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一章返回長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甲子年三月五黃巾大起義暴發,皇甫劍一行是三月下旬才回到了長安城。

皇甫劍元宵節剛過便帶着十八龍騎悄悄地出了長安城,清楚他行蹤的人基少,去的時候行程還是十分順利,但返回途中正遇上了黃巾之亂暴發,又受到了殺手門的幾次阻截,耽擱了一些時間。

皇甫劍在涿郡找到張飛之後,此次出行已算是功德圓滿,心宜的良臣名將也收得差不多了,一個半月的長途跋涉,眾人也是有些疲憊,便在張飛家的小桃園裏休整了幾

三月初,皇甫劍一行由涿郡過雁門關,入幷州,他打算由臨晉道直回長安。但一行人剛進入幷州,黃巾起義就暴發了,沿途官道滿了逃難的人羣。

此時就是他們的座下戰馬再如何神駿,也快不起來!

一行人走走停停,皇甫劍雖是心急火燎,想早一天趕回長安,但他也不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啊!路上難民都是各顧逃生,亂成一團,哪還有誰顧得上他這個鎮西將軍!

就在皇甫劍一行到達幷州治所晉陽時,殺手門滅字堂高手也追到了這裏,對皇甫劍他們展開了猛烈狙殺。但此時皇甫劍身邊有趙雲、典韋、張飛三員當世虎將,有十八龍騎十八位殺手中的殺手,有陰陽門當代傳人貂蟬主僕三人。

有這些高手在身邊,皇甫劍還有什麼可怕的!只要不是面對千軍萬馬,天下大可去得,又怎是殺手門能留得住,就是殺手門滅字堂高手也不行。

陰陽門的消息舉世無雙,江湖上的一點動靜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線,有貂蟬相助,殺手門的行動很快便被皇甫劍知悉。皇甫劍當然是絲毫不懼,他正在為緩慢的行程到窩火呢!殺手門這個時候出現,無疑是火上燒油,正好成了他的出氣筒。

一路行程,一路血腥!

皇甫劍一行抓準時機,對殺手門展開了強大逆襲,殺手門又一次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但他們仗着人多勢眾,依然是窮追不捨,直到皇甫劍一行進入雍涼境內才不得不黯然退去。

殺手門與皇甫劍間的第二次鋒又是以損兵折將而告終!

皇甫劍悄悄地離開,也是悄悄地回來,不要説長安城的普通民眾,就是鎮西軍的一些高層官員也不知道皇甫劍的具體動向。

黃巾大起義暴發之後,全國震動,鎮西軍管轄的雍涼地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淨地,只發動了一些規模極小的暴動,也被早有準備的鎮西軍很快平定。

但黃巾起義對鎮西軍轄區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從三月中旬開始,每天從關東各地逃到關中的難民就達到了數十萬之眾,安置這些難民也給鎮西軍帶來了一定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鎮西將軍內部也產生了嚴重分岐,左軍師賈詡、右軍師閻忠、長史張昭等人主張按兵不動,靜等皇甫劍的歸來。

但負責三輔政務的鐘繇、主簿周異、書記陳琳、從事荀攸等從雒陽過來的鎮西軍高層,在聽説東都淪陷、大漢遍地戰火之後,卻恨不能讓鎮西軍立即前去救駕,前去平叛。

他們現在雖然歸屬於鎮西軍,畢竟還是以漢臣自詡,大漢在他們心中還是有着神聖的地位,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得了的。更何況他們都是從關東各地遷移過來,他們的老家遭受着戰火,他們又怎能安然處之。

鎮西將軍府,賈詡、閻忠、張昭、鍾繇、周異、陳琳、荀攸等鎮西軍高層正聚集在一起,烈地討論着鎮西軍的應對之策。

這已不知是十幾天來的第幾次議事了,前幾次議事都是以無果而告終。

“左軍師大人,主公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鎮西軍要是再不出兵,大漢就要完啦!”三輔之地的最高行政長官鍾繇神情嚴肅,情緒動,幾乎是在用吶喊的方式發着自己心中的不滿。

