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陰司老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速收費服務區內,五個人正在吃飯時,張遠山微笑道:“李冰,這下你總可以説説我們到底要到哪兒去了吧?”李冰狡黠地説道:“張大哥,別急嘛,先讓大家猜猜!我給些提示你們。”李冰先是把昨天夜裏張遠山和那個陰陽先生劉三才離魂附屍,兩人在範正平家大斗法,最終劉三才作惡自斃的事説了一遍,直讓其他三個人聽得心驚膽戰、目瞪口呆。
李冰笑咪咪地説道:“看來我們對那個三才的判斷,一點沒走冤枉路,但為什麼那個‘人’字最終竟然是到了鬼城豐都才算破解了呢?你們想過沒有?”趙婉兒若有所思地説道:“李冰,你説到了鬼城豐都才是最終悟了那個‘人’字,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是要去悟那個‘地’字了。這麼説,鬼城豐都並不是我們先前猜想的那個‘地’字所在?這就奇怪了,到了鬼城,竟然悟的是‘人’!”施麗婭心中一動,想到自己以前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深有觸地説道:“我倒有點明白了,所謂鬼城,只不過是人們憑着民間傳説建造的景點而已。都説豐都是陽世和陰間
接的地方,也就是暗示我們,雖説陰陽相隔、人鬼殊途,其實,鬼可以説並不存在,人心有鬼這世上才會有鬼。”除了涉世未深的趙婉兒聽得去山霧罩,其他幾人深有
觸,都不
佩服施麗婭的見解。
李冰讚了幾句,笑嘻嘻地問施麗婭道:“施姐,你是學歷史的,又到過好多地方旅遊。你有沒有想到,那個死而復生的範正平,給我和張大哥描述他死後在陰曹地府的遭遇中那個老僧是誰嗎?”趙婉兒不滿地嘴道:“李冰,你也太小看人了,這個我們都應該知道。那個老僧,應該就是地藏菩薩。”李冰嘿嘿乾笑兩下道:“婉兒,我是狗眼看人低嘛,你別和我一般見識。你是怎麼知道那會是地藏菩薩的?”趙婉兒哼了一聲道:“進過寺廟誠心拜過佛的都知道,佛是不會下地獄的。據説地藏菩薩已經證了佛果,只是他憐憫天下眾生,自願和佛祖提出,他不成佛,只為菩薩,前去掌管幽冥地府超度亡者。”
“佛祖大為讚譽,就授記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掌管陰司。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的,是大慈悲;而地藏菩薩是超度亡魂的,則是大願。他們兩位菩薩和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就是佛陀座下四大菩薩。”
“地藏菩薩的取名寓意‘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他發的宏願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因此,佛寺中供着地藏菩薩的佛像兩邊基本都有對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度盡眾生,方證正果!’。可是按佛教觀點,天下眾生,不可能斷絕‘貪、嗔、痴、慢、疑’的,因此,也就是地藏菩薩為了超度地獄中的亡魂,永遠放棄了成佛的機會,所以説地藏菩薩是大宏願。”其他四人大為讚歎,李冰也不微笑點頭,他笑咪咪地問趙婉兒道:“婉兒,你説的沒錯。整個幽冥地府中,只有地藏菩薩是西方佛教的,也只有他才能發出佛光。但是,我為什麼不繼續停留在豐都,而是要去一個你們現在還沒猜想到的地方,這其中原因你明白了嗎?”張遠山也呵呵樂道:“我是道士,雖説佛道本一家,但我真不懂佛教的那麼多東西。施姐,李冰既然向你提問,估計你應該知道其中的玄妙,你就快給我們説説吧!”施麗婭微微一笑道:“我猜李冰是得到了地藏菩薩的啓示,所以知道了我們下一站目標在哪裏。我認為,李冰將要驅車帶我們前往安徽九華山,那裏是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的修行道場!”趙婉兒不解地問道:“施姐,我們在參觀豐都時,不也是有地藏菩薩的佛像嗎?為什麼一定得到九華山?”施麗婭拉起趙婉兒的手,微笑道:“婉兒妹妹,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我也是那年到九華山旅遊才知道的。唐代時,現在的朝鮮,那時叫新羅國,有個太子金喬覺出家修行,後來他泛舟渡海,來到中國求佛法。當他來到安徽後,見九華山峯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
“後來金喬覺圓寂時,他吩咐弟子把他葬於一缸中,三年後開啓。三年之後,他的弟子開缸後,驚異地見到金喬覺屍身不爛,骨節居然還能活動,而且還發出金鎖之聲。這個現象和佛經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圓寂時的情況一模一樣,所以佛門中人,就都認為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的一個化身。”
“佛門信徒在九華山的神光嶺上,給金喬覺修建了一個真身寶典,供養金喬覺的遺體,所以又叫身塔。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修行道場,因為金喬覺姓金,所以世人都把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稱為金地藏。”趙婉兒不解地問道:“施姐,那個範正平只是説,那個老僧頭罩佛光,雖然身形高大,卻骨瘦如柴,還騎着一隻獨角神獸,最後竟然變成了一條白犬。難道,這就是金地藏?可是我們在寺廟中見到的地藏菩薩都是體態豐滿,寶相莊嚴啊?”施麗婭神
恭敬地説道:“沒錯,可能全世界的地藏菩薩形象,只有九華山金地藏是身材高大、骨瘦如柴,這是因為金地藏一生是苦修。那個諦聽,是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經常是匍匐在地藏菩薩的經案下,它是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
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濟運呈祥之靈兆。”
“《西遊記》中還記載到了諦聽,説是真假美猴王,在諸天神佛無法能辨認他們真假時,只有‘坐地聽八百,卧耳聽三千’的諦聽和如來佛祖才能辨認出真假美猴王。”
“當年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渡海來到中國,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直到金喬覺坐化,白犬竟然同時跟着金喬覺一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