不屬於我的管轄範圍。我那時候也是心灰意冷,不想管事。現在想起來,這些現象,極有可能和這個神秘的目見社有關。”他翻了翻手裏的資料,有條不紊的説道:“在過去的十年間,寧夏鎮軍隊,總共有超過五百人神秘的消失。注意,是消失。寧夏鎮高層對外宣佈他們是戰死了,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但是,他們的家屬,每個月卻都可以準時的領取到錢糧。高層的解釋是,他們生前的表現很突出,死後也可以獲得錢糧補貼。”

“這讓人很是懷疑。一般的戰死人員,除了微薄的撫卹金,本沒有其他的補貼。如果有這些福利的話,軍户們也不會整天起來***鬧餉了。偏偏為什麼這些人的家屬,可以得到優待呢?那些死去的人,又或者是消失的人,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高層對他們如此的重視,如此的厚待呢?這是疑點一。”

“我還仔細的調查過這些消失的,又或者是戰死的人身份資料,結果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戰兵系統又或者是衞所軍系統裏面的出高手。其中有好幾個,在軍隊裏面,都是一等一的勇士。我就奇怪了,為什麼戰死的總是他們呢?如果只是一個或者幾個戰死,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但是,這是足足五百個啊!但凡是有點本領的人,都統***死了,這太反常了啊!這是疑點二。”

“我在偵查的時候,還無意中發現,在寧夏城裏面的某個衞所軍的軍營,駐紮的本不是衞所軍。但是,他們也不是戰兵。他們對外宣稱,這只是一個物資儲備倉庫,他們都是看守倉庫的。至於到底是什麼部隊,暫時還不得而知。這是疑點三。”

據你提供的線索,我還調查了當薩婉娜遇刺以後,那些被殺死的神秘黑衣弓箭手,他們的屍體,到底是被誰處理的。結果,不調查還好,一查之下,我居然發現,負責處理屍體的,居然是李國臻的私人家丁!呼羅珊女王被刺殺,李國臻的援軍來得很晚,處理刺客的屍首,卻顯得很積極。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疑點四。”

覺到李國臻可能真的有問題,我通過一些關係,查閲了錦衣衞之前關於總兵官衙門和巡撫衙門的一些資料,結果意外的發現,在薩婉娜遇刺的時候,巡撫李懋檜,居然就在李國臻的家裏,還被李國臻給灌醉了。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李國臻是在故意設計讓李懋檜失去意識,失去行動能力,以方便自己行事。”

“因為,一旦李懋檜是清醒的,薩婉娜遇刺,他肯定會立刻調動兵力進行救援的。他的權力,本來就比李國臻大。寧夏鎮的全部軍隊,都歸他直接調動。他是可以直接越過李國臻指揮軍隊的。他的責任,同樣比李國臻要大。如果薩婉娜出現什麼意外,估計挨板子的人就是他。他的反應不能不快。這是疑點五。”徐興夏靜靜的聽完,期待的説道:“除了這五個疑點,還有嗎?”王啓年點頭説道:“當然還有。只是,我自己也無法解釋。第六個疑點,就是李懋檜的反應。薩婉娜遇刺,李國臻行動遲緩,延誤戰機,本來作為巡撫的李懋檜,和李國臻的關係就很不好,正應該落井下石,狠狠的敲打李國臻一番。只要是文官,都懂得如何作。但是,奇怪的是,這一次,李懋檜居然沒有對李國臻做出任何的處理,就好像是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第七個疑點,則是和慶王府有關了。薩婉娜是慶王府邀請來的,她突然遇刺,按理説,慶王府是應該大動干戈,追查幕後兇手的。眾所周知,慶王府和李國臻的關係,也不是很好。這時候,也應該是落井下石,打擊李國臻的好機會。可是,奇怪的是,慶王府除了公開薩婉娜的身份以後,就沒有別的動作了。對李國臻,也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這多少有點不符合常理啊。”徐興夏緩緩的點點頭,深沉的説道:“這裏面,會有利益換嗎?”王啓年搖頭説道:“暫時還沒有發現。慶王府的手裏有錢,有地,李國臻的手裏,有軍隊。雙方如果要利益換的話,只有聯合起來造反。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東廠和錦衣衞,對此都盯得非常緊。如果他們有聯合的跡象,李國臻早就被處置了。”停頓了一會兒,王啓年有些慨的説道:“不過,目見社這樣的名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或許是我的級別不夠,無法接觸到相關的信息。按理説,這樣的組織,潛藏了這麼多年,不可能不被人察覺的。我相信,錦衣衞經歷司的檔案裏面,一定有目見社的資料。”徐興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慢慢的説道:“我估計,慶王府應該知道一點。當,第一個趕到刺殺現場的,就是慶王府的人。如果説他們不知道目見社的存在,本不可能。不過,估計他們知道的情況不會很多,否則,也不會讓薩婉娜陷入危險當中。”王啓年有點遲疑的説道:“慶王府的能量太大,外圍的能人志士不少,其中不少人,都是來自西域各地的胡人。咱們如果繼續調查下去,可能會被他們察覺的,屆時…”徐興夏堅定的説道:“這條線索很重要,要繼續追查!”微微頓了頓,徐興夏又説道:“還有,我覺慶王府的呼延傲博此人,也是有問題的。他作為慶王府的管家,掌握的機密一定不少。當,帶隊前來救援薩婉娜的,也是這個呼延傲博。他的出現,實在是太巧合了。嗯,不對,這絕對不是巧合。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內在聯繫。要是可以追查的話,不妨追查一下他的底。如果遇到問題,你隨時可以來找我!”王啓年點點頭,答應着去了。

