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不求回報的忠誠&mdas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面也曾提到過元順帝其實並不是蒙古人的説法,關於永樂帝,其實也有着他並不是漢人的説法。永樂帝對忽必烈相當地崇拜,除了有許多地方看得出來他是努力於以其後繼者自居之外,在朱元璋滅元的時候,也曾把蒙古宮廷中的一名美女據為己有。在傳説中就有這名美女其實乃是捨身侍奉於朱元璋的説法。永樂帝乃是漢人皇帝之中惟一的一個越過戈壁沙漠進行遠征的人,由於有人認為漢人的皇帝是不可能做到這種事情的,因此才會有這種説法。

關於朱元璋這個人,剛才也曾經説過,他是一個會把具有威脅子孫地位可能的人全部加以除去的人,萬一永樂帝具有這種可能的話,其實本就不可能會讓他生下來,更不可能會有一時——當永樂帝身為燕王的時候——還想讓他可能成為自己繼承人的想法。事實上,如果這時就讓燕王當上皇太子的話,那就本不可能會有靖難之役的發生了。因此我認為以上的説法也只是好玩罷了。

對了,永樂帝這個人對於大海也是相當有興趣的,因此在這時就有了第八十四位的鄭和)登場。

鄭和這個人是一名伊斯蘭教徒,從他雙親的那一代開始就居住於雲南。當雲南地方因明的勢力而被平定之際,當時的鄭和年紀還小,他就在這時候被俘虜帶走,最後成為宦官而開始仕奉於燕王。因此在靖難之役的時候,他也曾以武將的身份活躍,不過,大家關於他的記憶,應該還是在於他乃是一名大航海家。

永樂帝命令鄭和率領史上最大的艦隊出海,其實會做這件事情,也是因為建文帝有可能逃往海外之故,因此而有着出海乃是要搜尋其下落的説法。與其説完全沒有這種可能,不如説這乃是順便要來得恰當些。我認為本來的意義應該還是在於確保自南宋以來的海上貿易路線才是。

總之,鄭和也成了小説的主角,有一本《三寶(保)太監下西洋記》就是他的故事。在這兒,三寶指的是鄭和,而太監則是指宦官中比較偉大的人。所謂的三寶本來是宦官的通稱,但後來幾乎要成了鄭和的別名。(編者按:鄭和初名馬三寶,這裏作者指“三寶為宦官的通稱”系謬誤。)這本書也就是他下西洋的記錄。至於所謂的西洋,在這兒指的應該是印度洋,從中國看來,這乃是位於西方的海。

在此,大概是西元一四o五年到一四三三年之間的事情,在這大約三十年間,共有七次航海。在這兒,鄭和所率領的船相當地巨大,一隻就有那有名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船五倍大左右,在在表示着當時中國的航海以及造船技術的進步。這隻艦隊是以百餘艘左右的船艦構成,而帶去的人數,包括乘船的士兵、官吏,以及翻譯人員、醫生、學者等在內,合計有二萬數千餘。

在今年,關於鄭和資料最詳盡的文書終於出版了,那就足《中國支配海的時代》一書——不好意思在這兒舉了其他的出版社,這本書乃是新書館出版——我認為這本書也是對於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人所應該要讀的。雖然我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委託,但我還是要來宣傳一下,畢竟這是語書籍中關於鄭和最詳盡的一本書。不光是鄭和而已,書中還把所有中國海上至今出人的事情全都記載了。

只不過,在這本書的封面上描繪的是一名長有長髭的武將,也許所要表現的就是鄭和吧?可是鄭和是一名宦官,因此並不可能會長鬍須。當然,像宋朝童貫那樣子極度少見的例子還是存在,只是這終究還是本描繪的畫師的一個大錯誤。其次,書中對道教和佛教沒有仔細地加以區別。最近,本出了一套以水滸傳為題材的漫畫,然而其中在道教的本山裏居然出現了佛教的和尚。道士和和尚不同,既不剃髮、也不剃鬚。我認為如果作家沒有在這一方面分辨得很清楚的話,那麼對畫圖的人來説實在是很不公平的。

説到鄭和共實行過七次大航海的計劃,一直在印度洋出入,最遠的一次還到達非洲的東海岸。也許這一點大家並不太知道,不過在非洲東岸的某個港口遺蹟挖掘時,有不少的中國古物出土。像是中國的錢幣、陶器的碎片等。當時的印度洋除了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之外,再加上中國人,可説是東西通相當盛行。至於從歐洲來到這兒的瓦斯科·達·格馬,則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因此,就算把印度洋稱為鄭和的海,其實也不為過。

