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四章配合他一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方笑語當然聽出了梅蒼雲話中隱藏着的不懷好意。可她卻也不急着爭辯,也沒有一丁點對於梅素惜之事舊事重提的打算。

她很清楚,如果她重提梅素惜之事,那便是中了梅蒼雲的圈套。她越是急於撇清,外人就會越覺得她此地無銀,會懷疑她是為了報當初梅素惜欺辱她的仇恨,所以刻意針對梅丞相。

所以方笑語絲毫不接梅蒼雲的話茬,反倒是冷靜的聽着梅蒼雲的辯解,如同一尊沒有情的雕像,如此反倒叫眾人對她高看了兩分。

梅蒼雲見方笑語不上當,心中也是微沉。從前他從未將方笑語放在眼中,雖然她在京中也攪起了不少風雲,可以他所站的高度,整個朝堂都幾乎掌控在他的手中,方笑語還不夠資格被他放在眼中。即便當初商經緯因為方笑語而失去了女兒,可他也沒有太過在意。商經緯不過是顆棋子罷了,與他手中掌握着的那些人脈一樣,都是被他算計了之後還幫他數錢的傻子,本不值得他為此憂心。

商經緯是,方劍璋也是。否則他也不會任他在鎮遠軍中安自己的棋子,方劍璋以為那是報恩,相信了他不會圖謀不軌,可對他而言,鎮遠軍是塊肥,他是眾多對此眼饞的狼中的一個。只是他佔了恩人的名分,所以方劍璋對他並不防備,否則也不會鐵桶一塊其他勢力本暗不進眼線的鎮遠軍卻落到了這樣的地步。

可是沒想到這個傻子有個聰明之極的女兒,她看穿了他的佈局與謀劃,甚至利用這件事反過來設計他,讓他丞相府一家陷入了被滿門抄斬的恐慌。

這怨他沒早看清真正的敵人究竟是誰。沒想到一路下來,不僅沒有利用沙國之戰除掉方劍璋,反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更強大的敵人。

可是,他承認他有推波助瀾,但也僅僅是推波助瀾而已。事情不是因他而起,也不是因他而終,從頭到尾,他不過是在其中稍稍的推了一把。他沒有通敵叛國,也沒有下令將方劍璋關在城門外,他雖有心利用此事來掌控鎮遠軍,卻並非是此事的罪魁禍首。

但方笑語卻準備了所謂證言。將他安在鎮遠軍的那些棋子全都揪了出來,一一其畫了押,做了供,用來在此時指證他。

打雁,卻被雁啄了眼。

那些證詞中雖有真實,但大部分都是假的。説什麼與沙國私自通敵,出賣北燕的情報,讓沙國對鎮遠軍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什麼指使下屬誘騙周安和槐南兩位副將,將之關押,又蠱惑梁薄,讓其上了當,險些害死了方劍璋。最後梁薄因為愧疚,執意戰死沙場,説的梁薄多麼的有情有義,彷彿他就是個沒人的惡人一樣。

但事實上,對於方劍璋出事一事,他知之甚少。雖然他安的孫雲成了方劍璋的副將,可是後來,方劍璋已經開始有意無意的防備着孫雲,這才叫他察覺到了方劍璋恐怕已經知道了他當初落難的真相。

不過因為方劍璋一直在京城,北燕之事還有他籌劃的餘地。可沒想到,孫雲一早就被梁薄設計,貿然出戰,導致兵敗,還連帶着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而他得到消息後,甚至連是誰設計了孫雲都難以調查。

真正引起這場戰爭的幕後黑手將北燕之事捂得嚴嚴實實,就是皇上都沒有辦法將事情清查,派過去查探的人全都被人給半路殺了,這也是皇上對此事頗為窩火的原因所在。

可是沒想到,方笑語一個女子,竟然將事給辦成了。

起初聽到消息時,他甚至懷疑是不是方劍璋自導自演了這齣戲,並且猜測若此事是方劍璋籌劃,恐怕最終的目的就是衝着他來的。

而事實上,方笑語回京後確實就開始向丞相府開刀向他開刀,所以在如此被動的這一刻,他仍舊懷疑此事可能是方劍璋與方笑語聯手給他下的圈套。

“方笑語,老夫究竟與你有何冤仇,你竟要如此處心積慮想要置我丞相府滿門於死地?老夫自問從未招惹你,甚至當年救過方劍璋,方才有他今,你為何要恩將仇報,為何要咄咄相!”梅蒼雲面含憤恨,眸中帶着失望,聲音處能聽出嘶啞,似乎自己一念之差,這善心造出了一個白眼狼,這種憤怒,這種不甘,這種心涼,從那張佈滿滄桑的老臉上能夠清晰地覺到。