他走了以後,徐興夏就站起來,在屋子裏來回的踱步。

“目見社啊目見社,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你到底想做什麼呢?”徐興夏忽然抬頭望着屋頂,喃喃自語的説道。

毫無疑問,目見社的出現,帶有深深的陰謀的味道。特別是它還和幾百年前的夏國扯上了關係,讓人很輕易的就想到“造反覆國”四個字。古往今來,前朝的餘孽,試圖造反,恢復原來的王朝,實在是太常見了。有關這種陰謀的小説、電視、電影,簡直是爛大街了。但是,徐興夏的確沒想到,小小的寧夏鎮,居然潛伏有這樣的組織,居然有這樣的陰謀存在。

話説,西夏國都已經覆沒了四五百年了,它的皇族,也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現在突然跳出來,要造反覆國,給人的覺,更多的是荒謬,而不是震驚。你丫的西夏國,是被***人滅掉的。在蒙元帝國的時候,你不起來造反,到了明朝才造反,這是不是有點時過境遷啊?當然,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別人慕容復是鮮卑人的後裔,試圖造反,中間足足間隔了五六百年的時間呢。

但是,這還不是最引人關注的。最引人關注的是,目見社如果真的存在了很多年,那麼,錦衣衞和東廠,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慶王府也清楚。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寧夏鎮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組織,還是活動的組織,以東廠和錦衣衞的明,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他們真的不知道,那全部人都可以去吃屎了。

然而,為什麼目見社能夠生存到現在呢?為什麼東廠和錦衣衞,沒有及時的採取行動呢?為什麼朝廷和皇帝,也沒有及時的採取行動呢?不要告訴我,當皇帝的得知西夏國的皇族後裔,在寧夏鎮搞了一個目見社,也會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哪怕是正德這麼荒唐的皇帝,都不可能完全不管啊!更何況,還有內閣和六部呢!

任何一個朝代,對於造反、謀逆之類的字眼,都是最的。只要涉及到一點點,就是寧可錯殺三千,絕對不肯放過一個的局面。目見社這樣的組織,能夠存活到現在,一定是沒有遭受到打擊。如果朝廷重拳出擊,目見社絕對灰飛煙滅啊!那為什麼朝廷沒有給予它重拳打擊呢?不要告訴我,朝廷的各位大佬,都非常仁慈,不捨得死人,所以睜隻眼閉隻眼,得過且過算了。

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上頭知道目見社的存在,還可能知道目見社的詳細情況,但是沒有打擊的意圖。換言之,就是目見社的存在,對他們有好處。簡單的説來,就是有利益關係的存在。那麼,在他們中間,有什麼樣的利益博弈呢?如果他們之間,存在利益博弈,自己一腳踩進去,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如果只是簡單的利益博弈,那也罷了。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利益博弈,只要你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避免利益的糾葛。問題是,誰也不知道,這裏面,會不會牽扯到黨爭。利益博弈是很簡單的事情,黨爭就複雜多了。在利益博弈***局,大不了是暫時退避三舍,以後捲土重來就是了。但是,一旦陷入黨爭,那就是小命難保啊!哪怕是朝廷首輔,一旦陷入黨爭,也會寸步難行啊!

