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節:見首不見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仙師一語點醒夢中人,使弟子汗顏不能自己。還請仙師指點津,使弟子遵循天人之道,履行自己的本職,不至於誤入歧途,做那傷天害理的事。”李棟向道人請教。
道士發了一陣子脾氣,見李棟的表現始終都很有禮節,不因責備而有所不滿,心裏大概高興李棟能做到這些,微笑着緩和了語氣:“要是説到如何去行天道的事。具體説還要依靠你本人的領悟。”
“我很是知道你連續遇奇,提醒你一句,要特別注意,特別提防西金和東木顛倒的事情。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血腥的殺戮以及為一己之利而戕害四方。是殺是活,是留是走,全在你一念之間。即是老夫,將來也要委身於你的殿下,請求你的庇護。”這次李棟深深不解了。這道士飄逸若仙,反來救自己保護他?那西金和東木這個世間,絕無第二個人知道,他又是怎麼知道的?按照正常歷史發展,隋亡以後就是唐盛,李淵當擁有幾百年的大業。他難道看不穿看不破?為何明明知道五行之説,還要我手下留情?真是奇怪。
李棟就問:“弟子不甚明瞭,還請仙師指點明確。”
“我身在深山大澤之中,跳出五行之外,不食人間煙火。此次前來,不是為了保護我自己,而是要渡化我那徒子徒孫,免除他們血之軀在人間罹難災厄。”講到這裏,道士單手成掌。豎於
間,躬身下禮,對李棟深深的拜了一拜。以示將來李棟幫助那些道士。也就是他的徒子徒孫等人免受人間災難的謝禮。
然後又説:“隋亡而唐倡,這是上天註定了的,誰也不可更改。你機緣巧合,遠勝於西金,再加上親歷親為,順應天道倡人道,自然有取代之趨勢。”
“西金之唐多禍亂。牝雞晨伺,陰陽失合,綱常倫理顛倒上下。且中途多舛,百姓離失居,多刀兵之難。將有西方之金
亂爾之本
,妄圖以私怨代行天道。切記‘和’乃是你的天道人道。萬萬不可背離了天意。”説完,道士笑意
的望着李棟。
李棟對他前倨後恭,並向自己行禮一事大汗顏。想閃身有心不受那一拜,可身體懸空,腳踩樹枝,空間
仄,閃轉騰挪也只在方寸之間,一不留神便會摔到樹下。只得硬着頭皮受了他一拜。
最後。他説的話使李棟有所悟。
西金大概指的就是李淵的大唐統治,東木説的大概就是自己。但自己在東方得到了五行之金。所以就有代替李淵王朝的天道。只是自己不能私自篡改歷史既定軌道,仍然要遵行天道,建立李唐王朝。
道士對北水之方隻字不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提到南火之時語焉不詳,只提醒要提防,似乎有大禍事一般。
稍稍思考了一會兒,李棟明白了。道長只對已經發生的五行稍加點評,對還沒有發生的,即將發生的五行卻隱諱不提。大概仍然是害怕天機吧。
此人真乃修行大道之人,既然已經知道事情全部真象,卻不全部向自己透,剋制而理
,實在非常人所能及的。但不知道他在何處修行,姓字名誰,為何又要提醒自己。
“弟子受教匪淺,茅頓開,
後一定謹記仙師指點,沒齒難忘。但不知道道長在何處修行,為何又不辭勞遠前來指點李某,還請道長明示。”李棟問道。
道長微微一笑道:“貧道尊家師道祖之命前來指點,這話你應該明白了吧?”李棟這才明白,原來是道教創始人李聃指點自己的。在章丘山的時候,就有所懷疑是李氏一族始祖指點自己的,今天看來果然不假。當時也微笑不止,有些話只能意會而不可言談的。
大概李道祖對李淵的行為做法非常不滿意才如此的吧。歷數大唐幾百年,先是為了九五至尊兄弟在玄武門相殘,接下來便是道長所説的牝雞伺晨,陰陽顛倒,武則天代替了李唐王朝。不僅對李氏一族大肆殺戮,便是朝中肱股之臣也如髮一般遭到殺戮。然後便是安史之亂,十六國之亂。
這此自然大行殘忍之統治,自然是修行人士所不忍看到的。所以要自己遵守歷史既定章程,仍然建立李唐王朝而代替了李淵等。
那道士見李棟沉默不語,又道:“至於我的姓氏暫時不方便告訴你。如果機緣合適,將來我們還有見面的機會。那時候你自然就知道我是何人了。”將來還有機會見面?李棟心想,在唐代有名的修道之士都有誰?李棟第一個就想到了袁天綱和《推背圖》。
