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輪姦十齊郡寧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无广告在线视频开通,立即体验精彩内容,点击 X1024空间,立刻访问!
林家效忠的是大晉帝國,效忠的是大晉的皇帝,而不守張金亮。你張金亮不但是濟南的郡守,更是大晉的郡守,遵守大晉的綱紀,維護皇權的尊嚴才是你張金亮應該做的。而現在看看你做的如何?你的手下禍亂京都,而你卻又私稱州牧,難道你真想步劉元海的後塵,讓青州自立麼?
“如果那樣的話,恕世祥冒昧,世祥就是拼着一腔熱血也會和你周旋到底。”不管晉朝如何之亂,在大多數華族,甚至普通百姓,甚至下層的奴隸當中,大晉王朝那就意味着正統,就算後來西晉滅亡之際,無數的世人還拖家帶口,冒着生命危險,不遠千里的從全國各地走向江南,去投奔連玉璽都沒有,並且和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並沒有直系血親的司馬睿。
就是在北方,也有無數英雄豪傑打着晉朝的旗號,反對着外族的統治。就連已經在東北稱王,實力龐大的鮮卑貴族慕容皝,在得到三枚玉璽後也是趕緊送往建康,並且就是在他獨立建國以後,也還要東晉王朝確認封號。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晉庭不管如何妖魔化青州諸子,如何號召各地出兵青州,在張庭威等人的建議下,青州還一直遵奉晉庭為正統。
“青州是大晉的青州,現在是,永遠都是,金亮不才,在天下紛亂,各地戰亂不止的情況下,還鞠躬盡瘁力保青州安寧。在青州糧食緊張地情況下,還從百姓牙縫裏面擠出糧款,調糧食支援京都,敢問天下還有幾個州郡能向青州這般如此?我想世祥公心知肚明。而我們向京都運送糧草的船隊卻在京都城下遭到非人待遇,我等向朝廷申訴並要求追擊肇事真兇的奏章卻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朝廷還對青州百般誣陷,就是這樣。金亮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
“可是自趙王以後。朝綱敗壞。綱紀混亂,聖上被人矇蔽,那裏能聽到忠良之心聲,朝中妖孽縱橫,欺上瞞下,至今不肯公佈洛陽事件的事情真相,反而把一切責任推給青州。青州該當如何?難道就在這裏燈着朝廷的那幫臣肆
,禍亂法紀,指鹿為馬。金亮就該坐在家中等着那幫妖人來到青州,並且把自己的腦袋奉獻上去麼?”張金亮的話讓林世祥為止一滯,他
口説道:“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死了還有誰會去剷除朝中的妖人呢?”張金亮笑道:“君要臣死,臣就去死。哪是愚忠。是小忠,就算我死了,朝廷中地妖孽能自動消亡麼?就算我死了。大晉地那些臣賊子能夠讓大晉中興麼?
“愚忠誤國啊,我輩人等,應對朝廷忠心不二,既然朝廷任命我為濟南郡守,我自當為濟南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謂之忠,而奮力上書,努力進諫,革除弊政,清君側,正朝綱。雖受辱,而決心永恆,為復我大晉朗朗乾坤,永不放棄努力。這才是大忠啊。希望濟南林家為我助力而不是障礙。”林世祥鼻子裏面哼了一聲,而不做答,這種官面上地話,張金亮説的再多也沒有太大的用途,實際上林世祥也本不是來聽張金亮分析什麼是愚忠,什麼是大忠的。
他們向各個勢力拋媚眼,雖説有忠義的傳統教育在裏面,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利益和權利,但是為了這些赤的權利和利益地
換,他們自然也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做為自己的遮羞布。
