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256回大天尊戲賭留果東王公借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沒有時間與空間,沒有光明與黑暗,也沒有生與死,沒有、香、味、聲、觸,飛昇至此只是一縷出攝的神識,一種完全的“唯心”狀態。絕對的清明,同時又絕對的混沌。

這就是仙界嗎?它確實是永恆的,只有純粹的自我唯心存在,沒有其它的一切。梅振衣並未驚慌詫異,他知道自己能去什麼地方,以神念運轉法訣,從混沌的清明是穿行而出,也許不能説是穿行,就似眼前豁然開朗,大千世界呈現,他出現在了天庭。

此地是如此廣漠,神識延捎邙開,有起伏無盡的山巒,四時不謝的繁花,鬱鬱葱葱的園林,淙淙淌的泉,遠處還有一片原野。靈台中湧入這些景像,竟沒有一絲污濁雜亂的氣息。這個世界他雖然從未來過,但卻並不陌生,這裏是東華帝君碧桑仙府的外圍道場。

東華帝君靈台化轉三千六百里碧桑,與天庭仙界相融合,又延伸出三千六百里外圍仙界。梅振衣在無邊玄妙方廣世界中運轉的是“九轉金丹直指”的築基入門心法,現在卻成了仙界中指引神識的道路,直接出現在碧桑仙府外。

神識受指引,他自然而然抬頭望去,這個“世界”之上,還有一個“世界”遠處雲端上有連綿起伏的羣山,險峻雄偉又瑰麗秀美。各金仙府依附於玉皇大天尊開闢的天庭仙界,延伸存在的形式不一,碧桑仙府是層疊式的,高懸於雲端。

這裏的雲端不是人世間的雲端,就算你有飛天之能,也可能本飛不到那裏去,不論你怎麼飛,雲端上的羣山都是那麼遠的距離,靈台到達不了的地方,人也到不了。

想要進入金仙開闢的仙界府。只有兩種辦法,一是對方打開門户請你進去,二是你瞭解他地靈台化轉妙法基、瞭解他的道法傳承,自己可“走”到府門前。這些從沒有人告訴過梅振衣,但他來到這裏,心中就自然明白了。

既然來了。應該去拜訪東華帝君,心念一起,梅振衣自然向前方飄飛而去,一面察看這仙界景象。神識掃過,驚動了兩位在碧水潭邊清修的仙人,有一人傳音道:“請問仙友,您是剛剛飛昇的吧?”梅振衣止住飄飛答道:“甫經飛昇至此,二位是怎麼知道的?”另一位仙人笑道:“你既然能來到天庭,自有真仙修為。但卻忘了凝聚身形,若非神識掃過我們還見不到你。我法號易水,當年飛昇至此。也是與你一般,幸虧寒山師兄點醒。”梅振衣此時才反應過來,自己並沒有身形爐鼎,而是完全處於“神遊”的狀態,宛若陽神潛行出竅。此時心念一轉,自然化出了身形,神通悄然發動,地身形披上了道衣,頭頂上還着四寸髮簪。

那位易水仙人簡簡單單地一句話。卻讓梅振衣瞬間悟透了真仙境界地玄妙。

仙人爐鼎與凡人不同。進入無邊玄妙方廣世界是沒有尋常地血之身地。真仙地第一步成就就是在靈台中化轉自己地仙家爐鼎。如果到了金仙境界又有不同。可以在仙靈中化轉一個屬於自己地世界。那麼這個過程就是唯心…證我…化物。

他也明白了為什麼能隨神念化身變化才可稱神器。不是所有地法寶都能從人間帶到天上來。只有神器才可以。

梅振衣落到碧水潭邊向兩位仙人施禮:“初來乍到。多謝仙友指點。”寒山與易水兩位仙人相貌清癯。皆身着青衣道袍。寒山約四十來歲地樣子。易水略顯年輕大約三十出頭。他們剛才坐地地方是碧水潭邊兩塊潤白無暇地大石。旁邊各有一株柳樹。垂下地柳枝如翠綠絲絛。