即便是方笑語這種演技上已經爐火純青的人也不得不嘆這老狐狸的心機。這種細節處幾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眉眼中表達出來的能力,沒個幾十年累積卻也難以達到。

“丞相大人,笑語自問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良心,從未曾刻意針對丞相大人,甚至於因為丞相大人對家父有恩,故而一開始從未將北燕之事的幕後之人與丞相大人聯繫起來。笑語也很震驚,大人救過家父的命,又對家父有着指點之恩,甚至於家父能有今,丞相也沒少相幫,因此家父對丞相大人恩戴德,甚至允許大人在鎮遠軍中安耳目。可大人未免也太過貪婪,一個孫副將還不滿足,竟還想取代家父來暗中掌控鎮遠軍。家父能有今,丞相大人指點提拔之恩固然功不可沒,可卻也是真刀真槍戰場上廝殺憑功勞平步青雲成為大承戰將!北燕乃是大承門户,連通大裕皇朝,經不起半分動盪。身為北燕守將,身系大承百姓的安危,身系家國之榮辱,不能因丞相大人於家父有恩就允許大人手軍事,有何不妥?大人因被家父拒絕,便生出殺心,不顧北燕百姓的生死,聯合沙國大舉進犯,致使死傷無數,笑語也想問問丞相,北燕的無辜百姓,還有那戰死沙場的幾十萬將士又與大人有何仇怨?大人為一己之私妄動刀戈時,又可曾想過,若北燕兵敗,沙國長驅直入,大承的尊嚴又將被置於何地?”方笑語的反擊擲地有聲,每一句話都在解釋着北燕之事發生的因由。

從方笑語的話中,眾大臣們已經捋出了一條連貫的線。

當初方劍璋落難,是丞相所救。棄筆從戎去北燕從軍,也是丞相的指點。方劍璋不負所望,一步一步靠軍功成為了北燕大將,一手帶出了鎮遠軍,手握五十萬兵權,為大承鎮守北燕,看守門户,不讓來犯之敵踏入大承境內一步,也深受皇上信任。

因為丞相曾救過方劍璋一命,故而丞相想要手鎮遠軍之事,方劍璋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他在鎮遠軍中安了一些耳目,並且方劍璋對丞相也是恩戴德,若是丞相有命,能做到的就絕不推

但是,身為大將,該有自己的底線。雖允許梅蒼雲在鎮遠軍中安耳目,卻不能允許他過多的干涉鎮遠軍的軍務。

丞相或是見方劍璋對他言聽計從,便生起貪婪之心,只是幾個耳目已不足以滿足他的胃口,正好孫雲已經成為副將,將來方劍璋被調回京城,必要有一個副將接替他北燕守將的位置,成為鎮遠軍的二號人物。

但,方劍璋最信任的人並不是孫雲,而是另有其人。再加之孫雲是梅蒼雲安在鎮遠軍中的人,想要得到方劍璋的提拔就更是無望,所以梅丞相才對方劍璋起了殺心,不惜與沙國裏通外合,其目的,就是要為此而除掉方劍璋,而後換上他的人,如此他便能不知不覺的掌控鎮遠軍的指揮權。

方笑語一定是知道了這件事,所以才會一回京就針對梅蒼雲,完全沒有説和的可能,甚至一開始就找齊了證據,就是為了今朝會將梅蒼雲置於死地。

眾人開始猜測,以方笑語的手段,僅僅只是將鎮遠軍中梅蒼雲安的耳目找出,並叫他們供出了事情真相畫了押還不足以真的將梅蒼雲這個當朝丞相扳倒,方笑語必然還有後手。

而一些聰明的朝臣,已經從方笑語給出的故事中察覺到了其中最為可怕的危機。一旦處理不好,足以成為梅蒼雲的末路。

那就是,梅蒼云為何非要掌控鎮遠軍?

