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城內,御書房裏,高高堆起的奏摺山後,當今皇帝在撫育他長大的內侍的好説歹説下,好不容易安分的批示了半個時辰奏摺。

突地,他啪的一聲合上奏本。

"這些人是沒朕拿主意就不會做事嗎?瞧這奏章堆得半天高,好似很緊急重要,偏偏內容都是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教朕如何提得起興致去理會。"他一抬頭,發現前後左右堆積如山的奏摺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當下失去批改的興致,將筆一拋,揚長而去。

方轉頭去命人到御膳坊提壺參茶來的內侍,一回首見皇帝已經老遠了,慌張的扯開嗓門大聲嚷嚷:"皇上,您這是要上哪兒去啊?"

"到元和宮去。"內侍聞言不心裏一濼。這皇帝,每進那擺滿奇珍異寶的元和宮,沒有十天半月可是不出來的,但這些奏章可得有人批示啊…他瞪視已經積壓了好幾個月的奏摺,控制不住嗓音裏的苦惱,"皇上,那這些奏摺怎麼辦?"

"就讓皇叔來批。"皇帝頭也不回的拋下命令,"反正皇叔人很勤快,這些奏摺給他處理豈不正好。"這可使不得!叫端王那小子來批奏章,豈不是讓他有機會安自己的人馬,教李黨那邊的人越發得勢嗎?

內侍焦慮的扳指盤算,忽然靈機一動,俐落的在奏摺堆裏尋找某件可以引起皇帝興趣的東西。

在哪裏呢…記得曾看過…啊,找到了!

他一把出摺子,不管奏摺山登時嘩啦啦的垮了一地,急火火地追上皇帝背影,巧妙的阻住皇帝的腳步,然後微躬着身,貌似恭敬的問道:"皇上,您可記得前年詔告天下,廣徵緋龍杯一事?"皇帝興味闌珊的瞥他一眼,語調稍稍高了半度,"當然記得,怎麼,有人來獻杯子了?"

"皇上英明!"內侍一把攤開奏摺,一目十行尋找最重點句。

啊!就是這個!他清清喉頭,朗聲説了大要:"這名婦人,皇甫氏,年初時聽説了皇上徵求緋龍杯的文告,於是遠從滇境攜帶緋龍杯來京,要將它獻給皇上。"皇帝一聽,登時喜上眉梢,拍掌大笑,"如此甚好。明一早,宣這個…"他瞄了眼奏摺,確認姓名。"宣皇甫氏覲見!"內侍躬身應諾,"微臣遵旨。"

"安華,跟你説的一模一樣!"大喜之餘,皇帝忘情的直呼內侍之名。"緋龍杯果然早已落民間,尉遲一族手上的那個是假的!"內侍點頭,口中連聲附和,同時不着痕跡的將皇帝請回御書房。

"安華,你想緋龍杯上真的居有翔龍嗎?它們會飛嗎?會不會吐水造霧…i夏末陽光下,兩條人影漸去漸遠,一是須發斑白,滿臉忠誠護主的老內侍,一是年過四十,滿臉因耽於逸樂而堆壘着疲憊的帝王。…。次,宣政殿,皇帝高據御座之上,百官兩旁羅列而下,居中紅毯上跪伏着一名青衣女子。

"民婦皇甫氏,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萬歲。"在皇帝的授意下,隨侍於御座旁的內侍…安華…開口發問:"皇甫氏,你説你有緋龍杯要獻給皇上,可有此事?"