萬曆後期,朝廷的黨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連一向強勢的萬曆皇帝,都已經沒有能力制止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平衡各黨的勢力,不讓某一個黨派獨大。只可惜,到後期,東林黨的崛起,已經不是萬曆皇帝可以阻擋的了。即使是東林黨首腦葉向高辭去了首輔職務,東林黨的實力,依然強悍。

在萬曆四十五年的朝廷,黨爭依然烈。毫無疑問,東林黨的勢力是最強大的。朝廷上下,有大量的東林黨成員。他們抱成一團,對政見不同者,實行堅決的打擊。一時之間,風頭無兩。但是,浙黨、楚黨、齊黨、昆黨等勢力的能量同樣不能小覷。他們單獨和東林黨鬥爭,顯然不是東林黨的敵手。但是,如果他們聯合起來,暗***招,也可以讓東林黨吃不少虧。

可以説,萬曆後期,朝廷就是在這樣的黨爭中度過每一天的。大部分的官員,關心的本不是怎麼做事,要做什麼事,而是今天又要進行什麼鬥爭,要保護誰,要打倒誰,要得到什麼。每天夜裏,都有無數人在暗中籌劃,明天要怎麼開始,怎麼結束。夜深人靜的時候,無數人都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幹掉自己的對手。

他們一個個都紅了眼,打着赤膊,恨不得就在朝堂上,將自己的對手撕成碎片。形象的説,他們本不是文質彬彬的文官,而是一羣豺狼。國家的政事,已經本不是政事,而是攻擊的手段。好事,可能因為互相攻擊,變成壞事。而壞事,也有可能因為互相攻擊,變得更壞。總之,鬥來鬥去,好事是絕對不要指望了。

要説在萬曆後期,朝廷最忙碌的官員是哪些,毫無疑問就是都察院的各位御史大人了。無論是駐紮京師的御史,又或者是駐紮各個地方的御史。他們是黨爭的急先鋒,是黨爭的主力軍。有什麼風吹草動,最先出動的就是他們。他們的彈劾奏章,就是黨爭的主要形式。如果哪一天,都察院的彈劾奏章少於一百份,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不要小看這些奏章,隨時都可能要掉一個或者是幾個官員的命。一不小心,你的一輩子,都得搭在上面。

為了穩住自己手裏的權力,東林黨的做法很極端,已經完全顛倒了是非黑白。他們的排外已經到了不分青紅皂白的地步。只要你和我們作對,無論你做什麼,哪怕是你主動的攙扶老過馬路,你都是錯的,還是錯得不能饒恕,必須上斷頭台的那一種。只要你跟隨我們,哪怕是你強搶民女,敲詐勒索,中飽私囊,你都是對的,還是對得要青史留名,萬世芳的那一種。

這種一刀切的做法,當然要引來很多人的反擊。東林黨如此的咄咄人,誰也受不了啊!除非是你願意放棄誘人的權力!你願意放棄權力嗎?當然不願意!既然單打獨鬥幹不過東林黨,那就只有聯合起來了。這個聯合,在萬曆時期,還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在天啓皇帝登基以後,就非常的明顯了。如果不是東林黨的做法很極端,魏忠賢的身邊,也不可能纏繞着那麼多的文臣武將。

事實上,準確的説來,魏忠賢的身邊,聚集的各大勢力,其實就是浙黨、楚黨、浙黨、昆黨等的聯合體。可以説,他們是以魏忠賢為首腦,聯合起來,齊齊向東林黨發難的。否則,東林黨會那麼被動嗎?如果沒有這些人,魏忠賢也就是一個手無抓雞之力的老太監而已,本沒有什麼值得畏懼的。

【求訂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