身為當朝丞相,已是百官之首。文官集團幾乎就在他的掌控之內,丞相一黨遍佈朝野。

而軍權,乃是皇上最不能容忍的逆鱗。一個掌控了文官集團,權傾朝野的丞相,還不滿足,竟然將手伸到了北燕,想要取代大承的戰神,徹底控制鎮遠軍,其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

已經是丞相了還不滿足,難道他還想造反不成?

聯繫到外頭丞相想要謀反的言,眾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方笑語,卻見方笑語一臉憤怒的看着梅蒼雲,但嘴角卻有着似有似無的笑意。

這個小女子很可怕。她的憤怒都是裝出來的,只是在皇上所在的方向,不可能看出她的這抹冷笑,只能看到她的憤怒與仇恨,還有那份為國為民的大義凜然。

她是真的要置梅蒼雲於死地,而不僅僅只是扳倒他而已。

這是眾臣心中突然冒出的覺。

還不等他們多想,方笑語又是恢復了之前的面無表情,似乎是努力的壓制住了怒氣的模樣,一舉一動,都在牽動着眾人的目光。

她轉過臉去,面對着皇上,沉聲道:“皇上,笑語雖是一介女,自小也被家父教育,要忠君愛國,不可做背叛大承的事情。臣女一直謹記在心,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北燕之行,臣女原只是想要尋到家父與西辭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臣女不相信一直教育臣女要忠君愛國的父親會做一個逃兵。更不相信他會背叛他一心效忠的國家,成為一個叛徒。”方笑語説話的速度保持的很平穩,這些話説出來,眾人彷彿在其中見到了一個為國為民死而後已的大將軍,高大的形象躍然紙上。

“臣女去了北燕,恰巧落腳之處的掌櫃偶然救下了家父一行人,這才從家父口中得知了他‘失蹤’的真相。臣女孤身混入邊城,查實證據,也得到了羅良羅大人的幫助,這才得知,北燕城大封城門,許進不許出,許多百姓慘遭滅口,特別是與家父一同被關在城門外的那五萬將士的家眷,已經死傷無數。而梁薄梁副將還以為這是家父的計策,皆因丞相安的這些耳目已經遍佈鎮遠軍,他們故意調開家父,而後着人冒充頂替,提出了假意背叛的計策。從一開始,家父被關在城門外,五萬將士死傷殆盡,將士家眷慘遭屠戮之事,梁副將與鎮遠軍的將士們皆以為是家父的謀劃,認真的執行着,假扮着背叛者的身份,甚至與沙國的對戰中刻意不出全力,都是為了執行那個假冒的大將軍提出的計劃。卻不想,他們不過是被人欺騙,成了梅丞相想要除去家父的幫兇。”

“臣女在得知丞相便是此戰的罪魁禍首之時,心中也是萬分的不敢相信。家父原本對丞相之恩銘記五內,幾次與臣女提及,若是丞相府之人有事,能幫則幫,算是報恩。臣女不曾想到丞相會想要置家父於死地,怕是有人刻意陷害,故而在北燕時幾番查證,可矛頭皆都指向丞相不假。臣女幫助梁將軍守住城門,又拖太子殿下去大裕朝結盟,命屬下去尋求狐狼草原的幫助,一舉覆滅沙國,將進犯北燕的敵人全殲於城門之外,這其中,梁副將配合臣女,將丞相安在鎮遠軍的耳目全都揪了出來,分別拷問,得出的供詞幾乎相同,臣女這才敢肯定,此事乃是丞相大人所為。”

“臣女此言沒有半分作假。除開皇上手中的這些供詞,臣女還將這些做供之人全部押解進京,皇上可親自審問。”方笑語冷靜的陳述着她在北燕的‘親身經歷’,而當初那些選擇背叛而投靠梁薄的隊長她之所以沒有當場斬殺,也就是為着今

她先一步離開北燕回京,後頭葉西辭就將這些人全部都押解進京。這些人已經被她的手段嚇怕了,做出的供狀全都是按照她的要求所説的。

事實上,北燕之事與梅蒼雲關係不大,雖然他心思不純,但卻並不是這一系列事情的罪魁禍首。

但是,他卻是那個幕後之人的目標。那個人,引起了北燕與沙國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想讓她去查,然後將丞相給查出來。前仇舊恨加起來,以她的子必然不會放過梅蒼雲。借她的手除去梅蒼雲,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只是,那幕後之人沒想到她已經悉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了他的謀劃與打算。

所以,她就如他所願,配合他一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