張金亮見林世祥不説話,繼續説道:“現在天下紛亂,青州一片荒蕪,各地民紛紛來投,卻無官吏管理,青州華族人才濟濟,卻都窩在家中,不肯出仕,朝廷百忙之中也無法派出更多的官吏到達青州,青州的百姓全靠自治,雖然現在的官員經過數年的學習,卻缺乏經驗,
常工作還能維持,但是處理起來事情,難免有所疏漏。青州太需要有對民眾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人來對這些官吏進行督導了,世祥公原意出山幫我管理青州麼?”林世祥嘴角
出一絲輕笑,他等地就是這個,他心中暗道:“嘿嘿,這些土豹子,終於知道我們地用處了,就算你們再能理財,再能打仗,想治理地方,你們還差的遠呢。”張金亮繼續説道:“現在的青州和以前地青州已經大不一樣,這兩年湧進濟南的
民無法計數,商業也異常的繁榮,青州也不靠農税過活,所以現在青州實行的是農無税政策,但是為了更多的收税,青州同時還實施鼓勵個人努力
税換取政治權益的政策,各種法律法規已經和以前的青州大不相同,青州的十多家華族也在青州的政策中受益良多把。
“所以就是華族願意出仕,也要重新學起,錦繡書院的大門隨時向華族敝開,希望華族子弟也能為振興青州,振興大晉出力”聽到這些,林世祥的臉悠然大變,他怒道:“郡守大人這是看不起我林家子弟?管理地方又有何難?林家子弟在家苦讀十數年,就是等待着把一身所學賣給朝廷,哪裏還用得着在去和那些泥腿子混在一起上學。”張金亮笑了,林世祥這樣對他發怒,他一點都不生氣,林世祥這麼在意,證明林世祥已經對他的建議動心,要是林世祥不動心,他才不會發怒呢。
“世祥公少安毋躁,世祥兄大才,自然什麼東西一看就會,可是林家又有幾個能比得上世祥公之才的,世祥公既然不願意讓自家子弟和庶民子弟一起學習青州的法規,青州府自然會考慮世祥公的想法。青州府準備成立一個貴族書院,由處明公的大公子當院長。專業教授華族子弟如何?”王舒地兒子王晏之這兩年風頭依靠錦繡山莊的造紙技術和印刷術,接連出書,早已現在王晏之的書,已經傳銷到大晉各地,深受各地學子的喜愛,連濟南林家也已經把王晏之的書作為給弟子講課的首選教材之一。林世祥更是對這個小神童讚不絕口。聽到張金亮説王晏之要作為貴族書院的院長。他已經是無話可説,可以説,王晏之之才,已經不是他所能比擬的了。
這其實還是和現在地特殊形式分不開地,由於北方數省地民前來青州求活,其中不免有各地地華庶士子,這些逃荒到錦繡山莊的士子。憑藉自己的才華,很快在書院暫
頭角,因此也把各地的文學
派帶到青州。
山莊裏面的政治環境就相當寬鬆,本來就是一個書蟲的王晏之碰到這些人,更是樂不可支,親自組織這些學生,談經論道,互相。以致使這兩年他的文學修養大進。甚至已經超越了其父。
這要是在別地地方,就又會成為一羣只會清談不理國事的華族子弟,而在錦繡山莊卻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王晏之在山莊的主要責任就是做學問,別的什麼都不用他管啊。
外加上現在山寨已經作出大量得銅活字,還有大量識字的工人,並且還有在油漆的基礎上改進的油墨,印刷速度和方便程度要遠遠比木刻印刷快的多,這也使他出書地速度越來越快,量越來越大,王晏之不出名已經是不可能地事情了。
不過青州的活字印刷並不是採用銅活字直接印刷,而使用銅活字(陰刻)組版,而後再倒出鉛模版的方式,用鉛模版進行印製,這也就減低了活字地數量,可以制好一個模版以後,馬上拆散銅活字繼續排下個版面。這樣還可以保證模版的平整度,減少模版不平整而出現一張紙上有的字深,有的字
淺的
病出現。
“青州不守祖訓,擅自更改典章制度,早已經遭人非議,要不是這兩年天下大亂,而青州還算平靜,各家各户還都算過的去,下面的這幾家早就把青州的天給捅翻了,郡守大人能在位置上做的安穩其實已經是個奇蹟”林世祥嘆道。
“大晉的各項制度出自先朝(曹魏),先朝存在幾年就告傾覆,很顯然那是管理的原因,到了大晉更是漏百出,這種制度不改革,大晉將永無寧
。”