寒暄中得知。如果按人間歲月算地話。寒山仙人是三百六十年前飛昇至此地。易水仙人在三百二十年前飛昇。被寒山接引至此。他們是崑崙仙境一個門派地祖師。如今在崑崙仙境仍然留有傳承。那個門派叫碧山潭。而寒山仙人早年與鍾離權還曾有過結

“原來是前輩。我就是鍾離權的弟子,名叫梅振衣。”梅振衣趕緊躬身長揖持晚輩禮。

寒山扶起了他:“若非門中直系傳承。飛昇之後可不論長幼,梅真人不必多禮。你是東華先生弟子,飛昇至此倒不意外,準備在此駐足還是往別處去呢?”梅振衣:“我不想停留太久,還想盡快返回人間,但既然到了帝君門前,禮應上門拜見,不打攪二位仙家的清閒,這就去碧桑仙府。”寒山仙人微微驚訝道:“我在此處這些歲月,還未有緣獲邀進入碧桑仙府,恭喜梅真人有福緣拜見東王公。”梅振衣笑了:“我也未曾獲邀,去敲門試試。”易水:“未曾獲邀,又無事而登門?恐難待見啊。”梅振衣:“沒關係,我與帝君在人間曾有一面之緣,或許能見,過門而不見才是失禮,暫且告辭!”仙界歲月與人間不同,仙人的與行止也與凡人完全不同,文字上描述只能是上述的幾句談話,但他們説話之間自然伴隨妙語聲聞,傳達的信息相當龐雜,甚至比一部長篇小説地內容還要多。

靈台中化轉仙家爐鼎的玄妙、崑崙仙境碧山潭這一門派的來歷、寒山與鍾離權的往ˇ兄弟兩人為何要在此立足建立修行府、仙家於仙界修行的各種事項、入中樞府拜見金仙的規矩。真要是展開講的話,恐怕這隻言片語的,尋常人數月功夫也講不完。

在這裏,你不會覺得時間過去很快,自古有“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説法,也不是毫無據,但不是這麼簡單地換算關係,而是另一種很玄妙的、常人無法理解的存在方式。想當年清風等人給梅振衣講了個故事,就是一夜功夫。而梅振衣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才“聽”完。

飛昇成仙,是一種超、自由、清閒、祥和的存在方式,俗世中的很多“念”與很多“思”自然都淡了,絕大多數人當然不會再回去,就算再回時也恐怕早已物是人非、蒼海桑田。甚至在他們飛昇之前,已修行數百年。俗世中地牽扯都已經很淡泊了。

仙界可以沒有俗務的糾纏,沒有人間煙火事,沒有難以的凡人,無一絲污濁,無一絲煩惱。可以用超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這是何等地解

像寒山、易水,如今已是碧山潭供奉地兩位祖師爺,但他們數百年來從未下界回去看一眼,甚至連這個心思都沒有。反正道法傳承已經留下。能否得道那是世間人地事了。後世子弟若能飛昇,他們可以在神識中指引,至於其餘。並不干涉。

但梅振衣卻不是寒山、易水,他還想着拜見東華帝君,然後趕回無名山莊。飛天而起朝着雲端地連綿羣山而去,他的丹道基與東華帝君所傳一脈相承,自然能進入那靈台化轉中的世界。

連綿秀麗的羣山,卻靜悄悄的看不見一個人影,就似一幅幻象中的畫卷展開,梅振衣已落在碧桑仙府的門前。所謂門前,卻本沒有“門。”他向着虛空抱拳道:“金仙鍾離權門下,晚輩弟子梅振衣,拜見帝君!”眼前光影晃動,就似一扇無形的門户打開,眼見還是連綿地羣山,但神識中的應完全變了,就似一副虛幻的畫面變得鮮活真實:林間地藤蘿隨風擺動,遠處有瀑布灑落之聲,還隱隱傳來猿啼鳥鳴。有兩位仙人憑空出現在梅振衣身前。皆是二十出頭的相貌,男子清秀俊朗,女子明媚豔麗。