鍾繇,鍾元常是潁川長社人,他的老家正是黃巾軍重點進攻的地方之一。雖然皇甫劍早有先知之明,將他們這批京城過來的大臣連家帶口都搬到了長安,但家鄉情切,家國天下,他又怎能不急。

更何況現如今聖上下落不明,作為漢家臣子,極講究文人風骨的他也不能不為聖上謀劃。

“鍾大人稍安勿燥,主公就在近就會回來。主公早有明示,我們現在最大的任務是維持雍涼之地的穩定,全力安置難民。出兵之事,自有主公定奪。”賈詡的神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還帶着一絲不可捉摸的怪異。

賈詡心中卻是冷血地想道,劉姓天下與我等又有何干,主公要的是天下大業。天下不大亂,不亂得一塌糊塗,主公又哪來的機會!

現在亂得還不夠,還遠遠不夠!這個時候鎮西軍又如何會動!

這麼絕佳的良機,如果不善加利用,又豈不是辜負了老天爺的一番心意!

“京城已經淪陷,聖上東去,全國上下一片戰火!此時鎮西軍再不出動,只能是坐等黃巾軍勢大,到時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天下將亡,軍師大人想到這種結果沒有?”這時從事荀攸也急了,忍不開口責問起來。

賈詡永遠一付不痛不癢的樣子,讓他有點受不了。

“從事大人,此言謬亦!鎮西軍就是此時發兵,黃巾軍也已是勢成,非鎮西軍能夠鎮壓得了的。遠的地方不説,近如雒陽就有將近二十萬黃巾軍。雒陽城牆高城固,又有二十大軍鎮守,請問從事大人,僅憑鎮西軍一軍之力又如何能平定天下之亂?”閻忠好象與賈詡商量好了似的,不等賈詡開口,右軍師閻忠就厲聲反擊起來。

“哪以軍師之見,又該當如何?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四百年大漢天下,落入賊人之手不成!”荀攸雖然急盼着鎮西出兵,可閻忠所言卻是句句事實,也容不得他反駁。

“無他,等爾!等戰機!等其內亂!等其勢衰!等其勢弱!”閻忠一連説了幾個等字。

閻忠號稱神算,最強的就是佈局,布天下大局!

“本官據所得情報分析,黃巾軍雖然是早有預謀,也具有一定的組織架構,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宗教團體,下面更多是聞風而動的窮苦百姓。當他們的勢力,當他們掌握的地盤,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管理上的失控。到那個時候也就是黃巾軍的未,看起來龐大的黃巾軍將會原形畢,失去控制,成為一盤散砂。”

“這個時候官兵也會從開始時的措手不及醒悟過來,對黃巾軍進行反攻,這個時候才是鎮西軍出動的最佳戰機!”閻忠一付智珠在握,天下大勢在,沉穩自信地侃侃而談。

“啪啪啪…”閻忠話音剛落,從門外傳來了一陣掌聲。

“軍師此論,大妙,正合本將心意!”

“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用兵之道也是一樣,如果現在出兵,軍隊損傷慘重自不必説,還有可能將整個鎮西軍陷進去,更不要説救國救民了!”隨着掌聲,皇甫劍邁着沉穩的腳步走進了大廳。

“主公!主公回來了!”廳中眾人顧不禮議,全都站了起來,齊聲驚呼。

“本將也是剛剛到達,就聽到了軍師一番高論,受益非淺啊!”皇甫劍一邊示意眾人不必多禮,一邊微笑着説道。

“主公回來,怎麼也不讓臣等前去接?”賈詡揖手説道。

“是本將不讓他們通知你們的,不然怎麼能聽到閻軍師的妙之言啊!”皇甫劍心情甚好,樂呵呵地坐上了主座。

(新的一章送到!拜求推薦、收藏、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