“積重難返啊,想改談何容易,我今天也不能答應郡守什麼事情,我只能回去做以下各家的工作,至於到時候能不能穩定住各家,世祥實在不能保證什麼。”張金亮笑道:“多謝世祥公幫忙,金亮必當重謝,青州議會改選在即,還忘世祥公能到議會擔當重任。至於有人膽敢作亂的,就看他是否能擋住我青州鐵甲的刀鋒,或者大家一起發財,或者毀滅,任何人都不能擋住錦繡山莊前進的步伐。天佑山莊。”張金亮最後的一句話讓林世祥打了一個寒戰,不過他馬上穩定住了情緒,和張金亮開玩笑道:“就看這次郡守大人能不能實現自己的諾言,保證青州的安定繁榮,芶晞大人返還青州在即,大人可是要有心理準備。”張金亮哈哈一笑,説道:“青州已經做好準備,任何膽敢侵害青州百姓利益的集團或者個人都將遭到青州最猛烈的報復。青州要拒敵千里之外,絕對不會讓任何敵人踏入青州安全區半步。”林世祥懷疑的看着張金亮,好像是在看一個神病一般,青州那點斤兩,他林世祥清楚的很,雖然青州兵的戰鬥力超強,並且在這次洛陽事件中也充分的得到了發揮,但是青州軍總共只有2000人,想靠這點人手,要打敗擁4大軍的芶晞,並且還要拒敵千里之外,這也有點太匪夷所思了。
不過他還是相信如果芶晞不遠千里到達青州的話,動員起來的青州還是能把那四萬多軍隊打敗的,不過到時候,再有任何一股力量出現,青州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走着看着把,到最後再説。”林世祥心中默默的説道。
現在他並不急於把寶壓在任何一方,他還在等待。等待事情地結果。
遠在蒙縣的芶晞也在等待,不過他等的是麥收趕緊進行完的麥收,讓他那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糧倉豐盈了起來,他在也不用像個乞丐一樣東求西討,催要糧草,也不用成天用兵包圍一座座堡去搶劫糧草,説是他在剿匪。説是他在和叛亂的王彌作戰。實際上他也是真正的匪。掛着官軍的招牌,行着匪徒之實地匪。他不但一邊和王彌作戰,也同時在和朝廷,和東海王,和兗豫徐三州地豪門大户作戰。
王彌在前面搜刮,他跟在王彌地股後面搜刮,有時候他甚至都想讓這些士卒跑到王彌的前面。直接搶就得了,可是理智還是告誡他不讓他那麼做。
去年年底的慘敗,讓他失去了多少年搜刮的物資和糧食,也讓他失去了所存在的基,沒有
基的芶晞,沒有
基的徵東大將軍只能生活在東海王控制地豫州,聽任東海王每個月扔給他那點只夠幾千人的物資補給過活,為了填飽肚子。他不得已才讓大部隊一直跟在王彌身後。搶劫王彌搶剩下的東西。
同樣是在搶東西,搶食物,王彌沒有遭受什麼指責。倒是芶晞卻被當地人連續向朝廷告狀。以至於當地都在傳,苛政猛如虎,而芶晞比老虎還要厲害啊。
畢竟人家王彌是職業強盜,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搶劫,所有人都理解,而他是官軍,所做的職業應該是剿匪,可惜他的人沒有去務正業的,願意務正業的都已經被野獸、甚至是人撕成了片,而不務正業地人還在活着豫州冬小麥地豐收還是讓他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誰還會等待農民把糧食收穫了以後,再去找朝廷調撥糧食,搶吧,直接搶吧。
還沒有等麥子完全成,他那幾萬士卒已經瘋狂的衝到地頭,把一片片小麥割了一個
光,芶家軍已經不是一年前的芶家軍,他們已經沒有了靈魂。
“只要等把糧食備足,自己帶領子弟殺回青州,就再也不用受這窩囊氣了。”芶晞接過從事中郎劉會從從許昌發回來地報告,恨恨得説,他心裏對東海王司馬越充滿了憤恨。
“好個東海王,許昌城內糧草堆積如山,能讓王彌花天酒地的享樂,能讓王彌臨走一把火燒個光,也不願意給我。嘿嘿,等着瞧把,”接到朝廷關於洛陽事件的邸報以後,他立即興奮異常,以前想回青州,卻沒有合適的理由,現在終於找到了最為充分,最為光明正大的理由,讓他迅速拖離王彌,為朝廷征討更大的叛逆----王彌。
可是,找一條回青州的路卻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要從東平走,最近,但是要攻克沿途眾多的軍事要,要是真這樣打,那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要是叢魯國通過山進攻濟南,也要經過易守難攻的山關,要是走徐州這條傳統線路,沿途要經過錦繡山莊人為製造出來的幾百裏的無人區,對補給的要求又太高。