兩人道:“碧桑弟子巖中、簪雪見過梅真人,帝君正在等你。”他們説完話就閃身而去,並沒有引路,實際上也無需引路,一開口就伴隨着妙語聲聞,指點了他入山的路徑以及東華帝君所在。那位簪雪仙人離去時還偷瞄了梅振衣一眼,神有點好奇。不知是她早就聽説過梅振衣的名字。還是對東華帝君特意開門邀見這位剛剛飛昇的仙人有些不解。

在碧桑仙府中,梅振衣受到的是純淨的仙靈生髮之氣。若與他的青漪三山相比較,與承樞峯上的餐霞閣一帶十分相似,但卻比餐霞閣純淨多了,而且此處廣漠三千六百里啊!

在一片幽谷中有兩株參天巨樹,竟然是空桑木,梅振衣從崑崙仙境空桑山來,卻沒有見過哪株空桑木有如此葱翠馥郁地樹冠與拔秀麗的樹幹,樹圍各七尺,相距三丈。東華帝君就坐在兩樹中間的一個樹墩上,面前空地上還有三個空着的樹墩,他的相貌與洛陽雲端上所見沒什麼不同。

梅振衣一見到東華帝君,就恭恭敬敬以師禮下拜。王玄甫笑道:“鍾離權非我弟子,你來到仙境見我,長揖即可,不必正式叩拜。”梅振衣道:“狄梁公賜我字放為,為我尊長,理應如此。”王玄甫搖了搖頭道:“狄仁傑不是我,就如你外公柳伯舒也不是道祖太上。”嘴裏這麼説,卻沒有阻止梅振衣跪下叩首。

王玄甫提到了柳伯舒,梅振衣心中暗暗一驚,但沒有追問。王玄甫的妙語聲聞中向他解釋了一遍關於金仙輪轉歷世、化身歷世的究竟,並沒有涉及柳伯舒,這些話清風早年也曾解釋過,但此刻梅振衣休會的更加深刻。

叩拜已畢,梅振衣起身,王玄甫揮袖一笑道:“請坐喝茶,這是你家的茶。”梅振衣身邊地樹墩前憑空出現了一個茶案,上面放着一盞茶,熱氣中還有淡淡的茗香,正是梅家在蕪州炒制的最上品綠茶,梅振衣聞一下就知道了。經歷了狄仁傑這一世,王玄甫的靈台化轉世界中,竟然能端出這種茶來,金仙境界真是玄妙。

在仙界的一切行止,與凡間有微妙的不同。比如喝茶,在凡人看來。這茶不是人間的茶,只是聲味觸,以及佳茗的物服用,並沒有真正的茶飲入真正地血爐鼎。但對於仙家來説,這行止就是喝茶,喝地是一模一樣的茶。一模一樣地受與效用。

梅振衣坐下飲茶,東華帝君看着他點頭道:“人間修行區區半百年,就已飛昇成仙,實乃難得之異數,鍾離權真是收了一個好弟子啊。”梅振衣自十二歲那天睜開眼睛看見孫思邈,就已踏入修行門徑,今年六十二歲飛昇成仙,恰好整整五十年。對於修道之凡人而言,其進之神速千年以來極為罕見。當代更是第一。而且梅振衣與其它的仙人不太一樣,糾纏的業力甚重,手段多法術威力強大。一般仙人不是他的對手聽帝君誇自己,梅振衣也不好附和,一指旁邊兩棵空桑木道:“我雖瞭解金仙靈台化轉之功,但畢竟對其境界不能詳知,我從未見過這麼漂亮地空桑木,帝君是如何化轉而出的?”王玄甫笑道:“你看着玄妙,其實也簡單,在我未成仙道之前,曾有一世為空桑樹。不要説我。還是談你吧,你來仙界拜見我,是否應該去靈宵寶殿拜見大天尊?我想他是願意見你的,曾對我提起。”梅振衣搖了搖頭道:“改再去吧,我沒空。”那寒山、易水兩位仙人在碧桑仙府外數百年,也無緣拜見東華帝君,今天庭之主玉皇大天尊主動給王玄甫留了話,説如果梅振衣飛昇至此,他想見一面。然而梅振衣卻説“我沒空。”讓別的仙人聽見可能會吃驚不已。倒不是梅振衣狂妄,他確實沒空,打算拜見帝君之後馬上趕回崑崙仙境。