在這七次的遠征中,他也不斷地擊退海賊,甚至還在被捲入王位繼承的紛爭時幫助正統的國王等,因此雖為一航海者,但在名將之中也有相當高的呼聲。基本上,他是在西元一四oo年時率領着二萬數千餘人來到非洲的,光是這樣的統率力,就足以稱為名將了。

鄭和雖然沒有前進到歐洲,但在《中國支配海的時代》一書,提出了鄭和可能具有發現澳洲的可能的説法。由於這是由英國人所寫的書,説來其立場可能甚為公正。因此,我也有着也許那上天會在澳洲西北部某一個無人的海岸挖掘出作為鄭和上陸證據的石碑的夢想。

這在談到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時也曾經提到過,鄭和雖然率領了這樣的大艦隊進行遠征,然而並沒有設立裏什麼殖民地。在海的彼岸建立殖民地這樣的想法,在中國幾乎是沒有的。也因此,忽必烈對本的遠征,在中國的歷史上其實是相當異常的事。忽必烈也曾派艦隊前往爪哇,不過也是完全給趕了回來。

在這裏我想到一件事情,有一位有名的女作家在最近所寫的關於北條時宗的文章中,提到了世界上惟一擊退蒙古軍的民族就是本一事。這個人對西洋的歷史非常地悉,但恐怕也是一個認為世界就只有由本和歐洲兩者所組成的人吧!蒙古軍不但在現在我們所提到的爪哇也遭到了失敗,在埃及甚至還敗於陸戰之上。當時埃及軍的指揮官,就是那有名的拜拜爾斯。接下來,蒙古也曾三度派遣大軍前往越南,但三次皆失敗而回。當時指揮越南軍的人,也是越南史上最大的英雄,一個名叫陳興道的人。蒙古軍在於歐洲方面確實是所向無敵的,可是在其他的地方就有不少的失敗了。也因此,要説世界上惟一擊退蒙苗軍的就只有本人,就是非常可憐的錯誤了。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還有人這麼想,而雖還是一位相當具有學識的人,這點讓我覺得非常地失望。

像是這樣子的事情,什麼世界上第一間餐廳乃是在本什麼的,也都是很糟糕的想法。在給小孩子看的——世界偉人傳記全集中也是如此。據我以前所見的,在全部百卷之中,亞洲人實在是少得可憐。雖然其中有本人,但其他的亞洲人竟然只有三人:釋迦牟尼、甘地、還有成吉思汗。居然一箇中國人也沒有!此外,把釋迦牟尼和成吉思汗並列似乎也有一點怪怪的。舉例來説,要是出現了莎士比亞的傳記的話,那麼有李白或杜甫的傳記乃是理所當然的;而如果出現了亞力山大大帝的話,那麼出現秦始皇傳記的話,就會顯得比較平衡。不過,在這傳記全集之中如果要出第一個中國人的話,我想了一下,大概還會是諸葛孔明吧!算了,總是比一個都沒有要來得好一點。

在鄭和死後,不久永樂帝也過世了,於是歷史一下子就有了改變。也就是説,因為出海遠征很花錢,所以就停手了!對歐洲諸國來説,遠征之際是一定會在當地進行掠奪或是殖民地建設、還有獵殺奴隸等等,幾乎是把當地的資源全部加以榨取,然後再以之做為遠征的經費。像是在伊莉莎白女王一世時代的英國,當時的德雷克提督就是以遠征乃是金錢的來源這下點來説服女王的。

在中國方面,由於並沒有這麼做,因此遠征自然就只是花錢。而且,還有負責遠征的乃是宦官的偏見。因此就停止了出海遠征。這時停止了出海遠征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然而不可原諒的是將鄭和的航海記錄、以及技術書等等的全都加以燒燬,這個燒燬一切資料的人叫做劉大夏,他的名字一直留到千年之後。

極端地説,這個人改變了歷史。本人據説是位非常認真的官,他為了朝廷不讓宦官的權力坐大,也為了避免無益的費用支出而做了這樣的考量。無益的費用支出總是會以税賦的方式來打平,最後只會造成人民的麻煩而已。這樣的論點當然是正確的,只是把鄭和的航海記錄以及技術書全都燒燬這件事就很要不得了。

也因此,世界歷史的轉捩點就在十五世紀。大約一四三三年的時候,鄭和的航海結束了。而在一四五o年左右,其航海記錄完全遭到燒燬。另一方面,瓦斯科·達·格馬發現印度洋的航路,則是在一四九七年,也就是十五世紀末的事。在那之前的一四九二年,還有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因此,十五世紀可説是海的支配權由亞洲轉移到歐洲的時期。而且和中國人不同,對歐洲人來説,所謂的遠征乃是為了掠奪和侵略而實行的,於是之後的世界史,就成了西方對東方的侵略、以及加害的歷史了。

