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城山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路上的一個多小時相互寒暄中,玥認識了考察組的一行五人。

為首的襲文光在冰封千里的風投公司內擔任項目部主任,經常帶隊進行這樣的考察,負責綜合評估投資對象的潛力。

而其他四人,則都是專業人士。主動坐到副駕駛的那個男人叫衞成周,資深會計,負責對投資對象的財務狀況進行考察。

後排左邊第一個女子叫雷靜珊,是資深的人事專員,負責對投資對象的創始人、員工素質等整體調查。

她旁邊坐着的是葉又梅,是一個高級教師,也曾自己創辦過培訓學校,對教育行業有很深的瞭解,負責考察晨功教育的教學水平。

後排最右邊,坐着的是胥安和,他是資深的銷售,負責考察投資對象的銷售團隊、市場規模等。

這一行五人,除了葉又梅,其他四人都是冰封千里手下固定的考察團,負責對他初步挑選的公司做全方位的考察,最終得到報告,看是否值得投資。

可以説,風投最後到底投不投,投多少資金合適,他們有很大的發言權。

當到達校區,下車之後,幾人都渾身一抖,玥微微一笑,看,這又是一羣不能抵擋南方寒氣的魔法攻擊的。

五人下車後,看到二層小樓,看到寬敞的場,五人的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在來之前,他們都有一定的時間對培訓行業有所瞭解。

培訓學校,作為課外補習機構,最常見的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公辦學校的在校老師,在一個小區內租一套居民住房,改成教室的樣子,只晚上和週末上課,主要生源就是該老師在學校裏的學生。這種一般在行業內被稱為作坊式的培訓機構。

而第二種,當地的教育機構,一般租的門面,在偏僻的街道上,主要輻周邊街道的學生。

第三種,全國連鎖的機構,財力雄厚,一般租在寫字樓內,依靠名氣和廣告來聚攏生源。

但是,無論這三種哪一種,都沒有晨功教育這樣的規模,有着二層小樓,居然還有運動的場。

為首的襲文光眼底一道光芒閃過,她想起出發前,李總説之所以選擇投資這家培訓學校,就是因為他們業務好,已經準備開辦全制學校了。

看眼前的規模,應該不止是準備了,而是已經初步具備了這樣的實力了。

“大家這邊請!”玥微笑着在五人斜前方引路。

此時,下課鈴聲突然響起,很多孩子從教室裏走了出來。在寒冷的冬天,他們都希望能走出教室來透透氣,活動一下手腳。

很多在晨功教育已經呆了快半年的學員對玥都特別的悉,特別的喜歡她。

玥雖然回蓉城已經有一週多的時間了,但是一直都在外忙碌着,除了行文樂他們六人,其他孩子還沒有看到過老師。

此刻,有個眼尖的學生,遠遠的就看到了玥的身影,他高興的大喊:“老師!您終於回來了呀!”隨着這一聲,越來越多的孩子都發現了玥,他們紛紛跑過來跟玥問好,絮絮叨叨的説着這一個多月未見的想念。

襲文光等人看到被孩子們簇擁着的玥,對晨功教育的認可度又上一層。因為他們中也有人為人父母,他們都很清楚,被孩子喜歡的老師,都是很好的老師。

一直到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依依不捨的回到了教室,玥才得以身,繼續帶着襲文光等人蔘觀整個校園。

晨功教育的校風很好,剛剛還人聲鼎沸的場,在上課鈴聲響起之後頓時就安靜了不少,場裏也看不到學生的蹤跡了。

玥他們一行六人經過教學區域時,沒有誰在開口説話,都隔着窗户慢慢打量教室裏學生的學習情況。

當走到辦公區域時,五人中的高級專家葉又梅對着玥豎起大拇指誇獎道:“老師,你們學校的風氣真不錯!學生上課都專心的!”

“葉老師,您過獎了!不是我們學校風氣好,而是孩子們本身就很乖!”玥微笑着回答。

當帶着眾人蔘觀完學校之後,他們每個人都跟晨功教育的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去仔細審核了。連襲文光都由李顯這個名義副校長負責接待。

玥回到她自己的辦公室內,抱起今天因為太早沒有跟着她一起去機場的鄭嘆,匆匆趕往昊天科技,去進行今天的新教師培訓。

**********

在蓉城西南68公里處,有一座天下名山,名為青城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華夏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華夏道教發祥地之一。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峯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東漢順帝初年,張陵入鶴嗚山修道,創立五斗米道。亦即天師道。鶴鳴山與青城山同屬古岷山山脈,張陵最早從鶴鳴山來到青城山結茅傳道,並羽化山中。

東漢漢安二年,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張陵到達青城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為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隋唐統治者對道教的扶持,使這一時期的青城山實乃“神仙都會之府”此時的青城山,遊人如織,也曾有人想來此尋仙問道,可惜都一無所獲。

那是因為來者都不知道,在青城山的深處,有一天福地,名曰寶仙九室之天,方圓二千里大小。

青城天內,山勢起伏、林木青翠,與外界的青城山極其類似。在天的正中央,有一高峯,高度遠超其餘諸山,名為老霄頂,頂上有一亭,名為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

此刻,在亭內站着兩人,一人鬚髮皆白,着一身灰道袍,仙風道骨。另一人,卻穿着白t恤衫,淡藍的牛仔褲,留着清的平頭。

這樣打扮的兩人,站在一起,總看着有那麼一絲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