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援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鐘山晚心中其實已經沒有了必勝的信心,唯一翻騰着的,只是不甘的心而已。這他換了戰法,五千人一軍,每軍以半個時辰為限,半個時辰一到,前軍退,後軍上,不間斷地衝擊。

他承認,鬥狠,眼前的民一點也不輸給他手下的百戰鋭,但鋭到底是鋭,民終究是民,鋭的衝擊力,絕不是民可以比擬的。不間斷地突擊,絕不給民哪怕一口氣的時間,他相信,到一定程度,民的防線必然崩潰。

要承認,鐘山晚這一招確實捅到了追風軍的軟脅,雖然有一萬老兵打底,但鄉兵沒受過什麼訓練,勇氣可圈可點,彼此的配合卻實在太差。同樣是十個人,十名吳軍凝力為一,可以形成一個鋒鋭的箭頭,無堅不摧,而十名追風軍卻鬆鬆散散,十個指頭各顧各,本凝不成拳頭。吳軍的衝擊一波接一波,從山坡上衝下的追風軍雖然每一次都是優勢兵力,卻極難布成嚴整的陣勢,幾乎每一次都在亂戰,靠着人多,靠着地勢狹隘,靠着永不言退的勇氣,但還是有很多次,吳軍鋒鋭的箭頭刺穿了追風軍的後陣。慶幸的是,五萬生力軍的加入讓周江手中有着充裕的兵力,靠着亂戰也能死死撐住。

從早晨一直打到午後,沒有昨酷烈,卻持續不斷,鐘山晚的七萬餘兵差不多輪着攻了一遍,周江的十二個營卻差不多輪了兩遍。死傷者並不是很多,吳軍留下了近萬屍首,追風軍戰死的也相差不大,略多幾千人而已。但防線卻一直是搖搖墜,岌岌可危,讓周江又憤怒又無奈。他也真是無奈,勇氣可以發,但士兵彼此間的配合,尤其是數千上萬人的配合,若不經過嚴格的訓練,是不可能達成默契的。這與勇氣無關,也沒有任何技巧可以一蹴而就,這是經驗,唯有時間能讓它沉澱。

“妖軍主將開始急躁了。”鐘山晚非常鋭地捕捉到了周江的無奈和躁怒,嘴角掠過一絲得意的冷笑“民就是民,不是拿把刀就能稱為軍隊的,雖然你們勇氣可嘉。”

“江海奔,雙連擊。”鐘山晚掃視面前的一萬鋭,這是他特意留下的,一直沒有參戰“前軍一直往前突,後面沒有退路,我不會給你們留退路。妖軍撐不住增援時,後軍殺進,擊其中。妖軍本就不會佈陣,居中一擊,必然大亂,前後連擊,必可撕開坳口。我大軍隨後跟進,一戰而勝,殺!”

“殺!”一萬吳軍鋭齊聲頓喝,殺向坳口。

每次從山坡上衝下的援兵不等布好陣勢就被吳軍衝亂,然後在敗勢中等待新的增援,新的增援同樣沒有布好陣勢又被吳軍衝亂。周江已經有些心急上火,而就是這時,鐘山晚的雙連擊來了,養蓄鋭的吳軍一個猛衝,幾乎只是一眨眼,前鋒就刺穿了追風軍後陣。周江急令一營增援,援兵下到一半,等在一邊的吳軍突然殺進來,攻勢狂猛暴烈,有若山洪暴發,下到坳中的追風軍立即被衝亂,而另一半援軍卻被堵在山坡上。沒辦法,地方就那麼大,除非一批人倒下,否則上面的人絕對擠不下來,吳軍戰力本就佔優勢,這時數量上也佔到優勢,步步前進,後軍眨眼與前軍接在了一起,眼見就要徹底撕裂追風軍的防線。

“坳口外所有士兵列陣,拼死堵住坳口,拼死堵住!”周江通紅了雙眼,嘶聲狂叫,自己也拼命往坳口外趕。

另一面的鐘山晚卻是哈哈狂笑:“大軍跟進,兩側各布一千弓箭手,住山坡上的妖軍,我軍已勝。”吳軍佔據坳口通道,追風軍拋矛手可從山坡上往下拋矛,但拋矛的距離遠不如弓箭的距離,鐘山晚只要在兩側布上弓箭手,兩側山坡上的追風軍再多也衝不下來,坳口便將完全落在吳軍手裏。沒有坳口的地勢之利,以追風軍散亂的軍陣,在坳口外廣闊的曠野上,絕對敵不過訓練有素、陣法嚴整的吳軍鋭的衝擊,可以説,若無意外,追風軍敗勢已定。

