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再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對於號稱“自然之子”的靈族而言,這座建築裏,只有這片草地才是最悦目的所在。
潘迪思和斯蒂安娜此刻便走在了這片草地之上。
右側方傳來車輪的響聲,兩人轉頭望去。
只見一輛華麗的馬車自草地間的石板路上駛來,車旁還有着一隊騎士,他們跟隨在馬車邊緩緩地前行。
“是達內爾大人和夫人要出去嗎?”潘迪思喃喃道。
“啊?什麼,”斯蒂安娜似乎被驚了一下,有些忙亂地回答,“抱歉,殿下。”
“噓!”潘迪思小聲道,“有人的時候別叫我‘殿下’。”
“是!”潘迪思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你今天怎麼了?昨晚是沒睡好嗎?”
“不…”斯蒂安娜輕輕咬了咬下。
馬車還沒走到跟前就停下了,然後,兩個漂亮的女孩走下了馬車,慢慢地向着兩人走來。
是艾琳和奧菲里奧。
和昨天第一眼見到時不同,今天這兩個女孩穿得更簡潔得多,顏單一,式樣也很隨意。
她們走到了潘迪思和斯蒂安娜面前,艾琳開口道:“潘迪思姐姐,斯蒂安娜姐姐。”
“艾琳,奧菲里奧,你們早。”潘迪思看着兩個女孩,微笑着道:“你們這麼一早是要去哪?”奧菲里奧依舊是那麼靦腆地稍稍站在艾琳身後,艾琳卻回答道:“今天是教堂的祈禱,我們想早點去,要不一會人就太多了,兩位姐姐要一起去嗎?”潘迪思眼神一閃。
她們倆自然對光明教廷是不會有什麼好的,就連克利斯也是這樣,雖然不至於連光明教堂也不想踏入,但若是讓她們光明教堂裏做祈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潘迪思微笑道:“你哥哥的同學來了,我可沒法走開,對不起,艾琳。”
“哦,我知道,”艾琳還是微笑着,“那我們走了,再見潘迪思姐姐,斯蒂安娜姐姐。”奧菲里奧也靦腆地向着兩人施禮,然後回到了馬車上。
馬車開始慢慢向前行駛,從兩人面前經過時,艾琳還從車窗裏伸出手來向兩人揮了揮手,然後遠去了。
潘迪思看着馬車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
“導師,會不高興的。”斯蒂安娜低聲道。
潘迪思沉默下來。
主樓的正廳處,就是城主府的會客廳,兩人還沒走近,便聽到了喧鬧的歡笑聲。
潘迪思在門口躊躇片刻,還是走了進去。
廳中陡然一靜,所有人都轉過了頭來。
克利斯站起身來,走到潘迪思身邊,微笑道:“這位,你們應該也都認識的,不用我多介紹了吧,潘迪思,還有這位,”他向着斯蒂安娜示意了一下,“這是我和潘迪思的好朋友,斯蒂安娜。”斯蒂安娜倒還算鎮定,微微點頭施禮:“斯蒂安娜向各位問好。”趁着這一會功夫,潘迪思已看清了廳裏的人。
勞倫斯,斯科爾,瑪雅,薇拉和蒂斯,還有個意想不到的傢伙,正笑嘻嘻地看着潘迪思——阿克頓勞倫斯等人都是認得潘迪思的,不過因為之前潘迪思是高年級學員,又和克利斯“惡”所以對於潘迪思,他們都還處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才學員”的印象中,除了勞倫斯這個曾經的“追求者”外,其餘人卻都沒和潘迪思説過話。
不過阿克頓——不是去年就已經畢業了嗎?
第一個開口的卻是勞倫斯:“好啊,克利斯,果然潘迪思小姐還是跟你在一起了。”潘迪思立刻紅起了臉,還沒等她説話,斯科爾,瑪雅以及薇拉兩姐妹都向着她招呼道:“潘迪思學姐。”潘迪思連忙回禮,一個個招呼過去,對着阿克頓道:“你怎麼也會在?”阿克頓搖頭道:“我可不想那麼早回去,我家老頭對我可沒辦法,反正他也還年輕,嘿嘿。”他笑眯眯地來回看着克利斯和潘迪思兩人:“什麼時候結婚?”這話突如其來,潘迪思的臉更紅了,説不出話來,克利斯微笑道:“這件事嘛,應該不會太遠,到時候總會叫上你們的。”
“我要做伴娘!”薇拉舉手急道。
“那我做伴郎!”勞倫斯也進了進來。
克利斯看潘迪思的臉越來越紅,知道她臉,轉移話題道:“不是説你們傭兵團人很多嗎?其他的人呢?”瑪雅微笑道:“大多數都還在魔獸森林裏,達利安,託尼還有麥克斯帶着他們。”自從蘭蒂斯魔法學院的歷練學員來到基布鎮成立了“蘭蒂斯”傭兵團以來,也經歷了不少次人員受傷的事件,但總的來説,歷練學員的戰鬥力也是一天比一天強,這也是其他傭兵團無法相比的。
就如同克利斯在貝兒帝國時遇到的“狂獅”傭兵團,那已經是個大型的團隊了,但幾百個團員中,也只有幾個魔法師成員,而且等級也不高,而“蘭蒂斯”傭兵團中,魔法師卻佔了極大的部分,幾乎有了三分之二的比例,這些四年級以上的學員多是天賦過人的孩子,或許年齡不大,但等級卻不低,在適應了魔獸森林的戰鬥生涯之後,絕大多數都步入了強者的範圍——可不僅僅是依靠等級來唬人的學院學生了。
據説曾有一個不明情況的傭兵團想要向其中的兩個年輕學員動手,但很快就被聞訊而來的其餘成員圍在了中間,看到幾十個手握魔法杖的學員,那個傭兵團的十幾個人幾乎嚇得了褲子,最後乖乖叩頭道歉,才得以離開。
説到這裏,斯科爾那憨厚的臉上也滿是得意之,不住拍手大笑。
這就是學院裏的學員風格——心善。
阿克頓笑着和克利斯對視一眼,和潘迪思一起想起了魔獸森林裏遇到的那次遇襲,常在魔獸森林裏的傭兵可不會是善茬,記得那次那個叫做“禿鷲”的傭兵團可是被滅團了,就連三位隨同的導師也都沒有手軟。
所以,他們要學的,還有很多,不僅僅是面對死亡的威脅,還要學會放棄,認清現實中人的醜陋。
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