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河邊野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山這邊的道路還算通暢,很快到了墓園,隔着老遠就聽到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周圍都是嗆人的硝璜味道。

李永他們一行人將車斗裏的東西都車廂裏,提了籃子走進墓園,到處都是煙霧嫋嫋的,青松鬱鬱葱葱,人的心情也沉鬱起來。

到了地方,寧父、寧母先打掃了下墓地,擦乾淨墓碑,然後擺上雞鴨魚、果品點心等祭品,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顯得很認真,很虔誠。

點燃香燭,青煙嫋嫋,紙錢在烈焰中升騰,寄託着後人對祖先的思念,過往的緬懷。

有風吹過,灰燼打着旋兒飛起、飄遠,新綠的草地上星星點點。

紙錢燒完以後,寧父他們磕過頭,李永他們也上了柱香,祭祀儀式就算結束,大家收了東西,就往回走。

直到出了園子,車開出去一段距離,寧父才笑着驅散那種壓抑的氛圍:“好了,現在是繼往開來,承前啓後的時候,説吧,你們想去哪裏玩,先去前面的河灣釣魚?”寧父打開車裏的音樂,這次放出來的是支老曲子“夢裏水鄉”牧笛吹出的清音,悠揚悦耳,江珊輕柔婉轉的歌聲,將人帶進煙雨朦朧的江南。

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

“看那青山盪漾在水上,看那晚霞吻着夕陽”

“暖暖的午後、閃過一片片粉紅的衣裳”

“玲瓏少年在岸上守候一生的時光”窗外的風吹在身上,青青的麥地、金黃的菜花在眼前過,大家的心情漸漸開朗,宋大聲道:“好啊,可不可以釣黃鱔?”

“釣黃鱔得到夏天,現在這時候不好釣,不過你可以試試,能找到黃鱔的就成,這些年那玩意都少見了,”寧父打着方向盤,皮卡離開了公路,駛上一條機耕道。

機耕道的路況不比水泥公路,車子開上去,就像波中的小舟,劇烈地顛簸起來,人也被前後左右搖來晃去。

前面的寧父寧母還好,後面的四個人本來就擁擠,讓這麼一顛,就滾成了一團。

抱着蔡遙咯咯直笑,還出尖叫,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在坐過山車。

有時候,車身突然落下時,那失重的覺,跟過山車也確實可以一拼。

寧小雪身子前傾,一隻手抓住前面座椅的靠背,一隻手還抓着小企鵝“球球”也嚇得唧唧亂叫。

寧小雪小胳膊小腿的,一隻手哪裏穩得住,左搖一下,右邊晃一下,一頭栽進李永的懷裏。

李永趁機伸手摟住寧小雪的雙肩,隔着幾層衣物,似乎也能覺到女孩那瘦削圓潤的香肩,不過,寧父寧母就坐在前面,李永也只能眼觀鼻、鼻觀心,做出一副然物外的樣子。

不過,這覺還算是很**啊!

李永很希望這個過程能夠長一點,不過皮卡車顛簸了一會,很快就開到河邊,這邊的道路更加荒蕪,車子更不好開了,寧父停了車:“就這裏吧,咱們拿了竿子去找地方。”李永雖然不情願,也只能放開寧小雪,女孩子俏臉粉紅,低頭不看李永,逗着“球球”寧父帶他們來的這處河灣,要比上次在松江區的那個地方更荒蕪,河邊長了很多雜草,河面也更寬些,水中鑽出許多的蘆芽,隨着風兒輕輕搖擺。

李永注意到河的兩岸都有不少荒蕪的土地,長滿雜草。

田地拋荒,在上海普遍的,本地人不願意種田,外地人想種卻沒有田地,像眼前這樣的地方其實多的。

這邊的污染倒也不是太嚴重,河水還算清澈,畢竟工業不是很達,為數不多的工業都集中在臨海的化工區,其中金山石化曾經是這個區的主要支撐。

寧父帶了他的全套釣具,雖然不及楊大炮他們那麼講究,不過該有的也都有了,光是魚竿就有好幾,足夠一人一

除了常見的魚竿、釣線,寧父還拿出幾一尺多長的硬鐵絲,鐵絲的一端彎成了鈎狀:“釣黃鱔要用這個,你們先去找地方挖蚯蚓,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黃鱔的,找到就好説。”楊大炮他們釣魚用的釣餌,都是專門配置的,很有講究,寧父不知道是沒有準備,還是比較獷,準備直接挖蚯蚓。

李永在水空間的浮島上倒是放了一些特製的魚餌。

用水盆給“球球”在“天池”裏安家的事情啓了李永,他將“伶仃洋”那個泡沫浮島到“天池”裏,那些魚蝦雖然活躍,但不如海蟹那麼變態,通常是不會折騰浮島的,在上面放點東西也好,就相當於帶了個包。

