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張毅論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開城,聶世成與張毅和眾家統領剛剛商議完畢,正要散去各自安排軍務。
這是趙士曉匆匆走了進來,説道:“軍門大人,老中堂覆電已經過來了。”聶世成一愣,心道,怎麼如此快速,即便電報速度再快。那軍國大事還是需要朝議的,就現在大清的那些所謂清、後黨、帝黨的官司且有的打呢?怎麼這次速度如此之快?難道朝廷已經統一了意見?可即使朝廷統一了意見,那也不可能這麼快啊,起碼也要等到明天,才應該有結果。
聶世成心中納罕,從趙士曉手中接過電報,展開觀看,眉頭隨着閲覽緊緊皺在一起。
眾人看軍門大人神情凝重,知道朝廷中的情況有些不妙,老中堂那裏面臨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厲剛問道:“軍門,怎麼了?可是朝中又出了什麼變故?”聶世成嘆口氣,説道:“中堂大人覆電,説暫時由我統率朝鮮戰事,左寶貴、衞汝貴、豐升阿三部人馬一萬兩千餘人已經渡過鴨綠江,正在向平壤近,四五天之內,肯定可以抵達開城,教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堅守到援軍到來。如今朝局紛亂,中堂大人也是舉步維艱,他來電詢問我們的意見,看看有何良謀,可以解當前之困局?”眼下諸人雖皆是行伍出身,于軍事謀略尚算
,但畢竟僅僅只是一營的管帶,論到對整個戰局的把握,推究戰略,如何能行。眾人紛紛低頭不語,一片嘆息。
聶世成看着眾人,心中無奈,老中堂來電讓自己問計於張毅,看來老中堂目前也是焦頭爛額,難以自拔,誰讓自己把大話扔出去了,將張毅吹得天花亂墜,這要是張毅説不出點頭緒來,自己可就成了淮軍一系的笑柄了。
聶世成無奈問道:“張毅,這裏沒有外人,這些個管帶們帶兵打仗倒是一把好手,可是論到對兩國戰局的把握,連我都是一個半吊子,何況他們?你看看,有什麼計議,回覆中堂大人。”張毅心中暗笑,説道:“軍門,你且將電報給屬下一閲。只是老山營出兵片刻不得耽擱,還是先請唐管帶帶領老山營先行出城,在開城西南的帽兒山駐紮,準備防禦工事,這裏事畢,我在騎快馬趕去匯合,佈置塹壕工事。”聶世成點點頭,叫親衞下去傳令。
張毅看罷電報,心中也是苦笑,如今大戰一觸即發,整個朝廷絲毫準備沒有,如何能夠克敵制勝。
張毅沉思片刻,搖搖頭,説道:“如今時局混亂,朝廷軍備鬆弛,海防荒廢,非短期內可以治。我也只能簡單説一説,其他的畢竟我只是一營管帶,做不得主的。”聶世成苦笑道:“張毅,即便是治標之策也可以啊,又不是讓你出馬指揮,只是先讓你看看有沒有什麼韜略可行。現在中堂大人愁斷肝腸,也難有辦法。如果左文襄公在世的話,雖然兩人偶爾意見不合,但是大是大非上,兩個人竭誠合作,可以穩定住朝局,如今左文襄公仙逝多年,中堂大人獨立難支啊。”張毅臉
陰沉,緩緩説道:“首先,中堂大人通過海陸運送援軍一事,必須要再三謹慎,我國如今布有大量的
本密探,情報隨時都會傳到
本軍方,難於防範,提醒中堂大人下令水師,隨時保持戰備狀態,以便可以隨時應對
軍在海上偷襲。第二,讓中堂大人抓緊時間調整海軍人員配置,對於那些貪生怕死,毫無鬥志的軍官儘量調走,選賢任能,保證我們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力,類似葉志超這樣的尸位素餐之輩,只會影響戰局進展,沒有絲毫益處。我聞聽海軍劉步蟾、鄧世昌、林永升等皆是一代豪傑,忠勇報國之輩,切切要善用人才,裁汰庸才。第三,立足決戰於境外,
軍兇殘無道,比之西洋各國尤甚十倍,一旦入境,將給關外三省帶來巨大災難。第四、可以派出
鋭水師在
本海與黃海遊弋,伺機襲擊
軍的運兵船,擾亂其戰爭部署。第五、在旅順、煙台、天津等海防要
,加緊部署,加強戒備,以應對
軍從海上發起的進攻。第六、朝鮮戰局貴在事權專一,請中堂大人選一名望素重的宿將統領朝鮮戰事,眾志成城,方有希望擊潰
軍,如果政令不暢,各部擁兵自重,那即便兵力倍於
本,只怕也難以取勝。第七、
本海軍實力強橫,建議將大清北洋、福建、廣東、南洋四大水師主力全部調入黃海,以期與
軍決一上下,增加我軍勝算;…
張毅滔滔不絕,一口氣説出了十幾條建議,身邊的書記官筆不點頓,快速的記錄着。聶士成聽完,心中大喜,説道:“好,好,張毅,你果真大材,中堂大人看過電文,肯定會對你另眼相看,以後你的道路將是一片坦途!”張毅連番遜謝,説道:“大人,您一定要多多提醒中堂大人,千萬注意海軍的整備,如今海軍荒廢久,士兵素質下降,士氣低下,如果不嚴加整頓,恐怕,我北洋海軍在海上與
鋒,將會一戰而墨,切切在意,海軍不比陸軍,稍有時
就可稱軍,訓練一支海軍,可是非朝夕之功。”聶士成連連點頭。
張毅接着説道:“一旦我軍能夠在海上給予軍痛擊,則會有力的遏制
軍向朝鮮增兵的速度,也會為我軍拖延戰機,從容佈置,帶來便利,這個一定要時刻謹慎,要麼不戰,要戰,就必須有必勝的信心與把握,給予
軍重創。同時,也請中堂大人加緊調度援軍,十月之前,第二批援軍必須要趕到朝鮮才行。這樣,我們才有把握,守住朝鮮,不然的話,僅僅憑藉着未來的一萬多人,與
本
戰,我軍屬無勝算。”聶士成連連點頭稱是,一一應允。隨即,叫書記官整理成公文,下去致電給李鴻章。
張毅看到聶士成安排完畢,心中稍稍出了口氣,心裏有了些底氣,只要中堂大人肯鼎力相助,還有些許勝算。
天津,李鴻章手裏拿着聶士成的電報,新高彩烈,這個張毅還當真是了得,以聶士成的水平,肯定看不到者諸多問題,更不要説提出如此多的方略來了,看來都是那個張毅的功勞了。不錯,這份電文,分析的頭頭是道,每一條都鞭辟入裏,真知灼見,很有水平,真想不到,這人小小年紀,怎麼有如此高的大材,比之他這個經年的老手,都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