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青衣文士一拔劍,就出手,邊説:“我以寫文章來教你劍法!”他一劍就直取王小石咽喉。
高冠羽士袖手旁觀,卻喊了一聲:“‘明月照高樓’。”王小石忽然一反掌、出劍架開來劍。
──王小石手中無劍,怎麼出劍?
那是他以手做劍,使出凌空銷魂劍。
青衣文士“哦”了一聲,劍法一振,眼看錯了開去,卻仍直指王小石的咽喉。
高冠羽士道:“好一個‘明月照高樓’轉而為‘明月照積雪’。”
“明月照高樓”原是曹植的《七哀》詩“明月照積雪”卻是謝靈運的《歲暮》詩,青衣文士一招不着,立即變招,使來妙渾天成、一氣呵成。
王小石知道對方不但武功高、劍法好,最可怕的是他招式法度森嚴,但章法又妙造乾坤,技法無跡回尋。他的隔空相思刀及時出手,算是架住了這一劍。
青衣文士冷哼一聲:“好,你再看這個。”他一面長,手底下卻沒閒着“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
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閲以窮照,馴致以繹辭。”他長
聲中,已攻了六招。
六招,三百一十五式。
王小石完全被招式所籠罩。
他幾乎拆解不了。
他知道青衣文士唸的,正是劉彥和的《神思篇》。《神思篇》主旨是説明心神的修養。以及分析神思與外物的,從而構成文章意象。可是,這些做文章的道理,在青衣文士手上使來,完全變成了武功招式。
“陶鈞文思,貴在虛靜”本來是指培養虛靜的心虛,而先要虛才能接受事物,先能靜方可明察事物,這是為文者的修養功夫。
“疏瀹五藏,澡雪神”即是以疏治洗滌,以達到虛靜的境界。
“積學以儲寶”是指要累積經驗和知識。
“酌理以富才”是指鍛鍊分析事物的能力,用一種合於準則的方式來思考。
“研閲以窮照”是説要發揮及利用生活經驗,研究所見所聞來培養觀察能力。
“馴致以繹辭”是説應訓練文章寫作的風格,才能把文字語言掌握確。
這寫文章的六大要訣,而今卻成了天衣無縫、絲絲入扣、無瑕可襲、綿延不絕的六記劍招。
在這種劍光織的天羅地網裏,王小石闖不過、衝不破、掙扎不出。
他左手劍、右手刀。
他一口氣使出“踏、破、賀、蘭、山、缺”六刀。
六刀一出,仍衝不開劍網,逃不過劍劫。
他立即又使六劍。
“滿、座、衣、冠、似、雪”隨即,他右手使:“夢、斷、故、國、山、川”六刀,左手施:“細、看、濤、生、雲、滅”六劍。
廿四式剛剛使過,刀劍合運,運出“今、古、幾、人、曾、會”和“一、時、多、少、豪、傑”!
這六六三十六劍刀並使,合起來便是:“滿座衣冠似雪,踏破賀蘭山缺;一時多少豪傑,夢斷故國山川,今古幾人曾會,細看濤生雲滅!”這六句是當朝文韜武略均名傳於世的名將所寫的名詞,在王小石手上使來,以一句涵蓋六闋震古鑠今的詩詞,而又以刀劍合併,出六詞的意境氣勢,頓時,青衣文士嚴謹的劍法為之攻破。
青衣文士也喊一聲“好”劍不停,又進擊,邊道:“使劍如同為文,你就看看文章若寫得意深辭躓、嬉成移、文同書鈔、拘攣補衲之弊吧!”言盡時,劍已劃出。
劍招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