他和他的幕僚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什麼好注意的時候,有人報告説帳外有位青州的士人求見徵東將軍。
“僕齊郡寧陵寧採臣拜見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諸軍事,徵東大將軍大人。”來人一進門,就跪在地上向朝堂之上的芶晞行了一個稽首大禮。
“齊郡寧家?”芶晞低頭問道。
“正是,”
“先生請起,先生千里迢迢趕到蒙縣所謂何事?”本來已經站起的寧採臣聽到芶晞問話,再次撲倒,用頭撞地,嚎啕大哭:“請將軍救青州的百姓於水火。”隸屬於近衞軍的軍事情報局配合錦繡山莊警衞隊每天在各個路口盤查可疑的行人,揪出不少和芶晞眉目傳情的人員,但是也有不少送信的華族部曲成功的穿越了道道關卡,衝破了重重生死線,躲過了成羣的民,到達了蒙城,向芶晞遞上各家的書信,並把回信帶回,但是象寧採臣這樣親自前來蒙城的華族子弟還真不多。
“先生此言詫異,濟南郡守張氏金亮,當今少有的大才,吾弟青州刺史芶純在張濟南的輔佐下,把青州治理的夜不閉户,糧倉豐盈,怎麼現在青州百姓又忽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呢。寧先生少要搬是非誣陷忠良。”芶晞面不改
,隨口説道:“雖然洛陽之事,朝廷已經號召各鎮討伐叛逆,但是這和百姓生活何干?”芶晞的話,讓寧採臣一愣,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他抬起頭來看了芶晞一眼,再次放聲大哭“濟南郡守張金亮信用
佞,阻兵專權,不遵皇憲,悖亂天下,不可忍聞。僕齊郡望族,卻被一幫宵小威
,放棄家園田產,求大人為齊郡寧家做主。”很不巧齊郡寧家的封地上有大量的優質高嶺土,從今年年初開始,錦竹山莊的財團已經開始和寧家的談判,可是無論山莊出什麼條件,寧家就是不同意讓這些貪婪的財團開採礦藏,當然雙方也冒出了一點火星,不過在山莊的協調下,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了,山莊的投資集團已經放棄了和寧家地談判,現在寧採臣説出來不過是向芶晞表達忠心的方法罷了。
“只要大人返回青州,齊郡寧家原意帶領大人的大軍,從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進攻青州。”芶晞的眼睛一亮,身子前傾,顫聲問道:“此話當真?”
“當真。”趴在地上假哭的齊採臣仰頭答道,此時他已經完全的摸透眼前這個老狐狸的心理了。
寧採臣從懷裏掏出一幅地圖,攤開放在地上,向芶晞介紹道,大人要從蒙城進入青州現在只有東平,山,琅琊三處進入,而這三處各有各的難處,但是還有一條不為人知的小路,足夠大軍通行,大人可否想知道?”芶晞早已經離開所坐的卧榻,和幾位幕僚將軍一起走到了寧採臣身後。看着寧採臣手中的地圖。
“這圖好細,”芶晞看到那張表面已經碾平,並塗過臘地黃紙上印製的地圖,不由自主的讚歎道。
“大人好眼力,張昊那個山妖,好壞不説,不過他出版的地圖卻各個細非凡,非常的好使。”
“你説這種地圖能在濟南隨便買到?”旁邊的劉會不由得嘴問道。
“然,據説那幫山妖的軍隊所用的地圖才叫細呢---”寧採臣剛説道這裏,就被芶晞打斷了:“好了好了,地圖的事情咱們回來再説,先讓寧先生介紹一下走哪條路可以從濟南郡地背後
進去。”
“濟南寧家世代靠山吃山,山裏的野貨是寧家最大的收入,為了獲取這些山貨,我們必須穿越叢林,就是這樣,我們家在那茫茫的叢林中找到了一條可以通過馬車的古道,古道旁邊還有長城呢(秦長城,但實際上不是秦國修的,而是齊國修築的,),就是這裏,從泰山郡往東,穿越叢林以後就直接到了我家齊國郡。”芶晞和四周的謀士對望一眼,説道:“此話當真?”
“大人不信,可以派人跟我回去看看。如果不行,大人可以砍下僕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