很可惜的“中國支配海的時代”在就此結束,而明這個國家也變得非常保守。

這時開始的,還有萬里長城的建設。長城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專門防衞用的,因此建築這種東西本身沒有什麼壞處,不過和永樂帝以北京為出擊基地向北方和西方出擊的做法相比,就顯當十分消極而保守了。萬里長城之外不出去,海上也不出去,則中國文明自體就成了鎖國的狀態,雖然國內的商業及民間文化等持續地發展,但對外則不開放。這也使得中國社會往停滯不前的方向而去。是以,鄭和的死也代表着將中國對外的窗口加以關閉的意味,具有非常的象徵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有詳加考量的必要,像劉大夏這樣的儒教官僚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基本上儒教在當時已經比原本孔子所倡導時更加地形式化,而從儒教原理主義看來,提供國家利益這件事本身就是反正義的。這在歷代都有相當的議論。因為如此一來,隨着國家收入的增加,就一定會有朝廷與商人爭利的情形出現。而鄭和的遠征確實是花費了相當的金錢,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可是如果能夠因此而確立海外貿易的路線的話,就長遠來説,應該是能夠提升利潤的。只是提升利潤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不應該的事罷了。在儒教的考量裏,財政的再建乃在於儉約。重點就在於:並不是要增加收入,而是要減少支出。因此就要把不能提供即時利益的大艦隊遠征予以取消,用以減少支出。

因為有着這種想法的緣故,即使他們是站在他們所謂的正義之上,然而視野卻實在是極度地狹小。畢竟人對於未來是無法預知的,然而從這樣的行為使得全中國停滯,以及視野矮小化這一點來看,劉大夏的所作所為在人類史上還是無法原諒的。

就這樣,明進入了非常保守的時代。

接下來是第八十五位的于謙。這個人本來是個文官,而且從事地方官的工作,被稱為於青天。表示他如同宋的包拯被稱為包青天一般,是個非常光明正大的人,相當地受到民眾仰慕。

當時,正是明的第六代皇帝,也就是英宗在位的時候。説起這個人,也有相當曲折離奇的命運。英宗皇帝受到宦官的慫恿,親自帶領了軍隊去與本來並不需要他親自出動的戰爭中的強敵作戰。在這時的北方,北元早已煙消雲散。大概是由於其內部的不斷抗爭之故,不知何時便已消失,取而代之的,乃是另一支強大的騎馬遊牧民族。這支部族被稱為瓦刺,其族長則叫做也先汗。

這個人在約十五世紀中的時候,將蒙古高原的東半部加以統一,然後就迫向北京。本來應該是隻要能夠與明互相貿易往來就可以的,然而當時採取保守姿態的明卻斷然地加以拒絕。於是他們就馬上發揮實力,率領着為數眾多的騎兵部隊指向北京。説到這裏,剛才也提過,沒事找事做的英宗就在宦官的慫恿下準備與之對抗。本來雖然沒有這樣的必要,但最後還是率了五十萬的大軍進行遠征,跟後就留下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事件。

這兩支軍隊一開始老是相互錯過,一直都沒有遭遇到,直到八月時,確知了明軍所在地的也先汗對明軍展開了急襲。由於策略得當,讓明軍吃了大敗戰。而英宗就在敗戰之後穿着鎖甲晃來晃去,到處又找不到部下,正當不知要怎麼辦,只能夠隱於樹蔭之下的時候,卻被敵方發現了。由於不管怎麼看來,他都不像一名地位低下的兵士,因此就將之拿下,而後一問竟發現是明朝皇帝。由於也先汗本沒想到會俘獲明帝,因此自然大喜,就以之做為易的籌碼。也就是説,我可以將你們的皇帝歸還,只是你們必須要以財寶或領土來換的意思。由於瓦刺也沒有殺害英宗的意思,因此自然認為這場易一定會成立,沒想到結果卻不是如此。

當時,于謙取得晉升,成為兵部尚書,也就是國防大臣。這個人當初在擔任地方知事的時候,要轉任之際,當地的人民竟同聲哭泣並希望他不要離開,結果一待就待了十九年之久。他不單是一個好官,也是一個好人。

這時候,除了有要接皇帝回來的意見外,也有認為北京很危險而想要遷都回南京的意見,這些于謙都一一加以斥回,既不答應瓦刺的易,也不捨棄北京,還任英宗皇帝的弟弟為新的皇帝,建立徹底抗戰的機制。