話音未落,只聽一人哈哈一笑,從一株空桑木後轉出來道:“你沒空,我有空,就在此地見你吧。”然後又朝東華帝君道:“王仙友,我輸了,這兩枚蟠桃歸你了。”原來大天尊就在碧桑。聽他的話。好似與王玄甫打了個賭,賭的就是梅振衣去不去見他。結果他輸了,彩頭是兩枚蟠桃。他仍給王玄甫兩枚桃子,這桃果有碗口大小,粉裏透紅的顏,鮮滴就似剛從樹上摘下來。

王玄甫笑眯眯的接過蟠桃放在膝上。梅振衣站起身來向着大天尊一抱拳,打的招呼卻很特別…只聽他開口道:“老隨,你好!”王玄甫眉頭微微一皺:“你這孩子,既入仙界,還要這麼稱呼大天尊嗎?”梅振衣答道:“我師孫思邈如此教我。”

“老隨”這個稱呼關孫思邈什麼事?梅振衣答話時也帶着妙語聲聞,可不是簡單地一道神念,而是非常豐富的一系列信息:包括孫思邈當年怎麼教導他的,如何留下了那三句話,重點強調了那一句“你莫管他是誰,就看他如何與人打道。”梅振衣曾犯了哪些錯,後來又是如何反省地。

大天尊從一開始,就是以“隨先生”的身份與梅振衣打道,雖然這個名字是梅振衣隨口起的。如果到了靈宵寶殿上拜見,梅振衣自會敬稱他為玉皇大天尊,但他畢竟還沒去,在此地見到貓在樹後的隨先生,當然還是叫他老隨。

隨先生微微一笑並不介意,抱拳還禮道:“小梅,你也不錯呀!”然後找了個樹墩坐了下來。

東華帝君扔過來一枚蟠桃:“振衣,我是因你才贏了這兩枚逃情丹,理應分你一半,不必客氣,就收下吧。借佛散花,也算是賜你今上門的見面禮。”蟠桃?好東西啊!梅振衣沒見過,但是妙法門的祖師爺是西王母,蟠桃就是西王母在瑤池聖境中所植,關於此物的用處他聽知焰説過。它有上、中、下三品,最上品的蟠桃又稱“逃情丹”對於仙家而言,它的效用如下…

服用之後無須專門行功化轉葯力,在修煉之時,其葯力自然化轉為環繞爐鼎地仙靈之氣,助靈台的定心安穩外魔難侵,修為更加進。化盡葯力的時間,視各仙家的修為以及修煉深程度而論,修為越高,修行中化盡葯力的時間就越短。

以人間歲月論,上品蟠桃葯力最多可以持續九千年,如還未在修煉中化盡,將失去效力。中品蟠桃葯力可以持續六千年,下品蟠桃葯力可以持續三千年,其功效也有區別。

最上品的蟠桃“逃情丹”還有一樣奇效,如果你能在修煉中將葯力化盡,遭遇“傷神”的法力攻擊時,可以守護靈台最後一絲神識不寐。舉個例子,假如某人在天刑雷劫中神識被擊散,可藉此奇效保留最後一縷清明神識入輪迴,對於仙人來説意義也很重要。

當然了,假如神識都被擊散了,一世修為法力也全部失去,爐鼎一般不會留下,就算有大羅成就丹也無法重塑法身。但有逃情丹之助,可託舍重修,至少避免了形神俱滅的下場。

只有真仙以上的境界服用,才有上述地葯力與奇效。

未飛昇的“凡人”也可以服用蟠桃,假如你能搞到手的話。此時它也是一味滋補靈葯,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補益氣血、養陰生津;對修行人而言,可在定坐中助神氣調和、定心安穩。但相比真仙修為而言,其真正的神妙之用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