稱袁天綱為仙師絕不為過,經他手所算,有唐一代享受高官爵位的人,雖然濟濟滿堂,從來沒有發生過謬誤。特別是他和弟子李淳風所推演出來的《推背圖》,經千年而不散,經歷歲月久,越是散發出來
人的醇香。
“敢問仙師可是袁天綱師傅?”李棟問道。
“現在還不是告訴你的時候,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貧道完成師祖下的任務,這就告辭了!”那道長雙手略為一拱,閃一閃便不見了蹤跡。
李棟大窘,真是修仙之士,説來説來,説走就走,來去匆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你走了倒好,我還在樹梢上站着,怎麼下得去?還不得摔個仰八叉啊!立刻四處尋找道長的身影。
一轉身,令人驚訝的一幕發生了。
李棟和道長原本是站在樹梢上面的,當李棟尋找那道士之時,李棟發現自己竟然站在林間的枯草地上。不知什麼時候,道長已經放自己下來了。上去的時候還有一種覺,飄飄然然的像御風而行。下來的時候一點
覺也沒有。真是費夷所思。
回想這半天以來的種種事端,李棟覺得猶如在夢中一般恍恍惚惚,似乎眼前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可身邊微風時吹,臉上一片冰涼,明明是置身一片樹林之中。
李棟伸手在自己大腿上使勁掐了一把,大腿上傳來的揪心痛疼才使他意識到,這不是做夢而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實。此時李棟倒是想起了那些歷代建立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有意無意的在他們身邊總要發生一些離奇古怪的,超越自然的各種逸聞。
從今天的經歷來看,這並非是空來風,民間捏造,是有
有據的。從宇宙大爆炸起,天地之間沒有一個生靈存在,那道就和宇宙萬物共存。當有了生靈以後,這道大概也託之於人和物佈施自己的存在,使萬眾之民景仰而崇拜,享受千秋萬代之香火,為其神氣和法力增添後續之力。
李棟長時間站在林子裏,傻傻地發呆,不覺得自己是一位身高權重的統帥,反而覺得自己似乎一個修道之人,為悟天地造化而費盡心思。直到一大堆府兵們闖過來,李棟才
頓頓的如夢初醒。
府兵見到李棟安危無恙也長鬆了一口氣,有人上前向李棟稟報,稱説秦瓊回來了。現在人已經在大海寺內,遍地找他不着,這才派人四人尋找,沒料卻在這密林裏見到李棟。
李棟很是奇怪,忙問:“秦瓊不是去了虎牢關麼?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府兵也是非常不理解,只回説:“秦將軍的確是回來了。不過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身邊還有兩位大將,一老一少。看他們的模樣十分相像,似乎是一對父子。”李棟聽了似乎明白一些。虎牢關的裴仁基不正是父子將軍麼?特別他的兒子裴行儼,少驍勇,有神力,是幾乎可以和羅士信媲美的大將軍。在真正的史書裏,是李密的四大將軍之一。
秦瓊去虎牢關正是見他們的,為何又一起來到了大海寺?難道發生了什麼意外?李棟這時候已經徹底甦醒過來,當即對身邊的府兵們吩咐一聲,牽來一匹快馬,飛身上去,打馬揚鞭,沿林內小道奔出,直向大海寺奔去。
到了寺內,把馬送給一個府兵牽去,李棟急匆匆趕往自己的禪房。還沒有走到房內,便聽到秦瓊的説話之聲。
“二位將軍稍等,我那賢弟大概是辦什麼重要的事去了。已經派人去找了,一會就回來。”
“我等冒險趕來向你們稟報消息。虎牢關內現在無人鎮守,內部空虛,必需儘快趕回去,絕不能在這裏耽誤太久。實在不行,你就把原話轉告李將軍算了。我們這就回去。”李棟一聽,既然來了還這樣匆忙,真是計劃不周全。心裏便有所不滿,推門便走了進去。
房內坐有三人,秦瓊在左,一老一少在右,都站在榻榻旁邊,看樣子真要起身準備回到虎牢關去。
那上年齡的大將軍,身材高大,虎背熊,一身盔甲鋥明刷亮,端的是英武異常。他身邊的小將面貌也很不俗,只是臉
蒼白,臉上骨頭突起,一看就知道不是長命之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