吳軍今的攻勢,論酷烈程度,明明遠不如昨,烏靜思在軍事上雖然是個外行,但這一點也能清楚受到,可那種綿綿若水的攻擊,為什麼威力反而更大呢?烏靜思想不清楚。他只知道,追風軍快要守不住了,苦守了近兩,死傷了近十萬勇士,難道最後還要失敗嗎?

“老天爺,你難道真的沒有眼睛嗎?”他仰天長嘯。

便在他的嘯聲中,忽地有喊殺聲沖天而起,這股喊殺聲是來自吳軍的陣後。烏靜思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凝神看去,沒錯,是在吳軍的陣後,確實有一支軍隊殺了進去,將吳軍的後陣衝得大亂。

“這是哪裏的軍隊?”耳邊有人問。

“我也不知道。”烏靜思順口答,忽地覺出不對,扭頭一看,喜叫出聲“大王,原來是你派援軍來了,來得可太及…”話沒説完,他停住了,意識到了不對。

來的確實是吳不賒,不過吳不賒是一個人飛過來的。他確實帶了援兵,追風城的三萬守軍沒動,吳不賒帶來的是一萬豹軍,不過這一萬豹軍離着南山坳至少還有兩百里,吳不賒本就是光桿妖王一個。

“不是大王帶來的援兵,那是哪來的軍隊?”烏靜思大是疑惑。

兩人往那股軍中看,吳不賒突地看到了一個悉的身影。

“司弦長老?”吳不賒喜叫出聲“是雲州遺族!”

“雲州遺族?”烏靜思又驚又喜又疑“這是雲州遺族派來的援兵?他們可在幾千裏外呢,又怎麼知道我們遇險,恰好趕來增援?難怪雲州遺族能在魔界屹立千年,果然是有神蹟呢。”吳不賒早已飛了下去,烏靜思也反應過來,急聲下令:“援軍來了,全線反擊,衝下去,殺下去!”鐘山晚預想過吳不賒的援軍,但沒想過援軍會來得這麼快,尤其沒想到的是,吳不賒的援軍竟然來自他的身後,且剛好是他全線發起進攻、箭已離弦、本體最虛弱的時刻。吳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功,後軍霎時被衝亂。中軍到不對,回頭看時,也自慌亂,不知該進還是該退。至於前軍,一部分衝過了坳口,還在往前衝,不知道後面的事啊,一部分在坳口裏面的,同樣就慌了神,擠作一團,不知進退。

隨着追風軍的全線反擊,吳軍徹底亂了,大敗。鐘山晚只帶着身邊千餘人逃了出去,餘下的或被斬殺,或自相踩踏而死,尤其是擠在坳口中的,大部分被踩死,另有三萬多人投降。

突然間反敗為勝,周江腦子裏一片空白,一個人坐在山坡上,只是發傻。不過這種後事的處理,烏靜思比他更拿手,喜滋滋下令,打掃戰場,收押降俘。

雲州遺族這次來了三萬援軍。吳不賒與雲州遺族伴行數萬裏,雲州遺族的底子他摸得非常清楚,三萬鋭,正是雲州遺族全部的家底,統軍的是司弦、司雨兩長老。吳不賒心中,又有些擔心,他身上可是揹着個妖名呢,諸侯征討,可是天帝詔令,雲州遺族不顧一切來援,冒的險也太大了,見了兩長老,道:“雲州遺族千里來援,我不盡,不過萬一傳出去…”