"回陛下,緋龍杯在此。"語畢,尉遲楠取出裝有緋龍杯的木匣,雙手呈上,在內侍趨前取匣時低聲阻卻,"且慢。"皇帝眉頭一蹙,安華會意,上前大聲喝道:"皇甫氏,你好大膽子!"一時殿上左右侍衞執戈舉劍,殺氣騰騰,擺明"妄動者死"。

尉遲楠嗓音依然鎮定的説道:"啓稟陛下,民婦斗膽,向陛下請求個恩德。"皇帝眉一揚,覺得她的大膽着實有趣,反倒生出一絲傾聽的耐。"説。"

"民婦之夫君無緣無故被羈押在端王府裏,民婦走遍京城,卻是哀告無門。民婦無法可想,只得出此下策,懇請陛下垂憐,為民婦作主。"皇帝一聽,掉頭向端王求證,"這婦人説的話可是真的?"端王鎮定的報出早已準備好的答案,"陛下,皇甫少泱乃前年謀刺高老將軍的欽命要犯,臣派出九騎好不容易才將他緝捕到案,若因這婦人的幾句話就釋放了他,豈不是縱虎歸山,難保他另捲土重來。"皇帝聞言,眉頭一聳,轉往另一邊追問:"高將軍,可有此事?'斑穹回答:"回陛下,皇甫少泱擅闖府邸一事的確為事實,但是並無謀刺的舉動。微臣以為,年輕人藝高膽大,做事難免衝動、欠考慮,望陛下念在皇甫少泱的確是個人才,斟酌情形,法外施恩。"皇帝頷首,下了判決,"皇甫少泱擅闖將軍府的罪名非輕,但念在他的子獻出緋龍杯立下大功,朕特別網開一面,當庭赦免,令他們夫團圓。"

"謝皇上。"目的既已達成,尉遲楠放手讓內侍取走木匣。

御座上,皇帝喜孜孜的接過內侍呈上的緋龍杯,翻來覆去,上下打量,突然龍眉倒豎,將杯子用力往地上一摜,拍案怒罵:"大瞻刁婦,竟敢欺君罔上,以為隨便塊木頭就可以唬朕?"這鉅變驚得朝臣一片鴉雀無聲。

尉遲楠卻是神不變,鎮定非常,"回陛下,這杯子的確是緋龍杯無疑。"她有成竹,除非有人見過真的緋龍杯,否則沒有人能説她獻上的杯子是假貨。

"還敢狡辯!"皇帝拍案怒斥,"你就跟那該死的尉遲一族一樣膽大包天,仗着朕愛寵有加,竟放肆的隨便拿只杯子來,誆騙朕那就是緋龍杯!"尉遲楠心中一震,眸光瞬間變得冷凝。"陛下如何斷定尉遲一族所獻的並非真的緋龍杯?"居然還有膽子回嘴!皇帝險些被這反詰氣破脯,怒聲回答:"任誰都知道,緋龍杯上居翔龍!"此言一出,一時間宣政殿上驚疑的氣聲四起。

皇帝聞聲越發狂怒,"南朝時,有一個人擅長畫龍。他畫龍從不點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總是説點上眼睛後,這些龍就不會乖乖留在紙上了。

"但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於是他在眾人的央求下,於金陵安樂寺將所繪製的四條白龍點上眼睛。就在點上眼睛那一瞬間,雷電從天而降,劈裂了石壁,兩條龍乘雲騰上天去,石壁上只剩下未點眼的兩條龍。而這緋龍杯就是那人晚年的心傑作,杯身上環繞有九條真龍!"話一落,宣政殿上一片死寂,沒有人知道該採取什麼樣的反應。

良久,微弱的聲音從御座下的角落裏傳來,"但那只是個故事而已…"那只是無數個他曾講述給帝王聽的故事中的一個罷了。

皇帝似乎聽出那語句潛藏的含意,高聲怒問:"安華,你是説你騙朕?"安華身子一縮,不敢回話,在帝王吃人也似的目光中,顫抖得如同風中落葉。

"安華,你竟敢騙朕!"皇帝然大怒,"來人啊!將這老太監拖出午門,就地正法,以懲其欺君之罪!"

"遵旨。"殿旁虎背熊的侍衞們不顧安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喊着皇上饒命,七手八腳的卸下他的袍服披掛,將他拖下台階,五花大綁。

這急轉直下的情勢驚呆了朝臣,沒人敢頂着皇帝怒火站出來説句阻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