當然,畢竟是扔在水上的,李永通常也不會在那邊存放東西,除了小企鵝需要的一些吃食,這些特製的魚餌,也是留着忽悠老頭們的。

李永用的是寧小雪的揹包,這時候也找不到藉口將釣餌拿出來,反正大家也不是衝魚來的,挖蚯蚓倒顯得更有野趣。

寧父終究不是叮噹貓,車上只有一隻小鐵鍬,寧父就讓寧小雪去挖蚯蚓,李永當然跟着去了,小鐵鍬也很快轉到他的手上,寧小雪捧着小企鵝,充當指揮官。

則興奮地拉着蔡遙去水邊尋找黃鱔的

李永和寧小雪往旁邊走了兩步,順着河堤往下走,寧小雪道:“蚯蚓喜歡濕,背陰的地方,咱們到那塊菜地旁邊看看好了。”李永走過去一瞧:“嘿嘿不用咱挖了,用撿的就行。”今個兒天氣陰,看着要下雨,蚯蚓最喜歡這時候出來活動,菜地那邊環境好,土壤鬆軟肥沃,有幾條蚯蚓爬得正歡。

李永伸手就撿起一條青的大蚯蚓,表皮滑滑的,他們公司就有一牛人,養了幾隻蚯蚓作寵物,説是這玩意環保,吃剩下的剩飯、果核啥的,扔進去就能消滅,蚯蚓排出來的糞便又是養花種草的好肥料。

李永就將這事當笑話講給寧小雪,手上不停地又撿了幾條蚯蚓,看看沒有了,就找了塊比較濕鬆軟的地面,開始挖掘。

寧小雪嘻嘻笑道:“我大伯他們村子裏,有個人家還用蚯蚓做菜呢!”李永就暈了一下:“不會吧?咋啥都敢吃啊!”

“聽説好吃着呢!”寧小雪道:“他家做農家樂的,這個是招牌菜呢!有很多人專門去吃的!”李永挖了一隻紅蚯蚓,拎起來在寧小雪面前晃了晃:“那你是不是想吃啊!”

“想啊,不過我不敢吃哎!”寧小雪蹲下來,將小企鵝放到地面上,小傢伙向前搖了兩步,把頭一伸,從翻開的土裏叼出半條小蚯蚓。

“呵呵,小傢伙都知道自己覓食了,”李永話沒説完,小企鵝搖到寧小雪面前,咬着蚯蚓,揚起頭,撲稜撲稜短小的翅膀。

“球球,好樣的,”寧小雪用手指撓了撓小企鵝的腦袋,小傢伙很享受地眯着眼睛,還是很用力地撲稜翅膀。

小傢伙嘴一鬆,蚯蚓落到寧小雪面前,唧唧叫了兩聲,轉身又搖晃着到李永挖土的地方,很快又叼了一條蚯蚓出來。

暈了,原來這個企鵝可以挖蚯蚓的説,就跟獵犬差不多。

李永選的這個地方不錯,一會兒就挖了半盒子好幾十條,看看差不多夠了,就準備收工。

遠遠就聽到宋興奮的聲音:“寧叔叔,這邊有個,你快來看,是不是黃鱔!”

“是嗎,還真被你找到了?”寧父拎着鈎子快步跑過去,那步伐,可不像快五十歲的人,比蔡遙他們靈活多了。

李永和寧小雪也跟着跑了過去。

他們是在河邊現的一個,距離水面幾寸的距離,因為現在是枯水,正好了出來。

寧父撥開草叢,仔細看了看,高興地道:“嗨,還真是個長魚,裏面一定有長魚,這邊的淤泥都是新的。”宋用手指在邊摳了摳:“太小了,手伸不進去,寧叔叔你不是説可以釣的嗎?”大家都看着寧父,不知道一個,要怎麼才能釣。

“嗯,試試看,”寧父點了點頭,從寧小雪手上的盒子裏挑了一條最大的蚯蚓,串在他那鐵絲完成的鈎子上,從鈎柄穿過去,然後挪移到最前面,將鈎尖包住。

“長魚這玩意,口能伸手進去也不行,因為長魚都是一個上,一個下,中間是個窩,所以你找到上找不到下,手伸進去也捉不到長魚,”寧父一邊整理鈎子,一邊給幾個年輕人講述他的“捕魚經”這些個事情,已經很少做了,平常也沒有人願意聽他嘮叨。

“狡兔三窟,沒想到這個長魚也狡猾的,”李永呵呵笑道,好奇地看着寧父的動作,其實他很想自己動手。

寧父將鈎柄捏着,貼着的泥壁緩緩推了進去,同時緩緩地搖晃。

“長魚這玩意,聰明得很,鈎子要順着進去,讓它以為是真的蚯蚓,”寧父握着鈎柄,繼續講他的經驗,過了有好幾分鐘,裏好像都沒有動靜,寧父就一邊晃動鈎子,一邊彈水。

“這個傢伙有耐心的,可能過鈎,”寧父剛説了這句,手上猛地一沉,他馬上低喝一聲:“來了!”寧父手腕一轉,迅扭轉了鈎子的方向,猛地向外一拉,一條土黃的蛇狀影子就竄了出來。

寧父飛快地將鈎子到左手,右手握成手鉗子,也就是中指在上,和食指、無名指構成的鉗裝動作,一下子就將黃鱔給鉗住了。

“快,拿傢伙來!”寧父釣上來的這條黃鱔,也就比李永上次捉到的那一條略小,同樣是野生的,勁道很大,就算給鈎住了,鉗得死死的,還在拼命掙扎。

寧母遞了水桶過來,寧父將黃鱔往桶裏一扔,蓋上蓋子,就不怕它竄出來了。

“在這邊留個記號,過段時間再來看看,”寧父拍了拍手:“長魚這玩意太懶,這個留着,要是周圍還有別的長魚,很可能就會繼續住進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