“吳使君這是什麼話,”司雨長老一口打斷了他“吳使君帶我族萬里歸來,在我族民心裏,吳使君就是我們的族人。是我們的族人,我們就一定會來援手,不管千里萬里,不管刀山火海,更不必去管一切牛鬼神蛇,仙佛魔妖。為了我們的族人,我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他慷慨而言,氣勢昂然。看着他昂的臉,吳不賒一肚子的話,卻再説不出一個字。他突地想起風雷峽口顏如雪説的那番話:“因為我們曾經被遺棄過,所以我們絕不會遺棄任何族人。”他的嗓子哽咽了,好半天才道:“能成為雲州遺族的一員,是我一生最大的驕傲。”有一件事很奇怪,雲州遺族怎麼會來得這麼巧,吳不賒一問才知道。還真是巧,原來各地去歸雲城的人一直絡繹不絕,各國使節、看熱鬧的閒人、各地商賈,沒一天停過。哪個地方的人都有,尤其以南方之人居多。其中便有商賈説起,説有一支吳國軍隊,出現在了別國境內,偷偷摸摸的,也不知想要做什麼。這事不僅個別商賈在説,有好幾夥商賈都在説,十萬吳軍數千裏遠襲,雖盡力遮掩,還是出了蛛絲馬跡。

雲州遺族久居魔界,警惕特別高,吳國與楚國之間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吳國的軍隊取道他國,偷偷摸摸往楚國這邊來,想幹嗎?當然,這裏到底是人界,不是魔界,説吳國偷偷派軍隊來打雲州遺族,那是不可能的,但四大長老一説起,突然就想到了吳不賒這邊。吳軍鬼鬼祟祟,莫非是想去偷襲吳不賒?越想就越覺得有可能。而吳不賒與雲州遺族有天大之恩,便不看顏如雪的面上,也不能坐視不理。四大長老一商議,一致同意出兵。但到底是猜測,也不聲張,悄悄出兵,以斥候遠遠吊着吳軍,結果還真猜對了,吳軍真是來偷襲吳不賒後背的。雲州遺族軍隊先隔得遠,所以當沒來得及救援,好在追風軍拼死擋了吳軍一,緊急關頭,雲州遺族軍隊剛好就上來了。

先前趙國來攻,吳不賒證顏如雪送了信回去,有絕對把握打敗趙軍,不需要雲州遺族手,也實是因為他頭上戴着個妖王帽子,雲州遺族若手,干係極大。不想雲州遺族一直在默默關心着他,在關鍵時刻,仍毫不猶豫地出兵相助。吳不賒心下越發,不過他知道司雨長老兩人不想聽他説什麼道謝的話,也就不説。他略一凝神,便有了主意。此戰既勝,追風軍後背已然無憂,這會兒最重要的,是替雲州遺族保密。他當即召了烏靜思、周江來,密密囑咐,只説雲州遺族是吳不賒另召來的妖獸援軍,把這個和司雨長老二人説了,也説明雙餘城那面不要雲州遺族幫忙。趙國的殺招就是背後這一支吳軍,吳軍既敗,趙軍敗亡在即,雲州遺族完全不必再擔風險。兩長老便也依了他,當即率軍撤離戰場,隨後悄悄返回歸雲城。

送走雲州遺族援軍,戰場善後。這一戰,追風軍死者過萬,傷者過萬。清點兩傷損,四萬多追風軍戰死,重傷不治和終生殘疾者也在兩萬以上。吳不賒聽了,既動又傷動的是,這些民,連武器也沒有,為了父母家園,竟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勇氣和戰力,竟能硬抗五霸之一吳國的百戰鋭;傷的是,夏收在即,這些戰死的勇士,竟未能嘗一口自己親手種下的糧食。他心情憤,當週江請示俘虜怎麼處置時,吳不賒想也不怨,一個字,殺。

烏靜思忙勸阻道:“殺俘不詳,請大王三思。”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殺人。”一直以來,吳不賒心中都有幾分顧忌,做事不願太絕,像上次管季敗走,吳不賒就沒有追擊,然而打蛇不死,反遭蛇咬,不但趙軍來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吳軍竟然也摸過來了。他終於明白,退讓,只會讓敵人更加猖狂,要想讓敵人害怕,只有往死裏打:“殺!”一聲令下,三萬多吳軍俘虜人頭落地,一坑埋之,築一大墳,墳旁留一大坑,立一石碑,吳不賒親寫一行字雕了上去:留此坑以葬來敵。

商算盤打得好,一筆字寫得實在不堪,但這句話殺氣騰騰,一筆一畫,有刀張戟揚之意,見者無不心驚。烏靜思隨後在南山坳建一關卡,名南山關,後世百年,南山關不見戰火。此坑、此碑,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